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地区民族合唱发展研究
2022-11-05孙树飞凯里学院
孙树飞 凯里学院
一、黔东南地区地域概况
(一)地理环境
黔东南地区,位于我国贵州省的东南部,面积达3 万多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多山地和丘陵,土层肥沃,保水条件好,适合树木生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境内主要有清水江和都柳江两大水系,清水江全长459 公里,自进入黔东南境内分别流经麻江县、凯里市、台江县、剑河县、锦屏县以及天柱县,流域面积达17145 平方公里。都柳江全长310 公里,在黔东南境内流经独山县、三都县、榕江县和从江县。由于明清时期黔东南地区的林木业很发达,加之两江的水运便利,所以此时很多汉族人民到此进行着商贸往来,一些汉族文化传播至此,给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带来了勃勃生机。
(二)民族构成
黔东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主要是苗族和侗族人民居多,同时还有汉族、水族、布依族、瑶族、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杂居,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耕作的地区。苗族人民多居住在半山腰地区,而侗族人民则喜欢依水而居,多分布在两江沿岸地区。
(三)民俗活动
黔东南地区有“百节之乡”的美称,这里一年中有200 多个节日。这里民俗活动非常丰富,常常三天一小节,五天过大节,苗族有姊妹节、爬坡节、吃新节、苗年等;侗族有摔跤节、三月三、侗年等;瑶族有盘王节。热情的人民在节日中载歌载舞,在这片歌的海洋及舞的世界中,有着宝贵的音乐文化、建筑文化、蜡染刺绣文化等等,由于苗族、侗族人民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他们的历史、文化、生活都通过歌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至今,众多民俗活动中的歌舞活动让游客的耳朵如沐春风,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既有高亢的苗族飞歌、游方歌,又有婉转的侗族琵琶歌,还有娓娓道来的苗族古歌,更有气势澎湃的侗族大歌,人们用歌声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也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传统优秀民族文化。
二、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合唱发展历史
黔东南地区有着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在20 世纪70 年代,“侗族大歌”的歌声就已经蜚声世界,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生态民族合唱作品形式,侗族大歌已有着千年的历史,在侗寨歌师的辛勤教唱下,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将他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宝贵财富一代又一代的传唱至今。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合唱音乐开始传入我国,运用西方作曲技法进行创作的合唱作品也越来越多。作曲家们在吸收了本地苗族、侗族的音乐元素后,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带有民族元素的合唱作品,其中主要作品如: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陈国权老师创作的《贵客来到家》、贵州省著名作曲家崔文玉老师创作的《高原我的家》、贵州省作曲家王德文老师创作的《大家来踩鼓》、指挥家孙荫亭老师编创的《踩鼓》还有本土青年作曲家马相华等等,这些合唱歌曲充满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元素,让我国的合唱工作者和爱好者们逐渐了解了苗族和侗族的合唱音乐风格,也为本地区的合唱音乐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黔东南地区,喀斯特地形,多山地丘陵,在高铁开通之前交通并不便利,所以很多音乐文化上的交流明显滞后于其他交通发达地区,这使得合唱新作品的创作和优秀的合唱指挥者严重缺乏。虽然文章前面提到了有一些合唱新作品的问世,为本地的合唱音乐打开了局面,但是对于音乐文化如此丰富宝贵的民族地区来说这还远远未能得到开发。与之相邻又同是少数民族音乐丰富的云南,由于作曲家的推动以及合唱指挥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将云南的民族合唱音乐逐渐形成一张民族品牌,呈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如晓耕老师的代表曲集《云南回响》其中就有许多优秀的云南民族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在传唱中、比赛中都宣传了云南的音乐文化。内蒙古地区,虽然民族略显单一,但由于作曲家的勤奋创作,指挥人才的不断涌现,合唱团体的发展壮大,使得内蒙古的合唱发展水平已傲视北方,可见,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合唱想要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吸引高水平的作曲家来进行采风创作,再者就是创造条件,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合唱指挥人才,只有这样,本地的合唱团才能逐步发展起来,在演唱原生态合唱的同时,还能够演唱作曲家们创作的优秀作品,随着高铁的建设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相信这样的机会不久后将会逐一实现。
三、黔东南地区合唱编创的风格与特征
合唱作品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与本地区民间音乐进行融合创作,更能够体现民族合唱音乐的价值所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也只有了解并抓住这些特色精髓才能够完美的展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苗族飞歌的旋律高亢、嘹亮,与他们居住的大山环境紧密相连,在很多歌曲的旋律中经常会使用到降低三级音的这一旋律特点,这一特色音的使用就让大三和弦瞬间变成了具有温柔神秘的色彩小三和弦,在演唱时,苗族歌手运用了很多直声、滑音和颤音,来表达她们内心的激动愉悦心情,尤其是上滑音的运用非常之多。苗族芦笙中的特色和声更是体现着现场芦笙舞的热闹气氛,苗族特色的反排木鼓舞,其雄劲的鼓点振奋人心,舞蹈的节奏随着有力的鼓点此起彼伏,掌握了这些音乐元素的细节后,再合理的安排在合唱作品中,便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苗族古老东方音乐的神秘特色。
