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到地方:地市级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实践
2022-11-05潘高耸张志强
万 婧 潘高耸 张志强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5;2.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创新发展研究院,广东 惠州 516000)
一、建设性:一种新的全球新闻生产理念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聚焦社会矛盾、分裂与冲突等现实问题,报道容易引起公众恐慌,甚至引发抵触情绪。为缓和公众与媒体、公众与社会的关系,稳固媒体的舆论引导角色及社会责任,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寻找解决方案,建设性新闻的概念应运而生:提倡新闻报道解决特定问题,强调公民赋权和坚持新闻的核心功能。作为一种新型新闻生产理念,建设性新闻与解困新闻、积极新闻、方案新闻、和平新闻等一脉相承,尝试在现代传媒格局中,重新调整新闻业界和受众的友好协作关系,通过参与问题解决和达成共识,构建世界美好愿景。凯伦·麦金泰尔 (Karen McIntyre)指出,建设性新闻在坚持新闻核心功能的同时,将积极心理学和其他行为科学的技巧运用到新闻流程和产品,致力于创作卓有成效、引人入胜的报道。西方媒体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关注社会各行业的运用,记者不仅观察社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而且参与事件进程,寻求解决方案。建设性新闻促进问题解决、在报道中融入积极情绪的核心观点被学界和业界接受,但其边界相对开放、概念外延较为模糊,在全球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及媒介环境下,建设性新闻理念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建设性新闻理念在全球媒体得以实践,如《纽约时报》开设建设性新闻专栏“修复”(repairs)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CNN开办“大事记”(chronicte of events)栏目,探讨针对各类问题的“解困方案”,履行其作为全球媒体的社会责任。国际媒体在既有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建设性理念构建政府、民众、社会等多方利益主体交流和对话平台,并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到政府和民众的互动之中,充当桥梁和路径的作用。
二、演变与适应:中国语境下的建设性新闻特色
中国特色的建设性新闻话语实践呈现公共性与专业性并重,批评监督与建议对策共存等特点。一些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在建设性新闻实践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尝试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如人民日报抖音号、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等。
“建设性新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概念丛中、学术网络中的,诸如和平新闻、公共新闻、解困新闻、积极新闻、服务新闻等一系列概念”。然而无论是何种形态的新闻形式,其本质都在于新闻媒体介入问题解决过程,通过视角的变化和方案的提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建设性新闻继承了和平新闻、公共新闻和积极新闻等概念的公共性和服务性,通过明确报道主题和报道视角,为普通民众解决现实问题。这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相契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媒新闻实践的基本路线和要求,党媒关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愿望诉求,通过深入基层和切实服务来为群众排忧解难。
建设性新闻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主张关注现实世界,反对过分关注和放大负面情绪,通过引导积极情绪促进社会裂痕愈合,这与中国语境中的正面报道、正能量叙事理念相通、相似,但不完全等同。
首先,积极情绪并不意味着忽视负面问题,而是尽可能扭转消极局面,并向积极层面引导。在建设性新闻指向下,记者关注问题的焦点发生转变:由以往的冲突和对立转移至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能性。由于惯性使然,我国部分媒体还存在对正面报道的片面理解和僵化执行,正能量新闻应有的正向传播,受众的参与分享度低,未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片面追求积极氛围的正面报道会适得其反,如某地地铁“领导送创可贴献爱心”被曝光为一场形式主义摆拍秀,不得不致歉。这种刻意营造的正面叙事方式不仅与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相背离,而且容易对媒体公信力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西方建设性新闻理念主要是对现行制度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建议,目的是为了动员公众,使公众行动起来,改善社会环境,追求美好生活。我国媒体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尝试暖新闻、民生新闻等形式,凤凰网是新时代中国建设性新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凤凰网暖新闻栏目上线之后,率先对暖新闻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与促进沟通和对话、旨在凝聚社会共识的建设性新闻相比,凤凰网的报道关注当下的社会事件,切入点在于解决社区、家庭问题,以及对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报道。我国媒体践行建设性新闻理念过程中注重微观层面,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三、守正与创新:地市级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实践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创新与运用,传统媒介的边界逐渐消融,数字媒介是一把双刃剑,物理性的地域与媒介的无边界虚拟时空,既压缩原有省市级媒体的地域性保护优势,又为原来封闭的媒介生态圈打开了通道。我国进入媒体融合的关键时期,融媒体建设工作在中央和地方大力推进,省级融媒体中心有政府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有国家财政补贴,并已建设一段时间;而地市级媒体融合刚刚起步,面临广告营收能力下降、人才流失等重重挑战。然而,如果能够立足本地视野、发挥区位优势,地市级媒体也能迅速把握媒体融合趋势,走有特色的融媒道路。
