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黄家窝堡遗址2021年发掘调查简报
2022-11-04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 2021年,为配合抚长高速公路人民大街出口改移工程,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长春市黄家窝堡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同时对周边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共发现11处遗址点,其中,黄家窝堡遗址Ⅰ号地点、莲花泡Ⅰ号地点、二十里堡Ⅰ号地点地表遗存较丰富,是三个代表性中心遗址点。采集遗物分为青铜时代、夫余时期和辽金时期,其中青铜时代遗存最丰富,属于西团山文化。本次调查和发掘表明,西团山文化分布的西界已越过伊通河,更正了以往认为西团山文化西至为伊通河东岸的认识。夫余文化分布的西界至少已达伊通河西岸,是否往西还有分布,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工作证实。
黄家窝堡遗址位于长春市朝阳区永春镇柳家村黄家窝堡屯,遗址中心区东距伊通河约1千米,现高出水面约十余米,为河岸二级台地。遗址沿河边岗地分布,地势西高东低,向下蔓延至平地,面积为6万平方米。2021年4—5月,为配合抚长高速公路人民大街出口改移工程,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工程涉及的遗址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本次发掘区位于黄家窝堡遗址Ⅱ号地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0′13.33″,北纬43°43′49.70″,西南距黄家窝堡屯约500米(图一)。
图一 黄家窝堡遗址Ⅱ号地点位置图
发掘区南部略高,北部稍低,地表为耕地和苗圃。以磁北方向为正方向,由南向北布5米×5米探方12个,编号为CHⅡT1—CHⅡT12,发掘面积共计300平方米。此次发掘发现青铜时代的西团山文化、辽金时期、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遗存,包括灰坑2个,一定数量的陶器、瓷器、铁器、铜钱等人工制品。
为全面认识黄家窝堡遗址的文化面貌及周边遗存的分布情况,本次发掘同时对黄家窝堡遗址及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在伊通河西岸的黄家窝堡屯、莲花泡屯、二十里堡屯周边岗地共发现11处遗址点,分别为黄家窝堡遗址Ⅰ号、Ⅲ号、Ⅳ号、Ⅴ号地点,莲花泡遗址Ⅰ号、Ⅱ号、Ⅲ号、Ⅳ号、Ⅴ号地点,二十里堡Ⅰ号、Ⅱ号地点。调查采集的遗物分属于青铜时代的西团山文化、夫余时期和辽金时期,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铁质人工制品。
现将此次发掘和调查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一、黄家窝堡遗址Ⅱ号地点发掘收获
(一)地层堆积
发掘区位于黄家窝堡遗址边缘区,命名为黄家窝堡遗址Ⅱ号地点。地势较平坦,地层堆积较简单。发掘区地层可统一划分为三层,分布在整个发掘区。以CHⅡT1北壁为例进行介绍(图二)。
图二 CHⅡT1北壁剖面图