而侗族的歌曲较苗族有很大区别,侗族的旋律一般起伏不大,演唱起来婉转、清澈,仿佛小溪中的流水一样慢慢浸入人心。在侗族音乐的歌词中会出现很多衬词,这时的演唱更多的运用在了舌尖与牙齿,鼻腔共鸣运用较多。侗族人民的语言说话时位置略微靠前,唇齿面额的声音相对较多,演唱时他们在模仿自然界的各类鸟的鸣叫更是栩栩如生,尤其是演唱类似于《蝉之歌》这一类作品时更是让人身临其境,而侗族大歌的和声与演唱场面更是相当震撼,在这种无指挥无伴奏的情况下,各声部仍然能够协调均衡自如且充满张力的演唱,成为我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中的明珠之一。侗族伴奏乐器中的侗族琵琶和牛腿琴,对于侗族歌曲有着极好的润色作用,其独特的音色已经与侗族歌曲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互为血肉。
由此可见,苗族人民和侗族人民虽然世代居住在黔东南地区,但是他们的音乐文化却大相径庭。即便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也有所不同,例如侗族,在黔东南的南侗地区主要为原始侗族方言地区,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而北部方言区更多的是与汉族进行了融合,清水江流域的侗族民歌非常具有独特的地方特点,装饰音、颤音、下滑音运用的比较广泛,甚至在伴奏乐器上也有所不同。所以,创作时除了对音乐本体进行细致研究外,还应该对历史、人文、语言、习俗、舞蹈等都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创作出的民族合唱才能更加有民族气息,引起共鸣,也只有对这些线索进行整合再重塑,才能使作品成为能够传唱的优秀作品。
四、黔东南合唱发展之优势体现
多彩的贵州,魅力黔东南,贵州的音乐文化极为丰富,而黔东南又正好是这片歌舞之州的海洋,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之下,这里的合唱发展也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所在。
(一)音乐形式丰富多彩
苗族人民是蚩尤的后代,经过了千百年的迁徙与沉淀,最后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壮大。一部宏伟的《苗族古歌》,将这段历史娓娓唱来,虽然演唱旋律有些简洁,但是其恢弘的场面,精彩的历史神话故事令人叹为观止。《苗族古歌》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的起源、开天辟地、洪水滔天等,又到苗族的大迁徙、社会制度、日常生产生活等,是苗族古代神话的汇总。至今仍然是创作时求之不得的宝贵资料;苗族人民爱喝酒,这里的酒文化已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与酒相关的歌曲就有着很多,其内容丰富,体现了苗族人民在情感表达、观念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上的艺术价值。苗族歌曲种类很多,主要有苗族古歌、苗族飞歌、山歌、酒歌、情歌、婚俗歌、叙事歌、拦门歌、游方歌、劳动歌、儿歌等等,芦笙是苗族最主要的乐器,各种风俗节日都离不开它的帮助,有时是给歌者伴奏,有时就是主场乐器独自演奏,演奏时载歌载舞,曲调悠扬,为研究苗族音乐的工作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音乐素材。
侗族民歌的音乐现在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研究的学者非常之多,其音乐形式非常丰富,部分学者们在研究时经常根据地域分为南侗和北侗来进行对比研究,所谓北侗即清水江流域的侗族居民,南侗就是都柳江流域所在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地区。北侗的民歌主要分为山歌、玩山歌、酒歌、婚俗歌、丧葬歌等类别,这一地区的歌曲行腔大起大落、自由奔放,旋律线条多跳进,乐曲跌宕起伏;旋律的装饰音非常多,几乎没有多声部的存在,而南侗则是以大歌、小歌、广场歌、叙事歌、酒会歌和拦路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了,侗族大歌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宋代已经非常成熟。南侗地区演唱侗歌时多有伴奏乐器,如琵琶、牛腿琴、侗笛、芦笙等,而北侗则很少出现伴奏乐器。
(二)原生态合唱文化底蕴浓厚
由于苗族和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的文化和礼仪等更多是在歌声传承,苗族朋友在酒桌上通过一首首歌曲,表达自己民族的热情好客,展示他们的礼仪,讲述他们的故事,如果你能会上一两首,还可以在对歌中感受文化的碰撞,苗族的节日众多,主要的有萨满节、牯藏节、姊妹节、吃新节等,在节日中有很多仪式音乐演唱表演,由一件神秘而古老的乐器引领——铜鼓,台江县是贵州最大的苗族同胞为主的县城,这里经常举行各种节日活动。
虽然侗族也没有文字,但是他们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歌师,歌师的地位很重要,既要负责下一代的教唱,又要把民族礼仪等贯穿其中,在大型节日中还负责组织引领与主持仪式等工作。可见侗族音乐相比较起来更有体系和成长脉络。很多侗族大型节日都有在特定的场地举行,鼓楼和风雨桥就是侗族人民聚会和举行仪式所独具特色的建筑。当侗族大歌的歌声在鼓楼内回荡时侗族人民的辛福感应运而生。
(三)高等学府与中小学对民间民族音乐传承的支持
凯里学院是黔东南州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这所地方高校对于本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很多积极的举措和贡献。首先学校在音乐与舞蹈学院开设有民族传承班,主要招收本地区在民族音乐有特长的初中毕业的学生,她们由州政府补贴学费,聘请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对他们进行授课,在长达五年的授课中,他们既获得了技术技能的成长,又学到了大学里宝贵的知识与人生经历。对本地民间音乐是一种有效积极的传承;其次,学院的年轻教师深入大山里采风,使得本地的民间音乐在理论上逐渐有所积累并形成一定的建树,随着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的频频获得,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理论家开始成长起来,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支撑与依托。形成理论后,方便于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和补充,形成蝴蝶效应,也能够更好使本地的民族音乐文化良性发展;再次,本土院校的一批善于创作的音乐工作者开始纷纷尝试运用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合唱创作,通过学院的合唱团以及本地区的业余合唱团的音乐会演唱、合唱比赛等传播,也逐渐为合唱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后是一批合唱指挥人才应运而生,他们既有理论为依托,又兼顾有作曲技巧,更熟悉这片土地文化、生活、习俗等,多年以后他们将成为服务地方合唱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羊。
