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的错位问题初探

2022-11-05王舒啸

文化遗产 2022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活动生活

王舒啸

一、序言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以自然的年度周期为时间坐标,以传统的岁时祭礼与社会生活为基础不断扩充而形成的岁时节庆体系。传统节日诞生于农耕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在岁时这一时间主干上,不断扩展和衍生,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节庆表现形式,形成了严整轨范的节日仪式习俗。传统节日成为民众生产生活中高度依存的精神支点,成为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然而近代以来,中国的农耕文明受到工业化的不断挑战,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变革,传统节日与农业社会的关联性逐渐弱化。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深刻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冲击,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气象日渐式微,不论是在内涵体现上,还是在参与方式上,都显现出与时代的错位感。

2005年,中宣部等5部委出台《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了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及其重要意义。2007年,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改变了传统节日中仅有春节被认定为法定节日的状况。2017年,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要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可以看出,从节日体系建构,到着力寻找实现传统节日振兴的可行路径,在顶层设计方面,我国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是在逐步加强的。但由于经济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人口构成等深层次的时代因素,传统节日振兴在当下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在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传统节日如何找到新的定位,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如何让诞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得到传承发展,并使传统节日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媒介,将会是当下和未来的重要课题。

二、传统节日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传统节日的特点

传统节日又称“岁时节日”,先民根据对天象物候周期性变化的观察和研究,形成了原始的时间观念,进而发明了阴阳合历的历法,即融合了以朔望月为计量单位的阴历和以太阳年为计量单位的阳历,并排定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岁时节点。人们依据“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一年中的气候变化规律,科学合理地指导农业生产,安排日常生活,历法与节气成为古人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在一些重要的特定的岁时节点上,人们会举行祀天祭祖、祈福禳灾的活动和仪式,既包含了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对人寿年丰、阖家平安的美好愿望,也有一些是对疾病灾祸恐惧的禁忌辟易。这些活动和仪式又不断融入了神话传说、民间信俗和宗教故事,在不同地区演变成为多种多样的民俗习惯,久而久之,形成了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文化。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节日在形式、内容等方面均会依时代需求而改变,但却依旧保持着以下特点。

一是时间上的周期性与文化上的传承性。传统节日以岁时为基础,与农事高度相关,和生活紧密联系,既是物质生产的标记,更是文化生活的印记,年复一年,代代传递,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认同和集体记忆,养成习惯和习俗,成为依赖和约束,进而产生期待和自觉,固化为主动性和自发性行为。这种将自然之力与人类行为相结合而产生的固定性周期性律动,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推动力。传统节日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一种全民性强化,是延续民族品性、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

二是组织上的多元统一性和参与上的全民自发性。“在传统社会,中国也有朝野之分、官民之分、贫富之分、贵贱之分,但是在节假日所代表的时间框架上却是高度整合、统一的”。传统节日从汉代形成定制,既延续民俗习惯,也是国家行为。年节活动规律、庄重、热烈,标志着社会的稳定和富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宗族家族和行会会馆等社会群体主导或参与节日的组织实施,使各方的意愿得以体现,维系社会的稳定,主体是多元的,目标是统一的。传统节日是最广泛的社会交往方式,民众通过参与节庆活动,可以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调节和补偿,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也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需要。民众参与传统节日活动有受制于礼仪规范和习俗约束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出于自觉和自愿,并由此激发出了无穷的创造创新活力。

三是主题上的严肃性和形式上的丰富性。传统节日的主题多是明确的,如敬神、祭祖、驱邪、迎新等,重大节庆活动大都有严格的时序仪程,明确的角色司职,规定的用具摆设,以体现虔诚庄重,威严肃穆。这些礼俗惯制,令人肃然生畏,油然起敬,达到了正心诚意、教化塑造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日逐渐脱去了迷信的色彩,淡化了礼序的功能,从娱神到娱人,成为了人们广泛参与的社会群体活动。例如春节时燃放爆竹,最早是作为驱逐年兽的仪式,但在后来变成了人们娱乐庆祝的活动。又如清明主要作为寒食禁火、敬祖祭扫的节日,但也有郊游踏青,文人们吟诗作赋,孩子们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多的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到传统节日中,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

(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的形式、内容和相关习俗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是蕴藏在这些表征之下的中华文化精神内核却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根脉。

