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2022-11-05高世文

家禽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周龄病鸡产蛋

高世文

(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白银 730600)

靖远县位于甘肃省白银市腹地,处于黄河上游,总面积是5 809.4 km,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每年极端高温是35.1 ℃,平均气温8.9 ℃,年均降水量为240 mm,无霜期165 d;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生态环境很好,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在政府引导、市场拉动、技术与投资推动下,靖远县发展了甘肃省最大的蛋鸡产业,2006年底仅北湾镇养鸡数量超过140万只,鸡蛋日产90吨,但到2021年养鸡数量缩减至40万只左右,鸡蛋日产27吨。北湾镇的蛋鸡养殖规模缩减严重,除了受到市场需求下降、环保政策日趋严格、蛋鸡养殖成本不断上涨等外在因素影响外,还受到以产蛋下降综合征为主的疾病影响。蛋鸡感染产蛋下降综合征后,直接影响整个产蛋期的生产,严重危害蛋鸡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本文总结了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情况并提出中西医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1 流行病学

该病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发病中以EDS76最为常见,临床主要症状为产蛋高峰达不到或产蛋量大幅度下降,并伴随蛋壳质量变差,畸形蛋增多。该病最早发现于荷兰,之后在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英国等国家发现,我国四川、吉林、天津等地也有发生。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与地方流行性,但冬秋两季发病率稍高,因为冬、秋气温变化较大,易造成鸡群应激,使鸡群免疫力降低。

腺病毒粒子大小76~80 nm,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能够凝集于禽类红细胞上,无耐高温能力,通常70 ℃下即可灭活。病毒耐受pH范围广泛,脂溶性溶剂对其无显著灭杀效果,福尔马林溶液0.3%浸泡48 h后能够灭活病毒。病毒不仅能够通过精液、种蛋垂直传播商品蛋鸡,还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水平传播。带毒鸡与病鸡是主要传染源,能够通过分泌物、粪便向环境排毒,污染饲料、饮水、生产用具、土壤等,健康蛋鸡接触感染后会引发产蛋下降综合征。有报道指出在鹅、鸭、野鸭等体内分离出EDS76病毒,可作为病毒自然宿主成为传染源。鸡作为该病易感动物,任何年龄均能感染,但对26~35周龄青年母鸡危害最严重,可侵害生殖器官,导致输卵管与卵巢产生病理变化;对产蛋高峰后或超过35周龄鸡群感染几率较少。鸡不同品种感染程度也有所差异,产褐色蛋的蛋鸡最易感染。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1 临床症状

腺病毒感染蛋鸡后,潜伏期是7 d,表现为发病急,产蛋量明显下降,畸形蛋生产比例增多,白壳、软壳、无壳蛋较多,约占总产蛋量15%,正常鸡蛋会出现易碎、蛋壳变薄、品质降低、蛋清稀薄的情况,不影响受精率,但孵化率降低,大部分鸡蛋孵不出小鸡。未开产鸡或雏鸡感染后,一开始通常无明显症状,利用血清学也无法检查出病毒抗体,发展一段时间后表现出呼吸道症状、睡眠时间延长、精神萎靡不振、排绿色水样状稀粪;开产鸡群感染后,相比健康鸡群产蛋量降低3成左右,持续3周减产5成;鸡群发病持续4~10周后恢复产蛋量,却难以达到健康鸡产蛋水平,使得产蛋量曲线呈现“双峰形”。

2.2 病理变化

自然感染病鸡剖检后,能够观察到卵巢停止发育,输卵管萎缩,部分病鸡能够看到输卵管中积蓄诸多分泌物,子宫水肿。人工感染14 d后,可见轻度脾脏肿胀,子宫水肿,卵泡无弹性,卵各种发育阶段均积蓄至腹腔内,输卵管蛋壳分泌腺有渗出物。由于输卵管严重受损,卵泡发育成熟会破裂或坠入腹腔,导致蛋鸡出现卵黄性腹膜炎,是蛋鸡死亡的重要原因。输卵管蛋壳分泌腺发生病理组织变化,电镜观察到核内有包涵体,管腔可发现诸多脱落细胞,伴随炎症反应,上皮与基底膜可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异嗜性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3 诊断方法

