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有效开展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策略

2022-11-04

学周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绘本幼儿园

杨 烨

(江苏省东台市幼儿园,江苏东台 224200)

近年来,绘本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幼儿园都借助绘本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探索能力、道德品质以及交往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全面成长。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深入挖掘绘本所具有的多种功能,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对绘本中的各个要素展开广泛的学习和深入的感受,以此让幼儿从绘本中获得滋养,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幼儿教师应从识字教学、图画教学、语境教学等多个角度开展研究工作。

一、认识常用字词,提升语言修养

绘本的情节大都较为简单,所涉及的多为常用字词和短语,内容大都是运用常见的词汇和句子进行简单的加工和组合。幼儿通过阅读绘本可以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以及表达能力,同时借助绘本内容对常用的词汇和句子进行快速积累以及灵活运用。幼儿教师可以首先培养幼儿的积累意识,引导幼儿对绘本中常见词汇的基本含义产生印象,在积累过程中形成基本认识,然后对这些词汇进行运用,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提升幼儿的语言修养。

幼儿教师可以从语言积累与运用两个层次引导幼儿展开绘本阅读。首先,在语言积累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对绘本中的语句进行诵读,对相关词汇的基本含义进行简单讲解,以让幼儿对绘本中的词汇形成初步的认知。其次,在语言运用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绘本中的字、词、句对绘本故事进行简单叙述,以加深对常用语言的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运用与物体的长短、大小及颜色有关的词汇描述绘本中事物的特征,让幼儿对绘本中常用词语的含义产生进一步的理解,以便让幼儿积累更多的常用字词,从而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由此,幼儿就能够在绘本阅读中初步学习常用语言,提升基本的语言修养。

二、观察图画内容,培养思维能力

幼儿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适当的思维训练可以形成善于动脑、乐于探究的品质。绘本虽然画面比较简单,但内容丰富,符合对幼儿理解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从各个方面提取绘本中的各种信息,全面总结画面、信息、色彩等要素,以培养幼儿的理性思维能力。在观察绘本画面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幼儿进行恰当的引导,让幼儿在特定角度的指引下开展具体观察活动,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

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画面,在观察完之后引导幼儿思考“画面中哪个事物的颜色最为鲜艳?哪个事物的体型最为庞大?”等问题,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由此能够对画面中的主体内容形成具体认识,从而提升画面观察的层次感。

其次,幼儿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对画面中的事物做出细致的描述,例如引导幼儿思考“画面中的大树的树叶有怎样的特点?大树上有什么动物?大树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有什么事物?”等问题,幼儿围绕这些问题,能够以画面中的某个事物为中心,展开更为细致的观察活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幼儿能够培养出多方面的观察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其观察的细致性与深入性。

三、想象画面内容,获得丰富乐趣

绘本具有强烈的情节性,幼儿通过将文字内容与画面内容相结合,能够在脑海中构想出完整的故事,获得丰富的童真与童趣。幼儿通过想象画面内容来感受绘本阅读的丰富乐趣,能够不断强化对阅读活动和想象活动的热爱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阅读完绘本文字内容之后,根据绘本中的画面内容对故事情节展开多方面的想象,从而让幼儿在脑海中浮现出生动有趣的画面,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首先,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根据绘本中的画面展开想象。教师可以随机抽取一张画面,向幼儿提出“这张画面中有什么动物和植物?这些动物和植物的颜色是怎样的?它们在做什么呢?”等问题,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对图画中的事物展开想象,就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丰富的画面。

其次,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相互讨论中对画面内容展开想象。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应的讨论活动,共同想象画面中的内容。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向幼儿提出“图画中的人物会经历怎样的事情呢?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等问题,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画面中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在幼儿想象完之后,教师要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想象中产生的感受,让幼儿体会到更多的画面内容,收获更加愉悦的阅读体验。

四、汲取绘本知识,培养求知精神

绘本中有大量的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求知精神。同时幼儿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并产生探索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以及探究绘本中的各种知识,幼儿会从中认识到绘本教育所具有的多重功能,从而借助绘本内容对知识产生初步认识,对常用的生活技能也能够具有一定的认知,从而使幼儿的知识更为丰富,思维更为深刻。

幼儿教师可以从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两个方面对幼儿展开绘本阅读教学。在知识学习方面,教师一方面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引导,通过视频播放有趣的科学现象,让幼儿对科学知识产生热爱,同时培养求知的习惯和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展示科学小实验,让幼儿感受到绘本知识所具有的丰富趣味,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热爱程度。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学习一些处理生活问题的简单技巧,并在生活中加以具体运用。而在知识运用方面,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与绘本情节相似的场景,按照绘本中的方法运用相应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幼儿能够将绘本作为汲取知识、提升智慧的平台,深刻认识到绘本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自身的求知精神和探索欲望。