一是传统节日体现着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先民们把生产生活行为融入到天象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之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产生活循环与周而复始的自然时序循环密切配合,形成了同频共振,反映出先民对自然科学的熟练掌握和对人类社会行为的深刻理解。“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传统节日中的踏青、登高反映了人们融入自然的愿望,祭灶、打鬼、端午避瘟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鞭春、乞巧、赶秋寄托着通过辛勤劳作,获得丰收的企望。传统节日彰显了中华民族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宇宙观念,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传统节日可以让人们感悟到其中蕴含的敬畏自然、融于自然、利用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传统节日体现着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传统节日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交往活动,反映出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例如人们在春节返乡团聚,与家人在除夕共享年夜饭;在中秋时节赏月吃月饼,期盼阖家团圆。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对团圆美满生活的向往追求。再如正月期间要给长辈拜年,端午期间给儿童涂雄黄等,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崇德向善的价值标准;节日期间的各种礼仪,包括舞龙舞狮、抬阁花会等活动促进了民众之间的交往和理解,树立了谦恭礼让、团结互助、和谐共处、和衷共济的行为准则。寒食节期间禁烟火,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缅怀介子推、屈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刚正气节和家国情怀。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鼓励人们向上向善,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三、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的错位

从人口的构成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市的体量相对较小。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城镇人口只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3.26%。其中大部分城市居民虽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依然与岁时紧密相连。城市的节日民俗官方仪式隆重、庙会活动频繁、时令食品物品齐备,突出体现了城市的生活节奏和特点。传统节日成为城市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同步生长,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最终发展出有别于乡村但依然绚丽夺目,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节庆文化。

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动时,民俗文化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维持人们的群体观念和共同习惯。它“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只要经济基础不变,即便是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民俗文化仍然具有稳定性”。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不断迭代,现代城市的发展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有的农业文明,形成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新生产生活方式,展现出了与过往完全不同的节奏与模式。民俗文化的自我调适机能难以跟上这种剧烈的变化,致使传统节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逐渐出现迟滞,并且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而逐渐扩大,最终导致了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的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错位,即时空错位、需求错位和意义错位。

(一)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的时空错位

传统节日在时间的安排上与农业社会的物质生产保持高度的相关性,节日和庆典根本上是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服务的。这种与农业生产相匹配的传统节日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劳作之余的休闲娱乐的契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张弛有度。

Odin II的表现非常强悍。在我们的连拍测试中,无论拍摄距离多远,Odin II都没有出现漏闪的情况。我们的测试机型最高同步快门速度只有1/200s,这对于支持1/8000s快门高速同步的Odin II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在使用之后我们认为,Odin II的操控界面很清晰,但如果你是新手的话,这套设备的操作逻辑仍然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现代城市生活却没有农忙和农闲之分,城市居民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除了法定节假日外,人们少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数保持着“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加班加点已经成了城市青年群体的生活常态。在工业生产、商务流通、经贸往来、社会服务等方面,现代城市生活几乎不受季节影响,与岁时的相关性逐渐弱化。以春节习俗为例,腊月二十三便开始各类节日准备工作,民间有谚“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体现了人们筹备春节的场景,也成为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习俗。在清代,官府于腊月素有“照例封印”的做法,在“封印之日,各部院掌印司员必应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这种导向作用,有利于提前营造节日氛围。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愈发忙碌,同时我国采用公历纪年,社会运行的时间坐标都遵从公历,在开年之际,各行各业均有总结、计划、决算、预算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因此越是临近春节,任务越是比平时繁重,使人们难以分心于节前的各种准备,原本的民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负担。又如,清明节的祭扫活动是我国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对于城市中的新居民和大量城市流动人口来说,清明节的一天假期加上两天周末,不足以返乡进行祭扫活动,显得无奈,且徒增负疚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节日与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错位感逐渐凸显。

传统节日不仅需要时间上的安排,也需要有空间上的支持。传统城市大都在殿堂举行仪式,在宗祠举行祭祀,在通衢进行巡游,在寺观前广场举办庙会等,有特定的、专用的空间。“城市环境是更广大的社会力量的符号和空间呈现”,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城市布局被改变,许多传统建筑遭到破坏,公共空间被其他功能所挤占,人居环境变得立体紧凑,在现代城市举办大型的传统节日活动,面临着空间和场地的困境。失去了专用空间,许多民俗活动也无法营造出原有的仪式感和神圣感。此外,治安、环保是现代城市发展中首要考虑的问题,这使得如春节燃放烟花、清明焚烧冥币等民俗习惯与城市发展难以匹配。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是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服务的。生产活动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产生时空错位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节日这一社会交往方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出现了脱节,显现出了与生产活动的无关性,这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变化造成的。

