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体验的亲子家居服趣味设计应用研究
2022-11-04张佳宁
张佳宁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1)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对服装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内家居服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发展前景越来越好[1],但也存在产品同质化、设计不足和创造力不足的问题。“85后”作为家居服装市场服装消费的新驱动力,其消费理念表现出对原创性的忠诚、对个性的追求、对设计产品的较高敏感度等特征,考虑到孩子的着装需求,他们在亲子家居服方面的审美越来个性化和时尚化。
1 亲子家居服趣味设计研究
1.1 研究背景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很多人居家活动,家长与孩子之间缺少互动,进而对亲子家居服要求具有情感体验、亲子互动等功能,而“85后”家长更注重休闲活动的多样化,对亲子家居服装的要求也较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消费含义从“物的消费”转变为“符号消费”,表明从“物质实践”到“符号实践”的深入,同时也表明消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意涵丰富且复杂[2]。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情感体验属性与本土文化、商业相结合,在保留本身的个性与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实现国风化、商业化的效果,同时也给亲子家居服趣味设计提供新的参考。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转变,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且与众不同的创作路径。在时尚行业中,如从中商网平台上有关家居服的图表中不难看出,亲子家居服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亲子家居服被赋予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成为一种日常化的生活方式。随着中国不同行业快速发展,人们更多着眼于亲子家居服的原创性、互动性和个性化。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情感体验、剪纸艺术的图案布局和技法运用为理论研究前提[3],研究亲子家居服的趣味性实践,深入了解“85后”家长的消费现象,以亲子家居服理论知识为基础,对“85后”家长和3~6岁儿童开展问卷调查,同时对相关亲子家居服品牌中剪纸元素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亲子家居服是如何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专业理论相结合,总结归纳出其中的趣味化艺术特征,结合当下流行趋势和情感体验与亲子家居服的联系,从色彩、款式、图案、材料等方面深入剖析亲子家居服所体现的人文价值、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最终得出合理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进而制作出令人满意的服装成品。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和分析与本主题相关的书籍、期刊和学术文章,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研究法。以情感体验、剪纸艺术的图案布局和技法运用为理论研究前提[2],建立一份电子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市场上亲子家居服设计现状,了解“85后”家长及3~6岁孩童对亲子家居服的设计需求,为后续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Web of Science检索数据库中的英文期刊论文和CNKI数据库近五年关于情感体验服装和亲子装的文献进行分析。
截至2022年6月,国内外近五年关于情感体验服装和亲子装的研究仍有缺失,鲜少有与基于情感体验的亲子家居服趣味设计相关论文。有关亲子家居服的研究分为提取国风设计元素、情感趣味性研究和市场、行为特征研究3个部分。首先,有关趣味设计的研究,没有学者单独对趣味互动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4],基本是研究亲子家居服或亲子装图案设计,并简单提出相应的设计要点;其次,如今的设计仍存在同质化、感性互动缺乏等问题。
因此,研究以情感体验为基础的亲子家居服趣味设计十分必要。要将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亲子家居服建立起必然关联,在建立关联的同时融合情感体验、亲子互动和趣味设计,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2 基于情感体验的亲子家居服趣味设计应用研究
2.1 亲子家居服趣味设计
通过对亲子家居服与传统文化、商业成功结合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探究,笔者总结了以下设计原则。
2.1.1 安全性设计
安全性设计是实现趣味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和前提,设计亲子家居服首先要确保穿着者的人身安全[4]。安全性是消费者穿着服装、日常生活必须确保的前提,否则人们很难有兴趣进行交互体验,更无从感知情感的升华。除此之外,在设计亲子家居服时,还要满足穿着者对颜色、面料、装饰的需求,如颜色要符合3~6岁儿童的视觉感官喜好以及避免面料引发的安全隐患,如割伤、误食等。
2.1.2 感官趣味设计
