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力复兴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设计
——以淮安河下古镇为例

2022-11-04李鑫于文龙吴富钢

艺术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街巷古镇空间

□李鑫 于文龙 吴富钢

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曾名“北辰镇”,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86 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时至今日,河下古镇的湖嘴大街、估衣街、花巷等主干街巷空间肌理完整,明清建筑风貌保护良好,商贾文化、中医文化、宗教文化等气息浓郁,各地游客络绎不绝。然而,相较于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的投入,政府对公共空间环境更新与活力提升的关注则较少。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居住质量与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制约了河下古镇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公共空间建设迫在眉睫。

本文基于PSPL 调研法,对河下古镇的公共空间形态、质量和人群行为进行分析,结合现场走访,总结现存矛盾,提出整体更新设计的目标与策略,构建“由灰成彩”的设计理念,并从优化街巷公共空间布局和嵌补文娱与休憩空间两个方面具体展开设计,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共生。

一、场地解读

(一)街区基本概况

河下古镇总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万,共有22 条干街及91 条巷道,每条古巷命名都有特殊含义,如花巷为旧时卖花之地,估衣巷主要经营服装等。街区内留存的大量民居,大部分仍保留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同时,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古末口、古文楼等16 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单位形成了较有影响力的遗产区,进一步展现了街区的文化底蕴。2011 年,河下古镇对外全面开放后,主要街区北靠翔宇大道,南临里运河,东西分别与城河街、城西北路相接。街区内部,湖嘴大街作为主干街道纵贯南北,与东西贯穿的估衣巷等形成鱼骨状的平面格局。街区北侧、东侧进入较为便捷,竹巷街以北商业、景点分布较多,步行系统相对完善,空间尺度宜人。此外,北区公共空间类型较丰富,且留有两处较大的待建区域。因此,本课题选取的设计研究区域如下:西边以花巷至湖嘴大街北段为界,北边以估衣巷为界,东边以城河街西侧内部路为界,南边以竹巷街为界。

(二)边界内空间形态分析

1.空间格局与空间肌理

空间格局反映了空间要素的等级关系与组织方式,空间肌理体现了空间要素的比例尺度与组合方式,二者共同维系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是街区空间特色的重要体现。边界内,街区由街巷围合划分成若干较大的分区,街巷南北延伸较多,东西贯穿、联系较少,分区整体呈南北长条形。各分区内由建筑及院落构成的居住单元填充其间,呈现均质、规整、紧凑的特征。由此可见,河下古镇街区空间格局为“主干街巷+南北长条形分区+建筑及院落居住单元”,整体与局部的空间肌理具有相似性。

2.建筑形态

河下古镇建筑类型丰富,涉及商业、文化、宗教等,由于原住居民更倾向于老街区的生活便利,因此自住型民居在整体建筑中占据较大比重。边界内街区所存建筑280 栋,其中纯居住型建筑142 栋,商住一体及纯商业建筑133 栋,公共型建筑5 栋。具有商业及公共属性的建筑几乎都临街而建,“前店后宅”“下店上宅”为其主要空间结构,有院落的多为一进深,房屋朝向依街道朝向变化而变化;纯居住型建筑多分布在街巷围合的分区内,体量较大的多为“主屋+附属建筑”形成的L 形、U 形院落,体量较小的多为单体民居,通过共用围墙实现场域划分,房屋多为南北朝向。在建筑高度上,一层建筑多为居住型,占比11.4%,房屋高度在2.4~3.8米,堂屋高于厨房等附属建筑,总体集中分布在主干街巷以内;二层建筑及以上多为商住型,占比88.6%,房屋高度在6.1~6.8 米,传统木构建筑由于存在坡顶,一般高于翻建的砖混民居,整体分布在沿街一线。

河下古镇的建筑风格融合南北特点,敦厚又不失秀丽。一街两立面构成了人们对河下街区建筑风貌的直观认识。以湖嘴大街与估衣巷为例,不少临街商铺昼开夜闭,白天卸去木排门营业时,公共空间的活动范围可以扩大,视线得到延展;相比之下,夜晚街巷空间显得闭塞、单调。此外,两条街巷存在不少可以进入的巷口,转角空间较丰富。民居建筑的背面或围墙会间隔出现在街巷立面中,虽然不够通透,但空间可塑性较强。