第1层,灰黑色黏土,土质疏松,堆积厚10~20厘米,分布在整个探方,含有大量植物根系、碎石等,出土有泥质灰陶片、瓷片、铁器、铜钱等,为耕土层。
第2层,黑色黏土,土质疏松,堆积厚20~25厘米,分布在整个探方,含有碎石块、植物根系等,出土有夹粗砂红褐陶片、泥质灰陶片、瓷片等,为扰动土层。
第3层,黑褐色黏土,夹杂有黄土,土质疏松,堆积厚30~40厘米,分布在整个探方,仅出土有夹粗砂红褐陶片,此层下即为生土,系发掘区内最早形成的文化层,年代为青铜时代。
(二)遗迹
本次发掘共清理灰坑2个,分别编号为CHⅡH1、CHⅡH2。
CHⅡH1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生土。位于CHⅡT10西南角,西北—东南方向,形状不规则(图三)。坑口距地表深90厘米,坑深21厘米,坑口长为134、宽90厘米;坑底长121、宽80厘米。坑内堆积未分层,为黑色黏土,土质疏松,未发现遗物。
图三 CHⅡH1平、剖面图
CHⅡH2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3层。位于CHⅡT12西南角,西北—东南方向,形状近椭圆形(图四)。坑口距地表深35厘米,坑深40厘米,坑口长88.5、宽62.5厘米;坑底长64、宽38厘米。坑内堆积未分层,为黑色黏土,土质疏松,未发现遗物。
图四 CHⅡH2平、剖面图
(三)遗物
此次发掘出土遗物包括陶片、瓷片、铁器、铜钱,分属于青铜时代、辽金时期、明清至民国时期。
1.青铜时代遗物
出土4件,均为陶质,有陶片、器耳,没有可复原的器物。均为夹粗砂黄褐陶,火候不均。
器耳 1件。CHⅡT8②∶1,夹粗砂黄褐陶,残损,仅存器耳根部与器壁相连的部分,据根部残存形状判断,应为圆柱形环耳。残长7、残宽5.2厘米(图五,1)。
陶片 3件。CHⅡT1③∶1,夹粗砂黄褐陶,内侧呈黑褐色,残长4、残宽3.8厘米(图五,2)。
2.辽金时期遗物
(1)铁器
共出土6件铁器,包括铁钉、铁钩、铁犁残片等,均锈蚀严重。
钉 3件。CHⅡT2①∶1,上端较宽,下端收细,残长2.7厘米(图五,3)。CHⅡT7②∶2,残长2.1厘米(图五,4)。CHⅡT6①∶1,残长3.4厘米(图五,5)。
钩 1件。CHⅡT7②∶1,残长3.4厘米(图五,6)。
图五 黄家窝堡遗址Ⅱ号地点出土遗物1.陶器耳(CHⅡT8②∶1) 2.陶片(CHⅡT1③∶1) 3—5.铁钉(CHⅡT2①∶1 CHⅡT7②∶2 CHⅡT6①∶1) 6.铁钩(CHⅡT7②∶1) 7.铁犁残片(CHⅡT3①∶1) 8.铁器残片(CHⅡT6①∶2) 9、10.圆陶片(CHⅡT8①∶2 CHⅡT2①∶2)11—14.陶器口沿(CHⅡT1①∶1 CHⅡT3①∶2 CHⅡT3①∶3 CHⅡT6①∶3) 15、16.陶器器底(CHⅡT4①∶1 CHⅡT5①∶2)17.弦纹陶片(CHⅡT12①∶1) 18.刻字陶片(CHⅡT8①∶1) 19.铜钱(CHⅡT5①∶1)
犁残片 1件。CHⅡT3①∶1,系铁犁刃部残断,残长3.2、残宽2.4厘米(图五,7)。
铁器残片 1件。CHⅡT6①∶2,器形不明,残长3.9、残宽2.8厘米(图五,8)。
(2)陶器
出土圆陶片2件、陶器口沿7件、陶器器底2件、弦纹陶片1件。均为泥质灰陶,质地较细密,以素面为主,仅1件陶片上见有弦纹。没有可复原的陶容器,可辨器类以陶罐为主。
圆陶片 2件,素面。CHⅡT8①∶2,周缘打磨较规整,最大径4.6厘米(图五,9)。CHⅡT2①∶2,周缘打磨较规整,最大径5.4厘米(图五,10)。
口沿 7件。CHⅡT1①∶1,敛口,圆方唇,残高2.5、残宽4.1厘米(图五,11)。CHⅡT3①∶2,敛口,尖圆唇,残高2.8、残宽3.4厘米(图五,12)。CHⅡT3①∶3,敛口,圆唇,残高2.4、残宽4.2厘米(图五,13)。CHⅡT6①∶3,敛口,微卷沿,圆方唇,残高2.8、残宽4.6厘米(图五,14)。
