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族马尾绣图案的文化意义

2022-11-04李西熙于利静

流行色 2022年9期
关键词:水族马尾刺绣

李西熙 于利静

柳州工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水族自称“睢(suǐ)”,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居住区分布于贵州三都县、荔波县和广西河池南丹县等地。水族有传统的语言和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水族的传统图案有较高的辨识度,创作题材丰富,有作为图腾崇拜的鱼、太阳纹,与民间传说有关的蝴蝶,与生殖崇拜有关的葫芦,与吉祥寓意相关的石榴、花卉、龙凤、字符等,另外还有水族文字相关的变形图案,在图案的构图、制作手法上也独具特色。水族服饰图案丰富多彩的形象主要是以马尾绣为载体,本文主要探讨水族刺绣图案,即以水族马尾绣纹样为关注点,对其视觉特征、文化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水族马尾绣图案的视觉特征

水族马尾绣图案主要应用于背扇、女性衣物、配饰、布鞋、鞋垫、童帽、儿童服装等。除了背扇和翘尖布鞋外,其他刺绣大多作为点缀装饰之用,少有大面积满绣的用法。马尾绣以特殊的马尾丝制作而得名,绣品具有浮雕感,工艺复杂,被称为刺绣中的“活化石”。水族传统服饰在色彩上忌大红、大黄、无论男女都偏重于靛蓝、黑色、青色等冷色调。而马尾绣的色彩并不忌讳红、黄等鲜艳色彩,且注重色彩的对比,常用黑色与红色、红色与绿色、橙色与深绿、靛蓝与橙红等进行色彩搭配。

水族刺绣图案的题材丰富多样,体现水族人民浓厚的生活气息、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水族妇女用繁密的针线、繁复的技法表达图案造型,而各类题材以及不同题材的组合使这些造型有了生命,鲜活而生动地表述着各种情感与民俗历史文化。自然界中的昆虫鱼虾、飞禽鸟兽、花草枝蔓、水浪云彩、日月星辰,以及吉祥纹样、几何纹样、水书文字等,都以独特的形式呈现于绣品上,独具魅力。以下择其代表图案简述之。

“鱼”图案(图1)多出现在背扇上,背扇是将婴儿背负在成人背上的育儿袋,是水族劳动妇女重要的生活用品。“鱼”图案常以适合纹样的结构出现在画面的正中间,或呈现分散排列的组合样式出现,其组合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双鱼呈现蜷曲状,鱼头和鱼尾相连向中间聚拢;第二种是四只鱼呈离心状向中间聚拢;第三种是几只鱼逆时针围绕中心呈回旋状,象征着强大的生命力、延绵不绝。马尾绣中的“鱼”图案造型流畅,鱼的各个部位都描绘细致,富有张力,常与花草纹、曲线纹等组合装饰。

图1 马尾绣中的“鱼”图案运用

马尾绣中的蝴蝶图案造型优美生动,常作为主要的刺绣内容出现在核心位置,与花草纹、云纹等相互搭配形成丰富的画面感。大量出现在背扇、围腰、布鞋上,色彩搭配较丰富,以红、蓝色和红、绿色等对比色为主。蝴蝶的表现手法、构图方式以及细节勾勒有所差异,总体形态对称,线条流畅、蝴蝶翅膀面积比例较大,纹样丰富。蝴蝶图案的特色之处还在于,部分图案运用拼绣的手法,将小绣片拼成大蝴蝶形态,以线转化成面的构成方式,抽象写意,凸显出抽象的朦胧美(图2)。

图2 马尾绣上的“蝴蝶”图案

值得一提的是水书竹简图案(图3),水族有以自己语言认读的文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水书已经不为所有水族人所识所知,但水书中的个别文字依然是刺绣图案的题材。在水族育婴背带的尾部的四角月,不论是马尾绣、布贴绣、平绣,常能见到形似竹简的图案。水书竹简图案形似“冊”,水语称为“泐/勒le”,语意为文字、书籍。水族刺绣中表示书简的图形很多样,一般两两出现,有的是两个长方形卷轴平行排列或错位平行排列,有的是在长方形的卷轴加飘带,周围常有云、花卉、几何形图案装饰点缀。

