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高校语言中心医学外语教育研究▲

2022-11-04薛英利

广西医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医学

李 乐 薛英利 薛 婷 赵 娜

(陕西西安医学院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西安市 710021)

【提要】 德国高校对学生外语技能的培训高度重视,语言中心是德国高校进行外语技能培训的主要机构,其外语培训效果显著。本文系统介绍了德国高校语言中心的机构设置、教学状况、教学目标、教学实践、师资团队等内容,并提及其制订和颁发国际化外语评估标准和证书的功能。总结德国高校语言中心医学外语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高校医学外语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多语种教育制定、外语水平认定等内容提出改革设想,为中国医学外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思路。

德国高校医学教育水平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医学毕业生和医生除了具备精湛的医学技能,其外语水平也普遍较高,多数医生精通一两门外语,这得益于德国高校语言中心独特的医学外语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医学生的外语教育主要通过公共外语课实现,且以英语为主,教学用时短、专业针对性低,复语人才培养尤为匮乏,这种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1-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我国医学界迫切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医学人才,这对学者们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医学院校的医学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以德国高校语言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和梳理中外有关德国医学外语教育的文献及德国各大高校和教育机构官网信息,结合笔者十多年德国留学经历,从外语教学和文理交叉学科的视角,系统介绍德国高校语言中心医学外语教育模式。

1 德国高校语言中心的组织管理

德国高校语言中心是德国大学中一个相对独立且重要的机构,其为学校师生提供语言培训,承担着所在高校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语言中心由董事会、管理处和语言部门三个层次构成,相互之间分工明确,合作默契[3]。各个大学语言中心的管理体系和人员配置大同小异。

1.1 董事会 董事会成员由所在大学任命并管理,任期2年(允许连任),其核心成员在10人左右,包括不同外语语言研究教授(通常占董事会人数一半以上)、外国研究方向教授、主要从事科研的教授(院系不受限制)及其他非语言研究方向的教授等。多样化的董事会成员为语言中心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引领和指导。

1.2 管理处 管理处负责语言中心的日常业务,其工作范畴如下:(1)与各语言部门共同制订培训内容并确保培训质量;(2)保障语言培训和考试的合理实施;(3)协调和任命语言中心工作人员;(4)编写培训年度报告;(5)推动与大学各个院系及大学中心机构的合作。

1.3 语言部门 作为语言中心的核心部门,其负责人由董事会和管理处共同商议选拔并任命,组织语言培训课程和考试。该语言部门类似我国外语学院的不同教研室,通常涉及约20种外语语种,相近语种归属同一语系部门(例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同属于伊比利亚-罗马语部门)。常见的语系部门有德语部门、英语部门、法语部门、亚洲语系部门等。根据不同语种的使用范围,相应的专业外语课程数量和种类亦存在差别。慕尼黑大学语言中心开设包括汉语、拉丁语等在内的将近49种语言课程,其中提供医学外语教学的语种有英语、西班牙语,课程以提高医疗环境下的交流和跨文化能力为目标,基础的外语语法和词汇不属于医学外语教学范畴[4]。

语言部门一般开设公共外语课程和专业外语课程两大类型。前者面对所有学生,后者与专业学习直接挂钩。公共外语课程主要是提高学员的外语技能和跨文化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在校师生的外语学习需求;而专业外语课程主要是协助学生完成大学外语专业课程和考试。德语部门主要服务留德学生,以快速提高其德语水平、顺利完成学业为目的。外语技能赋予学生理解异国文化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多走出国门学习的机会。因此,语言中心增强了高校国际流动性,促进了欧洲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5]。

2 德国语言中心医学外语教学状况及教学目标

医学英语教育是德国众多高校语言中心最主要的专业外语教学之一。医学生的外语教育主要通过语言中心来实现,其医学外语语种丰富,涉及拉丁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等;课程专业性强、难度等级分明,采取小班授课,教学方式和时间灵活。医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参加外语课程培训,学习目标明确、主动性强,学习效果显著。而我国为医学生提供的外语教育以“大学英语”公共课为主,大班授课,语种单一,学生目标感和积极性不强。

