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式书院建筑设计初探
——以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书院项目为例
2022-11-04李颜
李颜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30
近年来,随着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推进,高等学校也开启了书院制建设的浪潮。目前多所大学已将书院制融入现代校园的建设中,并取得一定成效。我国书院制常以学生宿舍为平台,重点教授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 住宿式书院的特点
1.1 第二课堂:开展通识教育
与传统的“学院”侧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不同,“书院”更注重课堂之外的通识教育,以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获得自由发展。
1.2 导师制:强化师生互动
书院制从本科阶段实施导师制。老师与学生长期相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因材施教,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1.3 混合住宿:拓宽学生视野
混合住宿是书院制最大特点,打破了专业的束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在这里不同思维得以碰撞,有利于培养跨界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1.4 社区自治:培养高素质“全人”
书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型社会,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成长。在社区生活中提高认同感与责任感。
表1 住宿式书院类型化研究
2 住宿式书院的功能组织
依据住宿式书院的特点,其功能主要包含住宿、学习、活动以及服务四大类。通过笔者调研,书院底层空间常作为公共空间,配备相应的生活设施、学生活动空间、办公管理用房。为学生提供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场所,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部较为安静则布置宿舍,以生为本,打造舒适的生活空间,也提供学生交流的空间,部分书院也考虑设置导师宿舍,强调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方位引导[1]。
通过研究,各新建书院住宿外的功能配置内容较为接近,其中新建的书院更加强调学生活动和服务设置的配置,且空间占比面积多超过20%。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3 住宿式书院的空间特点
现代高校的书院有改造和新建两种,其中独立式多为改造类书院。新建书院则多成组团式出现,通过连廊或者平台进行联系。通过研究,其布局形式可以概独立式、院落式、书院街式和整体组团式四种模式,具体详见表1。
从表格研究中可知,独立式一般用于校园改造现有建筑,因此在新建的住宿式书院中一般不采取。住宿式书院一个综合性平台,包含住宿、学习、活动以及服务等多种功能,其人员活动的类型、时间和场所更加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常结合功能的设置,其空间布局应该创造出有利于学生交流的场所。所以合院式、书院街式和规整组团式,这种能够形成领域感,形成公共空间的形态是符合要求的。例如在澳门大学新校园的规划设计中,曹光彪书院主体建筑就采取了s形的平面布局形式,然后通过连廊联系,形成开放性的合院空间。其中主体建筑4-6层,底层为书院的公共空间。书院内部不仅仅有学习的空间,还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基地,同时书院内部还设置了食堂,可以举办舞会和晚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2]。
4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住宿式书院设计
学生宿舍采取书院制模式,项目总用地约33082㎡。位于校区东北侧,中心湖北侧,其北侧为幼儿园和小学,西侧为学生交往中心,南侧是中心湖,东侧为人才公寓,其景观资源与交通资源都较为理想。总建筑面积89200㎡地上:6-22层 地下:1层。整个区共设有4栋宿舍楼和食堂,从北向南总高度依次跌落。分为三栋板式半内廊式研究生书院,其高度分别为16层、22层、18层;一栋外廊式6层C字形本科书院。
4.1 建筑布局
项目总体规划为书院街的形式,三个高层研究生书院和多层本科生书院及食堂相互错动布局,每三组建筑相互形成开放性的三合院空间,通过建筑体量和高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为加强不同书院之间的联系,也为了适应广州夏季炎热多雨的环境,规划二层连廊体系,将各栋住宿式书院在二层空间进行联系,形成空中的交通平台。连桥的设计有别于传统的线性组织方式,采取了环形的平面形态,通过半弧形的开洞形式,将原来的院落空间划分为开放性的外院和相对围蔽感觉的内院空间,丰富了空间形态。同时弧线的平面形态也让连桥在平面尺寸上产生变化,从最窄的2m多区域到最宽的9m多区域,可以为学生塑造出通行、驻足观望、交流、表演等多样化的行为方式。同时圆弧形的二层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看首层表演的天然看台。连桥的底部可以提供遮风避雨的通行场所,通过底部可以进步不同书院的活动空间,结合部分首层架空区域,也可以扩大形成一些公共活动的场所。连桥不仅作为连桥存在,也融入到各个书院的建筑中。(见图1)
