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阈下陇右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发展研究
——以武山旋鼓舞为例
2022-11-05陈丽娟王宏伟
陈丽娟 杨 魁 王宏伟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陇右地区通常指陇山(六盘山南段)以西,黄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也就是现在甘肃东南部地区(除平凉、庆阳),在地理方位上古人有“东为左,西为右”的观念,故称之为“陇右地区”。陇右地区西通河西走廊,东南可达关中平原,该地区自古便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天水是陇右腹地,天水武山旋鼓舞是陇右地区特有的一个民俗体育活动,在2008年被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旋鼓舞是将传统制鼓工艺、彩绘、舞蹈等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健身、娱乐和观赏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武山旋鼓舞在文化传承方面显现出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民俗学的视角解析武山旋鼓舞的文化性质、结构和规律,深入了解地方人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特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对武山旋鼓舞的传承和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为武山旋鼓舞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武山旋鼓舞的文化特征
民俗文化是与生俱来的生活文化,是我国的根脉文化,传承着我国的文化基因。武山旋鼓舞是原始先民在该地域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是地方民族文化记忆的体现,是经历千百年生产实践,通过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不断发展,铸造出狂放不羁、移动有序且具有独特陇原风情的民俗活动。
1.1 地域性
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一个地区的文化往往带有浓厚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即是同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显性文化特征,也是孕育一个地区相关文化个性的重要缘由。《汉书·王吉传》记载:“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可见,民俗的地域性与生态环境、物质生产紧密相连的。武山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山以西,秦岭北缘,岷山山系东端。系西北要道,关陇腹地。群山雄峻南峙,渭水映秀环北,武城山巍巍有如一道屏障,又如伸开的臂弯,将山城拥在怀中,独具西北古朴风韵。因其山地多,川地少,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信息流通困难。先民以鼓为媒介传递信息,以鼓为乐传递生活情感。旋鼓舞具有丰富的身体语言,难度高的身体技术表现,粗放有力的表现风格,成为一项别具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
1.2 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既是指遗产在地方人群共同体的生活、生产过程中,按照自身的文化规定性存在与延续,又指遗产文化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的叠加与流变。民俗是活态的,民俗的活态性表现在它是一种过程中的文化,它生命的活力就在于其不断地发展演进当中,民俗体育文化同样如此,作为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演变,不断地超越和创造着新的民俗体育文化形态。据史料记载,陇右地区古代多为少数民族盘踞栖息之地,秦汉以降,先后有被称之为“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唐中后期吐蕃乘唐王朝内乱之时占领陇右地区,南宋时期以来又有女真族等迁徙至此。旋鼓舞最早源自原始部落时期的祭祀舞蹈或傩舞,带有强烈的祭祀、酬神、赛社的原始宗教性质,后逐渐与少数民族的祭祀习俗、生活生产活动相结合,其中的单张扇面形羊皮鼓沿袭了这种独特的社会习俗,在长期的岁月沉淀与嬗变中,如今武山旋鼓舞带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和文化符号形式。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旋鼓舞在保留民间原始性的基础上,其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在表演内容组织形式、表演对象上都有不断演变的过程,发展成为地方民俗特色文化表演活动。并代表地方民俗活动多次参与全国性表演性活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旋鼓舞文化体系。
1.3 群体性
群体性是一个地区文化认同的重要指标,在同一个或不同群体内,对某一种民俗文化,出现集体的认同感,形成集体的模式化民俗事项。民俗的形成与传承的过程都是在群体中进行的,是集体观念的体现,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远古时期武山当地人烟稀少,干旱、山洪、瘟疫等自然灾害频发,人们为祈天降雨、祛瘟辟邪,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每年春末夏初,人们点起柴堆,敲起羊皮鼓,在山间的平场上集体旋转起舞。人们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战胜自然灾害和狼群的侵犯,充分体现了当地民众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1.4 表演性
民俗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自身的表演性,在表演过程中,集娱乐消遣与艺术一体化,因而受到观众的喜爱与参与。旋鼓舞以“旋”贯穿始末,无论是在动作形态上还是在队形调度中,旋鼓舞都体现出旋转、飞旋的动态特征。旋鼓舞表演套路多样,主要以“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太极八卦阵”等为主。在表演时通过轻、重、点、擦等击鼓方式来体现鼓点节奏的变化多端,再结合不停顿的击打动作和多样的队形变化,鼓声震天,场面壮观,极具感染力。
1.5 传承性