图3 马尾绣上的水书竹简图案

二、水族马尾绣的文化象征寓意

水族聚居地大多在深山远郊,没有科学的时代意味着蒙昧和荒蛮,雷电风雪、洪水地震、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让人感到神秘和恐惧。主观意识和客观现象的混同使先民们产生了神人交感、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崇拜。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表达敬畏,以期与神沟通,躲避死亡的威胁、疾病的困扰,获得平安顺遂的生活。水族特有的文化典籍“水书”记载了大量水族原始信仰、祭典要义、驱鬼辟邪、黑白巫术等内容。而图腾崇拜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图腾信仰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群体或个人同某种动植物具有神秘关系的信仰。而水族的图腾崇拜在刺绣品上得到了最直接、最完整的体现,水族马尾绣的文化意蕴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水族图腾与“鱼”崇拜

鱼在水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神秘而深远的影响,反映了水族对“鱼”的崇拜。水族至今保留“鱼崇拜”的风俗习惯,是水族人“饭稻羹鱼”传统生活的沉淀,也是鱼图腾活化石的体现。首先,水族人认为鱼象征着水族的子孙后代,在婴儿出生探问性别时,通常会满含祝福地问“你得鱼娃还是虾娃”,以鱼娃和虾娃分别指代男孩和女孩。在水族地区,结婚提亲时,男方通常要放少许小鱼干在礼品篮子底部,女方收到礼物时也要先摸一摸有没有鱼干,若应允亲事便收下礼品及鱼干,接亲时女方家要看到男方送来捕鱼用的竹笼和象征大鱼的金刚藤叶方可发亲。渔业是水族先民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鱼的繁殖力强,是生育力强盛的象征,因此结亲时男女双方都借鱼来表达美好寓意,希望新人顺利添丁、绵延子嗣。其次,水族人认为鱼是水族祖先的化身,鱼图案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结合体,“鱼在水族生活中充当了与祖灵并存而永不分离的神圣之物”[1]。

直至现在,每家都把鱼作为祭祖、待客、送礼的珍品。丧葬祭祀活动,端节、额节的祭祖席上,一定要忌荤,但一定要以鱼为主祭品,祭典珍肴中水族名菜“鱼包韭菜”必不可少。

(二)蝴蝶崇拜与儿孙平安

蝴蝶在水族人的观念中是保护孩童平安健康的象征,也是水族刺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动物形象,造型丰富多姿。水族流传着关于蝴蝶的美好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天上有九个太阳,同时发出的灼热光芒晒得树木枯萎、河水干涸。一位母亲背着自己的孩子外出找水,火辣辣的太阳把母子晒得奄奄一息,这时一只巨大的蝴蝶飞到了母子的上空,展翅遮住了火辣的阳光,为他们带来清凉,母子因此而得救。此后,水族女性把蝴蝶图案绣背带上,寓意儿童健康平安、顺遂无忧。

时至今日,水族最具代表性的马尾绣背带图案是由多个绣片组成的蝴蝶组合图形,画面中还有太阳纹和花草纹,这也与上述传说中太阳和蝴蝶的情节吻合。其他绣品中也常见各式造型的蝴蝶图案,或侧立于花蕊之上,或翻飞在花丛之中,还有的作为四方连续的小碎花图案规律出现,甚至在服装的衣缘、袖口、领口等部位的滚边装饰也能见到蝴蝶图案,可见蝴蝶在水族传统图案装饰中的重要地位。

(三)竹简文化的活化石

水书的书简图案“冊”与汉字“册”有渊源关系。甲骨文、金文的“册”“典”字的原型,对比水书的书简“冊”更能看到其共性,都是用简来书写,用绳子绑扎。孔子有“韦编三绝”的典故,说的就是孔子反复阅读《周易》书简,多次翻断了编联书简的牛皮袋子。

