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学创作的精神向度
——学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2022-11-05王海泉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艺民族创作

王海泉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提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总任务,即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使命、创作方法、内容形式、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2015年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对文艺工作的论述中,提到新时期以来文艺工作存在的问题。他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价值观缺失导致各种问题。《讲话》中提到:“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对文艺有百害而无一利!”当前,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时代背景下,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对不良倾向的纠偏是迫切和必要的。

一、“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总原则

2016年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赋予文化自信特殊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首先,坚定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文化自信的重塑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同源性,并且伴随民族复兴的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文化和民族复兴的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坚定的文化自信,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其次,坚定文化自信是解决新时期以来文艺工作中存在的否定传统、自信不足、崇洋媚外等问题的迫切需要。郭豫适先生曾说:“我国文学遗产丰富灿烂,历来为人民所喜爱。弘扬民族文化有助于振兴中华大业,这已成了人们的一种共识。”

坚定文化自信不但是新时代文学发展的基础,是“‘新时代’当代文学的基本属性和发展动力”,同时也是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总原则。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个总原则、如何做到坚定文化自信?笔者认为应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要深刻把握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学的基础性战略。2016年5月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2016年11月30日,他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又一次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学家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失去信心,对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失去信心的话,也就失去了创作的活力。二是要正确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系。在《讲话》中习近平提出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笔者认为,文化自信必须以文化自觉为前提,文化自觉以文化自信为目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中必然要有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觉悟,“包括对自身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自身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的高度决定文化自信的高度。文化自信则是文学家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传承、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三是要清醒认识文学家“培根铸魂”的新担当。文学家要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文学作品是文学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直接体现。受众在与作品的互动中,通过与文学形象的对话、共鸣、交融,情绪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了,从而达到“培根铸魂”的目的,让文学成为坚定广大受众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

二、坚持“心系民族复兴伟业”,描绘伟大时代的创作使命

《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讲,新时代的文学家应“时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如果民族复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命题,那么“描绘新时代”就是文学家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而这一创作使命既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

文学写什么,这是文学世界观的问题。学术界通常认为,“文学的世界观实际上是作家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与世界交流的基本观念,主要是一种主体的行为方式,或‘把握世界的方式’”。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创作实践中的确存在着市场化、庸俗化、名利化的现象,“把握世界的方式”出现了偏差,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被大众文化时代的娱乐化倾向逐渐解构,致使某些文学作品中缺乏对国家民族的整体把握、缺少反映伟大时代的宏大叙事及对现实生活的精神超越。

然而,“文学必须于人类的精神提升有用,于人类的前行有用”,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一书中说:“首先,我是一位作家,以我的自由意志写作。但紧随而来的则是我是别人心目中的作家,也就是说,他必须回应某个要求,他被赋予了某种社会作用。”文学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坚定“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弘气象”的创作使命,既是提振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警醒和激发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需要。习近平说,“今天,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情景,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而这些正是新时代文学所应该关注和描写的方向和内容。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21年的《讲话》,提出了“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的希望和要求,“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一论述给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三个内涵:一是文艺是为了谁的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就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他提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人民大众”则是指工人、农民、武装队伍、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而习近平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其“人民”是指当今社会的各个阶层。抛开时代背景和政治语境因素,两种提法在“文艺为了谁”这个问题上是一脉相承的。二是文艺表现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习近平在《讲话》中给出了明确答案,“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为人民服务才是文艺工作者的“最高使命和基本职责”,人民才是文艺工作真正应该着力表现的主体。三是谁是文艺的评判者和鉴赏者的问题。文学艺术的本质是为了人民、题材源自人民、目的是表现人民,那么必然要把人民作为文艺的鉴赏者和评判者,让文艺接受人民考验。“文艺要赢得人民的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人民才是鉴赏和评判文艺作品的主体和中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的内涵已经出现了重要变化,得到了充实和拓展。习近平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一表述使“人民”不再只是一个群体性概念,肯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从而避免了其被概念化、抽象化的倾向。清楚认识“人民”的内涵,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坚守人民立场”,弄清楚源于谁、为了谁和属于谁的问题。

