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基础大平台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2022-11-05刘菲菲
陈 志 刘菲菲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1309)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紧密联系社会和区域的发展,培养适合行业与企业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是主要目的。各高校也在不遗余力地加强专业建设,启动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内涵。应用型高校学科体系建构有所不同,在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生源情况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然而对基础设计平台的构建与实施改革的重要性是同样的。艺术设计的学科领域包括环境艺术、视觉传达、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在以往的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造型基础和专业课程是分开授课的,造型基础是本科教学的前部分。学生在掌握了基础造型、色彩结构之后,进入专业学习的领域。学生在掌握其选定的专业道路之后往往对相邻周边的专业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不适合当下学科交叉和社会对人才综合性的要求,也影响了高校艺术设计培养全方位实践型人才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改革来转变这一局面。设计的本质在于设计与应用,调整基础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权重,强化教学内容与专业定位的融合。
一、以往设计专业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改革之前的艺术设计基础类课程把基础素描和色彩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跟传统的美术学院一样,素描、色彩与三大构成课程设置是稳定不变的。按照传统美术专业的学习方式,不管是注重黑白灰的关系,还是注重线条与光影,基础课专注于现实环境与物体的描绘,基础课的教师根本不用备课,他们自身的专业积累就完全可以应付刚入校门的本科学生。因此基础课平台往往成为年纪较大教师会集的地方,甚至作为教师工作量调整的“机动部分”。基础课往往会呈现出内容设置固定单一的问题。第一,课程内容停留在单纯的实物素描教学层面,基本上等同于入学之前的绘画训练。第二,课程之间缺乏层次渐进性。没有从具体形态描摹,转换到抽象形态的思维和构造训练。第三,课程评价标准固化。通常把写实与结构准确性作为成绩标准,单纯要求写实和逼真。在设计素描中失去了创造性和主题性的思想贯彻,显得刻板而没有新意。
二、高校艺术设计基础平台的开设意义
艺术设计是当前的热门专业,成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需要有良好的设计思维与创新能力。目前高校中常规的艺术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课程缺乏必要的衔接与联系,往往让造型基础处于孤立的状态。高考只注重对造型与色彩基础理念和技法的考核,艺术积累和创造性思维的评价与提升是刚入校门的艺术生亟待解决的问题。艺术设计基础平台将文化和美学的内容引入一年级基础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尤其增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学情剖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研究、课程衔接关系梳理,确定了艺术基础大平台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目前艺术专业生源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考文理类选报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都在发生多层面的变化。基础课是关于艺术基本原理、艺术门类重要的认知性课程,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正面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增强学生人文素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需要通过大平台课程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美学思考方法来认知设计观念,对艺术作品有正确的认知和较深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与认知度,为之后的专业学习打开兴趣的大门。
三、艺术基础大平台的教学改革对策
第一,准确分析学情情况。笔者所在高校学生绘画基础相对薄弱,在基础大平台教学期间应该夯实基础开拓眼界,面向设计师职业需求,强调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的培育。学生在高考以前学习绘画的时间较短,面向艺术高考的基础绘画的训练,难免仓促和急功近利,学生的审美积累薄弱,脱离艺术教育的规律。笔者所在高校的艺术基础大平台的设立,考虑到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服务,将基础的绘画与审美训练与学生今后要从事的设计工作相互融通。
第二,设计思维启蒙,开拓眼界。当下的设计教育已经产生了很多跨界、跨学科的整合。不再是单纯专业内的发展,而是构建学生综合的设计思想体系。基础大平台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作用,确立课程主题,充分发挥基础的铺垫作用,在塑造和表现方面着重辅导和引导,让基础训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动手能力,笔者所在高校的基础平台确立的如“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冬奥文化”的主题,在训练素描和色彩等造型与表现能力的同时,将一定主题的要求融入进去,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成果与教学评价的改进,让学生多方面提升,既训练了学生造型基础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设计创意思维。
第三,更新观念,做好课程准备。基础平台在一年内完成,除去公共文化课程,写生实践和训练的时间仍然较为有限。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不再墨守成规,更新教案与教学方法。不再认为专业设计能力是专业老师的事情,而孤立地展开基础教学。课程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设计与创造的氛围,让学生提升收获感。教学设计单元设计将不同课程、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解重构,教学内容大胆调整,形成比较全面的、整合性的基础平台。课程模块设计时注重学生参与实践,控制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精心准备实训环节。让学生形成造型基础与专业能力的过渡,在心理上和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第四,对接实际项目,针对主题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再由学生自由、漫无目的地选择学习素材,而是确定一定的主题,将主题设计和设计服务意识提前注入学生的脑海。如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红色主题、服务区域与城市的公共设计主题,让学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引导学生以设计师的思路去思考。设计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教学任务,依次递进,融合理论实践与创意的目标,将素描的造型结构和比例,色彩的对比调和与画面的组织能力,融合进一个项目的内容并使之相联系。确立学生为主体,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主题教学运用到大平台的教学内容中,关键在于教师要多种因素和条件做好教学准备,也解决课时和学习成果的矛盾关系,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四、艺术基础大平台的实证效果
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学生首先在大一面对的就是为提升整体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艺术设计基础平台课程。目前校学习路线图大框架下基础设计大平台的构建和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提升。