“水书乃水家固有之文化,非得自外传者甚明”“水书与古代殷人甲骨文之间,当有若干姻缘关系”[2]是著名学者岑家梧于1943年到水族地区调查月余之后在自己论著中的认定。西南大儒莫友芝先生,在甲骨文面世之前39年的咸丰庚申年间研究水书(1860年,载《郘亭诗钞·红崖古刻歌》中),他指出水书“初本皆从竹简过录,声读迥与今异,而多合古音”“云自三代”(指夏商周),“核其字画,疑斯籀前最简古文”[3]。这些大学者从源头解读了水书是夏商文化孑遗的历史。《中国少数民族》修订版认为,“水族社会保留着殷商文化圈和百越族群的浓郁文化遗存。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可见,水书是水族先民生活在发祥地睢水流域的文化遗存。

水书“初本皆从竹简过录”,足以说明水书书简图案“冊”的历史悠久。“水书,水语称为‘勒睢/泐睢’。‘勒、泐’,即文字、书籍之义,源于古汉语,本义指铭刻、镌刻、刻写,后演化为书写,故有手勒、手泐之说。在现代汉语中,'勒、泐’的语义已湮没,却在水语中得以保存。水书的量词,最早的是‘块’,后世逐步引入‘本、簿’。从语言发生学分析,水书最初的载体是类似于陶泥器物、风干的骨头、木头、石头等材料,撰写形式以雕刻为主。汉字最早源于刻写,故有书契、殷契(甲骨文)之说。从水书'勒睢/泐睢”的称谓,其渊源可略见一斑。”[4]水书的特征与象形文字、抽象图形密切相关,水语的“写、画”不分,是语言发生学遗留下文字起源于绘画的依据。

水族在背扇上绣书简图案,一是传承本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二是寓意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博学多才,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这种代代相传的艺术形式是民族的文化自觉和特殊的记忆方式。

水族人以线为工具,以土布为载体,将群体的传统历史、审美意识、民族情感绣在服饰品上,并以此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三、水族马尾绣图案与文化认同

水族主要聚居地多为山林深处,延绵不断的崇山峻岭成为水族先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最大障碍。地理位置上的偏僻,生活、生产方式单一,受到外来的文化冲击较小,反而使得水族刺绣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特色。水族的刺绣文化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氏族为范围,以自给自足为目标,体现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内部认同、外部区别的重要标志。水族的马尾绣都是依附于服饰之上的,以刺绣为载体,将满心的美好愿景传递给刺绣的使用者。在生存艰难、缺医少药的水族村落,一个生命顺利诞生、健康成长十分不易,自然而然地寄情于自然界的花木鱼虫,期望家人也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水族刺绣中随处可见多子多福的葫芦、节节高的芝麻花、有吉祥如意的铜钱,都是水族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先民在生存、发展中技能与智慧的凝结,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经历了世代先民的归纳与提炼,总结出多种题材,通过经典的构图、造型、纹样、色彩搭配以及各式各样的刺绣技法,呈现在水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中,作为传统民间的艺术品在千家万户的针头线脑中流传不断。

水族刺绣的传承主体主要是家庭妇女。在贫苦落后的环境中,水族妇女的生活十分艰辛。除日常劳作外,水族女性仍然要从小钻研刺绣技艺,用一针一线的方式体现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同时,因为刺绣技艺的高低是水族社会评判女子是否勤劳贤惠、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因此,为了赢得更好的社会评价,体现自身在家族、族群中的地位和价值,水族女子也必须刻苦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刺绣技艺。在端节、卯节这些重大的节庆活动,水族妇女不仅自己要穿戴精美的华服,也要给孩子用上刺绣的童帽、童鞋、背带等。水族人正是凭借着家庭式、口口相传、世代相守的方法,将视觉图案与民族信仰、精神内涵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将水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结语

马尾绣图案立体、抽象、夸张,对称均衡、形态生动,给人以装饰感强的视觉特点。在审美的层面之外,马尾绣图案作为“符号”,它是水族人历史、文化、观念的融合,是水族源远流长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的高度结合。通过对刺绣图案象征意义、文化内涵的深入剖析,可以理解水族人的历史发展、环境变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而这些特殊的“符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是水族人审美观念的直接体现,同时,它们在水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及文化身份认同中形成了重要辨识作用。

猜你喜欢

水族马尾刺绣
水族敬酒歌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扎马尾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
刺绣新生
马尾朝哪等
水族动物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