器底 2件,器壁较厚。CHⅡT4①∶1,残高1.6厘米(图五,15)。CHⅡT5①∶2,残高1.9厘米(图五,16)。
弦纹陶片 1件。CHⅡT12①∶1,器表饰弦纹,残长3.3、残宽2.9厘米(图五,17)。
3.明清至民国时期遗物
铜钱 1枚。CHⅡT5①∶1,圆形方孔,正面铸“咸丰通宝”,背面铸满文“宝泉”,锈蚀较严重,直径2.1、孔边长0.7厘米(图五,19)。
刻字陶片 1件,系陶器口沿,颈部刻划文字。CHⅡT8①∶1,夹砂黄褐陶,盘口,颈部刻划两个文字,其一应为“寿”字,另一字模糊不清,残高3.1、残宽4.5厘米(图五,18)。
二、周边区域调查收获
本次调查以黄家窝堡遗址为中心,沿伊通河西岸在黄家窝堡屯、莲花泡屯、二十里堡屯周边岗地共发现11处遗址点(图六)。其中黄家窝堡遗址Ⅰ号地点、莲花泡Ⅰ号地点、二十里堡Ⅰ号地点地表遗存较丰富,是三个代表性中心遗址点,本文主要介绍上述三个地点地表采集的标本。
图六 黄家窝堡遗址周边区域调查遗址点分布图
(一)黄家窝堡遗址Ⅰ号地点
位于黄家窝堡屯北的岗地上,南邻黄家窝堡屯,西北邻莲花岛影视文化度假区,西为耕地,东为岗地边缘,地表现为苗圃地和耕地。遗址点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9′35.22″,北纬43°43′44.02″。该地点南部地表散布大量青铜时代和辽金时期陶片,北部地表见有青铜时代、夫余时期遗物和辽金时期布纹瓦、陶片等。
1.青铜时代遗物
发现有磨光石器及陶器器耳、口沿、器底等残片。
(1)石器
石斧 1件。CHⅠ∶1,通体磨光,弧刃,残长11.5、宽4.7、厚2.3厘米(图七,1)。
图七 黄家窝堡遗址Ⅰ号地点采集遗物1.石斧(CHⅠ∶1) 2—4、9.陶器耳(CHⅠ∶6 CHⅠ∶7 CHⅠ∶10 CHⅠ∶21) 5、11—14、18.陶器口沿(CHⅠ∶8 CHⅠ∶15 CHⅠ∶16 CHⅠ∶18 CHⅠ∶19 CHⅠ∶20) 6、16、17.陶器底(CHⅠ∶9 CHⅠ∶22 CHⅠ∶23) 7、8.建筑构件(CHⅠ∶3 CHⅠ∶4) 10.陶板瓦(CHⅠ∶14) 15.纹饰陶片(CHⅠ∶24)
(2)陶器
器耳 3件。CHⅠ∶10,柱状耳,夹砂红褐陶,残长3.5、截面直径1.5厘米(图七,4)。
口沿 2件。CHⅠ∶8,夹粗砂黄褐陶,直口,方唇,残高2.9、残宽6.5厘米(图七,5)。
器底 10件。CHⅠ∶9,夹砂红褐陶,器底较厚,残高2.2厘米(图七,6)。
2.夫余时期遗物
发现遗物全部为陶质,有建筑构件、器耳。
建筑构件 3件。CHⅠ∶3,长条形,夹砂黄褐陶,残长8、宽4、高3.2厘米(图七,7)。CHⅠ∶4,长条形,夹砂黄褐陶,残长5.9、宽2.5、高2.7厘米(图七,8)。
器耳 2件。CHⅠ∶6,柱状耳,夹粗砂黄褐陶,火候不均,残长7、截面直径2.8厘米(图七,2)。CHⅠ∶7,柱状耳,夹粗砂黑褐陶,火候不均,残长7.5、截面直径2.6厘米(图七,3)。
3.辽金时期遗物
发现遗物全部为陶质,有板瓦、器耳、器底及口沿残片,可辨器形有陶瓮、陶罐等。
板瓦 5件。CHⅠ∶14,板瓦,泥质灰陶,内侧饰布纹,瓦身残长9.5、残宽5.6、瓦身厚1.5厘米(图七,10)。
器耳 1件。CHⅠ∶21, 桥状耳,泥质灰陶,残长7.2、器耳截面厚1.3厘米(图七,9)。
口沿 27件。CHⅠ∶15,泥质灰陶,敞口,卷沿,圆方唇,残高3.2、残宽8.4厘米(图七,11)。CHⅠ∶16,罐,泥质灰陶,敛口,短沿,圆唇,残高4.9、口径8.7厘米(图七,12)。CHⅠ∶18,瓮,泥质灰陶,敛口,卷沿,圆唇,残高5.5、口径30厘米(图七,13)。CHⅠ∶19,瓮,泥质灰陶,敛口,卷沿,圆唇,残高4.5、口径18.8厘米(图七,14)。CHⅠ∶20,泥质灰陶,敞口,卷沿,圆方唇,残高2.8、残宽9厘米(图七,18)。
