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昊铂的勇气

2022-11-05张静

汽车观察 2022年10期

文 AO记者 张静

虽然埃安提出了品牌价值和产销规模要做到世界前三的目标,但能否实现仍是悬念。至于未来如何实现,埃安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量要上到一定规模,成为市场主流;第二步,产品价值和价格区间也做到主流,即在20万~25万元级别成为市场头部;第三步,要向更上的价格区间和价值区间突破,跟现有产品形成区隔。

目前来看,埃安前两步规划均已实现。在市场规模上,虽作为电动车领域的后来者,但以超12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3年累积销量超35万辆,一跃成为造车新势力阵营中第一个年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的新能源车企,稳占纯电动车细分市场头部地位。

据2022年8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埃安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交付量中一马当先,成为当月唯一一个月销量突破2万辆(27 021辆)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同比激增133%,销量更是超“蔚小理”的总和。不仅连续数月销量突破2万辆,埃安的产品售价也已超过18万元,这意味着埃安的产品价值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在顺利完成前两步规划后,埃安开始向第三步挺进,不仅发布品牌全新LOGO,还推出旗下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与此同时,Hyper旗下首款车型——超跑Hyper SSR也首发亮相。如果说Hyper昊铂品牌发布是埃安向更上价值区间突破的切入口,那么超跑Hyper SSR量产就是跟埃安现有产品形成区隔的关键。

据悉,待预售价为128.6万~168.8万元的Hyper SSR上市后,Hyper昊铂品牌还会发布30万元级的轿跑Hyper GT、大五座SUV Hyper以及Hyper MPV共4款车型,且明年会全部投入,其中,Hyper SSR预计明年10月正式交付。

2022年8月新势力智能纯电销量榜单

“不是把产品卖贵就叫有品牌力,真正的品牌价值不只体现在造高价车上,而是不管造什么车,都能卖得比别人贵,用户都愿意掏钱去买单,就像Smart一定卖得比别同级产品贵那样,这才叫品牌力,而这也是埃安需要努力的方向。”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如是说。

体制机制决定公司命运

产品溢价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体制机制有着直接关系,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的推出,正是得益于埃安超前的管理理念以及灵活多变的组织体系,也正是由于埃安构建了行业最优体制机制,才为其后续高端产品发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20年11月,埃安开始独立运营,并从最初的“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2021年8月,埃安开启混合所有制改革,同年11月,完成资产重组并实现“研产销”一体化。

2022年3月,埃安对679名员工及广汽研究院115名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开辟了国企混改首次大规模实施“上持下”的新模式。“国企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很容易留不住人才,因为体制上的约束。”于是,古惠南主张让员工持股,员工为自己打工,能够解决国企体制的效率问题。

在古惠南看来,光靠发奖金、涨工资不能实现人才与公司发展的共生共存,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后,就可以最大范围地绑定核心员工、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加速发展,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022年9月6日,埃安正式股改,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再次更名,反映出的是企业性质的重大变化。

资本实力决定发展前途

通过混改,埃安构建出了极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体制机制,并成功转型成为一家由广汽控股、员工参股及社会资本协同的股份制科技企业,进一步提升了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但仅仅有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够,事实上有很多案例,一些汽车品牌虽然进行了体制创新和技术突围,但却没能活下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雄厚的资本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众所周知,汽车制造是一个资金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一个新能源工厂的建设动辄就要上百亿元的投资,一套全新生态产业链的贯通、一个全新平台的打造以及一款全新车型的从研发到最终量产上市,所需要的资金更是天文数字。所以,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只有持续获得资金投入,才能存活并发展下去。

在此背景下,埃安逐步在资本端加码,以解决企业能不能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8月26日,埃安A轮引战增资项目在广州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按照挂牌价格,其A轮投前估值约850亿元,融资150亿元,投后估值预计超过1 000亿元。

此举意味着埃安已获得发行上市主体资格,并创下两大行业纪录:一是预估募资为150亿元,创国内新能源整车企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纪录;二是投后估值超1 000亿元,成为迄今为止未上市新能源车企中的最高估值。