3.公共空间形态

(1)主要类型

结合空间特征、不同人群常发生公共活动的位置等分析,可以将设计范围内公共空间分为街道交叉口、街巷凹空间、宅旁空间、历史建筑场域四种类型(如图1 和图2)。街道交叉口主要为主干街道与内部巷道相互交叉形成十字形、丁字形路口;街巷凹空间是主要街巷因临街建筑后退不规律形成的内凹空间,平面上一般成“亞”字形;宅旁空间多在主干街巷以内,借助围墙或者建筑立面围合而成,虽然是公共空间,但长期为邻近住户所使用;历史建筑场域是以街区具有历史价值且保护良好的传统建筑为中心,形成一定范围的外延空间,以文保单位划定的整体保护区为主。

图1 公共空间设计范围

图2 公共空间分布区域

(2)主要街巷宽高比

公共空间的宽高比可以反映出空间受界面的围合度和人对空间的心理感受。宅旁空间基本为本地居民使用,本课题选择湖嘴大街、估衣巷、竹巷街三条主要街巷对街道交叉口、街巷凹空间、历史建筑场域的宽高比进行统计(如图3)。

图3 公共空间选择范围

因街巷两侧建筑高度并不统一,道路宽度亦曲折不等,故以每40 米为一站进行观测汇总,宽高比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

I——街巷空间宽高比;

D——街巷断面宽度;

H——街巷断面的平均建筑高度。

街巷宽高比观测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街巷宽高比观测数据

根据统计,湖嘴大街公共空间宽高比均值为0.37,估衣巷公共空间宽高比均值为0.39,竹巷街公共空间宽高比均值为0.51,三条街巷的D/H 值均小于1。这表明三条街巷的公共空间受建筑的围合程度较高,对视线的约束力较强。人们可以对街巷两侧环境进行近距离观察。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街巷公共空间比较局促,空间水平延展较困难。

二、公共空间质量与人群行为分析

公共空间质量及人群行为分析可以有效评估公共空间的活力情况,进一步探究公共空间环境与人在其中各类活动的耦合机制。本课题采用PSPL 调研法,基于地图注记、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河下古镇街区主街交叉口、街巷凹空间、宅旁空间与历史建筑场域四类公共空间进行观测与统计,结合定性分析进行深入研究。

(一)公共空间质量评价

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繁度能反映空间质量的优劣,因此本课题对公共空间的质量评价分为防护性、舒适性、愉悦性、使用度四类指标,设置5 级评分制,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五级评分对应内容

将边界内的四大类公共空间在地图上进行标注,选取1#主街交叉口、4#街巷凹空间、1#宅旁空间、2#历史建筑场域具有代表性的四处(如图4),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打分评价。本次发放问卷共180 份,回收有效问卷168 份,其中本地住户占比60.7%,游客占比39.3%;老年占比29.1%,中青年占比58.9%,儿童占比12%,具体评价情况如图5所示。

图4 公共空间分布区域

图5 四类公共空间质量评分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从空间角度来看,主街交叉口的防护性偏低,街道凹空间各项评价较为良好,宅旁空间的愉悦性较低,以历史建筑为中心形成场域空间使用度较低;从人群角度来看,老年人对四类空间的防护性评价整体都不高,对宅旁空间的使用度高但是愉悦性评价低,中青年除交叉口外三类空间的防护性评价整体较高,对交叉口和街巷凹空间的使用度高于其他两类空间,儿童对四类空间的使用度较低,其他指标评价较为良好。

(二)公共空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结合随机访谈和现场调研发现,居民和游客对四类公共空间的认识与评价有多处不同。本地居民由于长居于此,对公共空间的评价优劣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满足日常生活;而游客则因初来乍到,对街区事物比较新鲜,对公共空间的评价取决于体验是否良好。但在某些方面,两类人群的评价较一致。例如,在街巷凹空间,本地居民可以于此静坐、闲聊并看店,游客则对街区两侧商业感兴趣,驻足购买、拍照等较多,因此对该类空间认可度较高;而在历史建筑周边,出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周边空间多处可见临时围挡,或因内部装饰导致长期闭门,因此,对历史建筑场域的整体舒适性、愉悦性、使用度评价偏低。此外,不同年龄的人群对公共空间的看法亦不相同,如老街区内车辆随处停放、电动车任意穿行是老年人对四类空间防护性评价较低的主要原因;街区内缺少游乐设施,景观元素缺乏体验性,导致儿童对四类公共空间的愉悦性评价较低。