器底 10件。CHⅠ∶22,瓮,泥质灰陶,残高8.6、底径30.2厘米(图七,16)。CHⅠ∶23,泥质灰陶,残高6、底径33.4厘米(图七,17)。
纹饰陶片 1件。CHⅠ∶24,泥质灰陶,器表饰附加堆纹,残高2.6、残宽4厘米(图七,15)。
(二)莲花泡遗址Ⅰ号地点
莲花泡遗址Ⅰ号地点位于莲花泡屯西的岗地上,北邻文化路,南侧和东侧为断崖,西南邻莲花岛影视文化度假区。该遗址点现为果园,中部地势略高,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9′54.68″,北纬43°44′11.23″。地表遗物分布较密集,分属于青铜时代和辽金时期。该遗址点所见青铜时代遗物较多,集中分布在遗址地势较高处,地表散见红烧土块。辽金时期遗物主要分布在遗址地势较低的东侧和北侧。
1.青铜时代遗物
见有磨光石器、陶纺轮、陶鬲足、陶鼎足及其他陶器残片。
(1)石器
石矛 2件。CLⅠ∶1,通体磨光,残长8.2、宽5、厚2.2厘米(图八,1)。CLⅠ∶3, 通体磨光,残长6.1、宽4.7、厚1.8厘米(图八,2)。
石斧 1件。CLⅠ∶2,通体磨光,弧刃,残长4.9、残宽5、厚1.3厘米(图八,3)。
石刀 1件。CLⅠ∶4,通体磨光,残长4.9、宽4、厚0.6厘米(图八,4)。
石纺轮 1件。CLⅠ∶6,通体磨光,残,直径7.2、孔径1、厚1.1厘米(图八,5)。
(2)陶器
纺轮 2件。CLⅠ∶7,馒头形,夹砂黄褐陶,直径3.3、孔径0.7、高2.3厘米(图八,6)。CLⅠ∶8,算珠形,夹砂黄褐陶,直径3.6、孔径0.7、高2.4厘米(图八,7)。
器耳 45件。CLⅠ∶11,鋬耳,器耳外侧压印呈鸡冠状,夹砂黑褐陶,火候不均,残长5.3、宽1.8厘米(图八,8)。CLⅠ∶12,盲耳,桥状,夹砂黄褐陶,陶片残高5.9、宽7.1厘米,盲耳宽2.2、厚0.6厘米(图八,9)。
图八 莲花泡遗址Ⅰ号地点调查采集遗物1、2.石矛(CLⅠ∶1 CLⅠ∶3) 3.石斧(CLⅠ∶2) 4.石刀(CLⅠ∶4) 5.石纺轮(CLⅠ∶6) 6、7.陶纺轮(CLⅠ∶7CLⅠ∶8) 8—15.陶器耳(CLⅠ∶11 CLⅠ∶12 CLⅠ∶14 CLⅠ∶15 CLⅠ∶13 CLⅠ∶17 CLⅠ∶18 CLⅠ∶19) 16—18.陶鬲足(CLⅠ∶20 CLⅠ∶21 CLⅠ∶22) 19—21.陶鼎足(CLⅠ∶23 CLⅠ∶24 CLⅠ∶25) 22、23.陶器口沿(CLⅠ∶9 CLⅠ∶10) 24、25.陶器底(CLⅠ∶27 CLⅠ∶34)
CLⅠ∶13,鋬耳,夹砂红褐陶,火候不均,长3.6、宽4.7厘米(图八,12)。CLⅠ∶14,桥状耳,夹砂黄褐陶,火候不均,残长4.7、宽4.5、厚1.2厘米(图八,10)。 CLⅠ∶15,桥状耳,夹砂红褐陶,残长3.7、宽3.6、厚0.8厘米(图八,11)。CLⅠ∶17,桥状耳,夹砂黄褐陶,残长4.4、宽3.4、厚1厘米(图八,13)。CLⅠ∶18,瘤状耳,夹砂红褐陶,器内侧呈黑褐色,火候不均,残长3.7、宽3.5厘米(图八,14)。CLⅠ∶19,鋬耳,夹砂黄褐陶,耳呈舌状,残长3.1、宽4.7厘米(图八,15)。
鬲足 6件。CLⅠ∶20,夹砂红褐陶,足跟为包制,实足跟较高,残高8.2、宽5.4厘米(图八,16)。CLⅠ∶21,夹砂红褐陶,实足跟较高,残高6.5、宽6厘米(图八,17)。CLⅠ∶22,夹砂红褐陶,残高5.1、宽4.5厘米(图八,18)。
