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界限感”有多重要
2022-11-05
新传奇 2022年27期
前不久,朋友圈里一段“西红柿炒鸡蛋”的视频引发热议。说的是一个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在下午4 点打算做一道西红柿炒鸡蛋带去同学聚会,但他完全不会,就向妈妈求助。妈妈先是发了一段语音,但他说听不明白,最后妈妈给他发了一段完整的烹饪视频。男孩才成功地做出了这道菜。
在接受众人赞美时,有同学问他,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是多少?他这才反应过来:妈妈是在凌晨4 点给他做的示范。
视频一出,大家纷纷吐槽男孩“妈宝”“不孝顺”,其实他不是不懂事,而是缺乏界限感。
你有你的空间我有我的自由,我们各司其职、各得其乐,这就是界限感。“西红柿炒鸡蛋”的视频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孩子一有事不是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求助父母;父母面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先鼓励而是有求必应。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曾说:“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要培养孩子的界限感,首先需要父母能够认清界限。
学会放手 孩子从3 岁开始就会通过一些行为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如果父母事事代劳,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挫败感。父母一定要懂得放手,只有不去追,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给予包容的爱,而不是控制的爱包容的爱是开放的:我尊重你的选择,给你提出建议。控制的爱是狭隘的:我否定你的选择,你必须按照我的意志生活。后者会让亲子关系失衡,长此以往界限感将不复存在。
学会温柔而坚定地拒绝拒绝孩子时首先要坚定,让孩子明白界限在哪里,且不可逾越。然后通过温柔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有把握好界限,父母和孩子才能在理解中彼此相爱,又彼此独立,活出各自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