(二)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错位

传统节日要在现代社会得到继承并实现振兴,必须要人们自发参与并乐在其中,这就需要节日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匹配。当下我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内容以及节日相关产品,均与城市居民的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采买节令用品,添置新衣、携礼访友等都是传统节日中的重要内容,烘托出节日氛围,体现了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尊崇。当下城市生活中,商品种类丰富、获取渠道便利,节日期间商品的稀有性降低。且与每年众多购物节的打折促销相比,节日期间商品销售价格也缺少相对优势。只有与节日强关联、具有标志性的产品,才能获得民众的青睐。然而当下,节日的相关衍生产品,尚停留在传统民间手工艺制品和新兴文创品的阶段,不够精致新颖,缺乏实用价值,吸引力不强,难以激发出人们的更强烈的消费欲望。

饮食文化在我国传统节日体系中同样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春节包饺子、立春吃春饼、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等,各个传统节日都有其代表性的特色饮食,也孕育出深厚的节日饮食文化,深受人们喜爱。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日益富足,各色美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同时,城市居民的体力劳动强度逐渐降低,生活起居方式发生改变,减肥健康已成为当下的潮流,在节日大快朵颐已不再是人们的主要追求,传统节令饮食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影响力也在逐渐削弱。

此外,随着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民众对高质量文化活动的需求急剧增加。当下,部分传统表演项目和游艺活动存在形式单调、内容老套等问题,愈来愈难以和各类现代娱乐活动相竞争。而真正深受人们欢迎,平日难得一见的群体性欢庆活动,因各种条件限制,在城市中相对较少。此外,节日期间因大量流动人口返乡,许多大城市因此变得冷清,娱乐活动减少、娱乐设施停摆,城市原住居民的娱乐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表现出较大的需求错位。

(三)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的意义错位

一方面,节日期间的各类习俗可以视为一种群体性的约束,这一约束往往伴随着少部分禁忌传说和一定程度的盲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支撑下日益丰富;人均寿命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有了大幅提升;居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对神秘的自然现象有了更为科学的理解;交通方式和通讯方式的发达,使人们的交往交流更加简单便捷,人类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更强的把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特定时节禁忌早已没有了恐惧,减少了敬畏,传统节日习俗逐渐失去了其神秘性和神圣性,原有的约束力不断弱化,活动仪式一再简化,越来越倾向于欢庆娱乐和祈福祝愿,出现了节日假日化倾向,节日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难以显现。此外,当下我国主要传统节日,按照调休制度,与节日前后的周末进行合并,形成“小长假”,虽能让人们拥有较长的节假日,可以安排各类出行旅游计划,拉动经济,但也会令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节日和假日混淆在一起,这对传统节日的内涵是一种削弱。

另一方面,“现代城市的发展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方式,而且对思维和感受方式也有影响”。城乡间差距的不断拉大,代表工业文明的城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地压制了代表农业文明的乡村。就业机会多、生活便利等城市特性,让乡村居民放弃家乡的土地,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期盼融入城市生活,从而摆脱固有的乡村居民的身份。由此带来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认为城市文明更加先进,对来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习俗及相关产品有一定程度的偏见,认为它们是老旧落伍、俗套低端的。当然,传统习俗中确有许多封建迷信的内容必须被摒弃,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只是缺乏深刻的当代阐释,使人们对其了解不足,尤其难以被年轻群体广泛接受。这种漠视和偏见导致了节日文化内涵的缺失,以至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出现了意义错位。

当今世界,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出现的错位,是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现象,也是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再发展的必经之路。文化创新是传统文化适应当下环境变化并满足时代需求的必要手段,也是文化变迁中最重要的机制,只有直面以上错位现象,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才能使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四、传统节日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振兴途径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要手段。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7年末的60.24%,提高到2021年末的64.72%,且仍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城市依旧是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重心。寄期望于将农村地区作为传统节日振兴发展的主要阵地,希望让传统节日回归其旧时模样,是不实际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能力”。研究解决城市中传统节日的振兴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加强顶层设计

传统节日振兴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进行全局性谋划,要从中国传统节日振兴的战略角度来布局。制度优势是中国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大优势,必须要发挥国家责任,加强顶层设计。首先应考虑在立法层面加强建设,除了将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明确传统节日的地位外,还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或在现有法律法规中明确将传统节日振兴列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体现国家意志;应尽快出台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的指导意见或规划,明确原则方法,提出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要加强传统节日的类型研究,针对不同的类型,研究制定不同的振兴模式和渠道,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具有中国气派的传统节日体系。

同时,应对节日民俗的内涵进行再挖掘、再分析和再提炼,将符合当下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髓筛选出来。鼓励支持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向上向善行为,对新的民俗进行引导和宣传,使其成为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法、礼、俗的多重作用,在全社会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新时代中国思想价值体系。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民俗轨范,融入到人们日常的观念和行为中,成为全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标志。“国家政治的礼俗一体化追求,必须借助于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活实践才能实现”。传统节日是最好的集中体现节点,也是最佳的教化传承节点。

