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二十四节气的传播与策略
2022-11-05张璇
张 璇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根据天文历法和观察太阳运动总结出的自然节律变化。它不仅能够指导农业生产,认知一年的时令、物候,还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民间习俗与生产生活文化,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夏商时期,在战国时期逐渐成型,秦汉时期基本完善定型。出现地点最早在中国黄河中下游流域,后来慢慢延伸至长江流域直到整个中国。中国东部平原可耕种地区大多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冷夏热的特点。这种受规律性季风影响的地区,万物变化规律更加明显,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季节节气文化和社会生活。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并于同年创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19年6月27日,“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目前学界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主要在饮食养生、通识科普、文学艺术、农业生产这四大领域,相关的传播交流、文化创意设计也有部分内容,但是对其在融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现状和策略研究还不够深入。节气的设定主要看太阳运动角度和地表温度,但由于近代温度计的发明使得温度测量更加精确,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度,节气的作用逐渐被淡忘。二十四节气的价值在于它体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四季轮转、节气交替及阴阳变化与中国的自然哲学吻合,是中国人宇宙观、价值观的具体表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作用于农事活动,还影响着人们的饮食规律和养生习俗,社会价值极为重要。这种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助于推动相关文旅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传播。
一、二十四节气在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的发展,信息通信时代的巨大变革推动信息传播方式加速变化,社会逐渐转向融媒体时代。视频、音频、微博、微信、综艺等将呈现多样化发展,这种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互补模式将技术与管理运营融合形成“共融”环境。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紧跟融媒体传播节奏,加大文化输出力度,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二十四节气早期主要以传统的平面视觉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节气歌为主,融媒体方面的作品随着申遗成功之后逐渐增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领域。
(一)数字艺术
在以往平面插画的基础上赋予动态交互效果,将艺术通过科技手段表达,进一步扩大信息传播范围。支付宝移动端蚂蚁森林界面的设计会随着节气到来而产生动态变化,用户可自行领取不同节气装扮,比如霜降到来前后树上会挂柿子。高春香老师设计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系列绘本是中国第一套画给孩子们的“二十四节气”自然科普图画书,随着媒体技术发展,现已推出电子书、有声绘本内容。借助数字艺术设计,二十四节气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有趣。
(二)纪录片
这些年与节气相关的纪录片日渐丰富,既有单独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四季中国》和《二十四节气》,也有与习俗食材融合的美食类纪录片《黄小厨的春夏秋冬》等。以新华社推出的大型体验式纪录片《四季中国》为例,英国主持人江森海和制作团队花费两年时间跨越中国二十四个省市区,北至黑龙江漠河,南到海南三亚,深入体验当地节气民俗,寻找这些节气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主持人每一集都去不同的地方介绍一个节气,找寻代表性的民俗,为全球观众讲述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三)国产动漫
