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位管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

2022-11-03赵翠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20期
关键词:体位髋关节肺部

赵翠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管理科,河南 商丘 47610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骨折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但髋关节骨折后患者丧失行动能力,加之该术式对患者创伤性较大,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养,限制患者胸廓横膈运动,导致胃液反流、口咽部分泌物流向肺底,滋生肺部细菌,进而诱发肺部感染[1-2]。而一旦确诊肺部感染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严重者可进展为呼吸衰竭,导致患者病死,危害患者生命健康[3]。循证医学证实,患者体位与肺部感染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正确的体位是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4]。体位管理干预是在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时需要采取的一种姿势护理措施,适当的体位护理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并发症中具有良好的作用[5]。鉴于此,为进一步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体位管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105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61.70±5.23)岁;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1.36±2.31)kg·m-2;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4例,粗隆间骨折29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43~72岁,平均(62.57±5.67)岁;体质量指数18~25 kg·m-2,平均(21.42±2.16)kg·m-2;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8 例,粗隆间骨折2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有可对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医生查体、X线检查确诊为髋关节骨折;②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且进程顺利;③及时送往医院救治;④患者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调查;⑤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建卡,定期至院复检。(2)排除标准:①合并骨质疏松、骨关节炎或神经性关节炎等骨科疾病者;②既往存在髋关节创伤史、手术史者或髋关节先天发育不良者;③合并肝、肾器官功能障碍者;④先天肺功能不全的患者;⑤既往存在肺部创伤史、手术史者;⑥既往存在烟酒成瘾史、药物滥用史或吸毒史者;⑦接受肺移植手术者;⑧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干预措施。(1)术前康复指导:于患者入院后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并对合并基础疾病者给予对应干预措施,使各重要器官功能接近正常。评估患者排便习惯,给予饮食支持便于教导患者排便。训练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锻炼以及踝关节背伸和屈曲锻炼,并教授患者如何进行深呼吸,以强化肺功能。(2)术中干预:术中对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口干患者给予湿润唇膏,增强其舒适感;于患者非手术部位覆盖毛毯,做好保温工作。术中冲洗时保持伤口外周敷料处于干燥清洁状态,避免发生感染。(3)术后干预措施:于术后早期运用有效的止痛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术后疼痛,并于术后1~2 d采取收缩舒张锻炼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及踝关节背屈训练,术后1周,若患者可维持正常体温,并且手术切口处未发生渗血、发红发热情况,给予患者髋关节功能训练。此外,术后医务人员也需注意了解患者诉求,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双下肢颜色以及肿胀程度。

1.3.2观察组 接受体位管理干预措施。(1)术前评估:对患者置换关节的活动度、肌肉力量、活动步态等进行评估,明确患者具体功能变化的实际情况,并制定住院期间不同时间段的康复目标及实施内容。指导患者熟练掌握下肢日常训练程度,并借助医疗设备进行平地和台阶移动等基础行走训练。(2)体位管理干预。①搬运体位:取平卧位,将患者双腿外展中立使梯形枕放置于患者双腿之间,并采用绑带固定患者下肢,3名医务人员相互配合,使用转移搬运法。②阶段体位:术后1 d,患者取中立位,去除梯形枕头,并指导患者伸展下肢,做3点支撑引体抬臀运动。术后2 d,指导患者做膝关节屈伸运动和髋关节屈伸运动,摇床斜坡卧位40°,髋关节屈曲10°。术后3~6 d,帮助患者做床上运动,患肢外展屈髋45°以下,并摇床至45°,避免髋关节向后脱位;术后7~11 d缓慢摇床90°,在平卧侧翻时于患者下肢间放置软枕。术后2~3周辅助患者采取下床进行短暂活动,将患肢外展屈髋45°以下,于站立时保持外展中立位。术后4周采取健侧卧位及坐位,侧卧时患肢下垫海绵垫。术后1~3个月患者禁止采取患侧卧位,并维持向外展中立位为15°~30°。③排泄体位:教导患者如何于床上排便,并采取侧卧位进行排便,若需下地排便则升高坐便器。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1)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2)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中文版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6]评估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该量表包含髋关节畸形(0~4分)、疼痛(0~44分)、髋关节活动度(0~5分)以及功能性活动(0~47分)4个维度,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低血压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髋关节恢复情况干预前,两组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骨折的重要手段,可有效纠正髋关节畸形,保护关节功能,但因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久,影响肺部正常运动,进而增加肺部感染风险[7-8]。既往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措施较为常规,虽可于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恢复,但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缺乏针对性干预措施,需寻找其他方案以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而舒适、科学的体位可维持患者多部位肌群平衡,保持人体骨关节、肌肉韧带的稳定性,对促进患者恢复和规避人工髋关节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9-10]。故而,临床可对人工髋关节患者制定针对性体位干预方案,以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体位管理措施为一种姿势管理干预方案,通过不断变换患者体位来针对性锻炼患者核心肌群,可帮助患者促进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体位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在于:髋关节部位较靠近臀部,患者一旦发生髋关节骨折,受疼痛以及牵引装置的影响,患者无法主动移动自身躯体,丧失自主行动能力,而体位管理措施于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基础行走训练,可有效提高肌肉力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1-12]。术后早期进行搬运体位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卧床舒适度,避免髋关节发生内收、外旋等不良情况,降低身体对皮肤的垂直压力,可有效防止胃液反流,促进患者肺胸廓横膈运动,避免肺部滋生细菌,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风险[13-14]。此外,已有研究指出,及时更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位,可有效加速下肢肌肉内血液流通速度,避免下肢静脉血栓、低血压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15-16]。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3个月后,两组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体位管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分析原因在于:体位管理中指导患者术后采取阶段体位,并进行抬臀、膝关节和髋关节屈伸等肌肉训练措施,可有效强化肌肉力量,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体位管理干预于患者患肢下加用海绵垫,不仅可有效缓解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的受压程度,缩减受压时间,对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17-18]。

综上所述,体位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体位髋关节肺部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