在黔东南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同样潜移默化地对民族音乐进行着传承和支持。笔者了解到,黔东南首府凯里市的很多幼儿园的音乐课必教唱的就是侗族和苗族的儿歌,如凯里市第三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教唱侗族儿歌《筑塘歌》等,民族音乐的雨露在无声中浸润着祖国的花朵。凯里市周边的舟溪镇小学他们的课间操就是跳的苗族的反排木鼓舞,反排乡的木鼓舞奔放、自由充满活力,既能强身健体,又带有浓郁的苗族文化,被誉为东方的迪斯科。这些音乐以不同形式进入到了校园里,扎根、发芽、成长壮大,对于民族文化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宣传作用。
(四)交通逐渐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以前的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加上交通十分不便,发展一度非常落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交通飞速发展,高铁开进了苗寨里,黔东南就有了高铁站,从省会城市坐车只需要45 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到长沙、重庆都只需要两个小时,如此顺畅的交通,既带动了黔东南经济的复苏高质量发展,更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便捷,想了解民族音乐的工作者先后来到此处采风创作,本地的艺术团体也能够快捷的去往各地进行演出交流。
(五)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22 年新国发二号文件,是国家对于贵州的发展给予的大力度支持,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既是侗族大歌等民族音乐文化的盛行之地,又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这样一来加上高铁的便利交通,贵州就成了广东、广西地区的后花园,其优良的气候条件,丰富秀丽的旅游景点,灿烂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定能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交流,这对于黔东南民族合唱的传播和交流具有着重大积极的意义,也必将推动黔东南文化经济水平高质量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制约黔东南地区民族合唱发展的因素
(一)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形成品牌效应
虽然现在贵州的民族音乐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当地政府的精力更多的花在了旅游业的宣传上,贵州是绿水青山的旅游大省,但同时,更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地。黔东南地区曾先后举办过“甘囊香”和“金芦笙”全国民族乐器大赛,近几年还举办过“中国民歌合唱节”,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这些都是很好的开端,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举办了几次之后就消失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这对于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损失。
如果能够打造一张音乐名片,结合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相信这张名片在不久后,既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以民族音乐为切入点,对本地区的民族合唱事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人才流失严重,后备力量不足
由于本地经济水平有限,很多音乐工作者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民族合唱音乐的发展是一件周期很长的事情,加上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所以很多省外的合唱音乐人才选择了离开,这就为此项工作的进展带来了阻力。如何在吸引人才后将其留住也成了一个影响本地区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三)没有与时俱进,未能拥抱互联网
21 世纪是万物互联的时代,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把优秀的民族音乐展现给千里之外的爱好者、学习者,甚至是制作成精品留存给后代。但是据笔者了解,此项工作虽有提议,并未看到实质性进展,校企合作力度不够,政企合作落脚点也少有在此处。现代社会,网络的传播力量是强大的,合理利用网络,或许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推进发展黔东南地区民族合唱的策略
(一)政府政策扶持,建立文化品牌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有了好的政策,再整合资源形成民族合唱音乐文化品牌。比如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全国性的大型器乐类、合唱类比赛,按照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慢慢推进,相信在这片歌舞之州的土地上,民族合唱肯定能站稳脚跟并逐步实现后发赶超。
(二)校企事业合作、共谋发展大计
黔东南有凯里学院这一所高等学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省内外校外企业进行合作,深度开发民族音乐。如与黔东南州演艺集团进行合作,既有合唱作品的创作,又有舞台演出宣传的演出实践,两者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实现共赢的同时也能够为民族合唱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省音乐家协会等进行合作,对民族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再创作,借助省内外的优秀资源,实现民族合唱创作大发展。
(三)筑巢引凤,留住专业人才
笔者在黔东南工作已有十年之久,发现有类似非文化传承与保护组织,这是很好的开端,但是感觉其行事的力度很平淡,更多的是等、靠,而不是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宣传,或许是人才的不足引发的视野不够开阔,所以有关部门可试着提高待遇,留住人才,也只有这样,民族的合唱才能在黔东南的大地上持续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