作为地市级媒体的创新改革者,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提出“建设性监督”理念,采取“问题+对策”形式,从历史深处系统梳理县区发展问题和短板,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创新性的思路和对策;注重百姓视角,关注县区群众关心的民心实事;同时,发挥“专家+记者”的深度调研优势,打造“新闻”+“智库”产品。其“融·创赢未来”发展战略与“喉舌+智库+平台”发展路径,是全球建设性新闻理念“在地化”的典型案例。
(一)问题+对策: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建设性新闻具有明显的方案导向。戈尔登斯泰德关注报道框架,指出语言修辞运用建设性手法,是一种建设性的文本表现。将问题导向意识和问题分析框架置入新闻报道的观念备受关注,一些媒体将建设性文本框架纳入新闻生产实践。
针对惠州县区经济总体偏弱,区位发展失衡与人民需求矛盾等问题,惠州报业开展“高质量发展县区行”主题调研活动,深入梳理县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短板,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创新性的建议和措施。报道由以往的发现问题、集中呈现再到不了了之,转换为发现问题、深入根源、梳理观点、再到提出方案推动政府回应的完整闭环。
在“问策大亚湾”系列报道中,调研采访组分析大亚湾区独特的“双城”现象——部分人在大亚湾工作却不住大亚湾,在大亚湾和惠城之间奔波。调研组找出问题根源是“大亚湾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弱,滨海城市特色又不明显”;同时,面对城区规划混乱、生活服务矛盾、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提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构建“大交通”格局的对策,得到相关部门的明确回复,这些问题也逐一得到解决、落实和改善。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实现了价值重塑和角色创新:作为公共传播时代公众意见的重要表达载体,通过行动介入,挖掘现实中的问题并将其推向公共层面,由传统的旁观者、问题的揭示者转换到主动介入、积极探寻问题解决方式的参与者和建议者。媒体关注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从聚焦城市发展乱象到由表及里剖析问题根源,寻求解决路径。
相比聚焦问题和矛盾的批判性报道,建设性内容具有更显著的公共意义和协商属性,被主流认可和接纳的可能性更高,也会具备更高的传播价值。这既是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顺应全媒时代舆论生态的传播方式转变,也是传统主流媒体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的大胆尝试。
(二)专家+智库:专业解读社会问题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的强大生产力,特别是党报,其专业性、政治优势和权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也是新业态下媒体转型升级、激活自身潜能的重要依据。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确立了“喉舌+智库+平台”三大发展路径,通过全方位统筹城市发展中的渠道、人才、数据、技术、管理资源,积极探索智库服务产品并渗透到社会治理、城市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集团整合资源优势,打造东江舆情研究院、东江创新发展研究院、湾区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等一系列智库平台,通过舆情监控,课题研究和吸纳各领域专家意见,为惠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和社会创新提供具有媒体独特视角的决策依据。其中东江舆情研究院是东江区域内唯一一家从专业媒体角度专注“舆情监控处置”领域的复合型智库,侧重于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产业安全等重大领域的舆情应对处置战略,有针对性地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立运营两年来已先后与50余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签约舆情项目服务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为关注行动的媒介内容生产方式,建设性新闻的目的在于“改变”而非“揭示”——“即使揭露问题的报道,出发点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因而建设性新闻在报道问题时会同时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而不是把问题一揭了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报道理念作用于社会现实,媒体对问题场景及其相关脉络有清晰把握和准确认知,借助各领域专家和学者的专业能力形成报道优势。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集中资源打造媒体智库,为政府决策、民众认知提供专业化、集约化的信息服务,在公共价值层对问题理解和解决提供整体规划和智力解读。
(三)基层+服务:多元路径为民赋权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坚持问题导向理念,坚持服务为先、深度为重,推出一系列唤起读者情感共鸣的作品,增强党报的亲和力、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风雨寒暑中·走教人生路》系列报道让读者感受山区“走教老师”的艰苦与辛酸,引起市委部门的注意,促使教育部门出台相应帮扶政策,改善老师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全媒体推出的“中国蓝盔·惠报探营”的系列报道,两名记者远赴黎巴嫩采访执行维和任务的惠州官兵,与官兵同吃同住,展现战士执行任务的艰辛实景,诉说官兵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柔情,塑造有血有肉的中国军人形象。活动在中国地市报道中具有引领先锋作用,增强了市民凝聚力和认同感。
