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提升军事人员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2022-11-06丁兆贵

政工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员素质军事素质

丁兆贵 杨 铭

习主席强调,“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确保军事人员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关键领域人才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这充分反映了全军对军事人员队伍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中央军委对加强军事人员队伍建设的深谋远虑和战略考量,也对军事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一、提升军事人员素质能力的紧迫性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军事领域是人类社会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而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未来军事领域的残酷较量中,谁占据了人才的“第一高地”,拥有了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军事人才,谁就有可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成为战争最大的赢家。随着军事科技发展进步,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对军事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也就不断增强。在信息化战争大背景下,军事人员是通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战争胜负产生决定性影响,可以说,军事人员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战争胜败。信息化战争是由高度现代化的军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对抗,要求军事人员除了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精通军兵种知识、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相应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谋略水平。由此可见,军事人员素质能力决定着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升,也对打赢信息化战争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军事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

提升军事人员素质能力和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本质一致、内在统一,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是军事人员素质能力提升的“魂”和“纲”,高素质、专业化的军事人员是实现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的“船”和“桥”。必须抓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抢先加快军事人员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军事人员队伍。

(一)统领性的政治定向能力。政治标准是我军人才第一位的标准,政治要求是对军事人员最根本的要求,军事人员应当准确把握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政治考量,具有很强的战略意图理解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敏感地捕捉、鉴别和预判政治形势;具有很强的政治态势分析能力,主动从政治上思考把握军事行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政治因素把握能力,很好地进行政治军事运筹;具有很强的政治执行能力,坚决完成组织赋予的各项政治任务。

(二)基础性的科技素质能力。军事人员应当具有科技意识的定力,在头脑中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具有科技知识的学习力,能够积极主动追踪相关军事领域前沿科技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自身的科学技术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以适应实践需求;具有科技运用的“战斗力”,善于科学地运用高新武器装备和技术力量,提高工作效能,解决实践新问题,赢得打赢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三)决定性的制胜博弈能力。军事人员应当具备更加敏锐的信息侦察力和科学的决策判断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军事环境中作出更准确的决策判断、选择更优的行动方案;具备更迅捷的行动执行力,能够更快地发起行动、更坚决地执行行动、更灵活地完成行动;具备更强大的评价反馈力,能够更深入地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弥补短板不足,注重通过合理的评估反馈动态提升能力素质。

三、提升军事人员素质能力的着力点

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我军备战打仗对军事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这说明军事人员的能力素质不强是根本原因。着眼军事人员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军事人员要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着重提高“统领性的政治定向、基础性的科技素质、决定性的制胜博弈”等能力,不断提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素质能力。

(一)建立“标准系”。立起政治标准,突出忠诚可靠这个根本要求、指挥能力这个核心要素、信息素养这个关键指标、复合历练这个任职经历,健全适应实战需要的考核评价体系。把战斗力标准细化为军事人员考评体系的具体指标,从定性评价向定量分析转变。区分职级层次制定通用资质标准,紧盯兵种特点建立专业素质模型,着眼岗位要求细化任职资格条件,精确反映每一个具体岗位对军事人员素质的不同要求。注重发挥考评标准导向作用,把考核任用工作与培养锻炼人才有机融合,实现战斗力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牢固确立打仗标准、打赢评判,让硝烟味、血腥味、实战味成为最鲜明导向和最亮丽风景,尤其是坚决用对战斗力的贡献率全面衡量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把人才和科研推向实战化战场、对接练兵备战实践,真真切切提升“含金量”和“真功夫”。

(二)优化“路线图”。依据《关于推进军官职业发展路径管理的意见》《军士职业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文职人员条例》等政策规定,围绕备战打仗要求增强核心军事能力,把多地区、多岗位、多层级、多任务的任职经历作为军事人员选人用人的考虑因素,以此牵引军事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更加科学化。突出边远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积极推动军事人员选拔补充与交流的良性循环;突出参战、参与重大任务经历,优先提拔重用,树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机关、院校、部队复合经历,锻造联合复合型人才,结合军事专业分类体系建设,形成职业发展网络化,方便不同军事人员制定其职业发展“路线图”。同时,加强职业生涯咨询指导,根据需要设置军事职业发展咨询员,通过与军事人员积极主动的交流,使其了解自己职业的特定性质、专业特点、发展空间、实现路径等,帮助其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三)增强“认同感”。提高军事人员素质能力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务之急。要切实摸清人员能力素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方面情况底数,找准有力抓手和工作突破口,通过岗位轮换,增强军事人员职业认同感,提高职业能力,强化能力素质在考核、选拔、任用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考、选、任分离的方法途径,增强透明度,努力实现军事人员的素质最优化和人岗匹配度精准化。军事人员选择任职领域,通过相应的教育培训,与军事人员的岗位任职资格、发展路径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使军事职业教育与军事人员职业发展有机融合。

(四)激发“新活力”。有效的军事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措施是提升军事人员素质能力的“催化剂”,必将激发军事人员强大的活力。根据居民收入和物价上涨指数进行联动调整,建立薪酬定期增长机制,实行差异化激励,综合确定不同军事人员的薪酬待遇,将不同专业和特殊岗位津贴进一步完善;增加艰苦边远地区、边海防部队、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新型作战力量等军事人员的津贴补贴,增强职业吸引力;增设重大演习、重大任务风险津贴,以体现对特殊、危险劳动的必要补偿,确保军事人员顺利完成各项军事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以军衔、贡献、岗位需求为衡量维度,持续推动工资津贴补贴、休假探亲、住房保障、困难救济等权益刚性落实,重点保障执行战备值班、演练演训、抢险救灾、国际救援、反恐维稳等任务的军事人员,实现福利待遇模式由“生活型”向“作战型”转变,提高获得感。建立与驻地政府、国防动员系统有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大协调解决婚恋安家、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家庭涉法等问题力度,减小后拉力;加强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通联,为官兵退役安置、家属随迁随调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化解后顾之忧,把工作做得有温度有实感,改进服务管理保障模式,形成覆盖全员、体现优待、运行高效的网络体系,从而不断强化军事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猜你喜欢

人员素质军事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气象地面观测人员素质培养与提高研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