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2022 年突发事件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以中国知网篇名“突发事件”的文献为考察对象
2022-11-04董娟
董 娟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53)
2019 年底爆发且全球蔓延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已持续三年,拐点仍未显现。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1 月,英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5.5%,续创1992 年3 月以来新高;欧元区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同比上涨5.1% ;土耳其CPI 同比上涨48.69%,环比上涨11.1% ;美国CPI 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再度“爆表”,IMF 将2022 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下调……从中长期看,疫情持续已经为全球经济带来不可逆的改变[1]。实践催生理论的同时也在不断修正理论。作为无预期、难估计、突然发生、后果严重、需要紧急应对的特殊事件,突发事件已经被叠加、赋予了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跨地区、国界,单靠一地、一国力量无法有效根除等新的内涵。理论更新,意义重大。其中,文献梳理、定量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是定性研究的基础,因为大多数社会研究者在研究设计时都是从文献回顾开始的,唯有此,研究者才能获悉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2]。因此,追根溯源,历史总结是掌握研究概况的必要手段。
一、突发事件研究的整体分析
为了进一步全面掌握我国关于突发事件的研究现状、特点及优化空间,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篇名为“突发事件”精确检索到的13649 篇文献为统计文本,以期勾勒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从而为进一步深耕、拓展提供些许建议。通过对我国突发事件研究文献的整体梳理后,不难发现,我国学界关于突发事件的研究可以划分为雏形、探索、上扬、徘徊等阶段(见图1)。
图1 1985—2022 年我国“突发事件”研究整体分布
(一)1985—2002 年,雏形阶段
这一阶段文献研究整体相对较为欠缺。起步晚、发展缓是这一阶段的特点,这一点可以从研究文献的数量、内容中得以反映。
首先,在中国知网以篇名为“突发事件”进行检索①截至2022 年3 月15 日,以篇名为“突发事件”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检索到的文献数量为22129 篇,其中,中文文献数量为13649 篇。,检索到最早的国外文献是在1889 年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的篇名为《根特的突发事件》(Emergency cases in Ghent)。我国在中国知网检索到的文献最早则是1985年发表在《新闻战线》中《在突发事件面前——谈谈我们抗洪救灾报道的情况和体会》。时间不同之外,对于突发事件的关注也存在差异。我国早期对于突发事件的研究主要围绕新闻与媒体报道展开,而国外则聚焦公共卫生及医学领域(见图2)。诚然,统计结果不可避免会受样本收录遗漏、不穷尽等因素影响。但,起步相对较晚是我国在这一领域早期研究的基本情况。同时,中西方从事这一领域研究一开始就具有各自的视角与侧重点。及至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我国学界对于突发事件的研究得到了一定拓展。
图2 1985—2002 年我国“突发事件”研究学科
这一时期,我国学界继续聚焦突发事件新闻媒体报道的同时,从1998 年起开始转向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注(见图3)。譬如有学者根据当时我国的社会发展,将突发事件根据具体利益分为“劳动型”和“生活型”,并提出应对举措[3]。1999 年学界对于医学临床突发性事件诸如冠心病、心脏病等引发的突发性事件愈发关注,但新闻媒体以及群体性事件应对仍是研究重点。总之,这一阶段突发性事件研究主要还是围绕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大事故如何应对展开,且研究成果数量、学科分类都显得较为零星且分散,整体处于雏形阶段。
图3 1990—2002 年我国“突发事件”研究主题
(二)2003—2006 年,探索阶段
2003 年“非典”疫情的出现,促使学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了极大兴趣,一时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研究数量猛增。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研究围绕“非典”应对之外,主要侧重突发事件过程中如何应对网络谣言,以及与之相应的应急机制、法律法规、新闻报道、劳动关系、心理预警、心理疏导、国外经验等内容。此外,较之于雏形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除了探索如何应对高校、城市、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更加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实现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警、事中疏导、法治化建设,以及如何利用中医药方法有效应对等内容。出现以上变化,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界对于突发事件研究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当时“非典”实践的经验与总结。突发事件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较之于初期,这一阶段学界对于突发事件的探索研究无论是文献数量,还是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2007—2013 年,上扬阶段
200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标志着我国对于突发事件应对进入制度化发展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学界关于突发事件法治化研究的热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2007 年起,学界开始将研究旨趣投向突发事件法律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围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实施等问题对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特点等相关内容展开研究。理论与现实的需要极大提升了突发事件的研究热度,文献数量在这一阶段整体处于飞速上扬阶段。此外,研究过程中,学界也愈发意识到信息公开在突发事件舆情引导过程中的重要性。国家先后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 年5 月1 日开始实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9 月出台)、《保守国家秘密法》(新修订后于2010 年10 月1 日开始实施)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由此进一步激发了我国研究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热情。在此背景下,危机管理这一词汇开始频频出现,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总之,综合要素使然,掀起了我国突发事件的研究高潮。2013 年我国突发事件文献数量达到峰值1427篇(见表1)。