(三)人群行为观测与统计

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调研观测的日期选择一周工作日中的三天与节假日中的一天,以阳光好、温度适宜、利于出行活动为选择标准,时间从早上8 点至晚上8 点,覆盖白天到夜晚,每小时进行10分钟记录,统计结果如图6 所示。

图6 四类公共空间人群行为观测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可知,主街交叉口的人群行为基本为通行,主要集中在早上的8~9 点、下午的5~7点,主要是中青年上下班和儿童上下学,停留驻足较少;街道凹空间人群行为集中于上午10~11 点、下午3~4 点,主要为本地居民的休憩、看店与游客的参观旅游,中青年人出入频繁;宅旁空间人群行为集中在上午8 点、下午4~6 点。街区缺乏集中停放非机动车的地方,本地居民常利用宅旁空间停放车辆,停取车的时间与中青年上下班、儿童上下学时间较一致,而老年人在晾晒、下棋、打牌时的使用频率较中青年与儿童高。历史建筑场域人群行为集中在上午10~11 点、下午3~4 点,主要为中青年游客跟团参观,儿童出现较少,周末与工作日人群出现的次数相差较大。

(四)人群行为观测与统计结果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结合随机访谈和现场调研发现,在街巷凹空间和宅旁空间,人的驻足、休息、聊天场景发生较多。其中,街巷凹空间提供公共休息的座椅,并且离商业店铺近,无论本地居民还是游客,社交活动发生的频率很高;而宅旁空间主要是居民经常活动的地方,常自备休息设施,休闲活动具有一定的时长。相比之下,历史建筑场域由于未设置足够的休闲设施及绿化等,除了参观,吸引人们停留的次数较少。此外,夜晚7 点后各种行为活动逐渐减少,商业关闭早、缺少亮化设施是主要因素。总体来说,河下街区除居住功能外,商业、休憩、文娱等功能有待完善。

三、问题与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1.空间尺度“先天条件不足”

设计区域内四类公共空间尺度都较小,呈现零碎化特征,难以整合形成大尺度的休闲活动场所。同时,街区居民的生活线路与游客的游览线路在设计区域内高度重合。而居民为扩大生活空间私搭乱接、乱放车辆等现象经常发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空间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也为公共空间的安全防护留下隐患。

2.更新设计缺乏系统性

政府部门已认识到河下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的迫切性,在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复或新建项目时,逐渐增加公共空间的建设投入。但是,政府部门在规划上缺乏整体意识,各节点更新建设各自为政,未能形成合力。例如,街区内频繁出现施工围挡,反映在施工组织设计上缺少封闭与开放的统筹协调,有的设置时间较长,影响通行;在湖嘴大街东侧以里,有几处较大的待建区域长期被围,施工、生活垃圾随处丢弃,杂草丛生,这既影响公共空间环境,又影响宅旁公共空间的进一步使用。

3.创新与趣味体验有待提升

街区内的商业以手工艺、土特产、餐饮为主,与各地古镇老街的业态差异化不明显。同时,不少老字号在店铺店招设计上杂乱无章,经营缺少创新,整体街区的商业氛围不足,缺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此外,标志性、创意性、体验性的节点景观匮乏,指示、信息解读系统未能结合游览线路进行设计,导致旅游体验仍停留在“游观”层面,在体验内容的创新、高附加值消费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

4.居住环境提升未受重视

河下的居住功能历史悠久,以设计范围内的高家茶馓的民居为例,距今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但相对于街区商业的整治,居住环境的提升较为迟缓。私建房屋、乱搭电线、乱排污水等时有发生,致使本地居民不断外迁,外来租户逐年增加,街区邻里关系与社会网络结构不断被破坏。

