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综合思维视角促进学生区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
——2022年1月浙江省地理选考卷第27题评析及教学建议

2022-11-03戴周丽金子兴

地理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雪灾甲地尺度

戴周丽,金子兴

(1.浙江省衢州求益中学,浙江 衢州 324000;2.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浙江 衢州 324000)

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水平分层是地理核心素养测量的实质基础[1]。以区域地图为载体,以真实情境为依托,用纵向逻辑设计问题链,能实现地理学科能力分层、层层深入的深度考查。2022年1月浙江省地理选考卷第27题的设问方式纵向逻辑特征明显。本文说明其对问题解决能力养育的价值,并提出运用综合思维实现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原题呈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图1

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

(1)甲地冬季主导风向为______风,乙、丙两地降雪日数较多的地区是_____地。(2分)

(2)分析甲地雪灾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评价冬春季节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4分)

二、试题评析

1.试题设问方式的纵向逻辑特征明显

1992年版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出地理学的六大基本问题为“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这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四大类。本题从“是什么”(要素的名称、特征)到“为什么”(成因),再到“怎么样”(影响),最后到“怎么办”(策略)的设问方式着手;以素材情境为基础,以问题情境为抓手,形成一条“观察、描述世界—分析世界—评价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世界的思维链条;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以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基础,问题之间存在本质关联。

本题三个小题的设问,存在如图2所示的逻辑关联。

图2 试题的纵向逻辑关联

第(1)小题主要考查了大兴安岭地区甲地冬季盛行的主导风向及乙、丙两地降雪日数的差异,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要素名称、特征);第(2)小题主要考查了甲地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成因);第(3)小题要求考生评价冬春季节的雪灾对当地畜牧生产的影响,解决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影响)。甲地雪灾频发自然原因的分析,离不开第(1)小题的支撑,而第(3)小题的解决,是建立在第(2)个问题基础上的。三个小题之间彼此紧密相关,环环相扣,最终实现地理问题的解决。

这种纵向逻辑设问方式的考查,不仅实现了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分层级考查,还能揭示地理问题解决的连贯、全面的思维过程,值得一线教师学习和借鉴。

2.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综合思维的能力

地理综合思维是指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2]。主要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三个视角,它能促使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三种综合的关系如图3所示。时空综合为地方综合、要素综合提供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方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属于“上层建筑”。离开了地方综合,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图3 三大综合的关系

运用好综合思维,可以高效地实现地理问题的解决。本题围绕“雪”,侧重考查学生综合思维三个维度的思维方法,阐述如下。

(1)考查学生运用要素综合的能力,建立要素的本质关联,形成科学联系观

要素综合旨在认识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些相互关系,本质上看是物质和能量的关联。在探讨某要素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物质和能量关联,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地理原理或规律性知识。

本题三个小题,要求学生建立风向、雪灾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评价雪灾对畜牧业的影响。雪是特殊的降水方式,与降水有关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学生已学过,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在借鉴洪水灾害形成原理的基础上,从雪灾形成的机理出发,得出“降雪量”(物质)、“寒冷”(能量)对当地畜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2)考查学生运用时空综合的能力,分析要素的时空演化,形成科学发展观

时空综合是指在不同尺度下的要素时空关联组合,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路径。本题三个小题,基于冬春季节这个特定的时间尺度下,通过甲地风向的判断、甲地雪灾频发原因的探讨及其对当地畜牧业产生的影响,属于“同时同地”的时空尺度问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描述、分析、评价区域特征的能力。如甲地风向的判断,基于较高等级区域的背景下,甲地风向的形成,重在考查较大尺度要素(亚洲高压)对风向的影响,而忽略了尺度较小要素(如地形)对甲地风向的影响,主要在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对西北风的风向影响有限。再如,分析雪灾对当地畜牧业产生的影响,由于材料二中只有“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这一尺度较小的要素,因此,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能侧重考虑大尺度要素对该地畜牧业产生的影响。

通过乙、丙两地降雪日数的比较,属于“同时异地”的时空尺度问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空间尺度水平转换能力。基于较大尺度空间(较高等级空间)的背景下,比较乙、丙两地降雪日数的差异,要求学生重在比较地理环境尺度较小要素的差异。通过读图观察,乙地是平原,而丙地东侧有山脉。

(3)考查学生运用地方综合的能力,建立要素的特征关联,形成因地制宜观

地方综合主要是指综合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3],养成因地、因时制宜观。地方尺度不同,影响的要素尺度也不同,其特征差异迥然。

本题三个小题,基于冬春季节及命题者提供的较大尺度的区域背景,辅以材料二。首先,考查学生概括区域要素特征的能力。“纬度较高的中纬度地区”“亚洲高压控制时间长”“温带气旋频发”“降雪量大,且区域不均衡”“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等,这些要素的特征对该地雪灾的形成及影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考查学生建立要素的区域关联的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恰当的地理原理,在时空综合这个“上层建筑”的指导下,围绕“风向”“雪灾”“影响”,建立区域要素特征之间的关联,实现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建议

着眼于内在逻辑的地理试题,可以有效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运用综合思维能力与方法的训练。

1.回归原点,建立要素本质关联

要素是构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基本单元,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在这种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地理规律或地理原理。必修第一册、第二册重在利用要素综合,建立地理环境重要要素形成、发展的主要规律。必修第一册侧重自然要素之间的关联,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过程中,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必修第二册侧重人文要素,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驱动下,只有人类对地理要素进行科学的布局,“资源流、能量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流、资本流等”才能进行有效合理的流动,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效益。这是万事万物关联的原点,也是要素的本质联系。

