APP下载

未来海战中战斗精神激发的研究思考

2022-11-06丁国良

政工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海战官兵舆论

丁国良

习主席深刻指出,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大决定性因素”,“没有战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战条件,军队也是不能打胜仗的”。未来海战,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战斗精神是战场最大变量,也是战斗力最大增量,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充分激发战斗精神、砥砺战斗血性,把我军独有的精神优势转化为海上战争胜势。

一、未来海战对战斗精神提出的新挑战

与传统海战相比,现代海战具有高技术、超强度、大规模等鲜明特点,其作战样式、损毁程度、信息传播、组织实施呈现新的发展变化,对战斗精神要求更高、考验更大,战时精神激励面临许多新特点新挑战。

(一)超常对抗烈度直接冲击官兵精神意志。未来海战很可能在局部海空展开,高新武器装备更多投入,火力更为密集,打击愈加精确,战场空间趋向透明,战局态势瞬息万变,官兵精神意志将直接受到冲击影响。特别是高技术武器快速反应、集中精确打击,很可能出现高强度、高烈度摧毁杀伤的危局险局,加之海战场可视度高、视觉冲击直观,作战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引发官兵过度精神紧张的不利因素,极易对官兵产生巨大心理情绪波动,表现出极度恐惧、心慌焦虑、麻木迟缓甚至精神错乱、幻听幻想等。这些非战斗身心损害,将直接削弱官兵精神意志,影响限制应有作战能力的正常发挥。

(二)虚实结合震慑持续影响官兵士气斗志。信息网络高度发达背景下的海战,已不仅仅是现实军事上的对抗,而是现实与虚拟空间相互交织争夺,精神压制、攻心夺志的较量将会空前激烈。近几场战争尤其是正在发生的俄乌冲突,双方无论强势或弱势,都利用融媒体、网络信息、深度伪造等手段,制播高仿真、爆炸性虚假信息,虚实结合实施心理攻势与压制,意图造成对方官兵错误认知、撕开心理防线,快速达成作战目的。可以预见,未来海战中,战争双方必定在实施军事打击的同时,更加注重非军事手段的“软杀伤”,更加充分利用虚拟手段进行心战攻击,消解对手军心士气,瓦解对手战斗意志,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目的。

(三)舆论势场争夺深度考验官兵价值认同。对战争政治道义制高点的抢占,始终是交战双方的必争之地。从俄乌冲突看,对舆论话语权、事件定义权的控制成为各方竞速重心。进入5G、云时代,信息传播具有海量级、爆炸性、裂变式能量,呈现多域散发、复杂多变、多维覆盖的特点,舆论风暴往往在瞬间形成,既极大拓展提升了舆论战的手段样式和实际效果,也极大增加了舆情分析研判、舆论管控引导的难度。未来海战,官兵将面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舆情信息,如何有效控制负面信息侵蚀渗透和渲染炒作,坚定官兵对正义之战的认识判断,最大限度降低信息“病毒”的攻击影响,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二、深入研究新的时代背景下战斗精神生成机制

从本质内涵看,未来海战与传统战争对官兵战斗精神要求具有一致性,其核心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关键要素主要包括政治立场、战斗作风、纪律观念、意志品质等。同时也有新的时代条件和高技术战争带来的新特质,需要在实践中深入研析机理、把握特点规律,构建持续培育锻造战斗精神的常态长效机制。

(一)全时全域渗透培育机制。战斗精神是军人品质、血性、豪情的集中体现,也是军人职业道德、综合素养和价值追求的核心要求,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能仅仅靠临战激励;不是单纯的教育引领,需要多维立体综合发力。这就要求把战斗精神培育作为基础性、长期性、常态性工作,贯穿军人职业生涯全过程,既抓好学习成长的关键节点,也注重点滴涵养、日常培塑。要结合党史军史学习、主题教育和基础性教育,融合开展仪式教育、学习经典战例,嵌入演习演练抓好实景刺激、仿真磨砺,使官兵学习、工作、训练、生活中时时处处受激励受熏陶。要把战斗精神作为官兵必备素质来强化,在军事职业教育、专业集训、任职培训和纪实考评、年终考核等工作中,把战斗精神、心理素质、意志品质作为重要参考衡量。

(二)融入实践转化固化机制。战斗精神最终要体现到海空战场上、激烈战斗中。这一属性特点,要求战斗精神必须完成从实践中培养激励、在实践中彰显力量的过程。要注重日常实践转化,把战斗精神培育体现到军事实践各个方面,从日常操课到演习演练,从完成具体工作到执行重要任务,从平时作风养成到战时士气激励,都要灌注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战斗因子。要注重依靠训练催化,用好海军训练资源雄厚、训练平台多样、训练载体丰富等优势,持续反复加强品质锻造、精神激励,促使官兵在常态化多样化训练中把精神品质转化为现实行为。要注重融入实战固化,把握战备巡逻、远洋护航、反恐维稳等时机,在近似实战环境中拿敌练兵,把练意志练心理与练技术练战术结合起来,塑造练兵不懈怠、备战不松劲、打仗不怕死的军营生态。

(三)分层分类培塑熏陶机制。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快速演变和军队构成分工日趋专业化,官兵岗位战位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战斗精神既有共性要求,也有个性差异和特殊要求,应根据不同类型部队、岗位、人员,抓好战斗精神的精细化具体化锤炼。比如,海空一线官兵,应当侧重强化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战斗信心,激发“小艇打大舰”“空中拼刺刀”等制强胜强精神;支援保障官兵,应侧重树立“一切为了前线、甘当无名英雄”的奉献情怀,激发“保障为打赢、不怕苦与累”等使命激情;指挥部位官兵,应侧重强化坚定听党指挥、坚决实现意图的决心意志,激发谋略制胜、战法胜人的壮志豪情。

