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主题学习背景下体育与劳动学科融合的可行性、难点与策略

2022-11-05文/周

体育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跨学科体育教师劳动

文/周 妍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强化核心素养目标、提倡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前提下,首次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课时量的设置不少于总课时的10%。《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明确提出,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主题。对于体育课程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是体育学科自身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难以兼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育;机遇是体育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影响力,把体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提升体育的地位。

一、体育学科与劳动学科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体育学科与劳动学科之间的关系,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劳动是体育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众说纷纭的体育起源学说中,劳动是体育起源的重要来源,体育运动中的奔跑、跳跃、投掷、攀爬、游泳、射箭等无不反映出人类劳动的身影。

第二,体育与劳动相结合的观点早已有之。有较多的中西方教育家提倡体育与劳动教育应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力劳动对于培养健美的体格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许多劳动过程中,如在技术作物的田间除草、砌墙、照料果树、收割庄稼等劳动中,人体动作的协调、和谐、优美可与体操相媲美。从事这样的劳动的学生,身体发育良好,身体各部分匀称和谐,身材优美,动作灵活有力”。裴斯泰洛齐把劳动教育同体育、德育和智育联系起来,他认为,合理地组织儿童体力劳动能够促进他们的智慧和道德力量的发展,他还制定了一种“技能入门”,包括劳动中的最简单的一些身体练习——打、拿、掷、推、挥动、角力等。他认为儿童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之后,就能全面发展他的体力,同时还能够掌握各种专门活动与职业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些基本劳动技能。第三,体育与劳动具有较多的共性。1.在课程性质方面,体育与劳动学科均是以学生身体活动为基础,强调学生的身心参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综合性特点,二者在学科性质上存在天然的耦合性,体育与劳动可以相互渗透与融合,有助于通过“身体活动”这一媒介实现学科实践与育人的综合效果。2.在育人目标方面,体育与劳动学科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强调不同的培养方式实现育人价值。3.在课程内容方面,体育学科内容和劳动学科内容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两者兼具生活化特征。体育学科内容中蕴含了丰富的以日常生活劳动为基础课程资源,而劳动学科也同样包含许多日常身体活动元素。在核心素养方面,运动能力、体育品德等体育核心素养与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等劳动核心素养存在相似之处。4.在身体条件方面,体育与劳动学科均对身体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缺乏一定的身体素质既无法完成体育中的身体练习,也无法完成劳动中的各项任务。另一方面,通过体育与劳动学科教育,身体素质方面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了较为直观地反映体育与劳动学科之间的关系,笔者整理了二者的共性与差异(表1)。体育学科与劳动学科的共性为两者学科融合提供了可能,体育教师可以参照以上共性为学科融合进行主题教学设计与开展实践活动。

表1 体育学科与劳动学科的共性与差异一览表

二、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体育与劳动学科融合的难点

(一)体育教师缺乏“体劳”跨学科融合的意识

自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以来,劳动教育逐渐得到学校、家庭、社会层面的重视。然而,劳动教育在推行与实施的过程中,却遭遇较大阻力,其主要源于“唯知识”“唯分数”“唯成绩”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制约了劳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效果。体育学科情况也类似,长期以来体育教师习惯于做好自身学科的教学实践,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难免理解不准确、不全面,有的教师甚至持反对态度,这都影响了“体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与落实。

(二)体育教师缺乏“体劳”跨学科融合的经验

相较于语数英学科,尽管体育学科与劳动学科具有实践性与综合性的学科优势,但二者毕竟不是同一门学科,难以“合二为一”。另一方面,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时代提出的新理念,体育教师并没有前期的成功经验,所以要在短期内做好这项工作难度较大。为此,加强体育与劳动学科的有机融合,需要学校校长与教研组共同谋划,做好“体劳”学科融合的整体设计,出台具体的教学指导意见,完善相关的教学案例,开设相关的教研培训活动,从而指导教师进行学科融合实践。

(三)体育教师欠缺“体劳”跨学科融合的能力

对于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而言,体育与劳动跨学科的融合难度较大,缺乏相关学科融合意识与经验,缺失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可能导致“形式化”的结果。以往的“体劳”融合较多地呈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搬运、回收体育器材、布置体育场地等简单的劳动形式,但这不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体劳”融合,因为体育教师并未设计出“融合学习主题”,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劳动过程,感悟劳动的成果和价值,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学生很难获得真实的体验和自我发展。

三、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观念,形成跨学科融合的主动意识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固化思维的影响,认为不同的学科是独立的、不相互干涉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这势必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新课标相关文件的学习,转变观念,形成学科融合意识,积极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相关的教研活动,正确认识到“体劳”学科融合的优势,结合体育课程特点,构建体验型、实践型、真实型的课堂,从而发挥“以体助劳”“以劳强体”的功能。

(二)结合“体劳”融合目标,做好主题学习内容

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不反对或者放弃学科学习,它是立足于某一学科,在扎实的学科学习基础上,以主题为中心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实施综合性学习,最终使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体育与劳动学科融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并将教学目标延伸到劳动领域,更好地突出“生活化”“实践化”特性,与学生日常实践行为相联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劳动主题与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劳动场景中进行真实、鲜活的劳动体验。例如,体育教师可创设“农作物种植”“春种秋收”等劳动情境,并将劳动准备活动、劳动“课课练”、劳动技能挑战赛等内容融入劳动情境中,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基本运动技能与体能的发展,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等优秀品德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寻求“体劳”融合点,做好体育教学设计

设计与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明确预期目标、设置关键问题、深入探究体验、开展有效评价四个环节,体育与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要在明确预期目标、主题内容基础上,设计好关键问题,并进行探究体验。劳动学科内容是多维度的,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体育教师应从劳动素材中吸取营养,并结合体育教材内容,挖掘运动技能与劳动教育之间的联系,提出关键问题,并根据学生生活劳动中的知识、经验、技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将“课课练”与劳动内容元素相结合,设计相应的身体素质练习,增强学生的体能,形成促进学生身体锻炼的合力。

(四)健全“体劳”融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教学评价是教学目标的风向标。目前,学科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劳动教育融入体育学科教学中的评价标准尚未明晰。因此,明确“体劳”融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十分必要的。评价指标要重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评价方式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可采用观察评价、等级评价、展示或比赛评价等。同时,教师还应重视“体劳”融合背景下的激励评价和反馈功能,促进学生在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基础上,达成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积极参与劳动等方面的目标。

(五)以“家校社”协同推进为突破点,助力“体劳”融合

“体劳”学科融合的实施要始终秉持开放姿态,积极与家庭和社区紧密合作,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教育环境,让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走向现实生活。在家庭层面,积极引导家长树立劳动教育观念,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例如,规定学生在体育课或参加比赛后,自己动手清洗运动服与运动鞋,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等。在社区层面,学校可根据社区资源情况,系统地安排社区劳动,如安排学校体育特长生担任社区体育指导员相关服务工作。在学校层面,在学校运动会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担任计时员、记录员、测量员等裁判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性劳动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

五、结语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一大新举措,作为新时代体育课程的新任务,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尚无前期经验,如何将劳动学科合理、有效地融入体育学科教学,充分发挥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价值,有待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跨学科体育教师劳动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