五、感悟绘本道理,幼儿道德品质

幼儿正处于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只有接受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的指引,才能够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从而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获得更好的成长。很多绘本侧重于对幼儿的思想道德的培育,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通过绘本中的人物和情节,了解到行为处事的具体准则,对自身的言行举止加以规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对绘本中的道理进行深入感悟和具体运用,以培养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认识绘本中人物使用的文明语言和做出的文明行为,让幼儿通过绘本内容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范;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引导幼儿产生不断提升自我的意识。

其次,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顾绘本中相应的情节,感悟绘本中蕴含的道理,从而积极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有效化解与他人的矛盾。另外,幼儿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反复阅读绘本内容,相互交流看法,帮助幼儿更加全面地看待自我。通过这样的教学,幼儿能够将绘本作为指引自身健康成长的智慧源泉,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六、表演绘本内容,塑造活泼性格

幼儿的表现欲望很强,渴望获得他人尤其是教师和父母的肯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和同伴一同扮演角色,采用一些道具将绘本中的内容进行生动还原,让幼儿能够具体感受绘本中描述的人物和情节,并对绘本表演所需要的品质进行深刻认识。这样可以培养幼儿团结他人、乐于表现自我的精神,并帮助幼儿养成乐观向上、活泼开朗的心态。

在绘本故事表演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神态模仿、肢体表演等方面进行自由发挥。在神态模仿方面,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顾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借助日常生活经验模拟绘本人物所具有的兴奋、悲伤、愤怒等多种神态,让幼儿体会到绘本所具有的丰富趣味。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的理解表现出绘本中人物相应的状态,让幼儿进一步发挥创造力,增强大胆表演的勇气。一些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通过跳跃的方式表现人物内心的欢快,通过握手的方式表现人物的友好品质,通过沉默不语的方式表现人物的苦恼情绪。在表演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录制幼儿所表演的内容,并让幼儿在表演完之后观看,幼儿会将绘本表演作为幼儿园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进行记忆,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七、描绘绘本故事,培养绘画能力

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也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目标。对此,幼儿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对绘本中的图画进行描摹,尽可能描绘出与绘本图画相一致的作品,以此帮助幼儿掌握线条和颜色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幼儿根据绘本中的文字内容描绘出相应的图画,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从而让幼儿的成长和学习更加高效。

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线条、颜色、形状等方面描绘绘本故事。在线条描绘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事物线条的曲直和粗细,让幼儿通过调整线条的曲直来表现事物的远近,通过调整线条的粗细表现事物的层次感。在颜色描绘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运用相应的色彩对事物进行着色,以表现出事物的外在特点。在形状描绘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案描绘人物和动物的头部、腹部等肢体部位。

其次,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多种类型的绘画,之后引导幼儿之间交换绘画内容,进行相互欣赏,讨论描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对绘本故事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更加生动的表现,从而有效丰富阅读的趣味性。

八、演唱绘本歌曲,提高音乐能力

很多绘本中都有短小精悍的儿歌,这对于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可以充分提取这些内容,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应的配乐,引导幼儿歌唱。在幼儿歌唱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提高幼儿歌唱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以表达自己的感悟,从而进一步提高歌唱活动的参与度。

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阅读绘本中的歌曲的歌词,了解歌词的基本含义,之后让幼儿根据这些理解,体验和想象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描绘的情景。其次,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出不同旋律的音乐,让幼儿自主选择作为配乐,这样可以使演唱氛围更加浓厚。最后,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旋律演唱歌曲,从气息的调整、声调的高低等方面对演唱方式进行调整,以增强演唱效果。在情感抒发方面,幼儿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感受歌曲中的情景;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与歌词内容相应的情景,让幼儿直观判断所对应的情感类型以及表达方式。此外,幼儿教师可以分别组织幼儿开展独唱和合唱活动,一方面检查幼儿对歌曲演唱方法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让幼儿体会到合唱的独特效果,获得更多的情感熏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挖掘绘本中的教育素材,提升幼儿的艺术能力。

综上所述,当前很多幼儿园都在使用多种形式的绘本作为幼儿教育的教材,对幼儿开展多方面的培育。绘本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让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生活技能和道德品质等获得多重提升。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绘本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绘本的形式不断丰富幼儿园教育的理念,优化幼儿园教育的形式,让幼儿对绘本中的常用语言进行学习与运用,对绘本中的画面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对绘本中的内容进行生动的想象,对绘本中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究,对绘本中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感悟,对绘本中的故事进行生动的表演,对绘本中的画面进行细致的描绘,对绘本中的歌曲进行有感情的演唱。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与生动,使幼儿的思维方式与知识修养更加丰富与深入,从而有效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使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进步和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绘本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