德国语言中心医学外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理解接受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医学外语原始文本进行解析和诠释,能够正确理解较为复杂的医学临床和科研方面的研究报告。(2)语言产出和互动。能够以合适的语言结构和交流方式,对相关医学主题进行外语表达,能够识别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并做出适当的反应。(3)交流能力。学生可以与说外语的患者进行正常沟通。高层次的医学英语课程可加强学生对涉外医疗环境的了解及不同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6]。根据所在高校专业开设情况,语言中心每学期对语种的类别、教学内容和难度等级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需求。

3 德国语言中心医学外语教学实践

3.1 语言班入学测试和报名 报名参加语言中心课程者,首先要参加语言中心组织的相应语种语言水平测试,该测试共分为5个难度等级。通过测试之后,可以获得相应语言水平的ET0、ET1、ET2、ET3、ET4证书,除了本校语言中心的语言水平测试证明,学生还可用该语种的其他权威测试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语言技能,例如托福、雅思、GMAT、剑桥、DELE(西班牙语)、DSH(德语)等成绩。根据语言中心语言等级等价评估对应表,对学生所取得的相关语言成绩进行评价,最后确定适合其就读的相应难度级别的语言班[7]。学生报名后,语言中心将根据学生的报名时间、专业方向、所在学期等因素,安排学生的入学时间。每个语言班均有人数限制,通常报名人数达8人以上即可开班,最高人数不超过20人。如果本学期未能成功就读的学生,将被优先安排参加下一学期的语言课程。

3.2 课程设置 语言中心医学外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基础课程围绕医学术语、重要症状和医患沟通等内容展开,高级课程则以更专业、更具体的医学学科(例如内科、外科等)为核心。教学主题和内容始终与高校医学教育的临床前教育、临床教育、医学继续教育等保持一致[8-9]。例如,作为柏林自由大学和洪堡大学的联合医学院,柏林查理特医学院是欧洲最大的医学院之一。超过半数的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该医学院,其医学研究、临床治疗和医学教学均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国际交流亦很频繁。因此,该医学院对医生和学生的医学外语技能尤为重视。其语言中心针对医学院的外语需求,专门开设一些德语、英语、法语等医学外语课程,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临床实践(见表1)。为保证教学效果,语言中心课程严格限制参课人数,一般最多为 6 人,授课课时为16 h[10]。

表1 德国高校语言中心医学外语教学情况

3.3 教学方式 语言中心以培训班为主要教学形式,小班授课,通常1个班学员人数不超过20人,授课形式综合了讲座课、讨论课和练习课3种常见形式。课堂上,教师先传授主要的语言知识和相关医学主题,然后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最后针对性地练习,达到对知识熟练掌握和巩固的目的。相对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效率。语言中心有完善的语音设备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生可以自行预约使用。丰富的线上线下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便利。“自主外语学习中心”和“写作中心”是语言中心的两大特色,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外语学习中心”由专业老师帮助学生选择语言班和自学资料,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结构框架,设置学习进度;定期举办丰富的外语互动活动(如外语咖啡屋、语言研讨班);为学生组织一对一“母外组合学习小组”(即小组成员分别为对方所学习语言的母语使用者),并为学习小组成员构建互学的方式和进度,尽可能为他们的外语学习提供支持[11]。“写作中心”为学员提供学术写作方面的专业咨询和建议,并通过开设一些特定专业的写作课程来帮助学生训练和强化外语写作能力。

4 医学外语教学师资团队

德国高校语言中心的外语教师聘任制度非常灵活,固定编制教师与外聘教师互为补充。为了给学生提供地道的外语教学,中心聘任的外籍教师占比较高[12]。这些外籍教师大部分为外聘教师,没有固定编制,他们主要承担一些公共外语课程和较为基础的专业外语课程。同时,语言中心也会聘用既有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外籍专家(多为外聘人员)为学生授课,承担专业性较强的高级专业外语课程。多样化的外语师资团队,为学生提供地道、专业的外语教学。灵活的聘任制度和课时酬金制度大大节约了语言中心的开支。语言中心作为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补充和拓展,在课程资源及师资力量上为高校教育减轻了压力。

