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源钙对高温期铁冬青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2022-11-03张光贵

绿色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冬青外源叶绿素

张光贵

(广东省夯实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广东 博罗 516100)

1 引言

铁冬青(IlexrotundaThunb.),别名救必应、熊胆木、万紫千红等,属冬青科亚热带常绿树种,树体高可达20 m,枝叶繁茂,花呈黄色,而果熟时红若丹珠,既能形成隐蔽的环境,又能产生色彩丰富的景色效果,是理想的园林观赏树种[1,2]。铁冬青叶子燃烧时仅形成黑色小圈,防火效果优良。此外,铁冬青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枝叶能作造纸原料,树皮可提制染料和栲胶,木材作细工用材,开发利用价值极高。铁冬青一般生于海拔400~1100 m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和林缘,野外多生于山间林缘和向阳山坡或溪谷两旁,喜温暖湿润气候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目前,主要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朝鲜、日本等地[3,4]。

铁冬青为耐荫树种,过高的热量条件尤其在幼苗期,会受到明显的高温胁迫伤害,从而导致苗木生长受到抑制甚至直接脱水萎蔫而亡。广东省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条件充沛,尤其在7~8月份,气温一般高达35~39 ℃,极易发生热害。研究证明,钙作为植物生长中重要营养元素,参与多种生理代谢过程[5~9],在提高植株抗逆性方面效果明显[10~15]。因此,本研究以广东博罗县7月份在自然条件下培育的铁冬青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处理,探讨了外源钙对高温期铁冬青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期揭示钙在提高铁冬青耐热性方面的应用潜力,为铁冬青的高效栽培提供科学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博罗县,地理位置114°17′44″ E,23°11′12″ N,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 ℃,7月份最高气温33~37 ℃,最低气温24~27 ℃,年平均降雨量为1918 mm,年平均日照1872 h,无霜期长达357~362 d。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在前期试验基础上,于2020~2021年在苗圃地进行试验。以广东境内生长的形质优良的铁冬青优树为采种母树,以培育的高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的1年生铁冬青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进行研究。试验用盆规格为直径40 cm、深30 cm,供试土壤为风干土12 kg,其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及钙含量分别为68.3、46.2、15.4和1.7 mg/kg。2021年6月30日,以不施钙(氯化钙)处理为对照(CK,C0),设CaCl2浓度分别为3(C1)、6(C2)、9(C3)和12(C4)g/株,共5个处理,以基肥形式一次性施入钙肥,每处理3重复,每重复栽种50盆。试验期间除施肥外,其他苗木管理措施按常规方法进行。

2.2.2 指标测试

分别于施钙肥后气温高于35 ℃的第2(7月2日)、8(7月8日)、16(7月16日)、30(7月30日)d的14:00左右,采集各处理植株中上部功能叶进行相关生理指标测试。其中,试验期间气温的变化如图1。

图中黑色实线表示高温线,黑色圆点为采样测试指标时间点

测试指标主要包括:

叶绿素含量。采用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测定活体叶绿素。每株选取1片功能叶,每片叶随机选取5个不同部位,每重复测试3株,根据记录数据计算平均值。

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参照李合生[16]的方法进行测定。

2.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制图,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LSD法进行处理间多重比较(P<0.05)。

3 结果与分析

3.1 叶绿素含量变化

光合作用是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生理代谢活动,为植物提供物质来源与能量来源[17~19]。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含量高低直接反映植株光合能力的变化 。由图2可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同施钙处理间供试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施钙2 d(7月2日)时,C3(9 g/株)≈C4(12 g/株)>C0(0 g/株)≈C1(3 g/株)≈C2(6 g/株);施钙8 d(7月8日)时,C2≈C3≈C4>C0≈C1;而施钙30 d(7月30日)后,C3>C2>C1>C0≈C4。这说明,施钙影响了高温条件下铁冬青幼苗叶片中叶绿素水平,短期(2~8 d)内施用较高浓度的钙(9~12 g/株 CaCl2)能显著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但施钙30 d时以9 g/株施用量的效果最佳,而在12 g/株施用量处理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处理(C0)无差异,均显著低于3~9 g/株施钙处理。

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观测时间不同钙处理间显著差异性(P<0.05),下同

3.2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蛋白质合成和降解与植物耐热性密切相关,通常耐热性越强,蛋白质种类越丰富,含量越高[15]。从图3可以看出,在整个试验期间,施用9 g/株 CaCl2处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除在施钙早期(2 d)与12 g/株施钙处理无差异外,在施钙8~30 d期间均显著高于其他任何施钙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12 g/株 CaCl2处理下,随着施钙时间延长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说明,施用9 g/株 CaCl2能显著增加叶片中蛋白含量,但过高浓度的施钙量在施钙后期则会导致蛋白质含量下降。

