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走进语言学课堂
——文旭教授访谈

2022-11-04李银美

英语知识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言学汉语育人

李银美 文 旭

(1.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北京;2.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1.引言

课程思政是我国新时代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目前各高校正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路径。语言学课程的学科属性与课程思政具有何种相关性,应如何挖掘其思政元素,如何将思政教育落实到课程全过程,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文旭教授,以期提高教师对英语课程思政学科特色和实践路径的认识,对语言学课程思政建设给予启示。

2.课程思政追本溯源

李银美(以下简称“李”):文教授,您好。感谢您就语言学课堂如何落实课程思政接受我们的采访。近来,课程思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在各高校开展。要谈论这一话题,势必得先厘清“课程思政”这个概念。您能简要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课程思政吗?在您看来,课程思政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大致有哪些?

文旭(以下简称“文”):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对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拓展与深化,是构建“全课程育人”的一种新时代教育理念,也是自觉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根本举措。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或内容就是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李:那课程思政又是如何缘起的呢?它大致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反复强调课程思政对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高校以“课程思政”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中指出应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支持。

李:文教授,听了您对课程思政发展阶段的介绍,我感觉它与“全人”培养模式、“三全育人”要求等有一致之处,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相关性?

文:课程思政与“全人”培养模式、“三全育人”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采取的措施或策略。

“全人”培养模式是“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主张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相对于作为工具的“半人教育”而言的,是对教育目标工具化倾向的一种矫正。人既是社会的人,也是文化的人。教育应当是生命与生活的教育、是人性和文化的教育,而不只是一些特殊的技能培训和知识传授。虽然“全人教育”是一个舶来品,但其理念值得借鉴。“全人教育”注重的是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德”是全人教育最为关注的目标,“德”始终是全人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就其理念而言,“全人教育”整合了“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两种教育观点,形成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理念,这是完善价值生命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完人”的教育理念。我认为,新时代“全人教育”的本土化或中国化,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人教育”中的“德”就是立德树人的“德”,这“既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也是指社会主义道德观,还包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样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其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因此也是“三全育人”和“全人”培养模式的有力抓手。

3.语言学课堂课程思政现状

李:文教授,感谢您对课程思政基本概念的介绍,接下来,我想请您谈一下外语教育和语言学课堂的课程思政情况。在您看来,目前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如何?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又是怎样的?

文:我国的外语教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外语教育中,人们长期以来特别注重“双基”的训练,即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的培养。从目前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来看,我们认为强调“双基”本无可厚非,但外语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这两方面上,而应从以知识和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归根结底就是要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对待社会、国家和世界。

外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元素,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但外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色,融中西文化教育为一体。因此,外语教育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进对党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认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等等,这些都是外语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目前,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就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学理性、应用性、系统性等方面都还存在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李:那么,在外语教育课堂中,语言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其他课程相比,其现状如何?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文:有人说,文学有读不完的书,语言学有读不懂的书。这是事实,但现在语言学著作也是汗牛充栋,也有读不完的书,更有读不懂的书。我们知道,语言学流派多,理论性强,学生学起来的确有点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还是以阐释理论和传授知识为主,往往忽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育人元素,不免存在重教学、轻育人的倾向。所以,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语言学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落实“课程思政”。

外语专业的语言学课程应强化中国语言学的元素以及语言及语言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目前英语专业的语言学教材都以外国语言学理论介绍为主,其中的用例也多为英语,它们往往对中国语言学史或语言学理论不够重视,这既不利于学生了解汉语语言学研究史,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对比能力及文化自信。实际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早期的语言文字研究,涉及方言调查、词义辨析、修辞研究、名物训诂等,相关著作有中国第一部语言学专著《尔雅》、西汉扬雄的《方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和刘熙的《释名》等,这些都为后期的词汇学、方言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将中国语言学史研究引入语言学课堂,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再比如说,当代中国语言学家也一直在做“西学中用”的探索,一方面学习国外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目前确实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就是要借鉴和创新语言学分析框架,思考汉语语法研究问题,甚至走出西方语言学分析框架,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找出汉语的语言特点,并以此来反观世界其他语言的语言特征。举个例子来说,关于句子结构,中国语言学家自从20世纪60年代就注意到汉语有大量不同于英语主谓结构的句子存在,赵元任(1968)、吕叔湘(1979)、朱德熙(1985)等都曾论述到汉语不能以主谓结构的有无来判定小句,汉语的主谓结构其实就是话题-说明结构。沈家煊(2019)更是超越主谓关系这一西方语言学研究的基石,指出主谓结构在汉语里不像印欧语那样占据中心地位和根本地位,指称性成分并置的对言格式才是汉语语法的主干。沈先生还从汉语特点反观英语,指出英语主谓句是汉语主谓句的一个特例。这类前沿研究同样应融入语言学课堂,既让学生了解汉语研究动态,关注母语的研究进展,又启发学生在思考母语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反观世界语言,鼓励学术探索和学术创新。

李:文教授,在您看来,语言学课程的课程属性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够并且需要融入思政育人目标?

文:语言学是对语言进行系统而科学研究的一门科学,它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更是一门领先的科学(pilot science)。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克布逊就曾说过一句话: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也说:语言活动是形成思想的强大力量,因此学习其他语言不仅能提升人们的交际能力,而且可以使人的思想更加完善,给人们提供新的宇宙观。可以说,这正是中外学者如此高度重视语言和语言学这门学科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语言学导论”是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也就说,只要是英语类专业,都要开设“语言学导论”这门课程。

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元素。因此,学习语言也就是学习文化;研究语言,也就是研究文化。而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心理,核心是价值观。因此,学习语言、研究语言都离不开民族心理和价值观。这也就是说,语言学本身就具备思政元素,自然应该融入思政育人目标。

4.语言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李:文教授,您刚才提到语言学课程具有育人属性,您能否具体谈一下语言学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都有哪些?语言学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做哪些改进?

