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丹药辅治骨与关节感染临床观察
2022-11-04夏文沙
夏文沙
(湖北夏小中医院中医外科,湖北 武汉 430023)
骨与关节感染是以病原菌感染为主要病因的慢性感染性疾病[1],若未及时治疗,病灶向周围发展,易形成死骨和骨性窦道。但因人体骨骼、骨关节生理结构及位置的特殊性,内服药物不能靶向作用于病灶而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病灶,但术后病残率较高[2]。我院自1994年至今,用夏氏丹药辅治骨与关节感染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8例,均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丹药组与对照组各24例。丹药组男17例,女7例;年龄8~69岁,平均(42.21±14.83)岁;病程5~12个月,平均(7.69±2.16)个月;急性骨髓炎8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9例;慢性骨髓炎7例。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10~68岁,平均(43.37±14.33)岁;病程4~12个月,平均(8.10±2.23)个月;急性骨髓炎8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10例;慢性骨髓炎6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3];②符合中医“附骨疽”诊断标准[4];③以下肢为主要患病部位;④神志清醒,有完全语言表达能力。
排除标准:①病情早期,脓肿未成;②骨结核;③合并糖尿病等对创口愈合影响较大的疾病;④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或恶性肿瘤。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止痛、清创、抗感染治疗。①止痛:醋酸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10mg,口服,疼痛难忍即服,但每日服用量不宜超过60mg,连续服用1个月后逐渐减量直至停用。②清创、抗感染:术前予营养支持,补充适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术中,抬高患肢,对感染创口进行评估,通过观察组织颜色和创面特性判断清创范围,彻底清除大量炎性肉芽组织、脓液及干酪样坏死物质等,以病灶局部出现血液运行为宜;灌洗、引流,清创过程中应用双氧水冲洗病变部位,清创结束后常规放置引流带;术后静脉输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连续2周;术后每3天进行1次创口灌洗,直至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基本恢复正常,创口表面感染症状基本消失,引流液相对清澈即可停止灌洗,且在停止灌洗后1~2天取出引流带。
丹药组加用我院自制白降丹。①用药前:清创结束后,用温热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及创口附近皮肤,并使用医用脱脂棉轻擦此处皮肤,直至皮肤表面干燥、发红;②贴膏:将以白降丹为主药的膏药用大面积文火加热、烘软后揭开,趁热贴于患处,以超过炎症部位2/3为宜;③包扎:用绷带包扎患处,使膏药中有效白降丹成分紧贴皮肤;④换药:治疗初期,膏药留置时间以24h为宜,于治疗1个月后延长膏药留置时间至48h,直至疼痛基本消失,再继续巩固治疗3个月。
随访:以连续治疗用药6个月为基准,分别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嘱其严格遵医嘱用药,保证均衡、营养的饮食结构,并记录治疗过程的主要症状及功能恢复情况。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全身或局部肿胀、疼痛症状消失,创口愈合,X线片提示无死骨存在。好转:全身或局部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创口得到明显改善,但未完全愈合,X线片提示仍存在少量死骨和死腔。未愈:全身或局部症状未得到明显控制,创口未见明显变化或创口面积扩大。
4 观察指标
中医主要症状积分(红肿、跛行、功能障碍),疼痛评分(VRS)及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
中医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骨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骨与关节感染相关的如红肿、跛行和功能障碍3类中医症状,以0~3分量级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提示症状程度越严重,0分提示无症状。
主诉疼痛分级法(VRS):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VRS法[6],将疼痛评价为0~3分,0分为无疼痛;1分为轻度疼痛,即疼痛可以忍受,且对生活无明显影响;2分为中度疼痛,即有明显疼痛,需要服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且会影响睡眠质量;3分为重度疼痛,即疼痛剧烈,需要服用镇痛药物,甚至表现为被动体位。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红肿 跛行 功能障碍丹药组 24 治疗前 2.58±0.80 2.23±0.71 2.43±0.69治疗6个月后1.56±0.47*△ 1.25±0.38*△ 1.76±0.45*△对照组 24 治疗前 2.47±0.79 2.28±0.73 2.55±0.71治疗6个月后1.92±0.51*1.64±0.40*2.06±0.48*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R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R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丹药组(24例)对照组(24例) t P治疗前 2.72±0.85 2.68±0.86 0.162 0.872治疗6个月后 1.14±0.38 1.49±0.45 3.160 0.006 t 8.313 6.006 P<0.001 <0.00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骨与关节感染属中医“附骨疽”范畴。早在《景岳全书·外科钤》中即有论述[7]。认为正气虚弱为主,再受外邪、劳骨、五志所伤,导致发病。张景岳还总结《内经》及前人经验,认为“附骨疽,气毒流注,及有经久不消,肉溃不痛者,宜针开之”“……熟脓已成也。速宜针之,无使久留,以防深蚀之患”[8],此述与现代医学上的手术清创、引流、排脓手法手术相一致。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白降丹相关记载出现在《医宗金鉴》,具有解毒、祛腐之功,多外用于疮疡脓成或溃疡脓坚等证[9]。而骨与关节感染临床表现与痈疽相似,故用白降丹疗效较好。白降丹以二氯化汞和氯化亚汞的混合结晶为主要有效成分,在与皮肤接触时不断向开放创面释放微量汞离子,进而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反应[10],达到消除创口各种炎性介质的目的,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疼痛消除。
骨与关节感染久治不愈、复发与局部坏死骨或坏死组织未得到完全清除,形成新的病灶再次感染周围健康组织有关[11],故在治疗中往往以大面积清创,甚至截肢为最终治疗手段。虽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健康组织,但遗留的大面积创口、截肢等成为临床上面临的新问题。而中医认为,“腐去则肌生”,“肌生则腐自去”,祛腐和生肌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治疗时应以祛邪托毒,祛腐生肌为治疗原则。治疗后期,机体正气远远强于邪气,正气托余毒外出,即“肌生腐自去”,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局部血供逐渐恢复,残留坏死组织液化成脓,随引流带排出体外,有助于骨与关节感染的进一步好转,避免病情反复发作。白降丹是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氏丹药制作工艺”炼制而成,具有消痈、溃脓、蚀腐、杀虫之效。在外用膏贴的保护下与皮肤紧密贴合,既可使药力更好的渗入筋骨,发挥药物最佳疗效,还能防止风邪内侵而反复感染。
夏氏丹药辅治骨与关节感染可有效减轻疼痛、红肿、跛行及功能障碍等多种症状,达到更好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