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江铁牛携古风

2022-11-04蒲江县交通运输局何松周晶晶

中国公路 2022年17期
关键词:铁牛农村公路乡镇

文/图 蒲江县交通运输局 何松 周晶晶

所在地:四川省成都市

名称:青山铁牛旅游环线

里程:4.6公里

编号:X124、Y045、C484、C909、C542

技术等级:四级公路

起讫点:起于西来镇临溪社区,止于邛崃宝林界,起止点均与省道401线相连形成环线。

铁牛水乡

蒲江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地形以丘陵为主,幅员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四好农村路”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部署,坚持四好并进、深度融合,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努力将农村公路建成人民致富的幸福路、党群干群的连心路。

截至2021年,蒲江县公路总里程达1817.73公里,其中国省干线136.46公里(含高速公路)、县道126.90公里、乡道521.78公里、村道1032.58公里,路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12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率、公路列养率等6个“100%”,农村公路建设群众满意率连续3年保持在98%以上,先后获评全省和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因村内西汉冶铁遗址发掘出的一块儿牛形铁疙瘩得名,该村紧邻西来古镇,幅员9.59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073户3634人。距成都经济环线2公里,属成都“半小时经济圈”。

青山铁牛旅游环线全长约4.6公里,起于西来镇临溪社区,经铁牛村,止于邛崃宝林界,起止点均与省道401线相连形成环线。路线串联了川西著名的西来古镇、成都战役纪念馆、铁牛水乡、临溪河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既是蒲江县北部区域连接邛崃、大邑、都江堰等地的重要旅游通道,又是连接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省道401线、寿高路等干线公路的重要外联通道,同时还是实现公铁转换的重要通勤线路。

该路原为4.5米宽的水泥路,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于2019年按照“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注重生态、融景入路、融产入路”的理念进行了改造提升,改造后技术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时速为20公里,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步完善了相关排水及交安设施。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状道路线性,尽量避免再占用良田,实现了土地资源高效、节约、集约利用。同时,尊重沿线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风貌,随形而弯,依山就势,并配套建设了观景台、绿道等设施。该路提升改造完成后,按照蒲江县“路长制”及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设立了路长,明确了道路管理、养护和路域环境治理等工作的责任人,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保持在90以上;通过公共财政投入,落实养护经费,强化资金保障;同时,建立道路巡查和考核制度,提升道路日常管养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道路“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的总目标。

蒲江县形成了县城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20分钟交通圈”。

规划引领

高起点规划

蒲江县坚持“共绘一张美好蓝图”,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绿色、路景交融、融产入路”理念,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规划“多规合一”,融入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等元素,高品质规划一批景观路、产业路、文化路。已编制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计划、“美丽乡村旅游示范路”三年攻坚计划等,将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通乡畅村达组的农村公路网络,形成了县城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20分钟交通圈”。

高标准建设

贯彻“突出公园城市特点”这一重要指示,按照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编制《蒲江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技术导则》,实行设计、招标、施工、监理和资金“五统一”机制,规范指导蒲江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提高公路建设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编制《蒲江县美丽乡村路建设导则》,十八大以来,新建美丽乡村路86公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395公里,打通“断头路”14条,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100%”。

青山铁牛旅游环线获交通运输部2021年“十大最美农村路”称号、甘成路获“全国第二届美丽乡村路”和“2021年度四川省十大最美农村路”称号。

多方面保障

完善政策保障,优先支持山丘区乡镇交通项目建设。加强财政投入,将重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列入县级年度投资计划,构建稳定投入增长机制。突出资源整合,构建以财政投入为主,部门争取、社会捐赠、集体筹资和群众投劳为辅的多元筹资机制。近年来,先后整合交通、农业、旅游等各类资金18.2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改革先行

首推事企分开和管养分离

率先推行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改变传统养护生产“大包干”模式,将县公路养护段更名为县公路管理所,只保留公路养护管理职责,将养护生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交由第三方实施,人员及养护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实现公管所专职管、公司专业养。

每个试验药剂分别设4个剂量,与对照药剂和空白做比较,4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见表1。

实施市场化和专业化养护

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监管养护质量。按照日常保洁固定总价、小修固定单价的招标方式,实行政府采购分别确定专业养护企业。通过强化过程监管、严格履约考核,将考核评价与工程结算、信用评价挂钩,实现公路养护降本增效,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公路服务水平逐年提高。

注重党建引领和群众参与

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由基层党员带头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设立农村公路管护等公益性岗位,帮助村民创收增收;倡导文明新风尚,多形式开展护路文化宣传,首创公路养护“三字经”,将爱护公路写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及村民代表参与监督、考评,极大提升了群众出行满意率,凝聚了党在基层的民心,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战略实施

交通+乡村振兴打造幸福美丽新村

青山铁牛旅游环线的建设,打通了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快速通道,带动了沿线“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兴”,造就了铁牛新村、青山新村、白马新村等一大批美丽新村。其中,邻水而建的铁牛村拥有万亩果园、千亩鱼塘,毗邻西来古镇和临溪河,是蒲江唯一的 “徽派”建筑风格村落,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达入2.8万元。先后获评省级“四好村”、省级农房住房建设试点村和成都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交通+创新创业打造多元业态场景

