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拓展游戏 提升小学生合作意识

2022-11-05陈益杰

体育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同伴挑战动作

文/陈益杰

一、探究策略类拓展游戏

探究策略类拓展游戏是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引发团队思考,经历“尝试挑战—发现问题—讨论方案—再尝试挑战—再讨论方案”的过程。活动中促使同伴间的主动交流、思考分析,在沟通与尝试中不断优化解决方案,共同达成既定任务。此类游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合作行为发生的同时,间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自身与他人的能力。

(一)对号取牌

辅助器材:扑克牌2副。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黑桃”“红桃”“草花”“方块”四个小组,每位组员身上有对应花色的号码(例如方块小组的“3”)。在距离起点线30米处,数字朝下放置扑克牌。每次出发1人且只能翻1次牌,如与身上号码牌对应则带回,若不同则还原牌后返回,下一人出发翻牌,直至所有同学翻到并带回专属号码牌后停止计时,过程中不能进行语言交流,违反规则加时10秒(图1、图2)。

游戏策略:开始前,小组内共同讨论,形成本组特定的信息传递方式,并根据游戏规则,同伴间配合以最短时间完成挑战。

设计亮点:走出“自我”,体会团队的力量,感受团队高效协作,正确对待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主动将获取的信息与他人进行分享,变“我”为“我们”,共同取得团队的胜利。

注意事项:游戏中运用折返跑及加速跑动作,有急停俯身翻牌动作,由于惯性,可能造成身体前倾,提醒学生注意衔接时的速度控制,做好踝关节及髋关节的准备活动,避免扭伤和肌肉拉伤的情况发生。

图2

图1

(二)打开“心结”

辅助器材:无。

游戏方法:学生8~10人/组,伸出双手分别握住不同的同伴双手,以形成错综复杂的“心结”,在双手不松开的情况下,通过沟通交流在最短时间内将“心结”打开成圈,可以是打开成一个手拉手的大圈,可以是两个套着的圈,均算作挑战成功。如连接断开并与另外手相握则犯规,重新组织学生挑战(图3、图4)。

游戏策略:尝试时,小组可再分成3~4人的小组进行挑战,将问题简单化;讨论解决并记录过程中出现的“打结”情况;每位队员掌握不同情况“心结”的解开方法;逐步增加组员,以增加挑战难度,为全员挑战做准备。

设计亮点:通过集体解决一个难题,让学生体会“沟通”的重要性,团队出谋划策,寻求最优方案,既能体现个人综合素养,也能考验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由于人体手臂关节的结构限制,在解“心结”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反关节拉手的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用蛮力,在不“获利”的前提下,可先放开手,以适宜的拉手方式重新连接,避免骨折、韧带拉伤、扭伤等危险情况发生。

图3

图4

二、资源整合类拓展游戏

资源整合类拓展游戏是通过资源互补(共享)和协同互助,扬长避短,聚“小力”成“大力”共同达成目标的活动。通过活动能让学生发现并正确对待同伴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挖掘潜能,优化整合,将效能最大化。此类游戏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资源整合能力、领导能力、客观评价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

(一)超级模仿秀

辅助器材:造型图若干。

游戏方法:学生8人/组,每组分发2张造型图,小组需讨论后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与图片相同的造型,整体造型保持30秒,教师拍照完毕即挑战成功(图5)。

游戏提示:造型图中每个动作所对应的身体素质均不一样,需合理安排,找到最佳位置。

游戏策略:开始前,团队讨论造型所涉及的动作,并分析每个动作所需要的素质;每个组员分析自己在造型中所能承担的位置;通过不断“尝试—失败—再尝试”得出最佳造型方案。

设计亮点:形成“岗位”的思想,学生能通过分析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进行对号入座,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完成任务,以保证最后整体造型的成功,特别是在30秒固定阶段,有效激发学生的付出与合作心理。

注意事项:造型中涉及组合动作,可能承受一定的身体负荷,需在教师指导和保护下完成,学生应基本具备相应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避免因动作错误或不到位造成损伤,例如“坐起成桥”“搭人墙”等。

