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进、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 的乡村生态振兴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2-11-04马伟华赵宏进张博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聚类领域期刊

马伟华,赵宏进,张博琳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而生态振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从生态振兴角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工作重心。乡村生态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乡村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生态问题,不仅会影响乡村生态宜居,还会给乡村振兴的其他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推进生态振兴不可毕其功于一役,要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有序推进。

当前学界围绕“乡村生态振兴”这一时代命题展开了多角度探讨,由浅及深、由点到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略有遗憾的是当前学界尚未就生态振兴这一主题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回顾与反思。因此,观照当前此类研究成果的态势,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分析乡村生态振兴的研究现状,对于厘清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并对未来的创新与改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运用科学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利用 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的相关检索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更加生动、直观且详实地呈现有关乡村生态振兴这一议题的研究演进状态。

一、方法、数据与文本:乡村生态振兴研究的分析工具

(一)分析方法与工具

CiteSpace 软件使得知识图谱能够实现可视化,在对文献梳理分析的过程中,深受学界的欢迎。在数据科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科学知识图谱在文献分析中具有直观且易于被人理解的特点,成为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知识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1]。它可以借助作者共被引、文献共被引、共词分析等方法对突出和潜在的研究模式、趋势、变化进行解释和指导[2]。运用CiteSpace 软件,研究者可以进行大量文献数据的转录工作,进而生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更好地展示某一研究领域的历史、演进、现状、热点、前沿等信息,成为梳理、分析当前此类研究现状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使用CiteSpace(5.8.R3c)的可视化分析功能进行乡村生态振兴的相关研究。

(二)数据来源与检索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检索平台,选取“北大核心”和“CSSCI”收录期刊作为文献来源①部分期刊为“北大核心”和“CSSCI”共同收录,因此本文选取的数据源应包含三部分:仅为“北大核心”收录期刊的文献、仅为“CSSCI”收录期刊的文献、“北大核心”和“CSSCI”共同收录期刊的文献。,检索与“乡村生态振兴”相关的论文。首先,利用高级检索将主题词、篇名、关键词均限定为“乡村生态振兴”,经过检索可以得到3294 篇期刊文献,其中包含“北大核心”和“CSSCI”收录文献571 篇。然而,在对相关文献的初步筛选中,大量以乡村振兴等为主题词、以生态振兴为次级主题词的成果同样出现在检索结果之中,有必要对检索式进行拓展。因此,将主题检索词进一步限定为“生态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生态”,篇名限定为“生态”,摘要限定为“生态”,借助专业检索,最终构建检索式为SU%=(' 生态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生态'),AND TI=' 生态',AND AB=' 生态',再将检索时间限定为2017 年1 月至2022 年2月②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此后学界对此主题的研究逐渐升温,因此本文以十九大召开的2017 年作为数据检索的起始时间点。,经过检索可以得到2485 篇期刊文献,其中包含“北大核心”和“CSSCI”收录文献473 篇。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相比于对原始检索结果不断精炼,直到将所有不明显的主题排除在外,一个更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跳过不相关的分支[3]27,这也是更高效利用CiteSpace 的一个方式。因此,本文在这里将限定后的检索结果全部纳入考察范围。

二、发轫、合作与蓬勃:乡村生态振兴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论文年度发表趋势统计

首先,从论文的发表态势来看,近五年的乡村生态振兴研究在经历了短暂的酝酿期后,很快步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论文数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依据文献发表趋势统计(见图1),该领域研究成果发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7—2019 年成果发表量增速最快,2019 年达到一个次高峰,2020 年发文量较2019 年稍有回落,此后继续上升。这与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具有密切相关性。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规划与基层推进,我国“三农”事业展现出新的面貌。针对这一发展状况,学界进行了一系列跟踪式研究。以生态振兴为政策导向,基于其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思路,相关研究不断增加,研究范围持续拓展。

图1 文献发表趋势统计

(二)期刊分布与文献被引情况

1.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本文对刊载生态振兴领域成果的期刊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达14篇;其次是《生态学报》和《农村经济》,均为7篇;其余期刊的刊文量相对较少。从分布来看,该领域发表成果的期刊分布较分散,说明该领域尚未形成论文发表集中于某些特定期刊的情况。考察期刊的类型可以发现,更为重视乡村生态振兴研究的期刊主要是三农研究和生态研究类的期刊,当然这与期刊定位存在一定关系,也说明近年来这些期刊比较重视“乡村生态振兴”的研究。

