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风插画中的符号表征探析

2022-11-03

关键词:欣赏者古风插画

姚 瑶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文法系,安徽 合肥 230031)

随着插画技术在国内的普及,中国本土插画逐渐形成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插画风格——古风插画。古风插画依托现代插画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进行模拟与融合,使欣赏者在作品解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历史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但是插画这种西方绘画形式在中国本土发展较晚,对于中国元素的理解与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如果将西方符号学的理论作为观察视角,从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符号表征出发,可以更加理性地观察中国本土插画艺术的表现特征,分析中国古风插画中的民族风格。

一、符号的类别与定义

绘画是由符号的集合而产生,当欣赏者对绘画中的符号形成理解,便会使作品产生具向性的认知。尤其是皮尔斯的普遍三分理论中将符号对象三分为“像似符号-指示符号-规约符号”。其中像似符号与指示符号范畴尤其包含视觉符号特征。[1]具体而言,相似符号的基础是相似性,这类符号与指代的对象之间具有相似的特征性;而指示符号是将符号与某种含义相关联,解释者通过自身的认知范畴将符号引向某种具体的对象。基于这个角度,笔者认为古风插画作为视觉类符号,可以分为“古风形态符号”与“古风抒情符号”两种。其中“古风形态符号”是将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中的形态元素模拟在插画作品中,使画面产生与中国画形态表征相似的图像型符号;而“古风抒情符号”则是通过欣赏者的认知“图式”,将中国绘画形式的感知弥散向精神层面的情感表征过程,引导欣赏者产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的情感型符号。

二、现代插画中的古风形态符号

视觉艺术中的绝大部分图像都属于相似符号。在古风插画中,古风形态符号是对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在图像上的解构,其主要作用是借由形态符号的相似性产生欣赏者对绘画风格的逻辑推理。皮尔斯认为“推理依赖于图像符号”。古风插画需要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形态”加以模拟,再现出区别去其他绘画风格的图像符号,才能引导欣赏者推论出意指古风空间幻象的解释。

1.节奏之美——国画线条的形态表征

造型艺术是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来的艺术空间幻象,符号即我们能够用以进行抽象的某种方法。[2]国画线条是中国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画家表达物象的手段。因此对国画线条笔触的模拟,是古风插画在画面图形中的首要表征。苏珊·朗格说过,“哪怕只是虚拟空间中一个线条的确立,我们立刻便在符号形式的领域之中”。[3]中国画的线条讲究“骨法用笔”,绘画线条时笔画蕴含的笔力通过墨迹在纸张上表现。这与日本及欧美插画中线条的绘制形态有着很大的差别。

日系插画早期受“浮世绘”的影响,随后扩展到动画、漫画等艺术形式。其线条讲究“细、均、挺”,线条节奏没有明显变化。这种线条在“漫改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动画出现不必要的抖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逐渐形成了这种日系特征的卡漫风格线条。欧美插画的线条更加“粗、硬”,写实画风常常伴随着速写线条的创作,尤其在人物骨点或结构的部分会增加阴影线条用以强化体积。而中国古风插画线条则是源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再现。其中毛笔作为绘画工具,线条的流动会有明显的起伏变化及节奏感;较长线条中由枯墨产生的内部镂空颗粒质感,以及“形断意连”的线条延展效果等,都是中国古风插画线条独有的表征形式。古风插画将中国画凝练成一笔笔勾勒,一层层质感,使作品携带了明确的古风指向。

2.晕染之美——水墨笔触的形态表征

如果说国画线条构建的是古风插画的框架,那么水墨晕染便是对插画中“色”的展现。“每一种艺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表现方式”。[4]中国画脱离了墨色的表达就如同鱼失去了水一般没有了生命。因此不论是人物着色还是背景的表达,水墨笔触的挥洒与抽象都可以迅速把欣赏者带入古风韵律的意境空间之中。

