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之乡 好客郯城

2022-11-04郯城县交通运输局徐付龙尤连娣

中国公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好客农村公路银杏

文/图 郯城县交通运输局 徐付龙 尤连娣

所在地: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名称: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许家湖-重坊环线

里程:48公里

编号:X217

技术等级:二级公路

起讫点:郯城县许家湖镇至重坊镇

通车时间:2009年

“孔子师郯传佳话,千年古县美名传。”在山东省最南部,有一方承载千年历史、蕴含丰富文化的瑰宝之地,那就是“好客山东”的南大门—临沂市郯城县。近年来,郯城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以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以“美丽农村路”建设为切入点,全力打造沂蒙美丽农村路示范样板,促进全县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截至目前,郯城农村公路总通车里程已达2448.1公里,其中县道308.7公里、乡道598.4公里、村道1541公里,综合好路率均达到100%,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综合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人们安全舒适通行指数得到大幅改善。

“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是郯城县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地理优势,融合古老文明文化积淀,精心打造的一条饱含人文底蕴、历史风情的旅游线路,全长48公里,路面宽6米至12米,是郯国古城到马头红色教育基地—中共鲁南第一支部旧址的一条环线。沿途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贾湾示范区、重坊中华银杏品种园、万亩银杏时光隧道、新村银杏温泉风情小镇等特色景点,由皇亭路、郯薛线、沂河滨河生态旅游路等组成环线,辐射G2京沪高速、国道205线、省道318线,沿途旅游景点众多,有4A级景区2处(银杏古梅园、中华银杏园),贾湾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区。

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精品旅游路

“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郯城县交通运输局围绕“万亩荷花基地”“银杏观光通道”“杞柳电子商务”“优质稻米产业”等特色品牌,将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乡村特色、传统文化融入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之中,大力实施彩化工程,做到公路与沿线乡村风貌、田园风光、农业园区充分融合,精心打造“一镇一特色、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的旅游路、景观路、生态路、产业路、文化路。

坚持科学规划

制定工程计划前,郯城县交通运输局委派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察,全面检测当地水文、地质等条件,确保道路基础条件过硬,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分组征集道路沿线村民的意见建议,确保村民的意见建议能够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在“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的规划设计中,郯城县交通运输局十分注重因地制宜,结合郯城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等规划,融合县域经济发展,做到内外联动、形成规模,打造循环线路;围绕提升农村公路整体通行形象,构建“人在车中坐、车在景中行”的舒美氛围,结合农村公路建设三年攻坚,积极开展实施农村公路彩化工程,打造绿树成荫、空气清闲的农村公路绿色通行环境。

强化质量监督

郯城县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行业监管职能,以“品质工程”建设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强道路基础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强化监督检查力度,着力提升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等管理水平,确保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全面提升旅游线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和运营服务水平。在农村道路建设施工中,以规范建设管理为重点,认真执行“法人管理、社会监理、政府监管、企业自检、群众监督”五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审查参建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及运行情况,为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确保工程质量,设置两个督导组现场督导农村道路建设工程,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工程薄弱环节、工程进度等情况分别制定了项目督导工作计划,明确了项目各个工程环节的督导工作目标和重点。

突出绿化美化

马头党性教育基地

按照“畅、洁、绿、美”的总体要求,郯城县交通运输局以“三季有花、三季彩叶、三季见果、四季常青”为标准,重点突出通往旅游景区道路、主干道等道路的绿化美化工作,坚持“上乔、中灌、下花草”为主框架的绿化模式。做好后期管护,与郯城县公路中心召开专题会议,联合制定《郯城县深化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管理养护体制、养护资金保障、建立管养长效机制等具体工作,强化责任落实,着力提升全县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和通行能力。出台《郯城县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 的原则,在县域内设立总路长,由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县乡村道设立县道路长、乡道路长、村道路长,分别由县领导、乡镇负责人、村委会负责人担任。

依托古城新韵打造人文特色路

郯城县交通运输局以原有路域环境为依托,秉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深入挖掘了“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沿线的历史底蕴、特色文化和旅游景点。

文化璀璨 底蕴深厚

“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起讫点为郯国古城,途经郯城街道、胜利镇、重坊镇、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马头镇。郯城建置,始于郯国,其建成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这里名人聚集,文化空盛。“孔子师郯子”“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被传为千秋佳话;以孙膑、庞涓斗智闻名世界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郯城境内的马陵山;中华徐氏始祖陵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古徐国文化发祥地。汉相于定国、薛宣,儒学大家匡衡、王朗,南朝著名无神论者、天文学家何承天,杰出诗人徐陵、鲍照、何逊等,都曾为华夏文明增添了璀灿的光彩。“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充分依托古城文化,以古郯仁、孝文化为灵魂,深入挖掘东夷文化、儒家文化、孝文化、兵法文化、民俗文化,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之路,可以说一条路就是一道流动的历史,承载着郯城厚重的文化积淀。

