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2-11-04杨艳芹

南北桥 2022年1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计算机网络探索

凭借较强的互动性、庞大的用户群体、较低的交换成本、较快的更新速度、较大的信息储量等优势,计算机网络得到了中职学生的热烈追捧。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网上购物、思想交流、学习数据查询等,但部分学生也在网络中逐渐迷失自我,不仅耽误了学习,心理、身体还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对于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中职教师要辩证对待,不仅要找出互联网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注意规避其对广大学生群体带来的危害。

互联网本身不会受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信息更新速度较快,在互联网的协调和帮助下,学生可以做到在第一时间快速准确地掌握社会的主流思想。互联网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因为性格等原因不愿意去表达自身的感情,网络沟通非常快速且高效,互联网的便捷能够让师生之间做到快速有效的沟通,促进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内容中蕴含的创新精神展开了深度挖掘,并以此为课程思政的入手点,讨论如何通过融入思政元素的进阶式教学案例设计,引导学生敢于创新,从而促进其创新精神的形成。

1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以知识为载体,实践的目标是探索创新精神。开展进阶式、融入创新精神思政元素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其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教学反哺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创新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只是为了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代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受到虚拟世界的巨大影响。部分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性格与在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由于互联网上的内容庞大而烦杂,具有隐蔽性较强的特征,使得人们很难发现一些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的内容,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到位,会给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带来危害。

目前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网络操作水准,对学生感兴趣的虚拟世界大环境有所掌握,从而准确发掘出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及时纠正学生容易产生的错误观念。在网络中寻找突破口,通过建设校园网站来宣传有关问题,为学生形成准确的网络观念及全方位发展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优质环境。

2    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设计思政课程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完善课程思政过程;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贯彻落实思政教育。按照“四位一体”的思路,即以知识为基础、以需求为牵引、以实践为依托、以榜样为动力实施课程思政建设。

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模式,网络信息传播模式需要加强生动性和丰富性,实现信息的高效传播。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其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驱力。教师应深度寻找课程知识目标与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并灵活结合当下热点问题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满足当下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潮流,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网络中会产生一些言行,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规范学生的言行,对其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一味鼓励,需要进行引导,将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定期推送给学生,并在微信群中组织学生交流心得,给予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正确、及时的解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还要让学生多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可以传达课程思政内容,对学生开展精准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此外,学校还可以创新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模式和方法,通过微信公众号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和辅导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实现特色教育,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

2.1  完善思政教育平台建设,树立思政典型,建立评价体系

聚焦岗位需求,需求是人们探索网络技术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是梳理网络发展阶段的关键所在,有利于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每个关键点的作用提炼出来。结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内容、学生学习和岗位需求之间的联系,对思政教学案例展開设计,能够在学生探索环节起到良性刺激作用。构建基于学校模式的共建共享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是大数据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学校要具备良好的整体意识,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互动中加强学科融合以及资源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与数据平台的服务对象一样,评价体系的建设角度也应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出发。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其运用数据平台的意识、能力和实际效果要在思政工作实践中得到检验,对于综合表现特别突出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将其树立成典型,给予奖励。

2.2  以榜样为动力,培养爱国情怀,激发创新动力

通过讲解创新技术与应用,将主要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事迹列举出来,让学生意识到勇于创新是取得进步的必要前提,通过引入现实案例使他们感受到具备创新精神所取得的正面效益。设置课前共享、课后感想等环节,增加学生间的交流机会,促进情感共鸣的形成。

3     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课程设计

3.1  教学内容

本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为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过程,三层交换机的组成、配置、特点以及实现VLAN和通信过程的网络安全思考等全被涵盖其中。

从技术理论上分析,本课程内容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学生通过对二层交换机在实现网络通信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了解AP、路由器、二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之间的差异,从而大胆进行创新。

3.2  教学目标

3.2.1  知识与技能

首先,说明AP、路由器、二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之间的具体差异;其次,在实现三层交换机的情况下,VLAN内、VLAN间通信要同步完成;最后,对网络互联中安全隐患的介绍。

3.2.2  过程与方法

按照“四位一体”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即以知识为基础、以需求为牵引、以实践为依托、以榜样为动力,精心设计4个教学环节,从反思、讲授、实操到最后的体会,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课程每个环节都有直接体现。

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沿着交换设备发展的知识线,基于二层交换机实现网络互联,将AP、路由器和二层交换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列举出来,引导学生思考相应的改进方法。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2.3.1  通过二层与三层交换机发展的知识线加深学生对网络技术发展需求的理解,领悟三层交换机对网络技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体会勇于探索带来的美好成果。

3.2.3.2  通过对三层交换机安全隐患的深入剖析,加强学生对潜在网络安全问题的了解。通过讲解网络安全问题,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3.2.3.3  通过介绍华为交换机,将华为引领全球通信的案例引入课堂,以榜样为动力,让学生了解到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有取得进步的可能性。

4     教学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时代真正来到人们身边,通过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人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促使经济效益日益增长。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的实践前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按照“单机—多机互联—网络互联”的思路对不同技术与协议的实现进行深入理解,确保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性,并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形式。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要接触和学习的一门课程,现阶段各中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对全体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希望能探索出一种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立德树人,而教师的天职则为教书育人。“课程思政”是解决如何培养人的有效方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途径,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要明确教育初心,一切工作围绕着教书育人来进行。将课程思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是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中。本文的教学过程主要由4个不同的板块所组成,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有直接体现,围绕着如何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之外,还要用典型事例来鼓舞学生,为教学目标提供直接服务。

5     小结

加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力度,对于推动和构建和谐社会非常关键,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可以让中职学生端正自身的态度,保障协调能力。让学生通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树新风、讲正气,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观念。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模式,网络信息传播模式需要加强生动性和丰富性,实现信息的高效传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工作过程中做到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一致。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学校需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提高自身的课程思政教育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也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促使教育领域发生新的变革,学校思政教育也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学校思政教育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打造大数据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平台,进一步完善将大数据运用在思政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保障制度。本文围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这一目标,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线梳理出来,结合网络发展需求、学生的学习和岗位需求等,对“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展开探索,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加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熊欢.基于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原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课程改革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3):159-160.

[2]阿喜达.基于网络仿真软件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20(01):37-41.

[3]卢慧,李华,马学彬.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原理问题点断式微翻转教学方法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2020(07):74-78.

[4]蒋中云.“計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思政“4321”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82-84.

[5]胡伟俊.计算机网络原理的教学研究[J].通讯世界,2016(22):277.

[6]李清秀.《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方法总结与思考[J].通讯世界,2015(14):255.

[7]马慧,张志立.基于学生认知的模块化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体系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16(24):52-53.

[8]隋永平,荆山,孙丽娟.浅谈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4(20):105-106,110.

[9]陈海红.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22):196-197.

[10]胡伟,范敏.关于《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考试周刊,2009(17):164.

[ 作者简介 ]杨艳芹,女,河北滦州人,滦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

[ 项目名称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课题批准号:JZY22036。

[ 摘要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优势展开深入分析,按“四位一体”的思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即以知识为基础、以需求为牵引、以实践为依托、以榜样为动力,将计算机网络课程显性知识与技能关联的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以及知识和技能要求之间的统一,探讨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教学实践。

[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建设计算机网络探索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思政建设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