都说在选择购买新能源车上,要跟着资本市场走,估值越高,说明该品牌未来发展机会越大、前景越被看好,产品自然也就越做越好。这样来看,未来在雄厚资本加持下,Hyper SSR的创新技术应用、产品延展性和市场抗风险能力将明显强于其他品牌。

超跑背后的超黑科技

“中国人不做超跑,中国汽车工业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强大。”埃安副总经理肖勇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汽车人挑战极限的梦想,“7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在燃油车领域一直都是追随者,但在电动车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真的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据肖勇判断,传统手机在向智能手机转变过程中,诞生了华为、小米、VIVO及OPPO等一系列世界级的智能手机品牌,同样在电动车时代,中国也一定能诞生出世界级的电动车品牌,而这正是埃安力争要做到世界前三的初衷和底气。

造中国自己的超跑,埃安不是第一家,但量产落地的却很少。两年前北京车展上亮相的影动ENPULSE概念车就是Hyper SSR的前身,后来在寻求品牌向上和挑战高端电动车技术的实践中,埃安决定将这款超跑进行量产。

目前,Hyper SSR生产线正在建设之中,且已开启预定。值得一提的是,超跑不止看价格,还要看其原创科技、领先科技、独有科技占比多少,而预售价为128.6万~168.8万元的Hyper SSR,完全是埃安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智造的100%中国造超跑。

众所周知,造超跑有两大难点,一是极致的设计,二是极致的性能,二者缺一不可。而国内之所以有很多尝试超跑的案例失败了,就是因为其中一方面没有达标或者两方面都没有做到位,不能只追求性能而没有设计美学,也不能只有设计美学而忽略了技术和性能。

而Hyper SSR则做到了二者缺一不可,甚至在材料选择上远远超出了汽车范畴。其专属特制轮胎采用了低生热配方、低膨胀率设计等航空轮胎才具备的核心技术,突破了极速和驾控的性能极限;高铁同款900V碳化硅芯片,不仅提高2.5倍工作频率,还大大降低80%功耗。毫不夸张地说,Hyper SSR就是中国工业新材料的团宠。

汽车的本质是带给客户价值,造超跑不只是噱头,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汽车制造全价值链的进步。例如,过去自主品牌汽车只局部用碳纤维,但超跑Hyper SSR却做了全覆盖碳纤维,而碳纤维的工业进步,则是对底盘、电子及电器等一系列产业链的进步,这正是埃安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进步的贡献之一。

至于电动超跑最大难点——如何解决性能与续航的平衡问题,埃安也有着自己的智造哲学,并在研发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尖端技术、顶级性能以及制造工艺上的重大突破。例如,运用埃安独特的电驱技术,使其电池加速性能可以挑战世界纪录,百公里加速1.9s,打破超跑2s加速性能极限,一举成为“地表最快车”。

另外,Hyper SSR还搭载了埃安独创的两挡四合一高性能电机,最大特点是通过换挡实现瞬间大功率,解决单纯靠叠加电机带来的体积与重量矛盾。可带来1.7G堪比火箭发射的强劲推背感;1 225匹的综合马力,比F1赛事标准还要高出1.5倍。

此外,车企与航天领域的合作虽已不是新鲜事,但更多局限于品牌层面的合作,比如有的车企通过卫星把车带到太空上等,更像是营销层面的合作。但此次埃安与中国航天的合作则有着更为实际的技术联合开发合作。为集结社会各界顶尖科研力量,埃安与中国航天宣布联合成立“昊铂科研实验室”,未来将在新型电池开发、电机驱动技术、空气动力学设计、新型材料、AI控制、高精定位及卫星遥感技术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

与其他车企不同的是,埃安会把与中国航天合作的新技术应用在旗下具体车型上。比如Hyper昊铂品牌车型就会应用航天领域的顶尖科技,推出包括超跑、轿跑、SUV、MPV以及新物种等一系列重磅产品;再比如Hyper SSR轮胎就来自于C919航空轮胎,真的有把航天技术应用在超跑上;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埃安还将为用户提供专用卫星服务,据说大概20多颗卫星就够了。

“首先是技术端的合作,然后再延伸到应用端、研发端以及开发端等方面的合作。”在古惠南规划中,埃安不仅要造车,还要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