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得以交流与传承至今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时间轴线上的延续性,民俗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延续至今。古时民俗体育同其他民俗一样,在传承方式上,主要有师徒传承,即师傅传授技艺给徒弟;家族传承,即一个家族父辈传授给下一代人;传承过程中各群体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世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本质属性,旋鼓舞的传承方式是非家族性的,本着自愿原则,面向任何愿意学习旋鼓舞的人传授技艺。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地方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旋鼓舞在旋鼓制作工艺和旋鼓舞的表演内容及形式等传承内容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旋鼓舞传承的活态性使其充满活力与生命力,深受地方人民的喜爱。
2 武山旋鼓舞的传承发展策略
随着城乡经济结构的发展与转型,农村不断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传统文化生态资源出现失衡;村民生活健身娱乐方式多样化,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且外来文化不断汇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很大抨击,民俗体育在地方人民生活中被“挤占”。在新时代的进程中,旋鼓舞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旋鼓舞表演人员日益递减,鼓具制作匠人也越来越少,制鼓手艺有失传之虞,旋鼓舞表演技艺也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抢救保护。笔者结合武山旋鼓舞的发展困境提出如下相关发展策略,以期为武山旋鼓舞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1 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民众的认识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规定,传统体育和游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认定其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人要担负起一定的职责,他们是一个地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有责任将先辈传承下来的“共同文化”,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传承给下一代人。传承人要具备德艺双馨,爱岗敬业。武山当地的相关部门可以积极支持旋鼓舞传承人开展传承与传播活动,努力为传承人提供相应的政策、经济保障,使他们树立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勇气和自信心,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长期从事此项文化传承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民间文化得到社会认可,提升我国地方文化品味和文化魅力,增加地方文化自信。旋鼓舞“展示出多种多样的表演套路。在表演气质上充分体现了伏羲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因此,大力弘扬旋鼓舞的文化内涵,传承旋鼓舞的人文精神,提高当地民众对旋鼓舞的认知水平,树立旋鼓舞在地方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强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从而促进旋鼓舞在武山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2 与地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体育特色小镇
目前,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方兴未已,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如何在保护与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进行产业转化,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一般而言,民俗体育项目要融入当地的发展战略,要融入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中,要与本地的休闲、健身、生态、文化、乡村旅游等资源完美结合,开创具有传统乡村特色的体育旅游新模式。武山县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和全市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及文物会议精神,于2020年11月召开公共文化暨旅游产业工作推进会,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守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依托周边旅游资源,与民间霸王鞭、跑旱船以及民间武术等民俗活动相结合,着力打造乡村体育特色小镇,助力武山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2.3 发挥学校传承功能,鼓励中小学创建旋鼓舞校本特色课程
我国学校体育受西方体育的影响,一直都以传授竞技体育知识为主导,而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很少得到体现,随着时代发展,民俗体育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不断被挖掘,人们对民俗体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民俗体育在人们的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让学生深入了解地方民俗文化是最佳的教育传承模式。
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方面,当地中小学可创建旋鼓舞校本特色课程,将旋鼓舞以特色校本课程形式引入地方中小学,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结合本地区“端午节”期间旋鼓的风俗习惯,以及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旋鼓舞进行再创造,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的健身性、趣味性、集体性的旋鼓舞课间操。通过对中小学推广与普及,充分发挥民俗体育文化教育功能。为具有高水平旋鼓舞技术的大学生提供就业路径,激活旋鼓舞在地方学校发展的联动机制,让旋鼓舞的民俗文化在学校场域内有效地发扬与传承。
3 结论
武山旋鼓舞集粗犷与豪放于一身,具有独特而鲜明的陇右地方特色。旋鼓舞经历长期的发展与嬗变,文化形态与内在意义早已偏离最初的功能,剥离了早期的祭祀等性质,成为当地民众休闲娱乐与健身的一种民俗体育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后,通过树立地方人民的文化自信,提高地方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与地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体育特色小镇;发挥学校传承功能,鼓励中小学创建旋鼓舞校本特色课程,让旋鼓舞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