“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的提法,具有现实的、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新时代的文学家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坚守人民立场”,不是坚守某些“圈层”的立场,而是要坚守“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就不是以既得利益阶层为中心,不是以‘精英’‘名媛’为中心,不是以文学史和艺术史为中心,也不是以销量、票房和点击率为中心”,而是以每个“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的人为中心。因为“文学的要义,恰恰是通过对世俗生活的介入和观照,最终使人类获取精神的成长”。多姿多彩的世俗生活,波澜壮阔的家国史诗都是由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创造的。文学家不应该脱离人民,只有为了人民、表现人民,关心人民生活和处境,时刻思考人民生活和生存问题,展现人民创造的伟大历史和这一过程中所表现的伟大精神,才能经得住人民的考验,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四、坚持“守正创新”、多出精品力作的创作要求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在《讲话》中对文艺工作提出的创作要求,他“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了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结合这些提法和论述,笔者认为“守正创新”的目的是“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是希望文艺工作者“出精品”。而“出精品”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守正创新”。从文学世界观的层面来看,“守正创新”的创作要求必须厘清两个问题:第一,守的是什么“正”?习近平在《讲话》中给出了答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毫无疑问,这就是我们要坚守的“正”。习近平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明确指出是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独特的精神、悠久的传统,尤其是五四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艺创作传统,这些都是文艺创新的根基。坚守这个“正”,不仅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表现,能够教化育人、培根铸魂,还能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文化支撑和前进动力。第二,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早在1964年,毛泽东就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指出对中外文艺遗产,要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既反对全盘西化、盲目崇洋,也反对对外国文化全盘否定,搞排外主义。要求区别对待,把批判与继承统一起来。笔者认为,对于坚持创造性转化,也应该从两个方向上来理解。一是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文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这一点《讲话》中给出了答案,“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融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二是如何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转化为自己创新、发展的养分。习近平认为,固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真正坚持从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完善中华文化”。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在《讲话》中,习近平对创作主体应该如何“守正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勇于创新”,并“增强突破自我的勇气”。二是“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这一点既应该是文学家的自觉,也是社会对文学家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海量的市场需求导致粗制滥造的作品多有出现。一些创作主体在追求利益、挣“快钱”的目的指引下,也对作品质量要求不高。这对读者和作者来讲,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文学家和作品应该是互相成就的,“回望中外文学史我们可以发现,举凡流传不朽的文艺作品背后,无不挺立着一个熠熠生辉的创作者形象”。三是要“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正确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完全复古,也不是全盘否定。完全复古会“歪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方向”,全盘否定则会失去创新的根基,阻碍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误导创新发展的方向。

笔者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守正创新”的基础。对于新时代文学创作,“守正创新”的创作要求就是要文学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相结合,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阐发,实现创造性转化,促进文学的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而创新性发展不但要以“正”为根基,同时也要用积极的态度消化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为我所用。习近平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这虽然不是针对文学创作提出的要求,但对文学的创新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五、完成“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任务

有学者认为“守正创新”的两个方面,“一是反观传统,构筑文化自觉与自信;二是着眼全球,谋求具有民族底色的国际表达”。笔者认为,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的“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新时代文学创作的重要任务,其本质正是在世界层面用优秀文学作品做好对中国形象的“国际表达”,其目的是“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对于“中国故事”讲什么,《讲话》中给出了宗旨和遵循的方向,即要聚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文化软实力”“解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涉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性,“重视发展民族化的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才能使中国文艺真正走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其次,涉及坚定文化自信的问题。如果仍然“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不能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不把可歌可泣的民族奋斗史、民族复兴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创作的奇迹、中国人的卓越风采和心灵世界作为创作内容的话,就会丧失文化自信,使文学作品失去民族性,也就失去了“国际化表达”的机会。再次,涉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问题。“国家形象好,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国家形象不好,势必会使国家利益受损……糟糕的国家形象带给国家的损失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弥补的。”长期以来,西方对中国一直缺乏全面、准确、客观的认识,中国自身形象塑造手段缺乏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2013年就曾经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对于“中国故事”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讲话》也给出了方向和要求。首先是从创作目的上,要有“更多彰显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这事关中国的自我形象表达。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一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这个偏差的形成虽然有历史的原因,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意识形态差异和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傲慢与偏见。如果说消除这种偏差的手段是“讲好中国故事”,那对创作目的的要求就是增强“中国故事”传播力和表现力的有效手段和保障。其次,在创作态度上,“要立足中国大地”,要有“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是扩大国际受众范围、增强国际话语空间、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选择,以更深邃的视野反观诸己,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之魂。以更博大的胸怀接受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以更自信的态度向世界全面、立体、真实地讲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讲述中国人民在实现这一梦想的过程中的伟大坚守、拼搏和努力,这就是新时代文学家应该具备的创作态度。再次,创作形式上要“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读者并不是单纯地对作品作出反应,而是会积极地参与作品的创造,这就对文学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好的形式是内容传播的有效推动力量。对于这一点,习近平认为:“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到达率。

六、结语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以及对于文艺工作的有关论述,对新时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提出了文学创作的精神向度,即坚定文化自信总原则及创作使命、创作导向、创作要求和创作任务4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学创作“为了谁”“写什么”“怎么写”“谁来写”等核心问题,从而建构了新时代文学创作的理论格局,不但为纠正新时期以来文学界在创作上出现的偏差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时代文学创作到底该朝哪个方向走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原则,同时也为新时代文学家在面向文学史、面向未来之时,提出了可供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文艺民族创作
1942,文艺之春
Jazz
MINORITY REPORT
传承 民族 文化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浪漫雅痞文艺
节日畅想曲
民族万花筒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