(1)视觉外观。在结构上,家居服采用趣味分体设计,主要表现在有创意的服装外轮廓形态、服装下摆、领型设计和贴袋设计上;在色彩上,为了统一视觉感官,采取中性色,整体色彩的选择不超过3种,避免造成视觉混乱[4];在图案上,为了宣扬本土文化,选择便利的表现方式—剪纸,加强亲子家居服的视觉冲击力并丰富整体内容,增强可观性,例如,可以选择较为复杂的动物剪纸图案,提高趣味性。儿童对动物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将动物图案设计在服装上,以此作为喻体,完全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
(2)触觉手感。设计师要从面料着手考虑安全性问题,因此,可采用亲肤、柔软、毛绒面料,如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面料,可将其通过手工剪纸封闭于表层,但仅在口袋处进行装饰设计。
(3)嗅觉体验。尝试在亲子家居服的衣袖处放置木质香片,让穿着者感到安逸、舒适,平复因为长期居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
(4)听觉感受。该感官体验属于隐性的趣味体验。以Gap推出的儿童运动服为例,Gap与玩具公司合作设计出一款有收音功能的儿童运动服,收音机控制板藏于儿童运动服的袖子里,电池组则放置在口袋里,帽子里还安装了可拆卸的喇叭[4],儿童戴上帽子便能听到音乐。
2.1.3 亲子互动趣味设计
亲子互动是指“85后”家长与3~6岁儿童能通过亲子家居服体验游戏活动实现情感联系,拉紧父母与孩子的情感纽带,以此实现情感的升华,渲染更温馨的家庭氛围。亲子互动趣味设计主要分为以下4点。
(1)通过毛巾绣、戳戳乐、戳戳绣等方式(图1),绣上动物图案,增强触觉体验感。在刺绣图案后,装上拍拍灯来提高互动趣味性,让整个亲子家居服既贴近生活,又富有创造力。
图1 毛巾绣、戳戳乐、戳戳绣
(2)为了更好地增强亲子互动的趣味体验,可以在服装上设计特殊装置。例如,当孩子在荡秋千时,为了保证安全性,可以在儿童服装上设计一些“小装置”,如图2所示。考虑到孩子抓力不足,可以通过户外装备绑带、防护裤、大弹力腰部束腹带等连接。大弹力腰部束缚绑带需穿过儿童的腋下和后腰处,以加强荡秋千时孩子腿部、腰部等位置的抓合力,让儿童可以贴在家长腿上荡秋千。
图2 装置设计
(3)可借鉴魔术贴的设计方式,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制作出属于自己衣服的布贴(图3)。将布贴裁剪成自己喜欢的样式并粘在衣服上,营造温馨的互动氛围,既可以加强亲子互动,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图3 布贴
(4)创新设计儿童家居服的拉链。在亲子家居服的腹部设计一条拉链,家长可通过儿童家居服的拉链开合来变换动物的嘴部表情,让孩子不自觉地玩变换游戏,乐在其中,实现趣味设计,而这种拉链设计也考虑到儿童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4]。
2.2 创新点
亲子家居服的设计都是基于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到趣味设计在亲子家居服饰品牌及商业市场中的运用。
(1)制作特定生活背景下的亲子家居服。基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制作特定时期的家居服,不仅要分析生活环境的变化,还要根据流行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在设计中体现相关生活背景下的人文价值、学术价值以及商业价值。
(2)增加亲子家居服的功能。融合新的设计理念—趣味互动,通过亲子家居服上设计的互动形式来拉紧家长与儿童的情感纽带,渲染温馨的家庭氛围。
(3)融合国风元素。在兼顾趣味性的同时,通过对居家服与文化、商业成功结合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探究,得出亲子家居服国风化的设计方式,将中国的手工剪纸元素设计在服装上,也可将PVC与手工剪纸相结合,达到一种文化与美的平衡。
2.3 可行性分析
2.3.1 市场可行性
通过对大量市场实时讯息以及相关书籍的查询,本研究掌握了人们生活环境变化对亲子家居服的影响,通过对社会背景、流行趋势的研究及分析,制定相应的问卷,以问卷调查结果和市场流行趋势为导向,设计亲子家居服,使该设计符合市场和研究对象的需求,同时具备市场可行性。
2.3.2 技术可行性
由于服装上的图案设计采用的是毛巾绣、戳戳乐、戳戳绣等方式,制作相对简单。款式采用趣味分体设计,相对于连体家居服,制作起来更加方便、便捷、节省面料,且相关配件也易制成、组合,使该亲子家居服设计具备技术可行性。
2.3.3 环境影响
服装面料采用的是绿色环保面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面料降解也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此外,布贴也可以循环使用,可以粘贴在不同的服装上,增强设计感。分体设计可以节省面料,避免浪费。这些措施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服装设计对环境的危害。
3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的亲子家居服趣味设计以趣味互动、剪纸元素与设计理论为基础,基于“低头族”的社会背景,在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同时,宣扬了民族文化。
(1)基于对“85后”家长的居家生活理念及设计需求的分析设计的亲子趣味家居服,满足了“85后”家长与3~6岁儿童对亲子互动的期盼,营造了良好的家庭互动氛围,从亲子互动趣味设计的角度对亲子家居服提出了新的设计方向。
(2)亲子家居服中手工剪纸元素的运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爱国情怀、复兴民族文化、增强穿着者的民族气节,还可以提高亲子家居服的市场地位和情感价值。以新的角度、新的思维方式将手工剪纸元素与亲子家居服趣味设计进行创新结合[5],也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