鼎足 16件。CLⅠ∶23,夹砂黄褐陶,截面呈菱形,残高6.1厘米(图八,19)。CLⅠ∶24,夹砂红褐陶,截面呈方形,残高5.5厘米(图八,20)。CLⅠ∶25,夹砂红褐陶,截面呈方形,残高6.1厘米(图八,21)。
口沿 2件。CLⅠ∶9,泥质黄褐陶,敞口,圆唇,口沿下饰有压印纹,残高3.6、残宽4.1厘米(图八,22)。CLⅠ∶10,夹砂黄褐陶,火候不均,直口,圆唇,残高2.4、残宽2.3厘米(图八,23)。
器底 10件。CLⅠ∶27,夹砂红褐陶,器底较厚,残高3.5厘米(图八,24)。
2.辽金时期遗物
见有陶器器底等陶器残片。
器底 5件。CLⅠ∶34,泥质灰陶,残高4.4、底径34厘米(图八,25)。
(三)二十里堡遗址Ⅰ号地点
二十里堡遗址Ⅰ号地点位于二十里堡屯南的岗地上,北邻机耕路,东侧为断崖,南侧为冲沟,西邻苗圃地。岗地地表较平坦,现为耕地,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9′43.30″,北纬43°44′53.73″。地表陶片分布密集,分属于青铜时代、夫余时期、辽金时期。其中青铜时代遗物较丰富。
1.青铜时代遗物
发现有磨光石器、陶器。陶器器耳和鼎足发现数量较多。
(1)石器
石斧 3件。CEⅠ∶1,通体磨光,弧刃,残长4.3、宽6、厚1.4厘米(图九,1)。CEⅠ∶2,通体磨光,残长4.4、宽5、厚1.4厘米(图九,2)。
石刀 1件。CEⅠ∶4,通体磨光,直刃,残长7.4、宽4.9、厚0.7厘米(图九,3)。
石镞 1件。CEⅠ∶5,通体磨光,截面呈菱形,残长2.8、宽0.9、厚0.5厘米(图九,4)。
(2)陶器
陶纺轮 2件。CEⅠ∶7,残,圆台形,夹砂黄褐陶,残高1.9、直径3.7厘米(图九,5)。CEⅠ∶8,馒头形,夹砂黄褐陶,火候不均,器表饰密集戳点纹,高2.8、直径3.6厘米(图九,6)。
圆陶片 1件。CEⅠ∶9,夹砂黄褐陶,直径2.6、厚0.6厘米(图九,7)。
器耳 69件。CEⅠ∶20,鋬耳,夹砂红褐陶,火候不均,残长4.4、宽4.5厘米(图九,8)。CEⅠ∶21,鋬耳,夹砂红褐陶,残长3.7、宽4.7厘米(图九,9)。CEⅠ∶22,鋬耳,夹砂黄褐陶,火候不均,残长4.1、宽4厘米(图九,10)。CEⅠ∶23,鋬耳,夹砂红褐陶,火候不均,呈舌状,残长4.3、宽5.6厘米(图九,11)。CEⅠ∶24,鋬耳,夹砂黄褐陶,呈舌状,残长4、宽4.7厘米(图九,12)。CEⅠ∶25,鋬耳,夹砂黄褐陶,呈舌状,残长2.6、宽3.1厘米(图九,13)。CEⅠ∶26,桥状耳,夹砂黄褐陶,火候不均,残长6.1、宽4.6厘米(图九,14)。CEⅠ∶28,桥状耳,夹砂黄褐陶,残长4.1、宽2.2、厚1.9厘米(图九,15)。CEⅠ∶29,柱状耳,泥质黄褐陶,截面呈圆形,残长5.3、截面直径1.6厘米(图九,16)。CEⅠ∶30,柱状耳,夹粗砂黑褐陶,火候不均,截面呈圆形,残长5.7、截面直径2厘米(图九,17)。CEⅠ∶31,柱状耳,夹粗砂红褐陶,截面呈圆角长方形,残长6.8、截面直径2.6厘米(图九,18)。CEⅠ∶32,鋬耳,夹砂黄褐陶,耳呈舌状,残长2.5、宽3.5厘米(图九,19)。CEⅠ∶33,瘤状耳,夹砂黑褐陶,火候不均,残长2.7、宽2.8厘米(图九,20)。
鼎足 14件。CEⅠ∶34,夹砂红褐陶,截面呈方形,残高6.3厘米(图九,21)。CEⅠ∶35,夹砂黄褐陶,截面呈方形,残高4.9厘米(图九,22)。CEⅠ∶36,夹砂黄褐陶,截面呈圆角三角形,残高5.6厘米(图九,23)。CEⅠ∶37,夹砂黄褐陶,截面呈圆角三角形,残高6.1厘米(图九,24)。CEⅠ∶38,夹砂黄褐陶,截面呈三角形,残高3厘米(图九,25)。CEⅠ∶39,夹砂黄褐陶,截面呈椭圆形,残高4.1厘米(图九,26)。
