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钢琴音乐研究现状及相关思考
2022-11-05文/李雪
文/李 雪
一、中国民歌钢琴音乐研究现状
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历史是钢琴音乐不断中国化、不断民族化的历史。民歌钢琴音乐是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重要构成与重要体现。近百年来中国作曲家创作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歌钢琴音乐,随着学界对民歌钢琴音乐的关注与研究,产生了学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中国民歌钢琴作品的整体研究
这一类文章主要涉及中国民歌钢琴音乐的历史与发展,中国民歌钢琴音乐整体创作特点。如岳巍将民歌钢琴小曲作为中国音乐发展的必然产物,对民歌钢琴小曲的含义、历史发展及意义进行研究;陈慧玲将民歌改编成钢琴曲中能尽量保持原民族风格、较常用的和声配置进行了研究;还有如陈曦张楠的相关论文研究等。
2.区域民歌钢琴作品研究
主要对同一区域、同一民族民歌钢琴作品进行类型化研究,分析研究民歌本身蕴涵的特点,不同区域民歌钢琴音乐的特点、特色音响效果以及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共性、个性与时代性。如舒小立吕淑新;柳笛、池晶、邹丽等学者相关论文研究。
3.某一作曲家民歌钢琴作品研究
这一类文章主要集中在储望华、黎英海、王建中等几位“老一辈”作曲家的作品研究,其他作曲家民歌钢琴作品关注少,近年出现对“青年”作曲家创作技法及作品的研究。如任辽苏贾俊萍、皮欢唐银佳;蒋中一等学者相关论文研究。
4.同名民歌钢琴作品的比较研究
主要对不同作曲家运用同一民歌素材进行创作的民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作曲家的创作特点,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民歌素材创作的不同技法变化。如于倩、宋敏、卢燕等学者相关论文研究。
除上述所提研究成果外,还有如卞萌、陈惠玲、杨洪冰、代百生、张爽等音乐学者发表的相关著述中,对民歌创编钢琴音乐作品的研究也有涉猎。这些研究成果从理论角度对民歌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创作特点及不同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做了深入全面的探讨,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民歌钢琴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民歌钢琴音乐发展的相关思考
1.中国民歌钢琴音乐的历史意义
中国钢琴音乐自1915年以来发展一百余年,由早期萌芽模仿创作,再到探索中国民族化和声语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聚焦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民歌钢琴这种创作形式一直作为作曲家的“试炼场”及“源泉”,为西方乐器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提供素材。由最初在民歌旋律下编配西方和声,到探索中国和声语言,再到独立创作中国钢琴作品,民歌音乐素材一路上为探索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提供“动力”。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作曲家人才辈出,但他们在初步创作时期,都选择民歌作为素材探讨中国化和声以及个人的创作风格。民歌改编钢琴曲是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素材库,是钢琴中国化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民歌钢琴音乐伴随着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对于构建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表达中国情感,彰显中国精神以及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中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号召具有积极意义。
2.中国民歌钢琴音乐的局限性
百余年来众多作曲家使用各种方式、各种技法多次创作民歌钢琴作品,但由于中国的音乐向来注重横向旋律线条的发展,具有单声旋律的特点,致使民歌钢琴作品创作本身存在一些局限,如纵向和声的创作形式及音乐动力性不足、器乐化不足、交响性不足等。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音乐思潮及多元文化的影响,无调性、无限制的自由式音乐思想成为作曲家的创作方向,众多音乐素材、音乐形式涌现,作曲家纷纷选择自创性作品探讨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不再持续聚焦于民歌钢琴创作,导致民歌钢琴音乐作品出现“断层”情况,民歌钢琴音乐作品宣传与理论成果研究逐渐减少,致使演奏者大多选择自创性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学习。另外,中国民歌本身具有区域差异性特色,受到不同区域民歌音乐特点影响,演奏者难以完整把握多地区民歌钢琴音乐特点,对作品的完整诠释难免受到影响。演奏者往往选择对自己熟悉区域的民歌钢琴作品演奏、传播,一定程度上造成多地区民歌钢琴音乐不均衡发展的状况。
3.中国民歌钢琴音乐的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民歌钢琴音乐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相应的教材,没有整体的教学方法,缺乏完备的教学体系等。虽然近些年来,相继出版了一些教材性质的曲集,如黎英海《中国民歌钢琴小曲50 首》、樊祖荫《儿童钢琴小曲 中国各民族民歌56 首》、郏国庆《110首中国民歌钢琴小曲集》、陈惠玲《16 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研究》、杜亚雄《中国民歌钢琴小曲百首》等,但整体而言数量不足,而且,更多的民歌钢琴曲集只是作品集,并不是为了教学而创作,钢琴启蒙教学中难以融入民歌钢琴的系统学习。目前的专业院校及综合类大学的音乐专业学生,在钢琴启蒙及学习阶段中以西方教材为主,极少接触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喜爱及理解是低于西方作品的,且思想观念里难以由西方音乐思想转变到中国钢琴作品中。另外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钢琴作品追求“神韵”、“气韵”美,讲求创作技法的融汇及个性,注重音乐意境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学生较难把握其中的规律,难以将作品演绎完整。演奏者从启蒙阶段接受的音乐思想难以改变,影响其以后的学习方向,应当推广民歌钢琴作品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形成特定的民族音乐听觉,把握不同地区的民歌音乐文化特点,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提高学生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其次,目前在高校或是艺术培训机构教育第一线的钢琴教师,大多是在接受西方钢琴音乐体系学习及审美下成长起来的,对于西方钢琴音乐作品的风格把握及演奏能力强,在关注高校学生及儿童对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作品及培养民族音乐听觉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对一线钢琴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认同感,引导学生关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民歌钢琴作品的学习兴趣,逐渐建立完备的教学体系。