(四)综合配套鼓舞激励机制。要立起政策激励导向,把战斗精神培育融入部队政策制度建设,与官兵成长成才、发展进步深度挂钩,通过细化标准、量化指标、实化条件等措施,把战斗精神作为硬杠杠立起来,固化为制度机制。要强化战功荣誉导向,把战斗实绩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广泛宣扬军事斗争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和各类任务中的英雄模范,形成学英模、赞英雄、立战功的浓厚氛围。要突出为战树人导向,把官兵精神血性情况体现到选人用人、表彰奖励、考核评价等体系中,融入进调研指导、检查验收、巡视巡察等工作中,形成全方位推动战斗精神培育的生动格局。

三、探索创新强化战斗精神培育激励的实践路径

未来海战标定了战斗精神培育激励的更高起点、更紧节点、更实落点。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战斗精神激发的新方法新路径,不断强化官兵敢斗善斗、制强胜强的血性胆魄。

(一)紧贴实战拓展思维视野。把握未来海战体系支撑、信息主导、强烈度高等特点,积极推进战斗精神培育创新转变。一是实现从“体能技能”向“智能潜能”跨越。深化对未来海战学习研究,跟进研析与之相适应的战斗精神内涵要求,着力改变重体能技能训练、轻智能潜能培养的现象,在战斗精神培育中更加突出知识智能要素,给血性胆魄赋予智勇双全的能动因子。二是实现从“塑型练勇”向“强心激气”融聚。面对未来海战,官兵容易出现恐高、恐强、恐战等思想倾向,要结合军事训练、演习演练、重大任务多设险局困局危局,让官兵置身近似实战环境感知生死、触摸战争,经受多方位心理考验,增强战场适应力和心理防护力,锤炼抗压耐挫的“大心脏”。三是实现从“单指过硬”向“合指成拳”转变。适应海上作战模块编组、即插即用、一体联动特点,抓好团队意识、配合精神和协作能力训练,强化团结协同、联合制胜观念,打通合心合力合拍的精神链路。

(二)聚焦初心使命滋养强固。无论未来战争科技含量、信息化程度多高,支撑官兵战斗精神的根本力量始终是信仰信念。一是坚持固本培元。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部队,用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官兵,抓住信仰、理想、军魂、气节等构成战斗精神的核心要素,用思想跟随、理论认同强化牢记初心、忠诚使命的内在自觉,解决好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等根本性问题,夯实能打仗、打胜仗的思想政治根基。二是灌注红色基因。用好海军“岸舰一体”政工信息平台,挖掘互联网+、媒体矩阵等技术运用,深化党史军史学习教育,用光荣革命传统熏陶官兵,用新时代海军精神砥砺部队,练就革命志、英雄气、海军魂。三是激发使命荣誉。军功荣誉向来是激发战斗精神的重要手段。要跟进信息网络新技术形态,健全完善临战动员、伴随鼓动、荣誉激励等措施手段,开展立功创模活动,用活誓师动员、火线入党、典型宣扬等传统方法,激发官兵参战热情和旺盛斗志。

(三)突出强军文化催生激励。先进军事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无形的战斗力。适应未来海战需求,必须重视运用文化这一最根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滋养官兵。一是让战斗文化更加凸显。坚持把海味、兵味、战味作为军营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体系发展舰艇文化、海岛文化、海空文化、战位文化等特色文化群,讲好讲活海军光荣历史、辉煌战例,用实用足新时代维护海权、建强海军、经略海洋的生动事迹,以浓郁的战斗文化持续浸润官兵。二是让仪式教育更接地气。重视发挥各类仪式活动的熏陶激励作用,搞好授旗入列、晋职授衔、庆功表彰、入党入团等仪式,利用执行重大紧急任务起航出征、凯旋归建等时机,庄重组织欢送欢迎仪式,让官兵在身临其境中受触动受感染,自觉强化闻战则喜、闻令而动的求战意识和建功精神。三是让“双争”载体更具张力。大力开展新时代立功创模活动,开设网上“龙虎榜”,搭建云端“竞技场”,推广部队邀请官兵亲属同登领奖台、敲锣打鼓送喜报等好做法,灵活运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介宣扬先进典型,放大宣传辐射效应,持续营造战味浓厚、血性激扬的环境氛围,激励官兵时刻准备担当打赢重任、为国效命海疆。

(四)注重舆论效应聚气助力。舆论引导和管控对战斗精神作用直接、影响很大,必须着力加强平战一体的舆论力量建设,实现鼓舞激励士气的正向效果。一是把握主动权。适应现代传播方式的新变化,科学统筹军地媒体平台,融合线上线下信息资源,前瞻规划新兴媒体发展,实现多向传播、多点互动、即时获取、全域分享的格局,确保始终抢占发声先机、稳住官兵心神。二是增强管控力。加强对战时舆论管控的领导和筹划,健全决策指挥机构、军地协调机构、媒体执行机构联动机制,完善战时舆论管控法规,确保口径统一、指向一致,避免信息混杂、削弱士气。三是提高贡献率。准确把握信息网络时代舆论传播制胜机理,采取灵活策略方法和宣传技巧,通过情理结合强化舆论渗透影响,用好辩证说理提高舆论可信度,以生动表述增强舆论感染力,确保舆论传播的说服效果,有效激发军心士气、砥砺战斗热情,为打赢未来海战持续赋能助力。

猜你喜欢

海战官兵舆论
海战中的蒙面杀手——隐形舰艇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人民海军首次海战
五行真经(16)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