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外自主游戏的环境利用和材料投放策略

2022-11-03江苏省南京市铁北新城第一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结构儿童材料

江苏省南京市铁北新城第一幼儿园 孙 静

自然环境利用与材料投放遇到的问题

一、自然环境利用不合理

户外场地是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的最基本要素,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类型选择合适的场地。在前期的调查中发现,为了幼儿的安全,从教师视觉盲区的角度来考虑,对户外自主游戏的场地进行整块划分,幼儿游戏范围要限于教师的视线范围内,而我园内的滑梯、沙池、山坡等自然环境没有被合理利用与安排,限制了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场地的利用。

二、游戏材料提供不适宜

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往往会决定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方向。幼儿会根据直观的材料类型和作用开展游戏,缺少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因为幼儿游戏就是为自身发展创造性、流畅性以及灵活性奠定基础的活动。

1.高结构材料较多,儿童思维受限

教师调查发现,幼儿园三个大班的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有16种,其中高结构材料有11种,占69%,而低结构材料只有5种,占31%。缺少像大型纸箱、PVC塑料管以及大型碳化积木等可塑性强的材料。高结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游戏材料存放存在问题,不能凸显游戏价值

幼儿园为了保证户外环境整洁、美观,游戏材料常需要归类摆放。班级的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放在操场尽头,每次游戏开始前教师邀请班级幼儿一起将材料箱拖拽至游戏区域供游戏使用;因为材料投放的内容多为家园一起收集的纸制品,如废旧纸箱、硬纸板、空鞋盒、报纸等,摆在户外的纸质材料一旦碰到下雨天就会在短时间内受潮发霉,再次取出这些材料时因潮湿变形等原因导致材料无法使用。

3.游戏材料未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游戏水平停滞

在幼儿园的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不可忽视“自然环境”,幼儿在自然环境中,通过经常接触空气,感受其温度、湿度、阳光照射等变化,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游戏体验快乐。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利游戏材料与自然环境进行互动。教师应该从儿童本位思想出发,在观察幼儿、追随幼儿的游戏中,将目光聚焦于幼儿运用低结构材料进行的自发活动,而后根据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加以分析、讨论、创设出适应幼儿需求的良好户外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顺应幼儿兴趣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

自然环境利用与材料投放的策略

一、自然环境的重新规划——顺应幼儿发展需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支持儿童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

1.因地制宜重新规划

我园的北操场空间大,自然资源丰富,那里有小山坡、小山洞、小凉亭、木桥、沙池等,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经过思考与审议,我们根据小班各班级所在的位置,重新规划、调整户外娃娃家游戏的场地,让小班娃娃家游戏从空间较小的南操场迁移至视野开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北操场。

游戏场地调整后教师将游戏材料靠场地边缘摆放,经过观察发现——幼儿只在有材料的地方聚集游戏,而操场中间有很大的空间闲置,幼儿并没有拿着材料去空间更大的场地游戏;于是,教师进行分析与讨论决定做第二次的调整,将部分低结构材料用大纸箱做好标记分类装好,横着放在场地的中间,方便三个小班的幼儿取放,经过观察发现——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时比较方便,不少娃娃家搬到了离游戏材料较近的场地进行游戏,操场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且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互不影响。

2.顺应儿童实现自主

在之前的户外娃娃家游戏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出现无所事事脱离游戏的现象,有的出现摆弄材料的现象。年级组教师利用课程审议及时分析反思幼儿游戏中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商讨如何优化户外游戏场地,如何分析幼儿出现的游戏行为,如何为游戏中幼儿相互交往、助推游戏情节提供便利。与幼儿一起商量、讨论调整游戏场地,订制游戏计划。“野餐”游戏从场地中间可以搬到“探乐园”里,那里有小山坡、小山洞、木桥;“水果店”游戏可以从人少的场地搬到大家喜欢的“果趣园”中,那里有橘子树、山楂树、石榴树;“挖宝藏”游戏可以搬到远一点的沙池里,那里有小铲子、小桶纵观全局,以野餐游戏为中心,形成了一个U形区域,可以用“出租车”游戏把整个游戏场地串联起来。经过这样的调整与搬迁,不仅原来的游戏材料和内容重新布置,而且生成的游戏引发了幼儿的兴趣又生成了新的游戏内容,真正实现了自主游戏。

二、低结构材料的提供——呼应幼儿创造性需要

材料是幼儿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与世界产生互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户外自主游戏对于幼儿而言是他们与外界产生联系的重要活动,所以,教师投放与之相适应的低结构材料有利于幼儿游戏的进展。

1.源于生活,低结构材料提供的丰富性

缘于生活的教育更能够贴近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师提供的低结构材料应当是幼儿熟悉的、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在生活中常用的。例如,在户外“烧烤店”游戏中,教师请幼儿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抛出问题:小朋友们外出吃烧烤时,吃过哪些食物?会用到哪些物品?经过交流讨论后,大家一起收集材料——有的用饮料瓶作为调料罐,有的用抽纸盒作为刷卡机,有的则用奶粉罐作为烧烤店的椅子,有的还带来了竹签串食物并提议自己做“烤串”……小朋友们兴致盎然,班级里的低结构材料的种类被不断丰富,两天后“烧烤店”开业了。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尝试不同游戏的机会,提升幼儿之间的互动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关注儿童,低结构材料提供的多元性

华爱华教授曾经提出:“材料的投放要具有普适度的特点。”材料的投放不仅要满足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要满足不同内容游戏开展的需求。如投放的大纸箱材料不仅要适合户外“娃娃家游戏”中当桌子,还要适用于“地铁游戏”中当车厢。幼儿的每一次游戏都是不断向前发展与推进的,上次的游戏材料也许这次对他们而言就不适用了。另外,幼儿的每次户外活动都会产生新的问题,也就会对材料的提供产生新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及时为他们提供多元有效的游戏材料。提供多元的低结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也促使幼儿得到多元化发展。

3.尊重儿童,低结构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品质。”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充分理解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基于上述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教师在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上也要顺应儿童发展的水平及发展的需要,根据个体差异,提供有层次的游戏操作材料,为幼儿提供自由、自主的游戏环境、创造愉悦的游戏体验。教师应及时发现幼儿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游戏时的需要,及时增减、调整游戏材料,以参与者的身份适当介入游戏,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游戏材料并尝试与游戏材料有效互动,提高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兴趣和专注度。

如教师提供了一个装有雪花片、小花布等物的“百宝箱”,游戏水平较高的幼儿会选择雪花片铺成进家的小路,选择小花布当家里的地毯;而游戏水平较低的幼儿往往会摆弄低结构材料,忘记了自己的游戏角色,因此,特定的场景中还是需要提供一些现成的高结构材料供幼儿选择并游戏,如小菜场中提供的仿真蔬菜和水果,幼儿可以选择现成的仿真蔬菜当食物给娃娃喂饭;幼儿可以在野餐外出时用小墨镜、彩色的假发装扮自己等。无论哪种材料的提供都是为了助推幼儿游戏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是以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材料投放为前提的,教师应该以幼儿为本,基于幼儿的经验对户外自主游戏做不断的调整与改进,本着观察儿童、追随儿童、关注儿童的经验背景以及自我需要,抓住游戏中的教育契机,有目的、有意识地丰富户外自主游戏的环境资源、游戏材料及游戏内容。

猜你喜欢

结构儿童材料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论结构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论《日出》的结构
留守儿童
材料
六一儿童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