表1 1985—2022 年我国“突发事件”文献统计
(四)2014 年至今,徘徊阶段
2014 年至今,即便2020、2021、2022 三年仍在疫情期,我国突发事件研究文献数量与2013 年峰值期间比,显得不温不火,徘徊前行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
文献作为学术研究重要参数之一,其发展脉络在某种程度可以反映出该议题在学界的研究热度与现实关注度。通过分析数量及主题分布后,可以清晰地看到,经过了2013 年的峰值后,2014 年我国关于突发事件热度开始减退,文献数量开始下滑,且幅度相对较大。值得注意的是,至2018、2019 年底,文献数量跌至峰值时期的近三分之一,令人骇然。然而,2019 年底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跃至研究榜首,文献数量再次反弹,由2019 年的547 篇增至2020 年的937 篇,增值近一倍(见图4)。2020 年起,公共卫生事件重新成为我国突发事件研究的重点①由于新冠疫情爆发于2019 年底,恰好与期刊刊发周期错开。统计分析2019 年的突发事件研究,主题主要聚焦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可见,即便有2003 年的前车之鉴,但就文献数量及主题分布看,学界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关注度依旧不高。,理论聚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本身以及如何应对处置。然而,2021 年,文献数量又开始减少至721 篇,且就目前来看,预期2022 年文献数量,大致应该和2021 年相当。研究的主要主题、次要主题主要分布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本身,譬如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等;二是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处置(见图5、图6)。其中,新闻与传播、行政管理学、教育学、灾害学、经济学、医学、社会学等仍是我国突发事件研究的主要学科(见图7)。
图4 2014—2022 年我国“突发事件”文献
图5 2020—2022 年我国“突发事件”研究主要主题
图6 2020—2022 年我国“突发事件”研究次要主题
图7 1985-2022 年我国“突发事件”研究学科
总之,通过梳理不难发现,我国对于突发事件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研究成果比较零散,且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之,研究热度在相当程度上受国内外环境及政策性影响较大。因此,及至目前,我国的突发事件研究仍在徘徊,需进一步在理论模型、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与深耕创新。
二、突发事件研究的具体分析
截至目前为止,围绕突发事件,不同学者分别从各自视角展开研究。具体来看,热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公共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医院突发事件、地铁站突发事件、自媒体突发事件、微博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中的公众应急信息行为、网络谣言危机预警、网络舆情传播、网络社交关系、网络社交媒体表达、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网络舆情风险评价的投影寻踪建模等。根据研究主题进行归类,主要集中在什么是突发事件,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如何创新突发事件管理等方面,简言之,主要围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网络舆情三个方面。
(一)围绕突发事件本身展开的研究
什么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有哪些?是学界研究这一议题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见图8)。学界早期对于这一概念的解读相对较为宽泛,通过横向剖析具体事件诸如突然事件、重大突发事件、非常规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公共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等进行概念界定。譬如有学者就一般意义上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后,认为突发事件是超越常态、脱离常规的事件,一般可分为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两大类[4]。
图8 1985-2022 年我国“突发事件”主题研究
有的则通过纵向历史分析的方法进行解读。譬如通过对《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以及党和政府历次重要会议进行分析后解读“突发事件”概念,认为这一概念是我国约定俗成的名词,不是外来一对一的翻译,在我国经历了20世纪80 年代中期之前军事外交领域,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到2003 年社会治安领域,2003 年之后社会安全事件三个阶段,是一个内涵、外延逐渐发展演化的概念[5]。还有学者从风险社会视角对突发事件的概念进行解读后认为,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和“危害性事件”两个语义要素构成的,且在风险社会视角下具有现代性的时空性质,以及损益形态的事件性质等特点[6]。甚至还有学者认为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于突发事件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中西方对于突发事件本身在概念界定过程中也不尽一致[7]。总之,“突发事件”概念作为非舶来品,内涵丰富、外延广泛。
(二)围绕应急管理展开的研究
2003 年“非典”疫情后,实践向理论发问:如何应对突发事件?通过篇名“突发事件”在中国知网检索,按照主题分组浏览后发现,围绕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应急机制、突发事件处置、突发事件应对法、预警机制、应急处理、应急决策等主题高频出现(见图9)。应急管理已然成为我国突发事件研究的联动主题。学界开始着力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具体层面展开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学界对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主要从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机制、应急能力、应急体制等内容进行研究。之所以形成以上研究态势,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特殊国情与实践的结果。