研究生书院在首层和二层均设置有出入口,学生也可以通过二层连桥直接进入宿舍,形成多首层的格局,也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分流,避免大量瞬时人流的拥挤。在连廊形成的庭院内部设置有丰富的景观。如室外剧场、报告厅、大草坪等,它们将成为不同院落中的焦点,是文化多元化的主要载体[3]。
本科书院在书院街的端部,其采用了院落式的布局形成,连桥于书院的体块在空间上形成穿插关系,插入书院的连桥部分形成了小舞台。考虑本科生的管理,书院在首层形成了围蔽的院落空间,院落内部通过绿化景观的设置打造内部小花园。二层平台区域则成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
规划上形成人车分流的流线组织原则。其中宿舍区南北向均设有人流主入口,通过南北向的立体步行道构成了从河流的南岸公共教学区与宿舍区及北侧校园空间的主要人行走廊。宿舍区东西两侧均设有南北向道路,人流也可以通过这两条道路进入各栋宿舍入口广场,经安检进入楼栋。
考虑校区中央为人行步道,不考虑平时地机动车行驶,所以宿舍区地机动车交通主要利用东侧道路和北侧道路,在东和北侧设两条7m宽双车道进入地下室;食堂北侧设院落一处作为食堂货物、垃圾的运输点,通过围墙进行遮挡,避免影响周边景观环境。
4.2 功能设置
研究生宿舍首层主要功能为:自助厨房、洗衣机、健身房、心理咨询室、值班室、入口大堂等。考虑研究生本身为导师制,其学习主要根导师进行科研学习,因此在配套功能的配置上相对本科书院较少。主要是服务型功能。
本科生书院相对研究生书院则配套功能较多,其中首二层为学生主要的学习、阅读、交往、谈心等空间,设有阅览室、班会、会议室、讨论室、健身室、棋牌室、书画室、洗衣房、入口大堂、书院办公室等功能用房(见表2);三到六层设置居住功能。
图1 建筑功能布局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由上表统计可知,本科书院的配套功能面积约为2100m2,总建筑面积约8800m2,配套功能的占比达23.8%。多样化的配套可以满足学生的各方面需求,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表2 本科生书院配套功能统计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4.3 空间设计
研究生书院出了在首层和连桥提供了公共交流的空间,在宿舍区域也考虑有交通空间。宿舍的平面采用中间核心筒两侧设置宿舍的工字行平面形式,中间区域除作为交通功能的核心筒和楼梯间之外,也结合水吧设置有学生自习和交流的空间。同时在每栋宿舍楼均设置有空中交流平台,其中一栋宿舍楼在13-17层设置有阶梯式交楼空间,可以为学生提供放映和演讲等活动空间,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图2 本科书院空间组织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本科书院为院落的形式进行组织,相对于研究生书院提供有更多的空间,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活动场所。书院首层为L形的院落空间,靠近东侧食堂为镂空砖砌筑的可透视线的围墙,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以通过空洞看到外面的活动场景,在形成封闭管理的基础上扩大了空间的感受。二层区域设置有两个平台,分别是连桥插入院落,结合首层的展厅和管理空间形成的具有高差的平台,在架空成的底部设置台阶,形成了可以进行表演、演讲和讨论的区域,该区域一部分在架空成下,一部分为室外开敞区域,适合全天候的活动。在沿河面,设计通过体块的 错动,形成了二层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架空的廊道进入平台,也可以通过室内的公共空间进入平台进行观景、休息、交谈等多样化的活动。在标准差的设计上,通过在走廊区域的局部放大形成了可停留的空间,相比传统的线性走廊,其交通性很强,难以形成停留的空间,通过放大走廊的做法,让学生可以在此处交流学习,并且也是观景的好场所。除了上述的空间之外,设计还结合楼梯间,做了景观化的处理。将楼梯间区域形成三层通高的空间,在该区域进行覆土种植,形成内部的景观绿化,结合楼梯设置多层次的平台空间,让学生在上下的过程中,可以驻足观赏,也可以在树下相互交流,激发灵感的碰撞。(见图2)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空间塑造,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可以驻足下来进行交流、学习、观景、放松,碰撞,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空间保障。
4.4 居住单元设计
根据学校要求,学生宿舍按本科4 人间、研究生3人间设计,宿舍按照实用经济的原则进行设计,采用7.5×8.4m的标准柱网,宿舍开间为3.75m,每间宿舍提供0.85m×0.55m×2.4m×2的储藏空间。住宿部分在标准间的设计中采取了两种形式,一种是卫生间设置在阳台侧,一种是卫生间设置在走廊侧。本文重点讨论卫生间设置在阳台侧的情况。(图3)
卫生间区域设置在阳台侧时,每个宿舍设置两个隔间,一个为卫生间,一个为淋浴房,可以减少高峰期的等待时间,提高居住品质。同时在阳台位置,结合空调室外机的布置方式,设计创造性借鉴了住宅的飘窗形式,在淋雨房侧突出0.6m的空间,一侧作为单元空调室外机的放置位置,一个则可以作为拓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便利性。
图3 宿舍单元标间设计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5 结语
住宿式书院不仅在管理上和定位上与传统的宿舍有较大差距,其空间设计也打破了传统宿舍强调功能为主的模式。目前国内对于住宿式书院的研究也存在不足。本文结合笔者参与设计的书院项目,从规划布局、功能模式、空间组织和居住品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学生提供居住、学习、交往、管理的综合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综合能力,致力培养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