文:语言学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应该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同向同行,关键是如何利用语言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去实现这个总体目标。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等,都是语言学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

目前来看,语言学人才培养目标中要进一步明确和提高对学生思想引领的要求,要让以往“隐性”的目标变得“显性”。具体操作中,涉及一个融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培养体系、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因课制宜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及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育人的有效融合。

李:外语类语言学课程通常讲授西方语言学理论,您能否结合其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谈一谈语言学理论课程应如何兼顾中国语言学理论及汉语事实?

文:目前外语类语言学课程的讲授的确主要是介绍国外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这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主要起源于西方,所以这种现象本身不足为奇。我个人认为,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重视对汉语的学习和研究,运用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我们加深对汉语的研究和认识,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举一些汉语实例来阐释相关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例如,认知语言学在分析英语介词“on”“in”等一词多义现象时,常使用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解析其空间概念向抽象概念的语义扩展,语言学课堂可以汉语“上”“里”等为例,帮助学生学会这些理论的运用,并引导他们去思考汉英介词语义扩展的异同,把汉语放在世界语言的背景上去考察,对于认识汉语语言的特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重视我国语言学理论的介绍和实践,梳理国内语言学理论发展脉络,介绍国内先进的语言学思想、观点和方法,增强学生对我国语言学思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上古语言学时期我国语言文字研究就有了《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等,再比如,中古语言学时期,隋朝《切韵》标志着汉语音韵学的成熟,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标志着修辞学的建立等,近古语言学时期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部研究语法的著作《语助》,清代马建忠《马氏文通》则标志着汉语语法研究的建立。这些中国语言学研究成果在世界语言学史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必要引入语言学课程教学中。语言学课程教学,不要言必称希腊,一开口就谈西方。

5.语言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李:文教授,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行,语言学课程大纲也需随之变化,这些变化都包括哪些方面?应如何修订课程大纲才能满足课程思政建设的需要?

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是对所有课程建设及实践的一次革新,课程大纲应该对接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从培养目标、主要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全方位调整,以满足课程思政建设对课程建设与实践提出的新要求。语言学课程大纲建设也不例外,需要从培养目标、主要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通盘考虑、全盘统筹,将思政元素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比如,在培养目标上,语言学课堂要把立德树人当作根本任务,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这就涉及到如何改变中国语言学研究在语言学课堂中的“失语”问题,一个应对方法就是完善教材内容。英语语言学课堂可以将比较经典的汉语语言学史教材作为课堂参考用书,比如王力的《中国语言学史》、何九盈的《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将当代语言学研究者的汉语研究成果引入语言学课堂,如汉语语音学与音韵学、词汇与语义学、语法学、修辞与语用学研究、汉语方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等,帮助学生学到很多新理论对汉语事实的挖掘与解析,了解汉语语言学研究融入国际语言学研究的进程,了解语言学家基于汉语事实而做的新理论探求,提高汉外语言对比能力,认识到汉语语言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立的重要意义。

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将思政建设融入理论语言学或应用语言学课程,以避免出现“两张皮” “贴标签”等情形?您能否以理论语言学课程或应用语言学的某个教学内容为例,谈一下如何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

文: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挖掘、运用语言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用生动鲜活的例子将信息传递中原本就存在的思政元素,主动、自然、流畅地展现出来,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贴标签”。

例如,讲解语言的“寒暄功能”(phatic function)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寒暄,学会与别人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讲解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时,可以教育学生要讲礼貌、讲文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等,都是个人良好素质的表现,这些对于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如,在讲授“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时,教师不但要阐述图形和背景的特征,而且也要解释它们的功能。图形是这一认知结构中的突显部分,最引人关注。此外,英文的figure不但有“图形”的意思,还有“人物、名人”的意思。据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努力成为一个figure,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这方面的例子,可以参考我发表在《中国外语》2021年第2期上的文章《语言学课程如何落实课程思政》(文旭,2021)。

李: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时,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做好思政教育?可否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或教学平台进行思政教育?

文:教师自身必须政治站位高,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理论和语言现象中的思政元素,同时善用具体鲜活的实例,将想要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生动地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还应该掌握语言的使用技巧和演讲艺术,发现和运用语言的美学功能开展教学。在课堂上,要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去发蒙、去启智、去激励、去引领、去赞美、去督促,将教师个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追求、广博的仁爱之心蕴于课堂话语中,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在语言学的教学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平台本身就可以给予学生对理论和语言事实更加直观的体验,自然蕴含在其中的思政元素也可以更直观生动地被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如中国慕课网的慕课堂、智慧教室平台等,采取研讨、辩论、批判阅读等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这本身也是一种育人实践。教师还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分享与课程相关的学术讲座和精品课程,利用音视频材料润物细无声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

李:文教授,语言学的课程思政如何体现在评价标准中呢?任课教师应该如何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融入思政评价内容?

文: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应该有意地将思政元素纳入其中。比如,考试科目可以在考试材料、考题拟定、评分标准等方面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作为考量,在考试试题中增加汉语现象分析,引导学生用语言学理论解析汉语语言实例,做到学以致用。考查科目可引导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语言文字现象,或将汉语现象与英语现象进行对比,思考汉语不同于英语的独特性。

此外,在考核学生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引导为主,加强考核的开放性、包容性;在过程性评价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前后进步情况、团队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和增值评价,把考核环节也作为思政育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本身也是“三全育人”的一种具体体现。

6.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语言学课堂落实课程思政,需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将中国语言学史及中国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充分挖掘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等思政元素,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并在评价机制上融入思政内容,扎实推进语言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猜你喜欢

语言学汉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汉语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