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时 适度 适当
——“阅读链接”的三适互联策略

2022-11-05蒋燕苏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自然段文本课文

□蒋燕苏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部分课文的最后安排了“阅读链接”。“阅读链接”题材多样,图文并茂,有助力课文学习、加强单元整合等功能。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阅读链接”存有不少疑惑或缺少关注。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三适互联”策略,即适时引入、适度使用、适当联结,以期体现“阅读链接”的最大价值。

一、适时引入,让链接内容成为学习的催化剂

“阅读链接”引入教学的时机很有讲究,必须在学生最需要、最适宜的时候出现。教师要抓准契机,让链接的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一)遇到疑难时引入

当学生遇到障碍,产生疑惑,急需帮助时,教师可以让“阅读链接”助其一臂之力。

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中,作者引用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来论证人的生死观。但是这句话太抽象了,让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对此,教师可抓住时机,出示“阅读链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圈画人们送别总理的句子并进行朗读。通过文中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的描写,学生领悟到“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们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对总理、对张思德的崇敬、爱戴之情。可以说,这则材料就是对“重于泰山”最好的诠释。相较于教师直接解释或者课后出示链接,这样教学更有说服力。

(二)丰富体验时引入

在教学中增加拓展资料,依据“阅读链接”的内容勾连课文,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年级下册《琥珀》是一篇科普文。在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时,教师可以出示“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先对照课文进行阅读,循着作者的思路,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并找出推测的合理依据,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除了进行内容上的对照,还可以进行语言上的比较。《琥珀》将琥珀的形成过程改写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可请学生再读一读“阅读链接”和课文第一至第十三自然段,体会课文表达的生动性。

在课上穿插“阅读链接”,不仅可以串联文本,优化课堂结构,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富有层次。

(三)升华主题时引入

很多“阅读链接”都在学完课文之后出示。这不仅是感知文本的重要方式,还是升华主题的有效途径。

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的最后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对于这句话的含义,学生讨论后认为母亲这么说是因为思念家乡。教师请学生结合课文具体说一说,同时展示“阅读链接”中《留予他年说梦痕》里的两段话,让学生配乐朗读,并交流阅读体会。有的学生不仅联系了课文,还联系了自身进行解释。

对于“阅读链接”,教师不能将其作为一个独立割裂的板块展开教学,而应把它当作课文学习的有益补充,使得课文和“阅读链接”在一起呈现“1加1大于2”的效果。

二、适度使用,让链接内容成为学习的营养剂

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过浅或过深,对培养其能力和提升其素养而言,均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不仅会使学生在咀嚼文本时“营养不足”或“消化不良”,还会发生文本为“阅读链接”服务的现象。因此,使用“阅读链接”要遵循适度原则。

(一)把握宽度

教学时,文本的边界拓宽到何种程度,要根据学情和教材编排意图而定。

四年级下册《猫》一课的课后链接了周而复和夏丏尊描写猫的片段。虽然三位作家都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但选取的内容、角度、写法各不相同。比较这三个文本,可以让学生知道描写一种动物,既可以观察它的外形、神情、性格特征,也可以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如此一来,学生借助阅读获得了写作经验,进一步拓宽写作思路,使得文章的选材与构思变得不再困难。

授课时,有的教师总想把自己备课时的知识点统统教给学生。殊不知,这样反而会使学生对文本产生距离感和畏难心理。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一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他们很难体会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为此,有的教师会出示大量的课外拓展资料,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或者政治课,导致课上花较多的时间用于处理这些资料,让学生很被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可以从主要事件入手,引导学生一步步体会梅兰芳在民族大义面前,舞台可以不要,困顿的生活可以忍受,甚至连生命都可以舍去,唯独爱国情怀、民族气节不可抛弃。紧接着,教师可出示“阅读链接”中《难忘的一课》,让学生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人物的民族气节体现在贯穿全文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子里,传承蕴藏其中的民族情怀和民族力量。

(二)挖掘深度

对于某些文章,需要适当挖掘一点深度。

五年级下册《军神》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其实,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已经学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所以,学习《军神》时,除了关注细节,感受人物品质、心理变化,还要重点关注文章的表达特点。这就需要联系“阅读链接”中的《丰碑》一文,思考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这样,既进一步落实了语文要素,使学生对“军神”的理解更深刻,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用侧面描写塑造人物的表达特点,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鸟的天堂》是五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感受作者笔下的景物之美,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教学时,学生找到描写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自然段,并感受彼此的不同之处。之后,教师指导朗读,并出示“阅读链接”,引导学生从巴金的“生命,无处不是生命”中体会到作者笔下景物蓬勃的生命力。学生先结合课文第八自然段,感悟并朗读,之后对比阅读第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第八自然段写大榕树,是静态描写,但是静中又蕴含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动态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让文章更具画面感。最后,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朗读。上述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对文本有了新的解读和认识。

(三)保证力度

统编教材编排“阅读链接”,是为了加强文本之间的联系,形成合力。

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中,作者把读者的视角引向童年趣事,让学生感受到祖父的园子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如果只学习课文,学生并不能充分体会萧红文字背后的情感。为此,需要结合“阅读链接”,把文章读厚。学生从11个“了”字、4个“也许”和3个“是不是”中,读出祖父去世之后所有的快乐、幸福、自由都离萧红而去,感受到她对祖父、对园子、对已经逝去的事物的怀念。结合萧红的生平资料,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祖父的园子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难以磨灭。最后,教师请学生重读全文,他们朗读的语音、语调、节奏与初读时就会完全不一样。

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文采用拟人化的写法,表达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后“阅读链接”的第二部分(如图1),从画线句子和加点词语中发现写好观察日记的小窍门——加上自己的联想或想象。学生进一步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进行表达的,为之后学写观察日记奠定了基础。

图1

教师要把“阅读链接”用到位,使其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营养剂。

三、适当联结,让链接内容成为学习的黏合剂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这一个个例子去阅读、感受其他优秀的作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时候,“阅读链接”就是学习的黏合剂。

(一)打破阅读界限

“阅读链接”重视课内外一体化学习。它可帮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保持阅读期待。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以白话文改编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便于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编排了对应的原著选段,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消除阅读时的畏难情绪。学生自主默读“阅读链接”,结合内容,找出课文中相应的段落,通过交流读后感受,发现原著语言更简洁,有的词语如“火速”“少顷”“急回”等在课文中没有表现出来。这些词一来可体现当时情况的紧急,二来可让人产生想象,让人物形象更丰富。这就是原著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阅读提示和辅导。借由“阅读链接”,学生由“一篇”走向“一本”。

课文大多数是以体裁或思想内容为主题来组织单元的。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课后的“阅读链接”编排了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发现古人对火种来源有着不同的解释,表达了他们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学生由此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热情,并迁移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神话独特的魅力。借助“阅读链接”,学生由“一篇”走向“一类”。

(二)体现现实意义

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始终处于语文学习现场,带着自己的理解参与学习。

统编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很难感同身受。为此,可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例子,从课文到现实,从历史人物到当代人物,让阅读更加接地气,也更有意义。比如,学习四年级下册《黄继光》时,学生通过“阅读链接”知晓钱学森冒着生命危险回到祖国怀抱的感人事迹后,教师可引导他们想想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件和人物。学生联想到神舟飞船上的航天员、疫情期间的医护人员……教师追问:“作为小学生,可以怎样表达对祖国的情感?”学生展开讨论,在自我反思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阅读链接”使学生的眼界、思维更开阔,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受。

总之,适时、适度、适当地呈现“阅读链接”,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自然段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背课文的小偷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秋天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美丽的秋天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