随着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已是趋势。早期有陈浩、王成执导的动画片《二十四节气的故事》,近年中影年年改编制作的网络动画《少年歌行》也在每月节气到来当天在微博等官方平台发布节气主题海报,一方面,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另一方面,维持作品传播影响力。将二十四节气元素与动画内容结合的代表性作品还有《秦时明月之沧海横流》。该作品在讲述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农家故事时,其相关地名结合大量季节、节气名称,诸如四季镇、农家大泽山驻地:春分涧、惊蛰坡、霜降岭等。除此之外,农家的武学阵法“地泽二十四”的站位也以“白露、谷雨、秋分”等节气命名,该阵法原本是教导农家弟子熟记农作物耕种变化,后衍生为武学战法用于兵阵掠杀,阵法的排列与计算也都符合自然变化规律。该动画通过融入二十四节气概念,既能有效阐明农家故事剧情又输出了传统非遗文化。
(四)电视节目
湖南卫视公益节目《中华文明之美》曾经有一期的主题就是“立秋”;深圳卫视全明星代际互动节目《年代秀》中曾讨论过二十四节气需不需要放假这一问题;东方卫视综艺《二十四节气》则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热门环保话题结合,比如在大暑等仲夏时节是用水用电高峰期,节目呼吁大众要践行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等理念。
(五)音乐创作
与节气相关的音乐作品出圈程度较高。2017年中国气象局和华风影视传媒集团曾合作创作出以中国风为音乐基调结合现代化数字音乐,制作了二十四节气可视化原创音乐作品:《冬九至》《清明青》《秋分半》。几年后,原创音乐团队“音阙诗听”于2020年发行音乐专辑《二十四节气》,其中热度最高的歌曲《芒种》在QQ音乐评论6万+,收藏100万+,长期在热歌榜、金曲榜等排行榜单之上,播放量多次排名第一。《芒种》的B站官方MV播放量1500万+,相关创作视频播放量大多在百万以上,该曲曾获得第27届东方风云榜音乐盛典十大金曲奖。音阙诗听这一系列作品都是以节气为歌名,歌词内容融合气候现象、古诗词、历史典故和民俗文化等。比如《大雪》中的“银霜”、《冬至》中的“冬至吃饺子,汤汤水水挂银丝”、《小满》中的“是明月倚高楼”取自范仲淹的《苏幕遮》最后一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在曲调方面,专辑整体戏曲元素较多,使用最多的乐器就是古筝、二胡、唢呐、琵琶等,制作团队将传统文化与节气、流行音乐结合进行二次创作,可谓独具一格。除了国内创作者的作品,好莱坞音乐人Robert Copeland(中文名:罗鲲鹏)原创的中西融合系列作品《二十四节气的旋律》也受到关注。目前罗鲲鹏已经完成《立春的旋律》《雨水的旋律》《惊蛰的旋律》《清明的旋律》等多个节气旋律试听版,并将在接下来剩余的节气来临之际,即时发布相应作品,最终完成24个节气的主旋律试听版。该系列作品在新华网、哔哩哔哩等媒体平台得到广泛宣传。
(六)社交运营
除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气象局在官方网站有专栏介绍以外,在新媒体社交运营方面也有类似“二十四节气生活”公众号、“二十四节气”公众号、“二十四节气宝贝”小程序、“二十四节气动漫体验展”小程序、李子柒“一生”系列视频、还有各类短视频等内容。
二、二十四节气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二十四节气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创作形式日渐丰富,受众群体不断增加,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调整的问题。
首先是整体以浅显的科普内容为主,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大部分的科普介绍包括节气英文名、名称内涵(比如惊蛰代表在冬天潜伏的动物苏醒、万物萌动)、需要做的农事活动(比如开始犁地、插秧等)、常见民俗(比如冬至吃饺子等)、饮食推荐(比如清明前后可喝清明茶)等。节气相比季节而言数量占据优势,但这些内容基本只是罗列出来,缺少分析和差异性介绍。在科普内容视觉设计方面,相关字体多以拆解文字结合节气元素进行艺术化设计,配图以插画和风景摄影居多,整体看来还有很大的设计空间。
其次是传播内容不够均衡。一方面,有关节气介绍的内容主要是饮食养生。饮食养生是气象带来的结果,而对于节气的定位、气象气候形成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整体偏少,节气研究不仅仅是民俗范畴,也是中国人生活的态度和科学观察的成果;另一方面,每个节气的宣传程度不均衡。根据统计来看,清明、立春、冬至、夏至的学术研究和融媒体内容较多,其它节日的宣传数量远不如前者提到的几个。其原因可能是了解其它节气的人本来就少,相关的习俗、历史变迁逐渐被人淡忘,而像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和清明这样划分明显甚至设立了法定节假日的节气普及度更高,直接导致每个节气的宣传程度大不相同,这一现象使得节气宣传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不利于二十四节气整体推广。
此外,传播规划与力度不足也很明显。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申遗成功之后其关注度的确有所提升,但对于如何系统化宣传、整体传播力度有多大等规划并不清晰。各大媒体缺乏固定时节常态化的定期宣传,也缺乏新颖的传播方案和投放渠道,整体形式单一。
