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2-11-05郭悦
郭 悦
(上海大学文学院)
2022年4月9日至10日,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卓悦教授策划,上海大学法国思想与文化研究中心与上海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会议围绕《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以下简称为“《悲苦剧》”)这一核心文本展开了对本雅明的寄喻概念、哲学方法、语言观、艺术研究等方面的讨论。学者们在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深入发言,推进了对本雅明这一早期文本的研究。
本次会议由5场论坛组成,每场论坛侧重不同的主题。会议首日,第一场论坛围绕“本雅明的哲学规划与方法”展开。北京师范大学赵勇教授从阿多诺对本雅明的阐释切入,他指出本雅明的哲学是一种反抗哲学的哲学。本雅明之所以形成这种哲学模式,原因之一是他采取了论笔(essay)的形式。论笔本身所具有的断片性质,对本雅明而言,意味着对建立无所不包的传统哲学体系的拒绝。通过解析阿多诺观念中作为论笔作家的本雅明和本雅明见微知著的方法论,他试图为理解《悲苦剧》找到一种外围的理论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汪尧翀副研究员强调了本雅明的引语在其文本中的重要位置,本雅明的哲学方法是一种引语的集成,这是本雅明的第一哲学。《认识论批判序言》澄清了对巴洛克戏剧研究所使用的知识论和写作规范,这种知识论和表达形式在后期《拱廊计划》的研究中也得到了体现。他还指出,尽管本雅明未曾明确提及和引用维特根斯坦,但从历史背景和现有材料来看,仍可知本雅明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而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也受其影响。厦门大学王凡柯副教授以歌德自然形态学作为切入点探究了《悲苦剧》序言中的个体与整体、概念与理念等观点。在序言中,本雅明引用了歌德物理学研究历史卷中“我们不应在一般的、过渡的事物中寻找整体性”的认知模式,这是本雅明的悲苦剧研究方法的起源,同时也是本雅明“溢出概念普遍性”理念的思想基座。本雅明试图以“理念的即兴”去对抗“概念的平均”,以歌德代替康德。
华东师范大学姚云帆副教授从莱布尼茨和克拉克的书信集谈起,指出他们的讨论将笛卡尔的“钟表”问题转化成了政治哲学的问题。在悲苦剧中,君主表面上遵循基督教、犹太教传统,宣称自己的权柄来自上帝,实际上,其所管理国家的模式来源于笛卡尔奠定的近代形而上学。由此,本雅明对君主肉身“钟表化”的解读,对悲苦剧中“钟表”形象的讨论不再是一种偶然行为,而是基于形而上学与王权学说类比所产生的论断。同济大学赵千帆副教授认为《悲苦剧》是本雅明尝试用文艺研究方式做哲学的一次哲学规划的演示现场,是一次“哲学练习”。其具体操作体现为对材料的差异化处理,对起源的双重洞察和对概念的重新组合。通过对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规划,他指出本雅明的处于差异化与极端化中的真理蕴含在现象之中,但只有在现象剥落时才会闪现为“美”,而求“真”就是在这种毁灭的闪现中对“内涵”进行“表现”。本雅明对艺术作品观看方式的重构采用的是介于研究者(科学、概念)与艺术家(审美、作品)之间的评论家(哲学、批评)的方式,是对一种新的哲学、美学操作方式的实践。
在对本雅明的哲学规划和方法进行整体性的阐述后,第二场论坛以“寄喻、死亡与自然历史”为主题展开。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悲苦剧》的中译者之一李双志梳理了寄喻(Allegorie)概念从温克尔曼、赫尔德到歌德的流变脉络,指出本雅明是在历史哲学和神学的背景下对寄喻概念进行了重构。本雅明使用寄喻概念阐述了悲苦剧与悲剧之间的差别,并进一步说明了悲苦剧舞台与自然史的关系,同时将毁灭和废墟意象纳入批评范畴。复旦大学孙斌教授从本雅明的内在批评出发,着重讨论了其思想中真理的显现方式和它与炼金术的关系。他不仅详细探究了本雅明的单子、起源、理念等核心概念,而且尤其强调了命名在本雅明思想中的重要性。本雅明的寄喻概念还受到了诺瓦利斯的影响。