图9 1985-2022 年我国“应急管理”主题研究
首先,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行政主导型国家权力结构决定了我国对于突发事件应对主体、责任、成本等主要由国家、政府承担。因此,特殊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客观造就了特殊治理模式的同时,我国国家治理拥有世界各国难以企及的治理成本与治理负荷[8]。2003 年抗击“非典”被国内学界定位为中国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起点,并形成了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核心内容的“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和法制[9]。在此基础上,强调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以及政府角色、功能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我国学界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学界真正意义系统全面关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从2003 年“非典”开始,并主要通过公共政策视角分析这一议题。
其次,以往研究多是从“为今之计”的视角[10],从各自角度强调如何在技术尤其制度层面优化结构、提升效能,即如何通过理论研究弥补实践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体制、机制、法制的短板。应急预案制度缺失成为学界共识[11]。因此,2003 年作为分水岭,学界开始强调应急预案体系的建构。
再次,情报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从情报体系角度强调情报信息对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是情报搜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也是学界研究如何完善、创新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界围绕情报搜集主要利用情报学方法,将情报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并分别提出应对的方法与手段。诸如有学者通过爬取33 个智库在Q 事件期间发布的各类型资料,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研究后提出,融合众包模式、鼓励公众参与、引入新兴信息技术、提高应急情报需求感知效率以及提升应急参与主体协同联动水平可以更好地发挥我国智库在突发事件应急情报中的保障作用[12]。
最后,模型分析、建构是我国学界研究这一议题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手段,并从各自学科角度提出了各种理论,譬如政治沟通理论、扎根理论、冲突理论、协同理论、韧性理论、PRS 理论、动机认知理论、情绪归因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模糊-证据理论、流变-突变理论、媒介-依存理论、熵理论、耗散结构理论、D-S 理论、粗糙集理论等。
(三)围绕网络舆情展开的研究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对于民主政治的思考,并在不断为自己开拓着人类对于民主政治的思考[13]。移动互联时代的开启,意见领袖、网络大V、网络水军、网络公关、网络洗地、网络话语,甚至网络意识形态开始蔓延发酵,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且日益凸显的舆情发酵、谣言假新闻催生的空间。加之,网络舆情发酵、控制、监管存在诸多新的特点及监管盲区,现实要求必须全面系统关注如何应对网络突发性事件。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控制,避免网络舆情失范成为学界研究突发事件过程中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见图10)。目前,国内学界主要围绕舆情风险、舆情传播、舆情演化、舆情监测、舆情引导、舆情处置等方面展开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进行研究(见表2)。
图10 1985—2022 年我国“网络舆情”主题研究
表2 1985—2022 年我国“网络舆情”文献统计
目前学界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宏观概要性说明强调网络舆情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性。譬如通过对自媒体、新媒体、意见领袖、网民群体、信息流在突发事件当中的重要性强调当前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其次,利用个案分析网络舆情,并解读影响因素。譬如有学者通过基于新疆棉花事件,使用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爬虫程序分别采集微博和Twitter 的用户评论数据,运用时间趋势分析、情感分析、LDA 主题模型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探究国内外舆情传播趋势、信息来源、主要讨论话题及传播网络结构和差异[14]。最后,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学界分析突发公共事件更多是从利益相关者、情报学、生命周期理论等角度,从技术层面进行量化研究,强调有效的风险评价指标、预警模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总之,尽管我国学界关于突发事件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整体发展相对较快,且成效显著(见图11)。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突发事件概念、类型、特点、应对等已经产生新的变化,因为突发事件作为紧扣现实的理论研究,其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003 年“非典”疫情,尤其2019 年底至今仍在不断变异、分裂各国、撕裂世界的新冠疫情,以始料未及的方式不断刷新人类对于突发事件本身的认识与思考。现实世界中历经的种种挫折与教训,无不一再敲响警钟,警示世人:人类的科技理性远远未能穷尽整个宇宙的所有密码;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生活也不断向科技发难;理论研究必须与时俱进,甚至需要快一步,从而能够发挥预警、引领的功能。因此,尽管我国在突发事件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应止于此,应进一步拓展、深耕,从而更好地服务现实。
图11 1985—2022 年我国“网络舆情”主题研究
三、关于我国突发事件研究的若干思考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量子化以及“融合科学”和“开放科学”时代的来临,公共治理的研究范式以及知识体系正在发生改变[15]。从政策研究的角度来看,从重大突发事件中学习,在本质上可以界定为在重大突发事件后能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16]。通过整体梳理、具体分析不难发现,突发事件研究在我国仍处于徘徊阶段。之所以作出这一结论,不仅基于文献数量,更源自目前这一领域研究的自发、零散状态。面对当前疫情迟迟不退造成的全球经济颓势及各种不稳定影响,世界各国都在迫切寻求破解之道。我国理论研究更应迎头赶上,通过理论创新,提升研究力度、深度、效度,突破现有认知障碍与瓶颈,有效破解实践困境。
