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牛养殖中口蹄疫病的综合防治探讨

2022-11-04胡帮勇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养猪户口蹄疫水疱

胡帮勇

(双溪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常德 415700)

口蹄疫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快、危害范围广等特点,猪、牛患口蹄疫病后,严重影响其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也给猪、牛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口蹄疫病对人类的健康也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在临床生产中必须百倍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做好日常的防控工作,以保证公共卫生安全。

1 概述

口蹄疫病是猪、牛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除了偶蹄牲畜易感口蹄疫病毒外,人也能感染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和易变性的特点,依据其血清学特性,目前,已知口蹄疫有7 个血清型,分别是O 型、A 型、亚洲Ⅰ型、C型、南非Ⅰ型、南非Ⅱ型和南非Ⅲ型。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血清型是O 型,我国流行的血清型主要是O 型和A 型。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列为A 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因该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牲畜一旦发病,传播速度很快,往往会造成大范围的流行,而且该病不容易被控制和消灭,给畜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列为通报性动物疫病名录之首。自意大利首次发生口蹄疫病后,距今已有500 多年流行史,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广泛地流行。口蹄疫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寒冷的冬季,其他季节发病较少。口蹄疫病的传播途径除了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外,其病毒还可以附着在飞沫中随着风的流动而进行传播,在陆地上传播范围能够达到50~100km,在水面上传播范围能够达到300km。一旦暴发口蹄疫病,牛是最易感染口蹄疫病毒的牲畜,其次是猪。牲畜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发病率可达100%,这在规模化养殖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但口蹄疫病的致死率较低,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继发感染其它疫病时,只有幼畜会死亡,而成年牲畜很少会出现死亡。

2 临床症状

2.1 猪的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潜伏期为18~20h。患病初期体温可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食欲衰退或者废绝,在口腔黏膜、舌头、鼻镜等处出现小水疱,随着病情的发展,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面。在蹄匣冠部、蹄叉以及附蹄等处出现局部红肿现象,按压机体有明显的疼痛反应,患病猪通常站立不稳或有临床症状出现的蹄子不愿意着地。随着病情的发展,红肿部位会出现小水疱,小水疱通常会逐渐融合变大,水疱破后会形成溃疡面,严重时可导致蹄匣脱落,患病猪卧地不起。有的患病猪在乳房部位也会出现小水疱,妊娠母猪患病时会出现流产、乳房炎等现象。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其它疫病继发感染,该病多呈良性经过,成年猪很少出现死亡,但是仔猪会因为变质性心肌炎和急性胃肠炎的发生而出现死亡。

2.2 牛的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牛的潜伏期为2~4d,最长可达1 周左右。患病初期体温可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食欲衰退,闭口不愿张开,口角有白色泡沫状的黏液流出。随着病情的发展,口腔黏膜、舌头、鼻镜等处出现水疱,流涎量明显增多,常常挂满口角,此时患病牛食欲完全废绝,随着水疱的破裂,会形成溃疡面,体温也会恢复正常。在蹄匣冠部、蹄叉等处出现局部红肿现象,按压机体有明显的疼痛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红肿部位会出现水疱,水疱很快就会破溃,形成红色的溃疡面,严重时患病牛站立不稳、浑身颤抖或者有临床症状出现的蹄子不愿意着地。一般情况下,乳房部位出现水疱的现象多见于纯种的奶牛。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其它疫病继发感染,该病多呈良性经过,成年牛很少出现死亡,但是犊牛会因为心肌麻痹和出血性肠炎的发生而出现死亡。在临床中,相对于猪而言,牛患口蹄疫后的死亡率要低。