地美物丰 绿色园林

郯城被誉为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中国绿色名县、全国园林县城、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杞柳之乡等称号。古梅园、孝妇冢、地下温泉、千年古镇马头、中华银杏园,景点众多。“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沿途串连全县众多著名旅游景点,例如水韵贾湾、时光隧道、中华银杏园、银杏古梅园等多处景区,均是近些年的“网红打卡胜地”。其中银杏古梅园和中华银杏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银杏园占地2000余亩,现有银杏品种103个,其中上百年银杏树近万株,是我国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银杏古树群落,被评为山东省农业示范点、临沂市“五大逍遥游”景点、全市十大最佳自驾旅游胜地、临沂市旅游示范地。

银杏温泉小镇

红色文化 薪火相传

郯城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鲁南第一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临、郯、费、峄地区创建的第一个党支部。作为革命老区,郯城县在革命战争年代铸就了独特的红色基因,历经几十年血脉相传,如今更加彰显出了新的时代价值。郯城县农村道路建设充分挖掘县域红色教育资源,遵循“四好农村路+”模式,精心融入红色道路建设基因。“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途经的中共鲁南第一支部,将“四好农村公路”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推动力,聚力完善美丽乡村红色精品线路配套,让“沂蒙精神”不断延伸。沿线村民自发在墙上绘画出了郯城人文历史故事,写满了对游客的欢迎,与穿梭其中的公路交相呼应,形成了一条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现代化公路。

推动全域经济打造脱贫致富路

一条风景路,带动万家富。“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贯穿千年古镇、美丽农村、田园综合体及众多乡镇,依靠地域特色,积极探索脱贫致富新模式。伴随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也在推动全县其他经济的发展。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万亩银杏生态林

郯城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猪生产基地。郯城县被誉为“鲁南粮仓”源于其地形、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郯城银杏、姜湖贡米、郯城板栗、琅琊草帽、郯城生姜均成为现在农业知名品牌。尤其郯城银杏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沿线银杏种植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定植银杏1400万株,成为全国最大的银杏苗木及系列产品集散地,年综合产值超过12亿元,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沿线万亩荷花基地是郯城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功引进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项目,集中连片流转土地1.3万亩,建设了万亩浅水藕种植基地。

促进农村物流业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沥青路宽阔平坦,纵横交错不断延伸,连接着日新月异的县城和生机勃勃的乡村,成为城乡互联互通的“大动脉”,实现城乡互联互通,加快了农村物流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在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上注册的中小企业达1000余家,2020年,马头镇上榜农产品百强淘宝村名单。依托日益通达的农村路网,农村物流通达覆盖率达100%,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同步完成村邮站、小超市、村民服务中心等类型的村级网点布局,让村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网购的乐趣和农产品外寄的便捷服务。

美化乡村人居环境

“一路一风景,一花一诗意”。行走在“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沿线的乡村院落,处处绿树掩映,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笔直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一幅清新美丽的山水画卷尽收眼底。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郯城县委、县政府依托“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打造了马头千年古镇旅游品牌、规划了胜利贾湾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展了“五美”乡镇村容村貌整改及“最美农家院”评比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投资2.2亿元,积极推进“村村通”工程,通过实施人行便道户户通工程,提高农村公路通达、畅通水平。加强乡村彩化工程,沿线村落“建起了小廊亭、小景观等,种植了玉兰、绿竹等景观树木,确保房前屋后种满种密,街道路旁“见缝插绿”,一条条街道变成了自然生态走廊,“一墙一景”将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廉政文化、文明乡风、传统民俗等绘制上墙,形成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打造了满眼都是如诗如画般的美景,处处都是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下一步,郯城县委、县政府将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谋划实施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机遇,加大对接争取力度,以“三河六岸、九纵十横”为公路主骨架,以“20.20”为规划目标(所有乡镇中心20分钟到达城区,所有乡镇20分钟上高速或国道),构建对外连接交通大动脉、对内畅通城乡的立体化大交通体系。利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道和主要县道为主线,以乡村道路为支线,“纵横交汇、四通八达”的棋盘式公路网络,为乡村振兴提供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猜你喜欢

好客农村公路银杏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银杏
My Hometown:朱炫宇
服务质量标化管理理念研究
蜚声世界的母亲
腊月里的银杏果
银杏
农村公路建设今明两年将增加454亿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