(一)重视突发事件研究本身,加大研究力度
较之于国外,突发事件研究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之外,在发展过程中,突发事件研究受国内外环境影响也较大。在2003 年“非典”疫情冲击下,一度掀起了关于突发事件,尤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热潮,随后国家在政策层面也开始强调设立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但是,随着疫情快速消散,研究热度也随之散去。然而,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已持续近三年,且各种已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负面影响一再刷新人们的认知。因此,当前研究,应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拓展研究维度,改变先前突发事件在我国“现实急需,研究极缺”的窘境。理论研究应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更应善于逆向思维、总结教训。此次疫情应对中前期遭遇的很多失误有相当部分是十九年前教训反思不足所致,这也给当下的理论研究敲响了警钟:在制定任何一项制度、体制、体系、政策时都必须提前预设纠偏、纠错、补救备选预案,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现代政府,这也是科学与理性精神的基本要求。因为预设失败补救是现代政府必备能力与技能之一。同时,如何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建立快速、高效应急预案及快速反应机制也是现代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与能力的基本要求,更是当前及今后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向。
(二)精耕突发事件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深度
目前,我国对于突发事件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整体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综合院校、理工科院校及少数文科院校(见图12)①截至2022 年3 月6 日,以篇名为“突发事件”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检索到的文献,按照研究数量排名前20位的机构进行分组的结果显示。。就研究层次来看,主要集中在基础社科理论研究,基础应用、行业指导、标准与质量控制、党的建设与党员教育等实践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分布严重不平衡(见图13)。
图12 我国“突发事件”研究机构
图13 我国“突发事件”研究学科
众所周知,突发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外延较为宽泛的词汇,涉及面较广且复杂,不仅包括人为造成的突发事件,还包括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此外,人为、非人为造成的突发事件又可以根据内容、特点等不同标准进行二次、三次等不同次级层面的细分与再细分。因此,突发事件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广而精、广而细的研究。
但就现有的研究文献可见,我国突发事件的研究主要侧重狭义解读,以人为导致的突发事件为主进行的反思与应对,即研究主要围绕人为因素导致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事故,相形之下,非人为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研究相对欠缺;侧重基础社科理论分析与建构,基础自然、基础技术、基础工程、基础医学、基础应用、应用实践等层面研究相对较少,导致我国现有研究在数量严重不足的同时,没有形成关于突发事件的研究领域、研究范式、研究体系,从而造成无法实现这一领域的精细化研究。
(三)创新突发事件研究方法,提升研究效度
我国突发事件研究起步晚、发展缓的现状,使得目前我国对于突发事件的研究主要采用微观个案研究,通过理论框架分析某一事件过程中突发事件的阶段、特点及应对,以期对该类突发事件产生普遍指导意义。较之于微观个案研究,宏观概述研究相对较少且显得过于概括,尽管提及了国家、政府、政党等权力、组织层面对于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政策预警、体制、机制、制度设置,然而这些研究数量较少的同时,论述过于大而化之,最终令其在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弱,无法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相当程度影响了其对于现实的引导和指导意义,即影响了理论对于实践的现实影响力。突发事件研究源于实践且贴于实践,当前愈发复杂多变,突发性、破坏性的同时还日益表现出随机性、瞬时性、传染性、蔓延性、肆虐性、跨国性、复合性、变异性等奇形怪状的表征。因此,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研究过程中理论方法的创新,加强跨学科合作交流,利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创新研究理论与方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加强跨学科研究,利用情报学、信息学、传播学、政治学、法学,甚至医学、传染病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与理论,进行综合性理论方法的应用。简言之,通过理论、方法等手段的创新,提升研究效度与实践效果是当前及今后这一领域研究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学界在这一领域努力的方向。
“非典”一时间掀起了学界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的热潮,然而随着时间的逝去,热度迅速降温,研究遇冷,直至2019 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严苛的现实再次为理论研究敲响了警钟:专家学者进行理论研究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理论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代表托马斯·索维尔所言“专家们经常被官员们召去,不是出于为负责官员的决策制定提供事实信息的目的,也不是出于为官员提供不带偏见分析的目的,而是出于为已经制定好的决策提供政治掩护的目的。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决策从体系性程序中游离出来,会导致成千上万人不得不去进行多方适应,并且人们也不得不自己承担他人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或为此付出代价。”[17]因此,必须重视研究本身,加大研究力度,精耕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深度,创新研究方法,提升研究效度,应对实践,服务实践,才是理论研究的初心与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