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建筑中的艺术语义分析
2022-11-04钱海月
钱海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前言:南京民国建筑因其特殊的历史成因和时代背景,整体上反映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和西式古典建筑的融合,同时又有新式的国际建筑元素的糅杂与表现。南京民国建筑比较全面地呈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巨变、东西融合的形态叠加。而在此环境下产生的民国建筑的艺术外貌和功能展现,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具艺术特征和建筑审美的代表。南京民国建筑所呈现出的华夏汉化特征,是基于世界建筑风向、国内政治生态,和国内建筑师的奋斗等因素的合力下实现的。1927年发布的《首都计划》是旨在对首都南京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城市规划文件,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城市规划。而《首都计划》的制定无疑从顶层将这类艺术形态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并以此对早期民国建筑的艺术外貌的稳固发挥了引导作用。所以对建筑艺术的鉴赏,除了分析区域建筑的整体样式外,还应该从功能需求,布局营建,艺术外化等角度来探讨。从自然科学的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人类所处的物质环境不仅包括了自然演变的无机和有机物质,而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结果也是一种全新的人工环境。其次,民国建筑环境所依托的社会背景、人文思想、科技信息等内容也是第二个层面的派生环境,这种依托中国局部社会区域文化和世界科技所带来的建筑艺术语义的内涵是更为多样和丰富的。
一、建筑艺术语义中的形式与功用
建筑的“功用”可以称为建筑的功能或者机能。黑格尔认为建筑务必要体现一种内需,必须是一种与美学无关的内需。可见建筑“功能”为第一任务的必要性。300多年前西方出现的“生物论”和“造型论”引起了社会上自然科学者们对物种本质和造型内涵的持续辩论,直至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出现,系统的说明的世界中物种的演变进化本质上是对有生命物质存在形式上的一次归纳和选择,并奠定了有生命体物质的功能从属与形态的基础理论研究。之后,同一时代的欧洲建筑理论家将这种功能和形式的基础理论研究逐步运用在建筑理论的范畴讨论中。具体反映为西式建筑这一时期普遍包含的神学元素和繁琐风格终于被辩证科学地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评析和研究,并对于“功能”和“形式”的关系,人们有了实质的探讨和思考。再后来,随着欧洲世界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影响,老式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先进的社会生产需求显得格格不入,矛盾也逐步明显。这时候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开始摒弃传统美学意义上的“美术策划”,这一实践虽然没有快速地纠正当时美国和西方建筑领域内折衷主义强调建筑外貌造型感的潮流,但也确实助推了建筑中对功能和形式的依存关系的全新反思。
二、南京民国建筑艺术语义中的比例与尺寸
(一)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比例
吕仲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卓越建筑设计师,他在1925年完成的中山陵建筑群设计方案和主持建造的整个过程,在民国大型建筑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吕仲宜曾留学于美国著名大学的建筑系,接受过欧洲美术学院的深厚熏陶,所以其深谙西式古典主义建筑中的比例要求。在最高处的孙中山祭堂建筑正面,呈现出古希腊式样的“屋顶、屋身、台基” 三部分布局,可以发现歇山顶与立门构成的长方形的建筑中的局部区域的长、宽比例为 6:10。在山底中山陵的入口处,建筑师将四柱牌坊的长宽设置为4:9,这种 6:10、4:9 的比例关系,完全在 2:4:6:10:16:26:42:68等的几何数值配位中,这种数值配位的特征体现了中山陵建筑群中整体和局部建筑的长宽比值都是采用了同样的数值参考方法,是一种明显的属于西方数理的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的比例关系。