3 口蹄疫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猪、牛发生口蹄疫病会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①猪、牛口蹄疫病严重阻碍了养猪业和养牛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给畜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给部分养猪户和养牛户造成致命的打击。因口蹄疫病造成养猪户和养牛户倒闭的事情每年都有发生;②依据《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疫病防疫法》,一旦发生口蹄疫病,疫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调查疫情来源,同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施封锁。在封锁期间,严禁相关动物和动物产品流出疫区,同时也严禁相关动物进入疫区。这给畜牧养殖业、牲畜贩运商、相关牲畜肉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③为了有效地控制口蹄疫疫情,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在采取封锁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给当地财政造成了严重的负担;④对患病牲畜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疫区内环境、牲畜所接触的用具及设施设备进行彻底消毒时,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给当地财政造成了严重的负担;⑤口蹄疫患病牲畜被扑杀后,政府要对养殖户进行扑杀补偿,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财政负担。

4 防治措施

口蹄疫病是一类动物疫病,猪、牛一旦发生口蹄疫病,必须严格按照《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采取紧急、强制性、综合性的扑灭措施。因此,在猪、牛口蹄疫病的防治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以期防止猪、牛口蹄疫病的发生。

4.1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猪、牛口蹄疫病发生、发展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养猪户、养牛户等养殖从业人员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立即上报,并密切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等相关单位的工作。在患口蹄疫病的牲畜被无害化处理后,要对养殖场所环境、圈舍、用具、设施设备等进行彻底的消毒,以灭杀口蹄疫病毒,防止口蹄疫病进一步的扩散。

4.2 加强饲养管理

机体抵抗力强、饲养环境良好,牲畜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几率相对较低;机体抵抗力差、饲养环境恶劣,牲畜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几率相对较高。因此,养猪户、养牛户等养殖从业人员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促使牲畜健康的生长发育,有效降低口蹄疫病发生的风险。日常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做好圈舍的清洁工作,每天都要对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清理;②定期对养殖环境和圈舍进行消毒。一般情况下,养殖环境每周进行1 次消毒,圈舍内每周进行2 次消毒。当受到疫情威胁时,每天都要对养殖环境和圈舍进行消毒。消毒时不能只用同一种(类)消毒药,要用多种(类)消毒药交替轮换使用,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性。当猪、牛存在感染口蹄疫病毒的风险时,要选择对口蹄疫病毒有针对性的碘制剂进行消毒;③强弱要分群。在饲养过程中,要将生长发育缓慢或体质弱的猪、牛挑出,单独进行饲养,同时对其补充营养,使其能够逐渐跟上同期牲畜的生长发育水准;④保证生猪发育所需的营养。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的猪、牛的营养需求来设计饲料配方。在饲喂时,饲料要干净,霉变饲料禁止投喂;⑤圈舍内空气要流通,温度要适宜,圈舍内不能潮湿,要保持圈舍地面干燥;⑥养猪户、养牛户等养殖从业人员要勤观察牲畜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4.3 定期检测

养猪户、养牛户要定期对牲畜进行免疫抗体检测,查看口蹄疫抗体水平,根据口蹄疫抗体水平的高低,决定是否进行免疫接种。有实验室的养猪户、养牛户,可以自己进行检测,无实验室的可以委托当地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进行检测。

4.4 慎重引种

养猪户、养牛户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要引种。如果必须引种,则需要了解引种地的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同时对所引进的种猪、种牛进行动物疫病检测,确定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再进行引种。引种后要进行隔离饲养,隔离期至少30d 以上,一般60d 比较理想。在隔离期间要进病原检测,同时要进行补免补防工作。

4.5 免疫接种

对于猪、牛口蹄疫病来说,免疫接种是预防口蹄疫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养猪户、养牛户要高度重视口蹄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在口蹄疫免疫接种时要注意以下方面:①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接种程序进行;②目前,口蹄疫疫苗的免疫保护期为4~6 个月,因此每年要进行2~3 次免疫接种;③在实际生产中,幼畜首次免疫接种所产生的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幼畜首次免疫接种后21~28d,需再进行一次免疫接种。

5 小结

口蹄疫病传播速度快,给养猪户、养牛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政府要组织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定期开展口蹄疫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口蹄疫病的防治工作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猪、牛健康的生长发育,提升养殖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养猪户口蹄疫水疱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糖尿病患者长水疱是怎么回事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影响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猪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口蹄疫
猪水疱性口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