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地理问题应回归原点。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应围绕中心要素,立足于要素关联的本质,建立要素的普遍性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一应避免机械的识记,不仅要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二要善于进行形象的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完成心理内化,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如在等值线教学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去总结规律,如“遇高则高,遇低则低”,利于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三要进行适当迁移拓展,问题解决能力的培育呼唤迁移性学习,它以保持性学习为基础[5]。如在分析降水的形成条件时,可以拓展到降雪、积雪和雪灾的形成条件等(图4)。

图4 雪灾的形成原理

唯有如此,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方法,养成的是格局、视野等,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思考,才能面对真实的复杂情境,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2.立足尺度,建立要素地方特征关联

情境化试题的情境创设通常由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共同构成。由于地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区域事物(非连续性文本)的区位、尺度大小以及各组成要素包含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连续性文本素材则主要用以补充说明地方性和人类活动特征。情境承载要素,包含问题,也隐藏答案。基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纵向逻辑设问的情境化试题教学,应如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以2022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27题为例,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基于时空综合,形成不同组合“类型”的问题解决能力

关注不同尺度的时空组合,对研究地理要素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排列组合原理,可以分为“同时同地”“同时异地”“异时同地”“异时异地”四种组合类型。每种组合,研究区域认知的内容各有不同。如同时同地,侧重区域特征;异时同地,侧重区域演变;同时异地,侧重区域差异、联系;异时异地,侧重“求同存异”,建立区域联系、实现区域发展等。不同组合类型,应对方法各有侧重。如对于“异时异地”的问题,首先要寻找两地的地理联系方式。如我国“一带一路”的倡议,要将欧洲西部和我国在陆地上联系起来,欧亚大陆桥就显得非常重要。其次从物质和能量出发,关注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时间差异,建立联系。如尼罗河上游青尼罗河的汛期在6月,尼罗河口流量最大的月份是10月。如要研究解决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治理问题,一定要从中游黄土高原入手。

(2)运用地方综合,培养要素区域关联的问题解决能力

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地方)的区域[6]。一般而言,无论区域空间尺度的大小,探讨要素的成因、影响、策略等,都需要运用地理原理,基于时空综合,围绕中心要素(要素),描述区域要素特征,建立要素的区域关联这一基本路径。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应观察确立区域要素。要建立要素之间的关联,应关注中心要素的形成、发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立足尺度,注重观察与阅读,找出不同尺度下影响要素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如针对本题,对于甲地而言,从空间尺度看,该地位于44°N~48°N之间,附近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从时间尺度而言,冬季甲地上空常被“亚洲高压”“温带气旋”控制;从小尺度的要素而言,丙地的东侧有山脉。

应科学描述区域要素特征。特定区域地理要素的特征,要注意它是在大、小尺度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针对本题,立足于大尺度的要素,得出甲地是季风区,冬季常被“亚洲高压”控制,气候寒冷;温带气旋频繁发生,降雪量过大。立足于地方尺度要素,丙地位于山脉的西侧,冬季温带气旋(冷锋)受到山脉的阻挡,停留时间过长,降雪量过大。

应准确建立区域要素关联。围绕“中心要素”,建立怎样的关联,最关键的是关联词的选择,只有做到科学、准确,才能真正培育地方性综合思维。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力求用比较精练、准确的语言组织语句,做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一要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如“大邱毗邻蔚山,利用原材料发展化纤纺织、汽车工业;两城市依托港口,出口工业品”。“毗邻”“依托”两词,不仅是地理学科鲜明的地理语言,还准确地描述了两地距离近、港口对大邱、蔚山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要重视要素“影响”的利与弊,选择好“褒义词”与“贬义词”,避免词不达意。如分析一地雪灾的成因,因为是灾,属于贬义,针对降雪量,切忌用“丰富”,而应用“大或多”。三要注意要素的上、下位,力求准确定位。如分析一地雪灾的成因,降雪是降水的下位表述,因此,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应用“降雪量大”,而不用“降水量大”,如果写成“降雨量大”那就词不达意了,不能得分。四要重在关注要素变化,甄别与之相匹配的变化因素。如分析“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及生物技术的运用,巴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原因,从时间尺度看,是“近年来”,表现为一个和过去相比的变化过程,而“土地资源丰富”这一选项,对于“近年来”这一尺度,属于基本不变的因素,因此一定不是正确的答案。而“国际市场需求量(增)大”,是基于中美贸易大战下的反应。中国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必然导致对巴西大豆需求量的增加。

综上所述,运用要素综合,形成普适性原理(规律)性知识,能帮助学生在其指导下,实现区域问题的解决;运用时空综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认识要素时空发展的方法;运用地方综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建立要素区域特征及区域关联的能力。三种综合,对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区域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以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为依托,从而实现综合思维对区域认知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学生区域问题解决能力。

猜你喜欢

雪灾甲地尺度
新巴尔虎左旗大(暴)雪天气特征分析
雪灾对林木资源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案例研究
西藏雪灾的地域分异及雪灾危害浅析
尺度
以长时间尺度看世界
9
如何计算地方时
运动学公式应用五注意
“区时”的时间计算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