3.1 初步诊断

在鸡群正常饲养管理下,产蛋高峰阶段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产蛋量降低,产出蛋多为薄壳蛋、软壳蛋与无壳蛋。剖检后发现,产蛋鸡生殖道有病变,临诊却无其它特异性症状,可初步判为产蛋下降综合征。

3.2 实验室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鸡感染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后,能产生高效价的抗体。对蛋鸡群随机抽检,翅静脉采血制备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若血凝抑制试验抗体效价在1:8以上,证明鸡群已感染产蛋下降综合征。此外,还可以通过中和试验、ELISA试验、荧光抗体技术等方法诊断本病。

4 防治措施

4.1 治疗措施

病鸡使用乳酸环丙沙星饮水治疗,兑水比例1:50,让蛋鸡自由饮用,连用4 d;或可拌料饲喂,饲料与药物比例是25:1,每天喂1次,连用4 d。如果蛋鸡发生严重腹泻,可在饮水内添加爱乐维和葡萄糖,连续饮用4 d,为病鸡体内补充电解质,实现体液平衡。

将黄连、黄岑、双花、黄柏、板蓝根、黄药子、大青叶、白药子各6 g、甘草10g,煎汤熬制,去除药渣,每100个蛋鸡服用方剂1次,连续用药10 d,同时提高日粮蛋白质含量,增强体质,可缓解产蛋量降低情况。

4.2 预防措施

本病主要经蛋垂直传播,所以应严禁购进该病毒污染的种蛋或携带该病毒的雏鸡。每次引入的蛋鸡先隔离观察一段时间,使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鸡群,无疫病检出才可放入蛋鸡群中饲养。不同阶段、不同批次的鸡要分开饲养。

病鸡产蛋率降低后,对无治疗价值的病鸡需挑出淘汰。为准确挑出产蛋量减少的蛋鸡,可使用“一记二摸”淘汰方法。“一记”是指对病鸡进行记录,每天18时收蛋,料槽上以粉笔标记鸡笼产蛋数量,记录5 d后就能掌握每个鸡笼蛋鸡的产蛋情况和总产蛋数;“二摸”是触摸蛋鸡肛道,淘汰低产蛋鸡。标记当天不下蛋的蛋鸡,并用消毒过的手触摸肛门确定是否有鸡蛋。第二天仍未产蛋的蛋鸡,逐一触摸其肛道,无鸡蛋存在的蛋鸡进行淘汰处理。淘汰处理后,鸡群开展为期3周的观察,结合产蛋量变化判断是否仍需淘汰蛋鸡,经过多次淘汰处理,鸡群整体上饲料转化率得到提高,产蛋量增加,综合提高了养殖效益。

生产上预防该病一般接种的疫苗是蛋鸡常用的三种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是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二联苗、产蛋下降综合征单苗、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苗,均具备良好免疫效果。实际上生产上防疫使用较多的是三联苗。商品蛋鸡需在110日龄进行三联苗、二联油乳苗肌肉注射,维持免疫保护期至40周龄。肉鸡父母代,非流行疾病区域鸡群130日龄接种1次疫苗;流行病区域需强化饲养管理,加强免疫,100日龄即可接种产蛋下降综合征单苗,130日龄接种联苗。蛋鸡父母代,低风险养鸡场接种1次疫苗即可;流行疾病区域,为增强鸡群免疫力,避免种蛋带毒,需在70日龄与100日龄分别接种1次疫苗。