在模块设置方面,艺术基础大平台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必修课注重艺术类学科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能力和修养的提炼与概括,包括专业导论课(行业专家讲座)、造型(色彩)基础、三大构成及设计史论等8门课程整合在基础设计平台里,为艺术类学生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夯实基础进行必要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的训练;选修模块注重艺术类学科基本素养、思维模式及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包含了设计启蒙模块、材料实验模块、文化与趋势模块、设计表现模块、设计技能模块、写生与考察模块等30多门课程,学生可以在这些模块里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一方面可以让刚入校门的艺术类学生认识艺术设计领域各行各业,在专业技能、设计思维和表现方面的区别与共通之处;另一方面为自己选择专业探究的道路和树立今后的职业理想做好准备。在整体学习路线图的规划之下,艺术设计基础大平台打通艺术设计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基本实现了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的目的,让学生达成厚基础、专业化的目的。
在课程内容的更新方面,例如,专业导论课设置为邀请6大专业的行业专家来校讲座,从专业内容、未来发展、行业需求、服务对象以及职业前景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普及,既落在当下,又展望未来,开好艺术素质培养和专业素质培养的第一课。又如,文化与趋势选修模块中,包含了北京城市文化、民俗文化、时尚流行趋势、时尚与品牌、信息数字化趋势、艺术变迁6门课,这些课程的设置,既体现了学科立足服务北京、服务区域的总体定位,又包含了当前设计的流行趋势和变迁,还兼顾了对未来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再例如,设计启蒙模块包含了交互动画、可持续时尚设计、空间体验、视觉与广告、数字生活、影像体验、智慧产品7门课程,课程内容不仅讲求专业与日常生活相融合,还涵盖了学生未来将要选择和学习的专业,信息多元、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让学生结合兴趣、能力对自己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复如,概论类的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这种口授课类的课程往往呈现的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睡的情形。学生似乎对这种理论课有天然的抗拒。这就需要我们对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课程任务不断地去做调整,让学生回到课堂教学上来,真正理解艺术设计和美学素养。对今后要走的设计师的职业道路有明确而清晰的认识,艺术基础大平台需要教会他们透彻地理解设计的本质和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在课程关系设计上增加沟通与关联,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不是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观念输出,而是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和今后的就业方向息息相关。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用实际案例、真实的流程和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概论性的课程对设计之路会产生重要影响。
在授课方式的更新方面,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建构教学情景,创造可供学生探索的环境,并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教师通过对话、演讲、作业陈述、作业展示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调整目标。成果的展示也更加讲究互动交流,而不是由教师个人评定作品,学生可以自评,也可以参与评价甚至评分,充分调动学生之间开展交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扮演的是“激发者、引导者”的角色,推动单一的、被动的、静态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向多元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转变。首先,将角色转换由静态走向动态。第一阶段是“基础理论引导”。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与“激发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本阶段,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扮演好“引导者”与“启发者”的角色,时而陈述,时而发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理论的分析应该强调开放性和包容性,激励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与思维,得出个人的观点。第二阶段是“自主理论学习”。基础理论引导是由教师主导搭建理论框架,使教学精细化,需要进入“自主理论学习阶段”。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过程中,采取师生变换的方法,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演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及主动性。把班里学生搭配成数个学习小组,小组研究、讨论、备课,最后每组进行演讲,这个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探索精神”,实现自主学习。这改变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学的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角色由被动吸收者化为主动讲述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的输送者变为思想的激发者。第三阶段是“实践与验证”环节,要求学生进入更专业的实践环节,扮演更专业的角色。把课题拆分成系列“基础训练模块”,理论与实践交叉循环,逐步深入,最终开展“整体设计模块”,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完成一个课题。第四阶段是设计作品的展示和评价。各个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及个人基础训练模块作业,要求统一做一个集中的展示。首先,鼓励学生对不同组别的方案进行互评和交流,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对各组作品进行评述,以自评、互评和教师讲评相互结合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多维的参考意见,以完善学生个人的理论。其次,将场景转换为由封闭走向开放、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模式,便于学生交流和共同协作。把企业一线的设计师引进课堂教学,广泛利用社会场所,如博物馆、展览馆、艺术中心、工厂等,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和交流,打破大学封闭的教学环境,带来多样化的知识,学生普遍反映开阔了眼界,加强了艺术学科修养,提升了素养和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在基础大平台学习完成后,对设计行业的基础知识、表现方式、技术技能、流行趋势和理论架构有了充分的了解,学生明确了各专业的专业目标,在专业分流的时候,得以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愿意探索的专业及方向。这样的调整措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专业保持认同感,同时大大提高就业的对口率。
在教育部和教委大力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和基础素养的方针指导下,在社会和行业对人才需求更加综合的基础上,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注重综合能力和全方位素养的宽口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趋势。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必须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艺术基础大平台的建设和探索更显得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