按照“政府引导,村集体主导,社会组织协同、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的发展思路,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创业孵化、品牌推广、特色农事体验、社区营造等,吸引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其中,由返乡大学生成立的“牛旺乡村旅游合作社”,精心运营村庄资源,打造了“塘坞”休闲业态和铁牛杂货铺,展陈自主设计的10余种文创产品。

蒲江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AAAAA级标准

铁牛村坚持“政村企社”联动整体运营与专业合作相结合的“1+N”发展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政府规划把控、基础配套、先期项目引导性投资等保障,支持项目启动;村联合社与丑美公司组建新型“村企”联合运营体——蒲江铁牛丑美田园度假村有限公司,统一进行度假社区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产品研发、宣传推介等,具体业务由专业合作社承接,最终实现“田园生活度假社区”的整体规范运营。目前,铁牛丑美公司已对核心示范区果林、鱼塘及6处房屋完成收储,并启动果林和物业改造提升工作。

交通+特色旅游 打造精品旅游观光线

近年来,按照郊野公园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思路,沿线村社充分融入“交通+”多元素,打造了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实现水清、水美、岸绿的生态格局,让游客切身感受到田园之美、自然之美、乡村之美。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快进慢游”的交通路网体系,实施精品旅游观光线,初步形成“一环串多点”(铁牛水乡、西来古镇、成都战役纪念馆、临溪河)的全域乡村旅游交通新格局。铁牛村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时代背景下,秉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村企合作、多元共创的发展思路,引进专业化运营公司——施国平团队丑美生活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并链接禾然有机、柴米多、上海BottleDream等共创机构15家,新村民50余名,聚焦乡村资源价值转化,探索以新规划、新人才、新场景、新融合为重点,打造充分体现“生产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的田园生活度假社区。

青山铁牛旅游环线改造提升后,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而且带动了沿线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观光农业的高速发展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产业路、景观路、致富路,真正实现了“交通+”的多元化发展。

部门协同

推行网格化管理

推广信息化管理

运用“大数据+”推进智慧交通管理,在全国率先建立公路综合管理系统,整合利用雪亮工程、桥梁水位监测、客运动态监管等1200余套监控设施,通过巡查发现、反馈问题、系统派单、现场核对、整改闭合的流程,及时处置安全隐患和突发事故,实现公路路产数字化、巡查监督实时化、考核评估精准化、养护决策科学化。在2021年8月的蒲江县暴雨洪灾中,通过智慧平台及时发现并排除道路隐患300余处,有效保障了抢险救援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施联动化管理

建立交通、公安、城管、应急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路产路权管理保护;强化路政管理和执法能力建设,组建管理和执法两支队伍,常态开展道路执法监督检查和管护,探索出“路联管、路全管、路共管、路常管”的农村公路管理新路子,“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位列四川省第一。

城乡统筹

城乡客运公交化

持续推进“客运村村通”惠民便民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因地制宜采取城市公交延伸、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行、预约响应式服务等模式,串联起3个高铁站和蒲江县所有乡镇、建制村,实现客运站点全覆盖。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新开行公交线路3条、投放纯电动公交17辆,新增站点、站牌93处,改造提升客运站两个,实现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AAAAA级标准。

服务管理一体化

按照“资源共享、多站合一、一站多能”模式,依托乡镇客运站,整合物流服务站、交通管理站、游客中心,建成全省首个片区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同时具备农村客运、路政和运政管理执法、乡村旅游、农村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城乡交通管理一体化、客运旅游服务一体化和物流服务一体化,提升了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服务水平。

物流运输便捷化

依托通畅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骨干、广大农村和新型社区为支点的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建立寿安综合物流园区、蒲江物流服务中心、4个片区物流服务站和138个村社级物流节点的“一园区、一中心、四片区、多节点”立体化城乡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流配送服务网点全覆盖,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邮政到村、快递服务入户”运输渠道,助力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联动融合

路产联动 助力产业

将农村公路作为蒲江县产业发展的基础“骨架”,结合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建设园区产业路330公里,连片发展柑橘、猕猴桃、茶叶三大优势产业45万亩,年产值达35亿元以上,三大区域品牌价值达374.5亿元。依托农村公路网络,推动冷链物流及电商行业发展壮大,全县冷链物流企业达100余家,形成超过10万吨的全冷链配送能力,带动发展电商4500余家,2020年电商网络交易额达130亿元。

青山铁牛旅游环线周边的美丽新村

绿化美化 融景于路

结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农村公路与山水田林湖等自然景观深度融合,实施公路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风景线。已建成县域旅游环线公路128公里、绿道150公里,串联旅游景点20余个、美丽新村106个。保利·石象湖、成佳茶乡、明月国际陶艺村等景区景点实现闭环,每年举行采茶节、樱桃节、车迷健身节等活动20余场次。2021年,蒲江县接待游客900.2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45亿元。

城乡融合 吸引人才

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吸引城市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截至目前,已吸引各类人才2000余人,带动发展家庭农场350家、专业合作社300余家,促进城乡形态转型升级、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在成都市率先实现幸福美丽新村县域全覆盖。2021年,蒲江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3万元,同比增长9.8%,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蒲江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加速绘就。

猜你喜欢

铁牛农村公路乡镇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农村公路建设今明两年将增加454亿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