三、二十四节气在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和突出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强化学术研究,注重科学探索。二十四节气内容同质化严重的原因很有可能与相关文献和考古出土文物少有关。因此,我们应当探寻多种渠道丰富基础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民间口述、民间小说故事集、正史野史记载、诗词谚语、出土文物等。以上丰富可靠的资源,有助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保护的理论依据。近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在二十四节气研究方面正对相关传承人、传承现状做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并将这些出版读物、学术文章、影像资料等统一整合建立信息数据库,这样通过专业学术机构整合的平台更加科学可靠。在获取丰富权威的学术资料后,通过共享专家和平台资源、整合全媒体和国际化传播可进一步扩大二十四节气的影响力。
2.除了丰富基础文献资料以外,我们还需要跨学科融合研究。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气象学、天文学、阴阳五行哲学、农学、历史学、人类学等都会涉及。在研究时我们可以分析千百年来中国的历史气象数据与气候变化规律,结合地域和风俗差异性分类研究。虽然节气在古代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但其中的规律与阴阳五行、人体的季节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除了节气的谚语、民俗之外,还有许多关联性内容需要系统思考,自然科学研究与中国优秀文化共同传承发展才有利于正确引导大众的生活。
3.以城市地区为主题,考虑节气地域差异性。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是优良的农业耕种地区,但并不是所有习俗和农事活动适用于整个中国。中国幅员辽阔,经度与纬度跨越都很大,再加上山脉丰富多样,这导致我国季节种类较多,气候、农业活动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播种棉花需要日平均气温12℃以上,受到纬度差异影响,华北地区是在谷雨种植棉花,华中地区是在清明前,苏浙皖地区则在立夏前。同理,在习俗方面以冬至为例,北方冬至吃饺子,南方冬至最早吃的是汤圆。因此,为了更严谨地传播二十四节气文化,我们应当依据城市或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分别介绍。长三角地区、巴蜀地区、岭南地区、东北地区、潮汕地区、华北地区……都有其独具一格的文化内容。
4.与现代社会生活价值相结合。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民基本不再担心到了时节怕来不及完成收割或灌溉等任务,再加上温度计比体感测温更加准确,二十四节气在农业上的作用远不如从前。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寻新出路?挖掘节气与现代社会生活的价值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现代社会有环境污染、过渡用水、过渡用电、气候变暖、碳排放等问题,媒体可以尝试将每一个节气与当时相对应的社会问题结合,让二十四节气产生新的现代社会价值。比如在大暑时节提倡消暑、节约用电;在秋收时节提倡禁止焚烧秸秆等。
5.通过互动交流使受众者变成传播者。融媒体传播具有公共性、综合交互性和开放自由性等特点。加大用户参与度,将被动接收的用户转为主动传播者,通过用户分层裂变的形式扩大受众人群,其指数级的传播速度远超单一官方媒体渠道,有助于促进优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6.掌握媒体话语权,多媒介综合传播。优秀非遗文化除了用户裂变传播,仍少不了官方正向媒体宣传,引领正确价值方向。作为媒体,应该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优势,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传播媒体空间,如果能够得到官方认可,则能强化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传播除了渠道,自然少不了媒介技术,为了丰富非遗文化传播载体,我们可以尝试数字交互、短视频、虚拟现实等多种媒介传播载体,先保证质量和创新度再提升作品数量,通过正向传承让观众潜移默化地接纳并喜爱,在新媒体语境中打造民族文化精品,从而扩大二十四节气的影响力,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结 语
随着人类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农耕社会的精髓与价值逐渐被忽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敬畏早已淡忘。自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非遗名录后,近年来人们试图将其重新拾起。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应当确保文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避免低俗化和过度商业化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融媒体、现代生活、数字技术进行内容和技术创新。只有不断让二十四节气这样的优秀非遗文化与时俱进,才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