2.文献被引情况分析

本文进一步对该领域的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从表1 可以看出,被引量最高的研究成果为温铁军的《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一文,被引次数达108 次。前10 篇高被引文献的平均被引量达81 次。由此可知,这些文献在该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6 篇高被引文章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且注重与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等方面的融合研究,再次体现出部分研究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观照与回应。就施引文献而言,新近研究更多关注乡村生态振兴的案例研究,而上述高被引文献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总而言之,具有高被引率的文献对于研究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深入分析这些文献的内涵对于后续研究大有裨益。

表1 高被引文献统计(前10 篇)

(三)研究力量分布情况

1.研究学者分布与合作情况(见图2)

在对作者信息进行合作网络分析时,作者节点(N)的数量代表该领域的研究者数量;连接线(E)代表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由图2可知,作者节点有884 个,连接线有893 条。说明目前已有大量学者投入到“乡村生态振兴”的研究中,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基础。作者发文量的多少由其节点的大小来显现;合作联系的紧密程度则由连接线来反映。据图2 可以判断,该领域已经大致形成了3 个较大的合作研究集体,以及若干个小学术共同体,合作研究体的诞生有利于一个领域中各研究的相互碰撞、共同发展。不过,从该领域的整体合度来看,合作网络密度(Density)较低,仅为0.0023,这表明该领域学者间的深度合作仍然处于低发育状态,仍有较大合作空间。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从作者发文量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目前该领域成果数量最多的学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共计6 篇;其次是苏州科技大学丁金华副教授,共计5 篇。根据普赖斯定律,N=0.749×N1/2max(N 代表发文量),发 表N篇以上论文的学者其论文规模是该领域论文总数的一半[4]。也可以这样认为,在同一个研究主题下,一批高产作者贡献了近半数的论文。在“乡村生态振兴”这一领域,单个作者最大发文量为6篇,代入可得N ≈2,即核心作者的发文量最低为2 篇。通过进一步计算可以得知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占比为32.6%。由此可见,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也说明该研究领域还处于发展上行区,依然存在诸多议题留待更多学者进行深入探讨。

2.研究机构分布与合作情况

通过可视化图谱分析(见图3)可以发现,研究机构节点(N)有295 个,连接线(E)有125 条。鉴于该领域已经储备了较大数量的研究机构,并且其中的多数研究机构将对这一领域持续保持浓厚的研究兴趣,乡村生态振兴的研究将在未来显现出更大的后发优势。进一步对研究机构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发现,发文量较多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等。就研究机构类型而言,这些论文的作者大多出自农林类高校,而综合性院校相对较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与上述高校的专业定位密切相关。此类研究机构的研究专长和特色助推了对该议题的研究,结合环境科学、农学、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等多个学科视角,为生态振兴领域贡献力量,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略感遗憾的是,研究机构的整体网络密度(Density)仅为0.0029,这说明“乡村生态振兴”这一领域的研究机构虽多,但彼此间的联系和合作同样欠缺。据图3 可以直观感受到,各机构之间的可见连线较少,仅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下辖几个研究所形成研究机构小共同体,更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仍然相对较少。另外,据图3可知,研究机构间的跨学科合作很少,在仅有的合作连线中,多为农学相关机构、地理学相关机构、环境学相关机构或管理学相关机构的学科内合作,鲜有机构间的跨学科合作。

图3 机构分布网络图谱

总之,就研究力量而言,尽管该领域的研究规模在不断壮大,但是研究者之间与机构之间的合作仍然缺乏。一方面,从整体而言,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依然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机构总体呈现出数量多、较分散的特点,各研究机构尤其跨学科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相对较少。因此,在乡村生态振兴领域,未来的合作空间,尤其是跨学科协同研究的空间仍然十分广阔。

三、演进、转向与前沿:乡村生态振兴研究的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和中心中介性分析(见图4、表2)

CiteSpace 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功能可以较好地显现出某一领域大量论文的研究主题。在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中,不同的关键词由不同的节点来表示,节点圆圈的大小能够直观地体现关键词的出现频率[5],节点越大则表明该关键词的研究热度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也能够反映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节点之间的连线关系粗细与否,则反映了关键词之间是否具有紧密关系[6]。据图4 所示,关键词图谱网络节点(N)有681 个,连接线(E)有1142 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49。其中“乡村振兴”出现频次最高(156 次),“乡村旅游”(39 次)和“生态文明”(24 次)则次之。

图4 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

网络图谱分析中还有一个常用概念是中心性(Centrality),其能够衡量某一节点在整个网络中是否处于中心程度;中介中心性则扮演着衡量节点在网络中“桥梁”作用的角色。当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位于其他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时,其便位于核心位置[7]。中心中介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某个领域研究的主要旨趣,但是一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并不意味着它的中介中心性越高,二者之间并不一定具有正相关性。在生态振兴领域中,“美丽乡村”一词的频次排在第4 位,而中心中介性却排在第7 位。据表2可知,在乡村生态振兴领域的研究中,“乡村振兴”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关键词,中介中心性最高,这表明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部分仍然聚焦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之下。通过对中介中心性的研究还可以发现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关键词。如“乡村旅游”的中介中心性为0.25,仅次于“乡村振兴”,这说明“乡村旅游”也是乡村生态振兴研究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