单看水墨笔触的肌理图形表征,国画的水墨与西画的水彩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只是中国画更加注重“墨色”的表达。这使得水墨画区别于水彩画的轻薄之感,体现出国画稳重、大气之美。水墨笔触符号在形态上有着明显的表征特点,例如:墨因水的参与产生的浓淡干湿效果,水墨之间相互融合、呼应,形成的画面调性表达以及由宣纸纸张纹理产生的墨迹肌理等。同时,古风插画中画面场景空间的变化也多是依靠水墨笔触的刻画产生。中国画善用散点透视布局画面,这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运用水墨造型的虚实变化产生作品空间的远近之分,便是散点透视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因此古风插画中场景与人物之间、人物与道具之间,又或者是场景中各元素之间,都是运用虚实的调整形成对作品的空间展现。例如(图1)古风插画背景中最常出现的山峦,便将水墨笔触的浓淡虚实展现出空间的意境悠远。

图1 山峦叠嶂的水墨效果

3.传承之美——中国元素的形态表征

古风插画中衣袖翩翩的古代服饰、高高挽起的传统发饰,或者一把团扇、一面屏风、一片屋檐,这些特有的中国造型元素都可以引导欣赏者感受到浓浓的古风情趣。一个符号的出现是赋予这个特别对象以特别的名称,并完成其不可被替代的意指过程。这就如李宏图教授所述:中国的符号系统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时空观等, 也决定了我们的文化特性与西方不同。[5]

美服华夏,在中国服饰发展的千年历史中,无数朝代更替。其服饰、妆容、花纹根据年龄、身份、地位的不同,造型会有各式各样的辨识特征。这些样式经由历史岁月的沉淀,已被“符号化”,即赋意为携带意义的符号。欣赏者观看作品时,如果在认知层面携带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符号经验,便可以形成对该作品年代、地点、身份、年龄等信息的综合认知。当然,不仅是服饰元素,古风插画中所有意指中国的符号元素,都可以具体表征出与某一中国文化的造型意义,例如千千结、油纸伞等道具符号、凉亭、画舫等建筑符号以及中国各种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谚语故事等。这些元素都是中国闻名于世的文化瑰宝,也是古风插画常用的古风形态符号。它可以促进插画家与欣赏者借由共同的文化理解产生同义表达。当然这种认知我们也可以看成是对某一社会内容约定俗成的理解,这也符合皮尔斯对于规约符号的解释。因此中国元素的形态符号不仅是对像似符号的运用,同时也展现了规约符号的特征性,是两种符号形式的融合。

三、现代插画中的古风抒情符号

艺术的本质是对情感形式的表象。古风插画中的形态符号是创作者的表现手段,作者借由这些符号引导欣赏者推论出作品的文化指向与风格定位。但同时古风插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应是作者对自身情感的认知以及欣赏者对中华历史璀璨文化艺术的敬意之心和历史认同感。这种感知并非从画面中具象展现的,而是通过作品中的指示符号引导欣赏者将作品与中国画及中国文化相关联,并逐步演化为自身情感迸发的过程。插画中所涵盖的抒情符号是古风插画作为艺术品存在的最终价值。

1.意境之美——写意画面的抒情表征

一件艺术品,想要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必须以情感的形式展现。[6]中国画讲究意境之美,作品中泼洒点染、虚实相生的水墨韵味,以及情景交融、空灵飘渺的诗意想象都是对中国画意境之美的展现。因此古风插画在作品创作时,相对于写形,插画家们会更加注重画面意境的描绘,这种意境不仅展现了画家个人的情感,也表达出中华民族这一社会群体共有的审美情趣。中国画的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画的重要表征之一,不论是山水画的大气磅礴、小桥流水的安逸恬静,亦或是山间云雾、亭台楼阁无不将欣赏者带入中国画家对自然的痴情及对故土的眷恋。

