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海云与《石臼渔歌》

2022-11-03■鲁

铁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弹片石臼渔歌

■鲁 青

“日出一斗金哟,胜过万担粮啊,我们生活在湖上,我们战斗在湖上。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家乡处处起歌声,唱到东方现朝阳……”

水乡李巷飘出一阵悠扬的歌声,穿越岁月的云烟,和抗战时期的歌声重叠交融在一起。

李巷一带,有着“江南小延安”的美誉,曾是抗日的好战场,新四军十六旅与游击队曾在这个战场上显英豪,书写下属于他们那一代的传奇。是的,属于他们那一代,我们后来者只能仰望。

李巷传来的歌声是《石臼渔歌》,歌词全文是:

“天苍苍,水茫茫,

石臼湖上是家乡。

野鸭满天飞哟,渔帆列成行。

年年辛苦年年饥,

捉条鱼儿饱肚肠。

划哟划哟,划哟划哟,

日出一斗金哟,

胜过万担粮啊,

我们生活在湖上,

我们战斗在湖上。

天苍苍,水茫茫,

石臼湖上是家乡,

家乡处处起歌声,

唱到东方现朝阳。”

这首歌曲写于1943年,歌词作者是孙海云,曲作者是涂克。

孙海云当时是新四军第一师服务团团员,后来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石臼渔歌》的创作过程。他写道:

1943年3月上旬的一天,我们一师服务团10个青年文艺兵,刚从苏中渡江南下,正在行军。天快黑透时,大家到达了溧水县的一个宿营地。只有一间房子,大家便抱来稻草,打起通铺,男女同志分开,挤着住下来。那几天没有演出任务,大伙儿都觉得这是长期战争生活中难得的一次“享受”。一个个把背包解开,躺在草铺上,伴着那一晃一晃的微弱烛光闲聊起来。

第二天,从老乡那里打听到,我们住的村庄,属于溧水县新桥区,靠近石臼湖。我老家在苏北平原,从小喜爱山和水。一吃过中午饭,我便约了几位同志来到了湖畔。这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只见天水相接,茫茫一片。春风吹拂着湖边的青草,湖面荡起了层层波浪,成群的野鸭振翅飞翔,渔帆排列成行。好一幅大自然的美丽图画!

石臼湖是劳动人民美丽的家乡。可是眼下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互相勾结,疯狂破坏我们的敌后根据地,我们正处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但我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总有一天,我们会把民族敌人和反动派统统打倒,让人民过上自由的生活,唱起幸福的歌儿……面对这水天一色、渔帆点点的湖面,想着正处于水深火热的人民群众,我不禁触景生情,便顺手捡起一块贝壳,在沙地上写下了《石臼渔歌》的歌词……

孙海云在湖边即兴写歌的事,传到了涂克耳朵里。涂克,原名涂世骧,笔名绿笛,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绘画组的一位老战士,擅作画,善作曲,是新四军中有名的“秀才”,深受项英喜爱。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访问新四军,涂克作为陪同,随项英宴请史沫特莱,展示他的画作,还演奏了口琴,一时传为美谈。皖南事变爆发前,涂克作为战地服务团干部,离开云岭新四军总部,奉调到安徽繁昌,幸免于厄运。皖南事变后,他到苏北,在一师政治部负责文艺工作,并随同部队一起过江到溧水地区。涂克要孙海云将歌词默写出来,拿给他看。一看到歌词,涂克大喜,高兴地朗诵起来,并说:“写得好,有生活,乐感强!”涂克连夜突击谱好了曲子,很快,《石臼渔歌》便在新四军部队和根据地群众中传唱开来。

新中国成立后,涂克转到地方工作,曾担任上海市文化局美术处处长、上海国画院秘书长等职;1963年调广西任中国美协广西分会副主席。2012年9月19日在南宁逝世,享年97岁。

而孙海云一直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1962年晋升为上校,先后荣获“渡江胜利纪念章”“独立自由勋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以及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纪念章,离休前任过南京军区政治部副秘书长。离休后更是发挥余热,搜集整理新四军史料100余万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5月,孙海云和王强、卞庸中3位新四军老同志,联名给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管文蔚同志写信,建议建一个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管文蔚同志批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请省委批示。”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在海安建成后,孙海云深情相牵,又向纪念馆捐赠文物,迄今纪念馆内珍藏的一件血衣和一块弹片即为孙海云捐献。

血衣是孙海云老人在2004年捐赠给“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的。血衣的左胸处破了几个洞,衣服上残留的血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在血衣的旁边还有一件特殊的馆藏——一枚嵌在孙海云心脏旁的弹片。这枚弹片,直径约2厘米,黑褐色,有着不规整的外形,是孙海云老人去世后,遗体火化时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从他骨灰里拣出来的。

血衣的故事要从70多年前发生在苏中大地的“七战七捷”说起。1945年10月下旬,孙海云随苏南部队渡江北撤,被分配到八纵队七十团(后改为一师三旅九团)一营任教导员。1946年,国共和谈破裂,内战烟云笼罩大地,蒋介石以192个旅、158万人的总兵力猛扑解放区,叫嚣要在3至6个月内消灭共产党。国共一战,无可避免。毛泽东接受了粟裕的建议,决定“在苏中打一仗再西移”。粟裕即率领3万余人马以万丈豪情迎战全部美械装备汹涌而来的蒋军12万虎狼之师。

1946年7月18日,如南战斗打响。华中野战军第一师主力5个团将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师部及第二十六旅,全部压缩于如皋以南20余里之鬼头街、田肚里地区,一时炮声轰鸣,枪弹横飞。激战中孙海云被一块弹片击中胸膛,昏死过去。当他醒来时,已躺在紧临战场的后方医院里,是当地老百姓组成的担架队顶着枪林弹雨将他从阵地上抬下来的。但战时医疗条件简陋,弹片又紧挨心脏,无法手术,只能将弹片留在体内,这一留就是70年!

2016年12月,95岁高龄的孙海云在弥留之际,突然醒来,他拉着老伴和女儿的手,断续地叮咛:我身体里还留着一块参加“七战七捷”时嵌进胸膛的弹片,你们一定要将其取出来,把它送回我曾战斗过的那片热土,和战友们葬在一起。老伴和女儿含泪答应,老人这才闭上了眼睛。

2017年7月,孙海云的女儿孙晓云携胞妹孙晓霞冒着高温驱车260余公里,将从父亲身上取出来的弹片,捐赠给了海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了却了父亲的遗愿。

而今,血衣和从老人身上取出的弹片静静地躺在展窗里,向人们述说着人民江山的来之不易,而《石臼渔歌》的歌声却穿越历史,在江南水乡红色李巷的田陌间欢快地唱响,也在我的心海震荡。

猜你喜欢

弹片石臼渔歌
惜物即惜福
洞庭渔歌: 在八百里洞庭湖上 放声高歌
模具内组装的接触元件级进模设计
惜物即惜福
吕铮铮美术作品
惜物即惜福
浅谈汕尾渔歌在校园的传承与创新
调节风窗弹片固定式防突挡板设计及应用
大将
神奇的鼠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