表2 乡村生态振兴研究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前15 位)

通过对关键词和中介中心性的分析可以推断该领域研究的大致主题与方向。“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美丽乡村”“产业融合”等高频次和高中心中介性的关键词体现了乡村生态振兴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政策背景下的方向聚焦和路径探索。也可以说,这些研究视角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性最为直接,容易获得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从而会得到更多的研究。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将关联程度最高的一组关键词聚合为一个类别,并且运用不同的标签进行标注,是关键词聚类分析的主要方法,用以识别和探测某一研究领域内具有方向性、代表性的知识子群类团[8]。本文基于检索而得的文章,选取每个年份中被引最高的前100 篇论文,利用关键词聚类生成聚类视图(见图5)。在聚类图分析中,不同的区块颜色代表不同的聚类。从时间与颜色的相关性来看,蓝色区块早于绿色区块,黄色区块则晚于绿色区块,以此类推[3]15。

图5 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

在该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中,聚类的信息模块性(Modularity)Q=0.7886〉0.3,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S=0.9284〉 0.5。这说明该聚类在界定各个子领域上的区分度较高,具有良好的聚类效度,聚类图谱的绘制效果是令人信服的[9]。在该聚类视图中,最大的聚类是#0 乡村振兴,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始终聚焦于“乡村振兴”这一关键主题。进一步对其他聚类进行分析时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乡村”和“生态”,这也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始终紧扣这两大主题。

不同的关键词共现标签和聚类标签也较好地反映了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将乡村生态振兴的研究重点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聚类标签反映了当前学界研究的政策背景和政策依托。相关研究立足于中国乡村治理的现实境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对具体的乡村问题展开了探讨,并体现了政策逻辑层面的连贯性,“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三者统一于“三农”事业的接续发展。第二,“乡村聚落”“乡村景观”“生态文明”“生态环境”“乡村生态”“生态资源”“乡村生态环境”等聚类标签体现了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对象。在内容上将研究划分为乡村村居环境、乡村生态产业、乡村生态治理三种类型。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的角度探究乡村生态振兴,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内涵、外延以及未来的主攻方向,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环境治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生产发展”“生态灌区”等聚类标签体现了生态振兴实践路径中的细微问题。乡村生态既是保护的目标,同时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借助乡村的本土资源和比较优势可以实现经济和生态的良性互动。

以上分析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以及政策深入,相关研究者对于如何推动并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学界已经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乡村生态振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注重把握乡村生态振兴的长期性、基础性和联动性,准确研判当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因地制宜地完善乡村环境治理手段,推动生态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协同保护,走协同发展的道路。

(三)研究进程分析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我国乡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政策实践和现实的发展,乡村生态振兴的研究呈现出由点到面的演进特点,关注领域不断拓展和增加。据此,本文将乡村生态振兴的研究历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 一,研究起步阶段(2017—2018 年)。在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提出之前,此类主题的成果数量相对较少,主要聚焦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生态旅游”等主题,暂未统合于一致的宏观政策背景之下,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三农”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时的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基础。以2018 年为起点,相关研究开始聚合于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宏观战略背景,“乡村振兴”聚类开始和其他聚类产生共现关系,在此之后其相关共现关系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成为真正的核心关键词。这主要是因为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学界经历了短暂的酝酿期,随后研究逐渐升温,研究数量和范围开始呈现增加和扩大的趋势。

第 二,研究升温阶段(2019—2020 年)。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精准脱贫、农业发展、乡村建设等工作制定了详细计划。在生态宜居层面,文件立足农村人居环境、污染治理、绿色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对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出了具体要求。伴随政策指导的立体化、细致化以及相关学术成果的不断积累,学界对生态振兴的研究逐步呈现出“中心发散”的态势: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核心主题,重点关注“环境治理”“生态农业”“精准扶贫”“生态建设”“生态宜居”等领域,对村居环境治理、生态农业发展、生态资源恢复与保护等进行研究,在总体上体现出对乡村生态振兴内涵阐释和实现路径的观照。自2019 年起,学界开始关注生态振兴领域的“文化主体”作用,提出建设乡村文化生态的重要性,搭建起了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重塑的桥梁,为生态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开始体现出生态振兴与其他维度的互通性。