其次,古风插画对情感的展现也体现在绘画技法的选择上。中国画有工笔、小写意、大写意的区分,这是作品中“情”与“景”之间的取舍。其中写意以“情”达“意”,展现出作者的感悟与情怀。而工笔与写意对称,常以精谨细腻的笔法展现画面的形似。这两种技法虽在古风插画中都有所展现,却也都没有小写意这种绘画技法运用的广泛。现今国内的多数古风插画师都喜爱选择了小写意技法进行创作,例如清茗的《花间月》、舍溪的《异闻录》、sheep的《妖绘卷》等。大写意国画讲求“重意写情”的超然境界,画面中对笔触的豪放态度更适用于装饰画,却是插画画面所难以运用的。同时工笔技法中细而匀的线条以及精而稳的色彩,若是从符号表象的特征来看,与从日本浮世绘演变而来的日式插画有着太多像似之处——现今市面上许多古风插画教程类书籍都有着这样的问题。这使得符型在传播上容易产生歧义,并不利于中国本土插画风格形成特征性。而小写意是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的一种绘画技法。它既能展现出中国绘画形式的大气磅礴又不失生活细节的精彩刻画。既可被插画形式风格得以擅用,又是中国特色的创新表达。正是这种“中庸之道”,使得小写意成为古风插画最常见的绘画技法。

2.情感之美——民族文化的抒情表征

艺术情感脱离每个人的个人情感,把各种具体情感进行抽象从而形成人类共同的情感。[7]古风插画中不只包含了作者对作品的自我理解,同样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的独特展现。中华文化发展千年,其中包含的思想与情感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当这种情感融入插画时,便转化为极具中国民族精神的体悟与表达。

首先,作为古风插画,其画面中隐含的随意豁达之性、天人合一之境,皆是古风作品的情感倾诉。例如中国插画师“呀呀”擅长将国画花卉与古风仕女相结合。画中妙龄少女或浅笑于花前,或独赏于荷边。美人美景相互映衬,尽显自然和谐之美。这种“物我交融”正是中国文化中“道法自然”的体现。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花一树,一石一鸟皆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写照。古风插画正是将作品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符号以祥和的状态再现于画面中,引发欣赏者产生对中国人顺天致性,万物和谐的情感认同。

其次,古风插画中作品的故事文本也是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表象。中国文化发展至今,其中孕育的美谈佳话更是数不胜数。插画本就源于西方对故事文本的配图,相对中国传统绘画,其画面中的构图结构更加丰富,叙事性更强。因此古风插画作品往往会将中国传统故事作为创作主题,用以展现故事中的民族思想与精神。例如中国插画师王晓艺的代表作《白蛇传》,便是围绕中国民间人妖相恋的凄美爱情故事所展开。这种耳熟能详的文本信息对于所有深谙中华民间故事的欣赏者都能够形成意识上的共识。当欣赏者将画面中的符号与白蛇传中的角色达成关联时,便会自然地产生针对白蛇传这个故事的情感联想。这种情感联想并不止是插画师的个人情感,而是经由中国历史沉淀的意指向插画中具体故事文本所产生的中国人普遍的情感联想——艺术的情感。

四、结语

中国是一个符号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在视觉艺术飞速发展的现代,古风插画运用现代插画表现形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不论是绘画技法上还是情感表达上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基于符号学视角,古风插画的符号表征形式可以分为古风形态符号与古风抒情符号两个方向。其中古风形态符号包含了线条符号、水墨符号、造型符号等具象的像似符号。是插画师将画面中的符号与中国传统绘画产生形态上的相似,以此引导欣赏者形成古风画面的理解与推论。同时欣赏者通过自身对形态符号的认知图式,形成作品风格、时空及地域等概念的正确解读,这也展现出规约符号的解释特征。而古风抒情符号则包含了意境符号、情感符号等非具象形式的情感符号,是古风插画作为艺术品存在的真正价值。其中既包含了插画师对作品意境的理解,同时也是欣赏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及民族精神的深刻认同。当这两种古风符号融洽地展现于插画作品中时,古风插画才能以完整的形态表达出最具中国魅力的艺术之美。

猜你喜欢

欣赏者古风插画
留出想象的空白
古风二首
古风两首
插画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古风三首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睡在古风里的那些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