图3 外源钙对高温期铁冬青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 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质膜透性反映植株遭受逆境胁迫的伤害程度。MDA含量越高,代表质膜透性越大[14,15]。由图4可以看出,在整个试验施钙处理期间,MDA含量随处理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但整体上看,无施钙C0处理下叶片中MDA含量最高,而C3和C4处理下MDA含量较低。从保护膜系统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来看,随着施钙处理时间延长,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POD和CAT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各施钙处理SOD 活性峰值出现在施钙后第8 d,POD、CAT活性峰值则出现在第2 d,且在任一观测时间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以C3处理下较高,而对照C0处理下较低。这说明,施用适量的外源钙显著降低了铁冬青幼苗在高温期遭受的胁迫伤害,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质膜透性减小。

图4 外源钙对高温期铁冬青幼苗叶片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我国多地正遭受着高温热浪的天气。大量研究表明,在≥35 ℃的持续高温环境条件下,植物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生理性热害,严重时直接造成植株死亡[14]。铁冬青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是广东省重要的造林树种[2]。试验调查发现,铁冬青环境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喜温暖湿润环境,为耐荫树种,但其幼苗对环境光照与热量条件较为敏感,尤其在光照与热量充沛的夏季高温期幼苗死亡现象极为严重。探索在35 ℃以上高温期降低铁冬青幼苗热害的措施,对光热充足的广东省开展铁冬青高效培育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钙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同时作为第二信使,调控着光合、呼吸、水分代谢等多种重要生理代谢过程[5]。本试验以氯化钙作为外源钙,通过施用0~12 g/株 CaCl2发现,高温期不同钙处理下铁冬青幼苗生理指标变化明显。

以往研究证明,钙是叶绿体行使其功能所必需重要组成成分,增施外源钙可使叶绿体数量增加,光合能力增强[20]。植物遭受高温热害时,叶绿体结构被破坏,光合色素降解,进而引起叶绿素含量下降[15]。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钙能迅速增加高温期铁冬青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但在施钙30 d后,高浓度的钙施量却未能显著改善叶片中绿素水平。这表明了适量的钙施用,有效缓解了铁冬青幼苗遭受的生理热害,叶绿素含量增加,但钙同时作为第二信使,高浓度外源钙可能会引起细胞内钙离子增加,从而导致磷酸盐发生沉淀,ATP能量减少,酶活性降低,生理代谢活动紊乱,进而出现钙毒害现象。本试验在9 g/株 CaCl2处理下,整个试验期间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且显著高于其他任何施钙处理,而在12 g/株 CaCl2处理下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高温期供试铁冬青幼苗CaCl2的施用量阈值为9 g/株。

蛋白质含量与植物耐热性有关,通常耐热品种蛋白含量高于不耐热品种[21]。在施用9 g/株 CaCl2处理下,高温期铁冬青幼苗叶片中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说明该钙处理下铁冬青幼苗的耐热性增强。高温会抑制幼苗的生长,并造成幼苗死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膜系统完整性遭到破坏。植物通过增加保护膜系统的抗氧化酶活性,可实现抗逆能力增强。在本试验期间,MDA含量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但均以9 g/株 CaCl2处理下MDA含量最低,这反映了在高温期无论施钙与否铁冬青幼苗均遭受到了一定的热害,质膜透性逐渐加大,但9 g/株 CaCl2的施用量能有效降低MDA含量。SOD、POD和CAT 3种抗氧化酶活性,在9 g/株 CaCl2处理下均表现最高。从试验期间3种酶活性变化趋势来看,SOD为先上升后下降,而POD、CAT为逐渐下降趋势,酶活性峰值各出现在第8 d和第2 d,说明相较SOD,POD、CAT对外源钙敏感性更强,更适合作为判断铁冬青幼苗对外源钙生理响应的可靠指标。

猜你喜欢

冬青外源叶绿素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导航卫星钟差预报
外源钼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具有外源输入的船舶横摇运动NARX神经网络预测
3 种外源物对匍匐剪股颖耐盐性的影响
提取叶绿素
提取叶绿素
提取叶绿素
绿茶保存要精心
冬青叶治口腔溃疡
冬青叶治口腔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