图九 二十里堡遗址Ⅰ号地点调查采集遗物(一)1、2.石斧(CEⅠ∶1 CEⅠ∶2) 3.石刀(CEⅠ∶4) 4.石镞(CEⅠ∶5) 5、6.陶纺轮(CEⅠ∶7 CEⅠ∶8) 7.圆陶片(CEⅠ∶9) 8—20.陶器耳(CEⅠ∶20 CEⅠ∶21 CEⅠ∶22 CEⅠ∶23 CEⅠ∶24 CEⅠ∶25 CEⅠ∶26 CEⅠ∶28 CEⅠ∶29 CEⅠ∶30 CEⅠ∶31 CEⅠ∶32 CEⅠ∶33) 21—26.陶鼎足(CEⅠ∶34 CEⅠ∶35 CEⅠ∶36 CEⅠ∶37 CEⅠ∶38 CEⅠ∶39)
口沿 15件。CEⅠ∶11,夹砂黄褐陶,直口,尖唇,口沿下饰压印纹,残宽5.8、高3.3厘米(图一〇,1)。CEⅠ∶12,夹砂红褐陶,直口,尖圆唇,器表饰压印纹,残宽2.7、高3.2厘米(图一〇,2)。
压印纹陶片 2件。CEⅠ∶13,夹砂灰褐陶,器表有压印纹,残长2.6、宽2、厚1.2厘米(图一〇,3)。
器底 24件。CEⅠ∶43,夹砂红褐陶,残高2.8、底径13.2厘米(图一〇,4)。
图一〇 二十里堡遗址Ⅰ号地点调查采集遗物(二)1、2、8.陶器口沿(CEⅠ∶11 CEⅠ∶12 CEⅠ∶49) 3.压印纹陶片(CEⅠ∶13) 4.陶器底(CEⅠ∶43) 5.陶片(CEⅠ∶46) 6、7.陶豆(CEⅠ∶40 CEⅠ∶41) 9.圆陶片(CEⅠ∶10) 10.穿孔陶片(CEⅠ∶56)
陶片 1件。CEⅠ∶46,夹砂红褐陶,截面呈椭圆形,一端有凹窝,残长6.2厘米(图一〇,5)。
2.夫余时期遗物
见有陶豆豆柄等陶器。
陶豆 14件。CEⅠ∶40,豆柄,夹砂红褐陶,空心,残高9、直径5.4、孔径1.1厘米(图一〇,6)。CEⅠ∶41,陶豆,夹砂红褐陶,残高3.3厘米(图一〇,7)。
3.辽金时期遗物
均为陶器。
口沿 19件。CEⅠ∶49,泥质灰陶,敞口,圆唇,残宽7.1、高2.7厘米(图一〇,8)。
器底 4件。CEⅠ∶58,甑底,泥质灰陶,残长3.6、宽1.9、厚0.7厘米。
圆陶片 1件。CEⅠ∶10,泥质灰陶,直径2.7、厚0.8厘米(图一〇,9)。
穿孔陶片 1件。CEⅠ∶56,泥质灰陶,中间有一圆孔,残长6.4、宽3.6、厚0.9、孔径0.5厘米(图一〇,10)。
三、结 语
本次调查和发掘表明,黄家窝堡遗址、莲花泡遗址、二十里堡遗址由南向北依次分布于伊通河西岸二级台地上,黄家窝堡遗址Ⅰ号地点、莲花泡遗址Ⅰ号地点、二十里堡遗址Ⅰ号地点分别是遗址的中心区。遗址中最早的遗存年代为青铜时代,属于西团山文化。以往对西团山文化分布西界的认识,通常以伊通河为界,认为西团山文化西至伊通河东岸①。本次调查发掘表明,伊通河西岸沿线台地上,西团山文化遗址分布较为密集,西团山文化分布的西界已越过伊通河。据《长春市文物志》记载和长春市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资料,在本次调查区域以北的伊通河西岸沿线,发现有马家岭遗址、肖家堡子遗址、永春砖厂遗址、北红咀子遗址、东岭地遗址、柴户张遗址等,这些遗址地表采集遗物的文化特征均以西团山文化为主②。伊通河西岸沿线的二级台地上,西团山文化遗址呈线性分布态势,伊通河西岸是西团山文化较为密集的分布区。在长春市南郊伊通河西岸以西区域内,据《长春市文物志》记载,目前仅知位于大屯乡新兴村的山上屯遗址年代为青铜时代,据介绍,该遗址地表采集的陶器标本中有一类具有西团山文化特征③,但未发表陶器图片,其文化性质是否可归属为西团山文化不能定论。考虑到山上屯遗址位置已临近新开河,该遗址本身的文化面貌存疑,周边未见同类文化性质遗址的集中成片分布现象,尚不能将西团山文化分布西界以此为据。因此,根据本次调查发掘资料,结合以往调查情况,宜将西团山文化分布的西界定为伊通河西岸沿线。