第三场论坛紧接第二场论坛的寄喻主题,更加深入地对寄喻概念本身进行探讨,主题为“寄喻中的图像和文字符号”。温州大学阴志科副教授首先对allegory的多重译法进行了简短分析,接着详细论述了寄喻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所包含的3组二律背反:字母文字与象形文字;口头语言与书写文字;图像与文字。他回应了赵千帆提出的本雅明是用文艺研究方式做哲学的观点。他强调把哲学与科学相联系是为了消解单纯的经验,将哲学与艺术相联系,则是表达的任务。东华大学马欣副教授将发言聚焦于《悲苦剧》中的语言观,探讨了悲苦剧所具有的戏剧艺术和历史事件的双重内涵。她指出本雅明和其他研究者不同,他不是将寄喻看作一种“通过特殊来表达普遍”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一种类似于文字符号的表达方式,指向世俗世界的历史事件。另外,她还论及本雅明对中国书法的关注和本雅明将巴洛克绘画中的寄喻画理解为一种图像语言的观点。
第四场论坛仍关注寄喻概念,但学者们更多从艺术领域进行了主题发言,主题为“寄喻概念与艺术”。上海大学陈平教授考察了李格尔对本雅明的影响和两者之间的关联。他指出在本雅明的求学时代,德语国家的大学艺术史学科已普遍建立并走向成熟,而始于艺术史领域的巴洛克研究,引起了文学批评对巴洛克的关注。通过对《悲苦剧》的文本研究,他详细列举了李格尔的艺术意志、情感等概念在本雅明文本中的体现,论证了李格尔艺术史理论在方法论与术语两个层面对本雅明的影响。河北大学王志亮副教授对寄喻概念在后现代艺术批评中的使用作了详细介绍。他提及3个方面:首先是彼得·比格尔在寄喻与蒙太奇之间建立了联系;其次是克雷格·欧文斯通过杂糅保罗·德·曼和罗兰·巴特的理论,解构了寄喻概念,后现代艺术文本中呈现的互叠和互释,正体现了寄喻的分离和碎片化特征;最后,本雅明·布赫洛将寄喻概念与本雅明后期思想进行关联,并对此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杭州师范大学诸葛沂教授讨论了本雅明与抽象画的关系。他首先介绍了抽象画的兴起和特征,随后深入到本雅明对艺术形式的讨论。他发现本雅明对歌德色彩学的再阐发在国内学界已得到重视,但本雅明对涂绘和素描以及对画作“纵”和“横”切面的比较研究则被忽视了。他援引艺术史家对本雅明的发掘,指出这为理解现代绘画走向抽象的逻辑提供了新思路。
会议第二天,第五场论坛题为“重返悲剧和悲苦剧”。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王璞副教授通过追溯本雅明和卢卡奇之间错落的对话关系,例如,1955年卢卡奇对现代主义的批评中所借用的寄喻概念,进而联想到卢卡奇在《历史小说》中对历史剧的讨论,而该讨论也成为卢卡奇批判表现主义的基点。本雅明的史诗剧理论又呼应着卢卡奇与布莱希特之争,后来布莱希特从史诗剧中产出了自己的历史剧。如此,或许能够勾勒出一个悲苦剧、史诗剧、历史剧的“星丛”。北京师范大学李莎讲师从悲剧英雄的缄默作为悲剧理论的基石切入,指出英雄通过拒绝言说克服了自我,走向与万有更高的统一,这正是本雅明引自荷尔德林《拔摩岛》一诗的“半神”的深层意味。由此出发,荷尔德林“半神”意义的再造包含斯宾诺莎、卢梭、希腊神话、基督教敬虔派诸多思想,特别是他对柏拉图爱若斯神话的精神化阐释,成为这一悲剧诗学的根源。同济大学胡桑助理教授将“历史哲学”作为报告核心,指出其是理解悲苦剧艺术形式的必要入口。他介绍了对《悲苦剧》中“历史哲学”产生影响的文本,探究了寄喻形式与历史的关系。历史的事实内容经由“戏演”才能将真理内容体现出来,而历史“全景式”进入的展演场地,在悲苦剧中主要是宫廷、自然和身体。海南大学苏岩讲师探究了悲苦剧中所蕴含的本雅明的政治神学思想。悲苦剧是一场历史展演,君主决断权力与能力之间的落差决定了君主形象的双面性,既是无限扩展权力的暴君,又是这一过程的牺牲者,宗教改革造成的时代脱节让这两面失去了统一的可能性。他认为本雅明通过重新定位莎士比亚戏剧,试图重构一种解构意义上的政治神学。
在总结性讨论环节,上海大学卓悦教授以及王璞、李双志对《悲苦剧》在本雅明作品中的位置进行了精彩对谈。最后,赵千帆进行了扼要总结,指出本次会议开启了本雅明研究的多个方向,是国内本雅明研究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