(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在传统节日振兴中,各级政府应承担重要角色,策划并开展具有当地传统特色、贴合城市文化的节日活动,适配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满足城市的安全和环保要求,谋求传统节日活动与现代都市生活的融合,让城市居民有更多沉浸式的节日体验。针对空间错位问题,应将节庆活动的需求纳入规划考虑范畴,建设具有中华传统文化气象的城市空间,在提供生活基础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利用好现有的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工业文化园区等存量资源,营造具有时代风格的节日活动场景,使传统节日从空间上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之中。例如,上海市在春节期间将当地传统活动“豫园灯会”重新包装打造,进行现代化运营,获得了民众的普遍欢迎,带动了周边古镇的春节灯会活动,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又如广东佛山市在中秋节期间组织“佛山秋色”活动,集中展现粤港澳及周边省份的传统节日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可见,地方政府打造传统节日品牌活动,能够有效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此外,城市社区人口密度高、人员结构复杂、人际关系松散,是无数个家庭组成的生活共同体,是城市中的聚落。作为民众基本生存空间的城市社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单位,应在传统节日这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居民开展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让居民成为节日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践行者。增强居民的参与感,激发居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居民在各类节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社区节日活动成为居民节日日程安排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在继承传统节日民俗的基础上培养人们的新节日习惯,形成社区文化。通过各类节庆活动的举办,能够增进居民间的交往和了解,以形成共同文化记忆,建立共有身份认同,强化其归属感。例如,每年立春时节,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依托北京古观象台遗址,举行鞭打春牛仪式,经过15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以“喊春、报春、打春、咬春、闹春为一体的活动体系”,既是对有着悠久历史的立春日活动的传承,也为当地居民带来寓意丰富、深入人心的节庆文化活动。

同时,还应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群策群力,举办各类与时代接轨的节庆活动,促进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的融合,营造良性互动的社会交往氛围,让传统节日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中值得标榜的新潮流。形成以国家为倡导、以城市为核心、以社区为单元、以社会组织为助力、以居民为主体的立体式节日组织架构,真正广泛地调动起全民的节日参与热情,形成并强化集体记忆。

(三)培育节日经济

传统节日既是文化活动,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经济属性,民众借节日改善生活,既是愿望,也是刚需。以春节为例,在历史上,正月的集市,物品一应俱全,“凡珠玉宝器以逮日用微物,无不悉具”。“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奇巧百端,日新耳目”;“万千街巷,尽皆繁盛浩闹”。足见当时年集上物品和娱乐又新又全,是他时他处所无,对百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拉动社会百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历史上传统节日在娱乐消费方面的理念是时尚开放的,是兼容并包的。可见,传统节日不仅是全民性的公共文化活动,更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经济行为。

在当下,做大做强节日经济,既能够带来祥和的节日气氛,给民众带来幸福感获得感,也能够带动商品、饮食、家居装饰等商品市场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在提振旅游消费,拉动夜间经济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首先应根据不同节日的类型,打造专属节日用品,将传统元素、中国意象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设计打造雅致精致的节日必需品、必备品。无论是传统手工艺品、文创产品,还是现代生活用品,都可以引入到节日的市场中来,突出产品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应将来自全国各地形式各异的节日特产纳入供应,满足城市流动人口和城镇新居民的消费需求。要进一步挖掘传统节令饮食的深厚内涵,提倡因时而食的生活理念,使人们通过节日饮食感受到时序变化,四季交替,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崇尚节俭、富有内涵、彰显品位、有益健康的节日饮食文化。

其次要进一步丰富节日文化市场,对传统表演艺术在内容上取精华去糟粕,使其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式上使其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在新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进行时代表达。深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大胆创新,突破壁垒,谋求各艺术门类的深度融合。合理利用现代城市文化资源,打通传统与现代的隔膜,谋求与音乐节、游戏漫展、国风节、时尚博览会等现代都市活动的跨界联动,注重品牌建设,打造城市文化IP。

此外,旅游已成为当今新的生活方式,而与各个传统节日伴随的“小长假”,为人们的旅游出行提供了合适的契机。因此还应创新各大城市在传统节日期间的游客服务产品,设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旅行线路,根据不同城市的风格与特点,打造专属于各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场景,以满足节日期间人们的多样化出行消费需求。

结 语

通过对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在时空、需求和意义三个层面都出现了明显的错位问题。这种问题是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现象,也是传统节日传承与振兴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是需要被正视和理解的。必须看到的是,传统节日在当下的诸多困境,绝不是一种孤立现象,而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类矛盾的缩影。针对以上错位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种解决途径,分别为完善顶层设计、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和培育节日经济。传统节日的振兴需要多方力量的协作与支持,必须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点,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活动生活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