以往学界在夫余文化分布地域的认识上,一般认为以吉林市为中心④,对于其分布四至,往往依据文献记载提供的线索,认为其鼎盛时期西界可达双辽至大安一线⑤。本次调查在黄家窝堡Ⅰ号地点发现长条形建筑构件,此类建筑构件目前仅见于吉林市帽儿山墓地⑥,从尺寸规格上看,帽儿山墓地出土的条形砖与本次调查发现的长条形建筑构件相差不大。以此类建筑构件为代表的夫余时期遗物的发现,表明黄家窝堡遗址在西团山文化之后,也是夫余人群重要的聚居地。据《长春市文物志》介绍,在二十里堡遗址、北红咀子遗址中均发现青铜时代和汉代两种文化遗存,本次调查在二十里堡遗址中采集到属于夫余文化的陶豆柄部,印证了《长春市文物志》中提到二十里堡遗址存在两个时期遗存的认识。黄家窝堡遗址、二十里堡遗址、北红咀子遗址也是沿伊通河西岸台地呈线性分布的,三个遗址都是在西团山文化结束之后,成为夫余人群的聚居地。以此推论,伊通河西岸属于夫余文化分布范围应该是没有疑义的。在长春市伊通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继续寻找和辨识夫余文化遗存,有望逐步向西廓清夫余文化分布的西界,从考古学角度提供文献记载中夫余分布西界的证据支持。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为顾聆博,执行领队为张礼艳,参加田野发掘和考古调查的人员有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杨习良、赵振成、王艺深,硕士研究生矫键影、毛广奇、高航。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士研究生张雪微参加了全站仪测绘,器物图由周冰绘制,遗址位置图由王艺深绘制。本次调查和发掘工作得到了王立新教授的业务指导,东北师范大学余静老师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石晓轩、长春市博物馆王义学提供了管理协调方面的帮助。出土钱币上的满文由东北师范大学庄声教授帮助识读。特此致谢!
执笔:张礼艳 杨习良
王艺深 高 航
注 释:
① 董学增:《关于西团山文化的新资料》,《北方文物》1983年第4期;董学增:《吉林西团山文化六十年研究成果概述》,《博物馆研究》2009年第1期;赵宾福:《西团山文化分期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第4期。
② 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编辑:《长春市文物志》,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1987年,下同,第13、14、17—19、31—33页;长春市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资料。
③ 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编辑:《长春市文物志》。
④ 李健才:《夫余的疆域和王城》,《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林沄:《夫余史地再探讨》,《北方文物》1999年第4期。
⑤ 李仲洙:《夫余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7—9页。
⑥ 吉林市帽儿山墓地出土建筑构件情况,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聪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