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若若”入园记

2022-11-03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保育院朱嘉慧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鸡蛋小朋友动作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保育院 朱嘉慧

新学期开学,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尽快融入新环境是证明自己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一个新挑战。然而还有一类幼儿,他们也是“新生”,只不过他们并不是初次体验幼儿园生活,这就是每学期老师们需要格外关注的“插班生”。如何让这些“新朋友”尽快适应新环境,感受到班集体的爱,正是我们所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若若是我们班这学期新转来的一名幼儿,之前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关系,小、中班都在外地就读,直到大班才随家人回到老家,顺理成章也就成了我们班的“新朋友”。与若若简单交流后,我们能感受到她内心对于新环境的不安与紧张,于是我决定尽快帮助她适应我们这个大家庭,从而让她健康、快乐地学习与生活。

案例纪实

案例一:她不让我放书

早饭后,老师请小朋友们把从家里带来的绘本放到电脑旁。于是,大家陆陆续续去交书,若若也和大家一样从书包里将绘本拿了出来。但过了一会儿,我就听见了哭声,若若跑过来哭着说:“她不让我放书。”我询问后得知,原来若若放书时被小悦用手臂挡了一下,小悦说她跟若若开玩笑,没想到若若却哭了。

追踪与分析

从外界因素来分析,若若是这学期才加入班级的新朋友,开学后的两周时间,她还处在适应幼儿园环境、班级幼儿和老师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想妈妈、想回家而偷偷地抹眼泪。这样的表现说明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些弱,社会适应能力还需要加强。

从幼儿自身来看,若若是个乖巧的小女生,但性格内向、爱哭还有些胆怯。她的胆怯内向导致她在集体活动中常常表现得很孤单,而在人际交往中也不懂得如何与其他幼儿相处,因此在不知所措中往往会选择用哭来表达和发泄情绪。另外,我在跟若若妈妈的交流中得知,因为若若是独生女,平时也比较乖,所以一不顺心就会哭闹,家里人为了防止她哭闹都选择顺从她,因此若若与其他幼儿的交往就显得比较被动,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

措施与方法

1.丰富幼儿园一日生活,在集体活动中多关心若若,与她尽快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她对老师产生依赖以及安全感,帮助她减少在集体中的孤独感。

2.通过教育活动,用图片、故事、视频等方式让若若懂得如何正确与同伴友好相处;也可以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请大家一起讨论同伴之间良好的相处方式。

3.加强家园沟通,及时和若若的父母沟通并反馈她的表现,帮助家长认识到“溺爱”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争取取得家长的配合,一起帮助若若适应集体,从而使若若变得坚强、快乐起来。

案例二:我不想吃饭

今天的早饭是香喷喷的葱花炒鸡蛋、发糕还有牛奶。其他幼儿都在安静地吃饭,忽然我听见敲碗的声音,随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过去,我发现若若正在用筷子敲碗,碗里的鸡蛋也被她用筷子弄到了桌子上。我走过去询问,她说:“老师,我不想吃菜,一吃就想吐。”我想也许她是不喜欢吃鸡蛋,于是请她把发糕吃了。她看了看我后,把发糕拿起又放下,重复了三次,突然把发糕扔在桌子上,哭着对我说:“我就是不想吃。”

追踪与分析

对于若若吃饭时的表现,从内因来分析是因为她情绪不好而引起的,她总是在吃早饭时闹情绪,入园焦虑期还没有完全过去,还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将情绪发泄在其他事情上。

我追踪后发现这些行为跟若若之前的饮食习惯有关——她早餐喜欢吃面包和牛奶,不喜欢吃炒菜、馒头,所以才会在吃饭的时候闹情绪。

措施与方法

1.平时在吃饭前和班级幼儿一起分享今日餐点,教师主动赞美餐点,表现出对于美味饭菜的喜爱,激发幼儿的食欲。

2.可以利用离园、散步时间给幼儿讲关于改掉挑食习惯、如何避免发脾气的故事,教会幼儿正确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