5.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从四类公共空间的休憩行为观测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设计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比较缺乏,且对智能设备的需求迫切。居民希望能够解决垃圾处理、快递寄存等生活问题,而游客则希望能够加强自动售货机、夜间照明系统的建设。

(二)更新策略

1.有机更新

相关部门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贯彻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策略,避免大拆大建和整体换新。相关部门要对河下街区建筑及公共空间形态进行认真调查与分析,尊重街区发展的内在规律,顺应街区空间肌理,准确把握空间尺度,挖掘材质、色彩、形式等要素的特征内涵,并进行适度创新。

2.多方参与

相关部门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总体规划为框架,发扬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强化全民意识,在设计阶段广泛听取本地居民和游客的意见,发动老年居民一起挖掘街区历史文化资源,鼓励民众以多种方式积极投入街区文化内容的创新建设中,正确引导和利用互联网等对街区进行宣传。

3.艺术介入

相关部门要以展现河下优秀文化为主题,鼓励艺术家、设计师开展艺术创作,将雕塑、界面设计、体验装置、灯光秀等多种公共艺术形式融入空间,并逐步对街区店铺店招、指示系统、解读系统、节点景观进行更新。

四、设计理念与内容

(一)设计理念——“由灰成彩”

基于对河下古镇街区公共空间的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本文提出“由灰成彩”的设计理念,着重从两个方面推动街区新与旧、保护与开发、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与共生”。一是高标准,结合多方诉求提高对公共空间更新的标准,构建涵盖功能实用性、设施适用性、形式观赏性、交通便捷性与空间安全性的评价体系,推动公共空间的高质量建设。二是多样化,相关部门应以多元设计为思路,通过弹性化、模块化、共享化的设计,使更新后的公共空间能够以“百变补丁”的方式嵌补功能缺失,加强对空间的深度开发利用,拓展空间使用率。

(二)建设原则

相关部门应遵循“精准控制、分类建设、多元创新”的原则,以公共空间所依附的主要建筑或建筑群的年代、质量、价值等为参照,对空间进行综合评定。需要保存、保护的建筑,其公共空间建设应做到风貌一致;需要整饬的建筑,公共空间可与建筑新的界面进行融合;需要更新的建筑,公共空间的创新度可适当提高。

(三)总体规划

1.“公共线+生态线+历史线+生活线”的步行系统

基于建筑定位、空间质量及人群行为,以设计范围内的街巷为主线,规划调整公共空间类型,构建“公共线+生态线+历史线+生活线”多线融合的步行系统。其中,公共线以创意、多元为特点,以公共空间置入趣味项目为主要建设方式;生态线坚持绿色与可持续,通过各类绿化设施构建街区“绿廊”;历史线以历史文化为主题,对建筑风貌进行控制,并借助互联网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生活线以健康与共享为目标,通过弹性空间加大对公共生活空间的利用。

2.“活力街道、创新古镇、智慧河下”的融合发展

将估衣巷分成A 至E 五个分段,主要打造艺术综合型街网;将湖嘴大街分成F 至H 三个分段,主要打造商业综合型街网;对现存较大的待建区新建社区文化中心和公园,形成文娱和休憩区域。由点至线,由线至面,打造功能立体化的活力街道。

在艺术综合型街网中引入艺术创作工作室、艺术作品展厅、文创产品微店等,提高文化体验;在商业综合型街网中增设弹性区域、小型集市,植入艺术装置等,并将居民自发的停车点进行集中改造,在吸引人流的同时,打造“一地多用”的创新古镇。

加大通信网络基础建设力度,将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融入公共服务设施,将路灯、垃圾箱、便利店等进行智能升级。同时,全力开发能够提供导航、社交、购物、点餐等功能的综合化App,打造虚拟旅游和实体旅游相融合的智慧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公共空间的更新设计应坚持有机更新、多方参与、分类建设的原则,鼓励艺术介入,积极构建“公共线+生态线+历史线+生活线”多线融合的步行系统,并引入5G、大数据、物联网等深入推动虚拟旅游和实体旅游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共生。

猜你喜欢

街巷古镇空间
王纬华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陕南乡村聚落街巷曲折特征分析研究
同里古镇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形态及风貌研究初探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