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教育』思想在项目课程中的运用

2022-11-0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陈鹤琴探究幼儿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沈 雷

幼儿园项目课程教学是引导幼儿针对某一个喜欢的项目进行积极的探索,对这一主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但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培养各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课程游戏化大力推进的当下,幼儿园项目课程教学备受关注,许多幼儿园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走了一些弯路。许多教师简单地将某些成功项目课程案例拿来使用,只注重形式的好看和表面的热闹,并没有有效发挥项目课程教学的价值。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项目课程教学的精髓,充分发挥其作用,成了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出发,倡导我们要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给我们如何实施好项目课程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下面,笔者结合“活教育”理论和自身实践,谈谈对项目课程教学实施的几点思考。

1 基于幼儿兴趣的真问题,确立“活”的项目课程内容

陈鹤琴关于“活教育”的课程论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材即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让幼儿在与自然、与社会的直接接触中亲身获取经验。怎样确定项目课程主题及内容是进行项目课程的重要前提——我们不要急于确定项目课程主题,也不能完全由教师来决定项目内容,而要充分运用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基于幼儿的实际兴趣,基于幼儿遇到的真问题去寻找他们真正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使项目课程成为“活”的课程。项目课程的确立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相匹配才能让课程“活”起来,才能与幼儿萌生有效反应;要和幼儿的前期经验、直接经验相匹配,才能让课程“活”起来,才能与幼儿产生深刻共鸣;要和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相匹配,才能让课程“活”起来,才能与幼儿发生互动升华。

如在夏季,知了的叫声往往会引起幼儿的注意,他们听到声音,会自然而然萌生“知了在哪里?”“知了到底长什么样?”等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对知了认知的前期经验,组织幼儿去大自然、去户外探寻。虽然幼儿可以听见知了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幼儿难觅其踪迹,这正好为确立知了项目课程、激发幼儿探究知了项目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先让幼儿自主讨论和尝试寻找知了的方法,在找到知了后可以让幼儿谈谈对知了的了解,结合各种回答和幼儿的兴趣,形成项目课程网络图,共同确定探究的方向与内容。项目课程的主题可以是知了的种类、知了的外形特征、知了的生活习性等,并且将五大领域中的相关要求渗透到具体的项目课程教学中去——这样的基于幼儿真问题生发的内容、确立的项目课程才能真正“活”起来。

2 基于幼儿探究的真实践,建立“活”的项目课程实施

陈鹤琴关于“活教育”的教学论是:“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的主体性。”但幼儿的“做”带有盲目性,因此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这种指导不是直接告知结果,而是予以启发、诱导。基于幼儿确立的项目“活”课程应怎样有效开展与实施是关键,所以我们也要运用陈鹤琴的理论,在实施项目课程教学中对幼儿进行“活教育”。幼儿对鲜活的项目课程内容是感兴趣的,这也必然会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这里,要注意避免出现那些远离幼儿社会经验的内容,那样的话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如只能从图片或视频上看到的内容。项目课程的教学一定要在幼儿的能力范围内进行,这能给幼儿提供真实践的条件。

例如,“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约7小时后,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陈冬、刘洋、蔡旭哲3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这是当下的社会热门话题,幼儿也有知晓,颇感兴趣。将载人航天作为项目课程也是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只通过图片和视频去了解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实际探究的路径。那如何去实施这个项目课程呢?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活教育”理论,不要一条路走到黑,要灵活运用贴近幼儿社会生活的内容。

我们可以将项目课程进行延伸,比如无人机、飞行器、航空食品等,可以给幼儿提供看得到、摸得到,能进行实际探究的内容。当然,让幼儿实地感知航天器和航天工程也极其重要,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科技馆的宇宙天地展区看一看这些航天器,近距离去触摸和感受这些宏伟而又先进的航天器材,学习一些航天知识,这样更能有效发挥项目课程探究的作用,项目课程实施效果会更鲜“活”。

3 基于幼儿发展的真水平,设立“活”的项目课程评价

陈鹤琴关于“活教育”的目的论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要求“现代中国人”应具备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意识和服务的精神,旨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这些也是项目课程教学的实施目的,而评价的根本目的对确保幼儿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我们往往实施了项目课程教学,也注重了实施过程,但往往会忽视评价的作用,且评价的方法、质量不容乐观。当然,如何有效评价,也是困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痛点和难题,很多好的课程,在评价环节仅仅成为了纸质的台账资料。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对照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活”的评价,全面的评价。

项目课程的评价要多元化,我们可以对项目课程的质量“活”评价,对幼儿活动的质量“活”评价,对教师专业的发展“活”评价,对项目课程的结果“活”评价,以及对项目课程结果的应用“活”评价等。评价形式可以是量表式,也可以是总结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一定要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以期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诊断数据和明确的提升方向。

如航天器课程中,幼儿通过思维导图,在五大领域中进行相关的游戏与学习,后又通过多元评价,找到了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并将需要提升的方向融入到其他项目课程和各类游戏中去。幼儿通过此项目课程活动,用硬纸板、各种盒子等制作了比较大的“航天载人舱”,他们对自己的成果非常满意,也成了班级里的一个热门游戏。而当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热度退却,“载人航天舱”无人问津时,就预示着这个课程完结,他们准备进入下一个项目课程的主题了。那是不是航天器课程就这样结束了?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将“航天载人舱”投放到全园公共区域去,让其他班级和年龄段幼儿去探索游戏,充分发挥该项目课程成果的辐射作用,给其他教师和幼儿提供一个实践探索方案。

课程评价,意味着一个项目课程的完结,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要让完整的项目课程“活”起来,其中的一些好经验、好方法、好案例,让其他班级、其他年龄段的幼儿和教师运用起来,也就是指持续利用该项目课程结束后的延续价值与作用。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历经百年经久不衰,正是因为这个理论对幼儿园实施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因此它是“活的”理论。在项目课程教学实施方面,运用“活教育”理论,注重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将“活”的真实问题、自然环境等融入到项目课程教学中去,让幼儿贴近“活”教育,进行“活”的探究学习,形成“活”的项目课程内容,让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成为持续探究的“活”历程。

猜你喜欢

陈鹤琴探究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陈鹤琴的教育家之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陈鹤琴:大学教授当了幼稚园园长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单元教育课程与陈鹤琴关系探析
陈鹤琴不赚昧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