5 国际化外语评估标准和证书

语言中心提供的外语培训课程等级标准主要参照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CEFR)和德国高校UNIcert®语言等级测试标准,二者可以相互转换(见表2)。UNIcert®是一个高校环境中多语种的国际认证体系,由德国语言中心-语言教学-外语协会于1992年建立[13-14]。德国高校UNIcert®语言等级测试共有5个等级:基础、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其中基础、Ⅰ级、Ⅱ级属于UNIcert®低等级证书,学生可以在完成语言中心指定语言课程并通过该课程结业考试之后直接获得;Ⅲ级、Ⅳ级为高等级UNIcert®证书,学生在完成规定的Ⅲ级或Ⅳ级相应语言课程后,才有参加UNIcert®高等级测试的资格,只有顺利通过高等级测试者方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15-16]。截至目前,可以颁发UNIcert®证书的语种多达16种,是高校常见的权威语言水平测试和语言等级证书,在许多国家得到认可。

表2 德国高校UNIcert®语言等级测试与CEFR对应关系表

此外,很多高校语言中心均为在校师生提供国际流动性测试,该测试采用相对简单的方法认证参试者现有的语言技能,为其申请海外居留提供语言能力证明,该证书认可度高,可以用于申请德国学术交流的奖学金项目、德国医学生联邦代表协会项目、欧洲大学生流动规划蓝图项目、国际硕士学习、求职等。语言中心的课程培训和语言认证为高校师生留学、访学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提供语言能力证明,大大简化了相关事务的办理流程,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推动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6 对我国高校医学外语教育的启示

6.1 明确并完善高校医学外语教育的目标 当前,中国高校医学生的外语教学仍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实现考研为主要目标。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实际应用方向不明确,其外语学习的动力不足。笔者结合我国医学外语教学现状,借鉴德国高校语言中心医学外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定位医学外语的教学目标:(1)培养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临床医学亦称西医,源于外国,在专业方面有很多需要与外国学习交流的内容,因此阅读外文文献,对学生未来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查阅资料、了解医学前沿等具有一定价值。(2)简单地应对外国患者的交流。中国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国外人口激增,医学高校毕业生应具备简单医学外语交流的能力。(3)对于有考研或考博意向的学生,为未来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领域前沿打下语言基础,培养可供留学和国际交流的能力。

6.2 革新医学外语教学内容与方式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外语教育集中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有些院校已经在高年级开设医学英语相关课程,例如医学词汇学、医学人文等课程,我国医学外语教学在不断地革新和进步。为了进一步完善医学外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学习和借鉴德国高校语言中心医学外语教学课程设置方案,增设以医学不同学科知识为核心的医学课程,例如护理学外语、口腔医学外语等课程;开设与医学相关的不同医学外语专题,如英语病历写作、医学文献阅读、医学论文写作等。与通识外语(大学英语)和较为浅显的医学外语课程(医学人文等)相比,这些课程富有专业性、实用性。同时,设置选课门槛,只有通过该课程入班测试的同学,才可以开始相应医学外语课程的学习。按照学生原有外语水平进行分班,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与参加该课程的学生外语水平保持一致。此外,尽量避免大班授课,设置参课人数限制,以保障教学质量。

6.3 打造外语教学师资队伍 要保障医学外语教学质量,仅仅革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打造一个强大的医学外语教学师资队伍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校医学外语教学工作主要由外语专业教师承担,他们缺乏医学背景,不能完全胜任医学外语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医学外语教师团队:(1)引进精通外语的医学复合型人才,从事医学外语教学;(2)借助高校优势,组织外语学院与医学院或医疗机构联合教学,共同承担医学外语的教学任务,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3)为现有从事医学外语教学的外语专业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强化其医学专业知识储备。

6.4 增设多语种教育 我国高校医学外语教学以大学英语为主,语种较为单一。而当前的国际往来日益频繁,学术交流与合作日趋多元化,对我国外语教育提出要求的同时亦带来了发展契机。医学外语教育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根据高校医学生国际流动趋势、人才培养规模、专业方向等综合因素,适当增加医学外语教学语种,按需构建高校医学外语的多语种教育,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继续深造、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外语需求。

6.5 制订与国际接轨的语言水平标准 我国大学生的外语技能水平主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来评定。但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并不受国外认可。为了与国际语言技能标准接轨,应遵照或逐渐制订一个国际认可的语言技能标准。制订语言技能标准时可参考德国高校UNIcert®语言等级测试标准制定原则,并发放专门的医学外语证书和文凭。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安徽医学》稿约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