除了报道,集团还利用平台优势设置了群众服务路径。2016年,为扩展惠州贫困村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惠报电商运营为山区农副产品打开销路,通过举办研讨会、征文活动、开设专版专栏等方式,听民声、聚民智,为惠州城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
集团摒弃“精英主义范式”,走基层群众路线,采用百姓视角,在坚守媒体职责、服务公共社会的基础上为群众呈现事实语境,提供沟通对话渠道。记者主动参与,切实体验采访对象的生活场景,达到共情状态,用真实笔触记录社会弱势和边缘群体的生活,关注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现实困难与问题,协调资源积极促进问题解决,创新性践行媒体的公共服务,以多元路径为民赋权。
(四)监督+建设:创新舆论引导方式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提出“建设性监督”的理念,组织开展“牢记使命,竞逐一流”高质量发展县区行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以检视问题为切入口,以推动县区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深入全市七个市区,全方位梳理制约县区发展的症结并提出对策建议,并将系列报道汇集成册,提炼出难点堵点问题51大类162条,生成220余篇(次)的全媒体报道,综合阅读量达500万+,为凝聚县区共识,助力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随后成立惠州融媒体评论工作室,打造《东江快评》栏目,每周一、三、五在《惠州日报》等全媒体平台刊发,针对惠州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建议,治理惠州城市痛点,同时了解民情、疏通民意,让老百姓有话可说,有地方说话。
新闻报道打破对正面报道的僵化理解,记者主动参与调研,在监测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防微杜渐地捕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与依靠“震慑力”促使政治和权力机构改正的舆论监督相比,建设性监督的实现方式较为平缓,通过记者和媒体机构的主动参与形成对社会问题关注热度,将问题放在社会和公众利益高度进行价值取舍,促使建设性新闻最终发力的是社会的责任感和公民的参与感,每一个社会公民作为社会主体的一员自觉维护公共利益。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开展专题调研,听取民智,通过群众意见的汇总和城市问题的梳理形成媒体智库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创新性的舆论引导方式既解决了群众教育、交通、医疗、就业等具体问题,也为惠州地区振兴县区经济,建设一流城市打开机遇之门。
四、提升与突破:地市级媒体新理念与新实践的思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媒体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关键性地位。地市级媒体需要适应网络传播环境与移动语境,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党的声音,引导意识形态。
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为代表的地市级媒体在舆论引导与监督城市服务的新闻实践已初见建设性理念的雏形,但尚未形成具体而规范的建设性新闻专业生产流程和组织机构。因此,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特色,切实回应社会问题和提升媒体责任,加强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实践对接。
首先,将建设性新闻与媒体融合深度统一,二者相互促进,迸发合力。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地市级主流媒体适应新媒体形式的调整,也是进一步增强公信力与权威性的重要机遇。通过媒体融合改造地市级媒体内部新闻生产流程和组织架构,实现资源共享和整合集约,抢占舆论高地,拉近主流媒体和群众的心理距离。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媒体融合深度统一,必须贯彻融合理念,将建设性新闻的积极求解理念施行到媒体融合的各个环节,从新闻生产基础的采编发到信息传递、资源整合过程都要践行建设性理念。将媒体融合的技术手段、呈现形式运用于建设性新闻实践中,引导理性对话,让公众在开放多元的社会氛围进行互动和协商,让积极的态度和理性的声音成为社会主流。
其次,要因地适宜发挥建设新闻解决问题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服务。地市级媒体要真正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听取民声、了解民情。通过积极形式引导公众理性沟通和对话,运用建设性理念促成社会问题解决。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通过大数据抓取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社会事件的全景图像,从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向外和向内延伸,串联起事件的前因后果,有助于梳理现行的问题,找出潜在弊端,让微小的本地事件与多元社会主体联动,为问题解决提供参考依据。全媒体平台为公众发挥建设性舆论监督提供了通道,依据人工智能的个性化信息分发,多元个体形成多角度的价值视角,有助于政府决策和社会理性舆论的形成。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的挑战,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创新理念,打造“融媒体智慧中心”、“两院两中心一社两联盟”和“惠州头条APP”等新闻精品,从全球新闻实践中吸取经验,将建设性新闻理念运用到新闻生产中,积极寻求问题解决方案;专家智库为政策提供智力支持;从百姓视角观察世界,为人民群众赋权,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优势,创新建设性舆论监督形式,探索传统主流媒体深度转型的新思路与建设性新闻在地化表达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