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生态防护

2022-11-04李警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山市植物生态

李警阳

(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0)

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生态保护要求不断提高,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在城市生态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外来入侵植物是指通过自然或人为方式发生迁移和传播,在新的生态系统中生长或繁殖的非本土植物[1],它可能改变并威胁本地的物种多样性,危害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我国外来植物入侵形势严峻,其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伤害,是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这种影响通常是不可逆的,其防控和治理势在必行。

1 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威胁当地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

据调查,广东省东南部深受薇甘菊等外来入侵植物的影响,这些外来植物覆盖乔木和灌木,植物因无法进行正常光合作用而枯萎死亡[2]。外来入侵植物不仅对植物的生存状态造成威胁,也危害生态系统内部动物的生存,使整个生态系统崩溃。20世纪60年代,珠江三角洲水塘中大多至少有15 种高等植物,但随着外来植物水葫芦的大肆繁衍,本地水生植物(海菜花等)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到20世纪90年代初,平均每个水塘中仅有3 种高等植物存活下来[3]。

1.2 降低土壤养分,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明朝末期,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带曾引入美洲产仙人掌,该种植物迅速生长成为优势群落,当地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逐渐消失。藤本植物类的入侵可以极大地破坏层次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降低土壤肥力,使土壤干燥,对水土保持十分不利。灌木或禾草入侵种进入生态系统后,对乔木等植物的生存十分不利[4]。

1.3 危害人体健康,破坏人居环境系统

各具特色的生态系统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物种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例如,豚草花粉是人类变态反应症的主要致病原之一,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外来物种凭借自身的生存优势急剧生长,在同当地生物种竞争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取代当地的优势物种,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破坏自然生态景观,对当地居民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产生严重影响。

2 中山市生态环境现状

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多年来,中山市的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镇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小榄五金、沙溪服装等,密集的产业集群发展了经济,同时也给中山市带来较高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压力。

中山市的生态要素由山、田、水、城构成,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山市保持了较好的生态环境,绿化覆盖率达到40%。但原生森林已被破坏殆尽,现有的森林植被类型基本上为生态功能较低的人工林或次生林;内河涌污染、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破碎化、城镇绿地系统建设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生态系统的退化制约着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 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研究

3.1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

3.1.1 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找外来入侵植物相关的学术文献、全国各地各类地方志、官方网络平台和网络数据库,对各类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查阅标本资源、咨询专家等多种方法,获取与本次调查相关的信息。本研究查证外来植物的种属、分布现状、引进历史、入侵方式和机理、危害程度等资料文献,并分析总结,将其作为本此调查的理论基础。

3.1.2 实地调查法

研究人员对中山市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掌握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基本情况,核实其类型、科属和原产地。实地调查方式包括线路调查与样方调查两种,结合中山市历史资料,在中山市行政范围内选择外来植物入侵较为严重的线路,并选择外来植物分布相对集中的生境,设置样方进行调查。因为入侵植物多为草本,且主要分布在农田、鱼塘、水库、林地和荒地等边缘,所以将调查点主要布置在道路两侧。本研究共确定了12 个重点调査地进行线路调查,包括南朗镇、翠亨新区、神湾镇、三乡镇、民众镇等众多样本区域,选取五桂山生态保护区作为重点调査样地。

3.2 研究目标

在系统调查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结构、空间分布和生态现状的基础上,查找区域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不同生态因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3 结果分析

3.3.1 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结构组成

调查发现,中山市外来植物共有147 种,隶属44科109 属,外来植物种类丰富,如表1所示。菊科和禾本科含有10 种及以上的外来植物;含5~9 种外来植物的有苋科、含羞草科、茄科、蝶形花科4 科;含2~4 种外来植物和只包含1 种外来植物的均有19科。外来植物中所属菊科、禾本科、蝶形花科、苋科、茄科和含羞草科的合计78 种,超过外来植物总数的一半(53.42%),构成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其中,以菊科种类最多(30 种),占外来植物总种数的20.54%;菊科植物是中山市外来植物中最主要的类群,其次是禾本科(15 种),占10.27%。

表1 中山市外来植物科排序

3.3.2 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活型及生态现状

通过统计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活型,其可分为草本植物、灌木、藤本植物和乔木4 类。根据调查结果,147 种外来植物中,草本植物最多(108种),占总种数的73.47%;其次为灌木(24 种),占16.32%;再次是藤本植物(10 种),占6.8%;最少的类型为乔木(6 种),占4.08%。其中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是草本植物、灌木和藤本种类。

外来植物的扩散繁殖与人为活动(旅行、经贸、交通运输等)等有密切联系,例如,三角叶西番莲、黄花稔、苏门白酒草等植物多分布在田间路边和公路两侧等处,就是受到人群活动干扰的结果。另外,入侵植物还受到动物活动携带、作物种子夹带、人为栽培的植物外逸等行为的影响,例如,光叶子花、曼陀罗、凹头苋等植物多分布于荒地、田间和草地等处[5]。

3.3.3 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生态分布特征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考察路线发现的入侵植物共计8 种,隶属4 科,这些物种多分布在荒地、农地、林地、路旁、水沟旁和边坡等地,三叶鬼针草、微甘菊是主要危害种。三叶鬼针草生长旺盛,成片蔓延,占据大面积的农地、林地和荒地,路旁也随处可见,对周边植物的生存造成威胁;微甘菊可以在高大树木上形成致密的网,使得所覆盖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树木被薇甘菊攀援并缠绕,导致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呈现明显的逆行演替趋势。

4 外来植物入侵的生态防护及治理措施

4.1 加强立法,依法管控

目前,我国有关外来物种的立法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项法律和条例还不够系统规范,也未建立完备的控制体系。因此,应针对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的管理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法律体系,制定引入外来植物的相关规范,以立法形式加强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对生物入侵问题的关注,捍卫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执行制度,加强科学研究和管理,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以法治为主导,对外来植物的引入进行监管,将外来植物入侵的风险和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地自然生态系统。

4.2 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控系统,严格进行生态防护

构建中山市外来植物档案分类制度和监测保障系统,加强对外来植物的分类管理、跟踪监测和预警防控。建立外来植物档案分类制度,可以在引入外来植物之前,对拟引入植物的进入时间、地点、数量、引入渠道、引种方式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对其生长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其生存繁殖动态,对可能造成的危险进行及时预判;完善外来植物监测保障系统,对于部分批准引入的植物,进入引入地之后,开展3~5年的跟踪监测,记录其在引入地的生长繁殖、扩散蔓延、生态影响等信息,并定期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掌握其入侵发展的动态;加强生态监控队伍的组建和配置,培养外来植物入侵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全面系统的培训,不断研究开发监测和控制技术。

5 结语

外来入侵植物会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控系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态防护,这对推动中山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促进中山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中山市植物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