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佤学说的创立者
——陈国达

2022-11-03李浩鸣

发明与创新 2022年33期
关键词:罗盘大件岩石

◎李浩鸣

爱提问的少年

陈国达出生在广东新会的一个贫苦家庭,年幼丧母,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在野外山间跑。

陈国达常常会问父亲一些问题:为什么山上的石头有棱角,而溪水里的石头都是圆滑的?为什么山那么高,水沟那么深?矿石是从哪儿来的?尽管父亲会尽其所能地将自己有限的地理知识讲给他听,但他总是觉得不满足。

上学时,他最感兴趣的是地理课。1925年他考入中学,在博物课上,他知道了什么是火山、地震,知道了冰川是怎样流动的,知道了根据岩石中的化石来判断地层的地质年代……神奇的地理,把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少年带入了一个未知的新世界。当一名地质学家的理想开始在他心中生根。升入中山大学本科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生很少的地质系。

用脚步探地质

每逢寒暑假回家,陈国达都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考察家乡的山川。他将自己的论文寄到杂志社、研究院,获得各种奖项及荣誉,在地质界崭露头角。他不但重视理论学习,而且看重野外实践,多次到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实地考察。

研究生毕业后,陈国达来到两广地质调查所工作。有一次,广东灵山(今属广西)发生强烈地震,他冒着余震危险徒步赶赴震中地区,白天观察地壳构造及山崩、地陷、喷水、冒砂等异变,晚上伏在破庙的神案上借烛光整理资料。

为了开拓视野,陈国达又自愿去江西地质调查所进行野外考察工作。每天,他手握地质锤,肩背帆布包,跨沟壑,攀山崖,风餐露宿,十分艰辛,但他从不叫苦。

三勤”和“三大件”

跟在陈国达身边的人,发现他有“三勤”和“三大件”:勤观察、勤记录、勤思考;地质锤、地质罗盘和放大镜。

野外考察期间,坐在车上,陈国达一定会掏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把车窗外观察到的山峦地貌画在上面,并详细注明时间、地点、气候特征等。而每一次外出考察,他都将“三大件”放在挎包里。其中,地质锤用来采集标本,地质罗盘用来辨别方向、测量地层倾斜角度和断层走向,放大镜则是用来仔细观察岩石结构和矿物的形态与颜色。

实地观察时,只要发现有价值的岩石、矿物或有标志意义的地层、地质构造,他都会采集标本,然后测量、素描、拍照。

陈国达说:“搞地质的三大件,一件也不能少。”正是因为养成了好习惯,他后来成为了国际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是地洼学说的创立者。

猜你喜欢

罗盘大件岩石
“南京大件”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库克岩石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真假月球岩石
孔府宴大件——神仙鸭子
数学王国大闯关
数学王国大闯关
上汽红岩6×6全驱大件运输车
岩石背后伸出的巨爪
不宜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