3.和家长紧密沟通,使其在家与幼儿制定“奖励”机制,如幼儿在园连续几天吃饭不挑食,家长可以奖励幼儿周末外出游玩等,用以表示鼓励。

案例三:我也想玩游戏

教师组织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游戏盒,寻找伙伴一起玩争夺奖杯的游戏。游戏开始了,大家都忙着找好朋友一起游戏,若若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我走过去提醒她也可以找同桌一起玩,可是她还是坐着不动。旁边的小朋友开始玩了,她眼巴巴地看着,中途有几次想伸手去玩,可是都没有表现出来。

追踪与分析

通过开学到现在的观察,我发现若若现在已经能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活动,但主动性不强。

1.若若性格内向,属于被动接受型,需要他人主动邀约;自尊心强,内心比较脆弱,害怕尝试新鲜事物,抗挫折能力较弱。

2.若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难以适应新集体。在家中,若若大多时间都是与父母交流,但父母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机会带她外出和其他幼儿交流互动,导致她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较弱。

措施与方法

1.帮助若若在班级里寻找性格开朗、带动性强的好朋友,让这位小朋友在活动中经常与她为伴,一起游戏。在好朋友的带领下若若可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关注若若,可以给她布置一些任务,让她协助老师负责一些事情,锻炼若若的交往能力,培养她的自信心,帮助若若增强集体意识。

3.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关心若若,经常与若若一起游戏,或带若若外出与其他幼儿玩耍;鼓励若若主动参与游戏,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让若若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案例四:我踢不到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认真地练习动作,若若却坐在垫子上动也不动。老师看见后,示意她站起来练习,她站起来踢了几次,可脚都踢不高。于是老师让她尝试去踢低点的垫子,可说了几次,她都不愿意尝试。我也在旁边鼓励她,她又尝试了一次,还是没有踢到——这次,她一下就哭了,说:“老师,我不想踢,我踢不到!”

追踪与分析

1.从自身分析,若若平时比较安静,不太喜欢动作过于大的活动,这次活动对她来说运动量大、动作难,因此她的兴趣不高,不愿意去练习动作。

2.从心理来分析,若若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练习,老师不一定能像以前刚进班时那样注意她,她就不想练习。

3.从事件的外因来分析,老师讲解的新动作,对于以前没有学习与练习的若若来说是有难度的。新动作需要幼儿柔韧性好,而若若的表现还是有些欠缺,因此害怕做错。在老师的鼓励下,若若表示愿意尝试,说明她还是能接受别人的建议,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还是有进步,但是在失败时不能坚持到底,说明她的适应能力、毅力以及抗挫折能力还需要再加强。

措施与方法

1.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多设计一些动态的课程,如舞蹈、情景表演、体能游戏等活动,多邀请若若参与进来,以丰富的活动带动若若,慢慢地促使她愿意在活动中动起来,并融入集体。

2.虽然班级幼儿较多,但在平时的活动中,老师也要尽可能她关注每一位幼儿,尤其是新生,在集体中多给予她一些小任务,让她有归属感。另外,老师要多关注幼儿的变化,如穿的衣服、戴的发饰等——教师的一句赞美会让幼儿获得自信。

3.与户外老师沟通,在教授动作时详细地、慢慢地讲解,关注到能力较弱的幼儿,比如降低高度,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练习,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信心。

案例五:我可以一起画吗

今天的离园活动是绘画,小朋友们都在拿着大美术本专心地画画,可我发现若若却在东张西望,原来她只有水彩笔,没带美术本。我正准备拿美工区的白纸给她,却看到她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画吗?”旁边的小伙伴欣然答应,但要求若若听从她的安排,她画完若若才可以画。这时,若若变得不太高兴了。

追踪与分析

由以上事件可以看出,若若从开学到现在,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虽能主动要求加入,但在与同伴意见不合时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1.若若和同伴越来越熟悉,开学时的陌生感也渐渐消失,能在同伴面前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这段时间,老师和家长沟通后采用了“表扬激励法”,及时关注若若的成长变化,她进步时就会受到教师和家长双方的表扬,就这样不断增强了若若的自信心。