第 三,研究发展阶段(2021—2022 年)。2021 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级的政府部门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实践工作的推进也为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两山”理论①“两山”理论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遵循。的指引下,学界开始加强对“生态扶贫”“生态减贫”“返贫风险”等主题的研究,将生态振兴与精准扶贫、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相结合,深入探讨了衔接机制中的诸多深层问题,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振兴研究的不断细化。本阶段的研究体现出另一个显著特点则是注重对地区生态振兴的绩效评估和风险评价。这类研究主要以模型量化为主,进行相对集中的分析研究,从绩效方面看待现今乡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部分问题,如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估进行分析,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等,为乡村生态振兴治理成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始终是该领域研究中最主要的关键词聚类,这也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始终置身于“乡村振兴”这一时代命题之下,并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重点。生态振兴的研究一方面始终扎根乡土、对话时代;另一方面也始终与其他相关议题密切相连并不断拓展,成为乡村振兴这一“三农”工作总抓手的重要支柱。到目前为止,乡村生态振兴研究历经了起步、升温和发展三个阶段,大致呈现出研究主题多层次化、研究方法多元化的态势。这些研究成果又将辅助于乡村生态振兴的工作实践,从学术层面推动乡村振兴研究的发展。

四、梳理、反思与发展:乡村生态振兴研究的未来展望

随着乡村生态振兴研究的逐渐深入,相关研究也由宏观到具体、由问题到路径,不断铺展开来,既有具体理论、概念的阐发,也有丰富多彩的案例支撑,更有结合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对策建议。总体而言,回首过去五年有关乡村生态振兴的研究概况、力量分布、主题变迁,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可以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展望。

第一,研究主题需要进一步扩大。从现有研究趋势来看,该领域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结合度最高,未来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背后的生态价值对于生态振兴的推进非常必要。但乡村生态振兴并没有唯一的样板,仍然需要因地制宜。“环境治理”“生态农业”“乡村景观”等均是该研究的热点聚类,相关研究继续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精准扶贫”“发展策略”“路径”等也是重要的关键词聚类,这也提示研究者需要继续将“三农”领域的实际问题与乡村生态振兴相结合,搭建有效的乡村生态治理体系。总体而言,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也是推进我国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应该牢牢把握乡村振兴这一核心战略,伴随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不断调整研究方向、细化研究主题、拓展研究边界,将乡村生态振兴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村居环境等方面加以探索,并在实践层面努力推动生态振兴与地方经济发展、乡风建设等工作的协同发展,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研究视角需要更为多元。乡村生态振兴作为学科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研究范围涵盖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农学、环境科学、旅游管理学等学科,这也意味着其研究视角应当是跨学科的、多元化的。从当前的期刊与研究力量分布来看,有关生态振兴的研究视角存在一定的虹吸效应,更多与各自学科内的范式对话,且在学科内部的对话范式较为单一。部分研究在难以突破某一学科固有研究视角和理论框架的境况下,将多个类似的经验研究个案嵌套于同一研究范式或同一研究视角之下。长此以往,该领域的经验研究内容可以得到精细化发展,但也会造成该领域的研究难以拓展学科边界,并且很难以战略性、整体性的高度回应生态振兴的发展趋势。因此,未来乡村生态振兴的研究应当具有多元协作的视角,一方面跳出单一的理论研究范围;另一方面突破固有的学科边界,着眼于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本身,从诸多学科中选择契合的理论与方法,并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整合。

第三,研究学理性需要进一步增强。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而获得长足发展的生态振兴研究,具有鲜明的政策分析或案例研究导向。尽管已有研究从主客体等多角度对生态振兴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但部分研究者仍然将研究重心放在现实问题的阐释分析上,进而提出了政策建议和解决方式。在此过程中,系统性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研究仍然比较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领域研究的相互对话以及理论提升。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从学理层面对乡村生态振兴进行探究,以不同个案来阐释或印证相关理论显得极为重要。这样不仅能够摆脱就事论事的局面,还能增强研究成果的理论性,更好地实现学科之间的对话,并通过研究个案的丰富来实现某一学科根据此类研究的深入而形成新的范式。

作为一种现代性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体现,社会学理论自身的基础是建立在现代化内涵之中的,有关现代化的发展深深植根于社会学理论的母体之中。立足于乡村振兴这一时代命题的生态振兴正是当前现代化浪潮的重要一维,恰恰契合了社会学理论的价值面向。因此,未来乡村生态振兴的学理化发展可以进一步从社会学理论中汲取营养,以愈加清晰的分析逻辑、愈加规范的理论架构、愈加学理化的思想表达,扎根本土、对话前沿、面向未来。

猜你喜欢

聚类领域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 IT领域大事记
期刊问答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领域·对峙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
自适应确定K-means算法的聚类数:以遥感图像聚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