图5

(二)趣味打卡赛

辅助器材:标志点8个,A4纸若干,奖励贴纸若干。

游戏方法:学生5人/组,每个打卡点对应一个任务(10米×2背手蛙跳、俯卧撑15个、高抬腿50个、平板支撑30秒、伏地挺身跳15个、30米×5折返跑、10米垒球×3次、15米足球绕杆×2次),学生每完成1次打卡任务获取1张奖励贴纸,需返回起点后再次出发打卡。每个打卡点只设置3张奖励贴纸,以5分钟内收集到最多奖励贴纸的团队获胜(图6)。

游戏提示:每个点位任务不同,所需能力要求不同,所需用时不同。

游戏策略:开始前,根据任务要求,讨论组员的优势项目。随后进行任务认领与分配,让合适的人去打卡合适的点,通过不断尝试挑战,缩短任务挑战的用时。

设计亮点:体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理念,多任务挑战的设定,引导学生主动合作行为的发生,并且在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作用下,产生“不断挑战自我”的内动力,有效促使个体运动水平提升。

注意事项:开始游戏前,需要提醒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热身活动,避免肌肉关节损伤;场地设计与布置时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提醒学生调整时注意规则的遵循,避免对其他场地造成影响。

图6

三、信任协作类拓展游戏

信任协作类拓展游戏是通过限制学生的部分感官能力或行动能力,以“困境”的设置让学生心理经历“无助迷茫—获得帮助—建立信任—合作完成”,促使同伴间帮扶行为发生的过程。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对“未知”区域的探索勇气,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进而更好地理解自身的付出、索取在团队活动中的关系,促进并迁移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一)勇闯雷阵

辅助器材:各类颜色标志桶若干、眼罩(或口罩)若干。

游戏方法:在20平方米的“雷区”内随意摆放彩色标志盘作为地雷,学生2人/组,一人扮演伤员用眼罩(或口罩)蒙住双眼,另1人在不触碰伤员的前提下,使用语言引导伤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雷区穿越,触碰地雷则根据颜色增加秒数,红色5秒,黄色4秒,蓝色3秒,绿色2秒(图7)。

游戏提示:讨论确定特殊的移动暗号,帮助提高通过效率。

游戏策略:开始前,与同伴拥抱或握手,相信同伴。与同伴提前确定提示语与动作的幅度大小,避免因沟通问题触碰地雷。

设计亮点:限制学生视觉感官,降低行动能力,通过同伴语音提示,完成对于“未知”区域的探索,促进“信任”心理活动的发生,引导合作行为的形成,同时发展有效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突破自我限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使用柔软的标志作为障碍物,降低游戏危险性,场地设置在平坦开阔的区域,避免移动过程中因重心不稳而摔跤,同时注意组间的安全距离设定,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图7

(二)指手画脚

辅助器材:气球若干,口罩耳罩若干。

游戏方法:学生2人/组,迎面站立,A同学限制戴上口罩不能说话且不能移动;B同学戴上耳罩,可以向后移动但不能回头。在B身后20平方米区域内随机布置气球,A同学用肢体语言指挥B同学向后移动并踩破气球,在5分钟内,踩破尽可能多的气球(图8、图9)。

游戏提示:尝试将移动分为“前、后、左、右、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八个方向。

游戏策略:与搭档提前确定好肢体语言的暗号表达以及移动的幅度大小,提升移动的准确性,讨论踩球时的动作,避免气球滑走。

设计亮点:限制学生听觉感官与语言沟通能力,通过沟通交流提高合作时的默契度,高效完成任务挑战,过程中感受“信任他人”与“被他人信任”所带来的愉悦感,拉近同伴间的心理距离。

注意事项:场地设置在平坦开阔的区域,组间控制安全距离,初试者向后移动时尽量不采用跑、跳等动作,避免因重心控制不稳而摔倒,造成身体伤害。

图8

图9

猜你喜欢

同伴挑战动作
下一个动作
寻找失散的同伴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落地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