另一位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民国建筑大师杨廷宝,其在南京设计的众多建筑,如南京中央体育场、紫金山天文台、原中央医院等建筑,长宽尺寸大体都是 6:10 的比例关系。其实 4:9的比例值刚好在 4:5.656-4:6.472 之间的黄金分割宽度之内,同样与 6:10 的比例一样,不外乎是西式古典式建筑常用比例判定依据。同一时期的刘敦桢、童寯等建筑师也曾采用过这种建筑比例的黄金分割,这种建筑比例的采用方式在南京民国建筑中比比皆是。而在另一位建筑大师杨廷宝的作品中,不囿于是将这种比例分配关系运用在建筑的主立面或局部中,而是在整体建筑中系统地使用这种比例的调配方程,从而达到小范围和小范围、大框架和大框架间都贯穿着这种尺度分割的迹象。杨廷宝完成的南京中央体育场的国术场主立面(图1)和环形田径场的主入口,所采用比例是6:10。该大门杨廷宝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典型的牌楼元素作为创意的灵感,首先牌坊是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具有典范和疏导的功能。其次主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固有浅黄色呈现,顶部七段屋脊为青绿色瓦当饰面,主入口为三拱深蓝色对开大铁门,这样的色彩呈现,能给人带来稳重大气的色彩感受。在民国建筑实例的史料中数据记载,体育场建筑的高度与正脊到相隔平台高度的距离之比是 4:5.656-4:6.472,而体育场完整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平面的比例刚好是6:10。
图1 南京中央体育场国术场大门
(二)中国传统建筑尺寸比例
民国建筑大师们采用欧式、美式的尺寸比例法则进行民族形式建筑的设计和实践,梁思成参与并提升了徐敬直在关于南京中央博物院大殿(图2)中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华夏辽代建筑比例和西式建筑式样相融汇的思路。该大殿的屋顶为黄色琉璃四阿顶,屋顶为红棕色瓦当饰面。正脊、鸱尾、则为黄色琉璃装饰,主立面为八根红色柱体,使得该大殿色彩整体上庄严肃穆。该建筑是中国近代华夏样式建筑中参考辽代式样的建筑实例的独品,其建筑包括木结构、砖石结构、钢混结构组合完成,建筑灵感出发于辽宁的奉国寺、山西大同的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以及同城的善化寺的艺术风格。在框架结构的实际操作上,中央国立博物院大殿采用了四阿顶式屋顶,来源于宋代李诫创作的建筑理论“举折”以及“推山”的比例做法。檐下斗栱的设置上则按照宫殿式建筑的规格来要求,建筑室内有华彩装饰的“天花绮井”,建筑外部的额枋、门窗、勾栏等构件也考究大方,建筑大殿内部中央的四根立柱被删减,学习辽宋建筑中的“去柱营造”而建,既符合营造法的原则,又增大了空间上的畅通。整个大殿额枋剖面的尺寸与广济寺三大士殿和下华严寺海会殿的额枋剖面相同,并与天津大佛寺山门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几乎相似[1]。
图2 南京中央博物院大殿
而在该建筑外立面的装饰上,梁思成采用了简洁、寻古的材质机理与色彩描绘的表述,这种创新的做法与明清建筑中的纹样色彩的表现截然不同,是建筑师对中国传统辽代建筑遗风的探寻与一种个人理想化的再建。实测数据得到,大殿檐下的欂栌与柱高的比差是一比三,这与欧洲希腊古典柱式中的铎力科柱式楣头与柱身的高度比差是相似的。由此所见,建筑师在营建该建筑的时候,也参照了希腊建筑中的古典柱头比例数据。这种采用糅合东西方建筑长宽占比的思路,促使京中央博物院大殿的外貌初看是一座仿辽建筑,但建筑内涵上却是一次设计师能动思维对华夏民族形式建筑的升华与重现。
三、南京民国建筑建艺术语义中的环境与布局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园林中,人与自然的共生是永恒的主题,将建筑功能实施和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而不是生硬地拼接再造,是人们始终追求的建筑诗意和价值认同。基于这种本真朴素的建筑践行,才促生出古典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风貌。而古典中国园林建筑中对物、空间、人、建筑等元素的处理,其实就是使用转承启合的一种思路将功能和自然环境不露痕迹地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比对、映衬、构图、借山以及比例变换实现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建筑意境,实现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关系。作为世界建筑中独具风格的苏州园林,更是人居环境艺术语义与环境布局的至高表述。
孙中山早年针对民国首都有过“园林城市”的愿景,定都南京后,南京市政规划处发表的市政规划中,指出了建设典范公园和典型名迹的构思,从而决定了日后南京市貌园林环境走向的格调。1929年的《首都计划》中提出:“公园之设置,关系于市民之健康与幸福者至大。”并按照前期市政规划中的建设城市公园和名胜的愿望,并对南京老城的绿化资源、水道资源,人文资源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新建大型公园(图3)的数据,主城和城外各7处,公园间以自然树木掩映,公园流通道路主要设置在环内外秦淮河和明城墙边四周,通过这样的顶层设计,民国公园建筑无疑将艺术语义和环境布局真正做到了和谐共生。