生产上如果发现蛋鸡群出现产蛋量降低或产出大量畸形蛋,此时养殖者应对鸡群高度关注,对发病鸡舍进行消毒隔离,尽快查找产蛋量降低原因。若确定是产蛋下降综合征,对发病严重的蛋鸡扑杀、无害化处理,控制病毒蔓延;发病较轻的,采取隔离治疗,安排专门的饲养员负责饲养,饲养器具专用,禁止与其它鸡舍混用,每天早晚对鸡舍进行整体消毒,喷洒过氧乙酸0.3%,连续消毒7 d,并及时使用灭活苗实行全群紧急免疫。种鸡感染产蛋下降综合征一律淘汰,种蛋无害化处理,发病鸡舍清群后,对各种器具、地面墙壁喷洒3%火碱进行消毒,且配合甲醛熏蒸消毒法,清理的鸡舍粪便添加5%生石灰堆积发酵。注意水源也要使用漂白粉、次氯酸消毒处理,注射器等器具均高压灭菌杀毒。

考虑蛋鸡产蛋与生长发育营养需求,以42周龄为界限,可将产蛋期分为两阶段。42周龄前,蛋鸡生长发育处于高峰阶段,日粮内需增加能量饲料与蛋白质,蛋白质为17%;42周龄后,产蛋性能逐渐降低,下调粗蛋白含量,蛋鸡50周龄后粗蛋白量减至14%。蛋鸡初产阶段,易发生应激、诱发疾病,可在日粮内添加解毒清热草药,减轻应激反应,同时在日粮中添加VE、VC、钙等微量元素,以免产出畸形蛋、无壳蛋、软壳蛋等,提高种蛋健雏数与受精率。日粮配制除考虑蛋鸡周龄外,还要关注季节变化,夏季炎热的气温会增加蛋鸡应激几率,秋季时蛋鸡处于修复身体阶段需增加营养,补充能量约为11.3~11.7 MJ/kg,饲料能量过低会降低生产性能,过高则会影响蛋鸡吸收蛋白质,日粮中蛋白质量需<18%,蛋白饲料包括豆粕、鱼粉等。此外,每天还要为蛋鸡提供清洁的饮水,水温为10 ℃,自来水净化可添加含氯泡腾片或漂白粉,有效氯含量是4 mg/L。

环境温度不适宜会降低饲料回报率,温差大也会使蛋鸡发生冷应激,免疫力降低。温度过高,则会减小产出鸡蛋尺寸。因此,蛋鸡产蛋时,舍内应维持适宜温度为13~23 ℃。

蛋鸡生活的最佳舍内湿度是65%。高温高湿情况下,蛋鸡难以散热,无法排出体内热量,通过降低活动量与采食量、增加饮水方式散热,导致蛋鸡摄入营养不足,维持产蛋所需的能量不足,进而减少产蛋量,甚至会中暑死亡。高湿高温环境也有利病原微生物繁殖,为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蛋鸡生长期间保证光照充足,能促进性腺发育,便于后期产蛋量正常发挥。但是,光照强度大、时间过长会导致鸡群兴奋不安;光照不足会降低生产性能,因此,当蛋鸡产蛋量为10%可逐渐增加光照,每周光照增加时间需控制在3 h内。

蛋鸡舍内保证充足通风,不仅可以排除多余的湿气,还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为蛋鸡生产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通风量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蛋鸡生长发育,影响产蛋性能的发挥。因此,需精准控制蛋鸡通风量,4日龄雏鸡采取自然通风,5~10日龄采取纵横向通风结合模式,11~20日龄以纵向通风为主。合理控制风速,温度较高可增加通风量,蛋鸡超过21日龄,可采取机械通风方式。注意通风中鸡群不能直接受风,可通过上循环模式保持通风量充足,加快高湿高热气体的排出,增加蛋鸡群的舒适度。

5 总结

综上所述,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主要是由禽腺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可通过结膜、消化道、受精卵等多种传播途径感染鸡群,多感染26~32周龄的蛋鸡,使产蛋量出现较大降幅,畸形蛋与软壳蛋的数量增加,损害了养殖户经济效益。因此,在蛋鸡饲养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血清学检测净化并淘汰病鸡、中西药治疗、免疫接种、饲料配置、环境控制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加强日常生产中蛋鸡现场监管和精准饲养,减少诱发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应激因素,确保蛋鸡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

猜你喜欢

周龄病鸡产蛋
育成期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开产时如皋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
褐壳蛋鸡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