近些年来,中国音乐界十分重视中国民歌钢琴音乐的发展,提高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范围,国内外钢琴作品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中国民歌钢琴作品的“身影”,一部分专门举办民歌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比赛等,中国音乐家、钢琴家在向西方学者介绍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中通常也会选择具有中国音乐特色的民歌钢琴作品,另外在近几年国内举办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中也会常见演奏民歌钢琴作品。这些钢琴音乐文化活动不仅向全球各地展现了中国民歌钢琴作品不同于西方作品的特色,同时展示了中华优秀文化;不仅是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同时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将中国民歌钢琴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载体,在交流及传播过程中得到更多西方对中国音乐的文化认同。
结 语
民歌钢琴音乐伴随着中国钢琴音乐的形成,是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关于中国民歌钢琴音乐的多角度研究成果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学者对民歌钢琴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及对作品地深入理解。另外,由于其自身存在音乐动力性不足、器乐化不足、交响性不足等局限,在文化多元冲击下“新”作品数量减少。目前中国尚未形成完备的民歌钢琴音乐教学体系,要创编相关的教学书籍,建立完备的民歌钢琴音乐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关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民歌钢琴作品的学习兴趣。通过国内外举办民歌钢琴比赛、增加文化交流传播,促进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发展与文化认同,期待中国民歌钢琴音乐在新世纪焕发新光彩。
① 岳巍.简论中国民歌改编钢琴小曲的历史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2).
② 陈惠玲.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的和声配置研究[J].大舞台,2010(05).
③ 陈曦.论由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创作与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0.
④ 张楠.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多种复调技法研究[J].戏剧之家,2017(04).
⑤ 舒小立.天府琴韵[D].四川师范大学,2007.
⑥ 吕淑新.广东音乐改编的五首钢琴作品[J].艺术研究,2007(01).
⑦ 柳笛.浅谈陕北民歌改编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风格[J].艺术研究,2009(02).
⑧ 池晶.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歌魅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8.
⑨ 邹丽.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曲的演奏特色[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⑩ 任辽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桑桐的《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看中国钢琴改编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03).
⑪ 贾俊萍.论王建中钢琴改编曲《云南民歌五首》[D].首都师范大学,2006.
⑫ 皮欢.储望华钢琴独奏改编曲《中国民歌七首》的研究与教学[D].四川音乐学院,2012.、
⑬ 唐银佳.试析储望华钢琴改编作品《中国民歌八首》[D].浙江师范大学,2012.
⑭ 蒋中一.储望华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⑮ 于倩.四首民歌钢琴改编曲《猜调》的分析与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2.
⑯ 宋敏.浅谈《云南民歌五首》钢琴改编作品[D].中国音乐学院,2010.
⑰ 卢燕.以两首钢琴改编曲《浏阳河》为例管窥新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9.
⑱ 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乐华出版社.1996.
⑲ 陈惠玲.16 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改编曲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⑳ 杨洪冰.中国钢琴音乐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㉑ 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㉒ 张爽.中国钢琴艺术的理论探究与创新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9.
㉓ 屠欣.中国钢琴改编曲的发展[D].中国音乐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