图3 城市公园
四、南京民国建筑艺术语义中的材料与质感
近现代建筑的材料归功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的形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耐用性,同时也为后期建筑艺术的表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建筑材料除了原始本身固有的物理特性外,也有现代工艺下二次混合或多次混合后的最终材料。南京民国建筑主要使用了近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砖木、砖混三种材料结构,当中数钢筋混凝土的材料结构的使用最为普遍和受欢迎。钢筋混凝土是近代文明的产物,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于1872年在美国纽约落成,随后在全世界工程界和建筑界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
在南京的民国建筑中如何以全新的结构方式实现中国传统宫殿式大屋顶形态的建筑,是极为需要建筑材料上的创意。为了设计出符合古典建筑要求的屋顶形式,建筑师将举架的组合方式进行科学的承重参数测量,并将承重屋顶侧面的三角楣架上的支撑结构由传统的木材分段直线改为钢混整体曲线,从而模拟出传统屋顶的“举之峻慢,折之圆和”的造型。而材料质感与色彩的表达方面,从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国民政府主席官邸等建筑中,可以看到频繁将传统建筑纹样及色彩与钢混材料的造型进行完整结合。所以说,西式钢筋混凝结构不单是将中国传统古典进行结构上的再塑,也是对古建材质图案,色彩表现的肯定。在国民政府中央党史史料馆、中央医院以及金陵大学图书馆等建筑中,准确的体现出现代材料对明清建筑结构的仿真能力,其中基柱梁檩、间架结构,色彩装饰之逼真,让受众很难接受这些都是一座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建筑。
五、南京民国建筑艺术语义中的象征与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象”和“抽象”的内涵特征从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文学、音乐、建筑等内容载体上都可一窥究竟。中国建筑到南京民国建筑本质上有一脉相承的内因,同时又有推陈出新,发扬博大外因。在这类建筑中无不蕴藏着建筑师对物象和功能的概括与提炼,象征与表达,典藏与意蕴的主题叙事,而这种积淀恒久的文化传承明晰的阐释出建筑表象被后的各种隐喻。
在航拍俯瞰中山陵建筑群的时候,可以清晰地发现所有建筑的屋顶采用蓝色琉璃瓦(图4),这是因为蓝色是国民政府党徽主要颜色,蓝色象征了三民主义理想精神下民国政府对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宏伟期许。而从建筑群的平面结构上看,整体呈现出汉字“钟”形的样貌,这种构图布局显然含有警世言志的象征与意蕴,且有“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2]。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人为规避了古代与封建帝王权贵符号有关建筑装饰,比如屋脊上的螭吻鸱尾,建筑师将复杂的神兽造型以几何化的勾云纹替换,这一设计思路,被日后诸多的建筑师学习和践行。
图4 中山陵建筑群
结语
首先,因为南京民国建筑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决定了其形成的建筑艺术样式必须在客观的时空环境中去高效,甚至是仓促地去完成和呈现,客观来讲历史并没有给民国建筑太多的选择和发展机遇。但在苛刻的外部环境和世界格局中,民国建筑环视体现出了风格禀议的民族特色。所以在分析南京民国建筑的艺术语境的时候,笔者认为要做到肯定其艺术样式的规格,理解当时民国建筑师对外部时代大环境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其次再从建筑艺术美学角度,分析其是否符合建筑的功能美、形态美、物料美、体会美、情感美、色彩美等要求。
最后,探讨南京民国建筑的艺术语义问题,始终应该将美学价值和时代背景相结合去做讨论,民族思维下的审美标准应该是辩证科学的。从对现有民国建筑的分析可看出,当时的建筑师已经较为全面地考虑到了受众根本的需求是什么,但在产业需求和政治环境评估上有明显的误差。因此,笔者认为,南京民国建筑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语境,甚至在比例尺度、材料质感、环境布局、象征意蕴等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美学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