3.若若虽然能主动和他人商量加入游戏,但是在和别人有不同意见时却不能正确处理,说明她在社会性发展上还有些欠缺,并没有掌握遇到不同意见时的解决方法,所以会不知所措、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

措施与方法

1.在园里,选取班级幼儿发生矛盾时的视频播放给幼儿看,请幼儿讨论视频中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教师可以层层递进地引导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并将幼儿讨论出的办法整理成文,运用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

2.多给幼儿讲述有关情绪管理的绘本故事,使幼儿在故事中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迁移在实际生活中。

3.及时给家长反馈幼儿在园情况,请家长在家中也要教育幼儿不能乱发脾气,让幼儿懂得倾听和接受他人意见,如意见不统一时,学会用商量的语气解决问题。

案例六:再来一碗鸡蛋汤

今天中午的餐食是米饭、西红柿鸡蛋汤。盛饭时我就在想:估计若若又喝不完今天的鸡蛋汤。于是我给每个小朋友都盛了汤,最后走到若若跟前问她:“今天可以把汤喝完吗?”若若看看我,笑着说:“老师,我今天想努力喝完!”我听到后特别开心,于是鼓励她一定可以的。没想到一会儿功夫,只见她举起小手说:“老师,再来一碗鸡蛋汤。”我给她加了汤,只见她抱起碗很快就又喝完了。

追踪与分析

1.若若入园有一段时间了,适应了幼儿园的伙食安排。在老师慢慢的引导、鼓励下,从开学时不吃鸡蛋,到现在若若已经能接受并尝试去吃鸡蛋了。

2.经过上次挑食事件,我们及时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在家时也针对若若的饮食结构进行了调整,他们把鸡蛋饼切成了小丁做成饺子或者包子,让若若慢慢习惯鸡蛋的味道。

措施与方法

1.对于若若一点一滴的进步,我在班级幼儿面前表扬她,将她的故事告诉班级其他幼儿,让若若从学习榜样变成榜样主体,提高她的自信心,并以此鼓励她继续坚持。

2.将若若在园的表现如实反馈给家长,家长在家也可进行适度表扬;同时,老师与家长商量,对于若若的饮食结构提出要求,制定适合她的食物改善计划,以此调整她的饮食习惯。

案例七:我来示范吧

又到了每周户外体育活动时问,若若的活动前准备工作很快,我问她:“动作为什么做这么快?”她笑着说:“因为我想当队长,去给其他小朋友示范动作!”活动中,若若认真练习动作,老师请她坐在第一排队长的位置,再次练习新动作时,若若主动举手要求示范,只见她瞄准目标后出腿,准而快地踢到了要求高度,赢得了其他小朋友的阵阵掌声。

追踪与分析

1.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若若逐渐掌握了动作技巧,加上她的性格比较乖巧,上课时特别认真地听讲,老师每次讲的要领她都能记住,回家后还能主动练习。

2.由于若若是新生,才接触户外体育锻炼项目,在发现她活动不太积极后,我跟老师进行了沟通,老师及时关注她每节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相对应的指导。活动时,在若若动作做得规范时,老师也常常鼓励她、肯定她。

措施与方法

1.目前,若若愿意参加活动并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我们抓住这个契机,多给若若机会,鼓励若若将自身优点展示给集体,增强她的自信心。

2.充分利用若若想当队长这一心理,在活动中给若若提供帮助其他小朋友的机会,使若若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以及帮助他人后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

3.向家长及时反馈若若在园的表现,建议若若妈妈坚持带她参加锻炼,也可以带她参加一些聚会活动,让若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与他人沟通交流,以发展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对若若入园以来几个月里的观察与介入指导,若若在健康发展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经能融入班级生活、与同伴主动交往、遇到困难知道寻求帮助。经过近一学期的观察与实践,我明白了做教育不能急于行,而要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与方案。我相信,像若若一样的“新朋友”都会在教师与同伴的关怀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鸡蛋小朋友动作
动作描写要具体
神奇的鸡蛋画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