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域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2022-11-03王菲菲贾梅刘彭胡瑞平任晓阳任志芳

公关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河南省红色育人

文/王菲菲 贾梅 刘彭 胡瑞平 任晓阳 任志芳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今社会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是我国特有的宝贵财富,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历史遗存。因此红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红色资源主要由精神形态、物质形态、信息形态三个层面构成。当今社会是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于深化拓展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构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无疑为红色资源创新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传播的新形式、开辟了传播的新道路、指明了新方向。

一、河南省红色资源的概述

1.红色资源的内容

经过学术界多年的研究和理解,红色资源的认识也得到了不断地深化,当前普遍认为红色资源主要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年代、建设年代、改革年代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它依托于中国历史,由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共同参与而创造的先进文化,红色资源处处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我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

2.河南省红色资源的主要内容

河南省位于中原地带,历史上形成和遗留下来丰富的红色资源造就了鲜明的红色基因。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郑州二七纪念馆、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等都是河南红色资源的典型代表,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以此为主要代表的河南红色资源有丰富的内容和明显的自身特点。

(1)红旗渠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红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型代表,充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英勇气势,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顽强奋进的精神面貌。

(2)大别山精神— 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种种辉煌的革命历史孕育了悠久的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信念的坚守;大别山精神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进取;更重要的是大别山精神在于依靠广大人民、万众一心的团结奋进。

(3)焦裕禄精神—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句写出了焦裕禄同志的为民情怀与英雄本色。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充分认识到焦裕禄精神的重要性,团结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除此之外,河南红色精神资源还包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杨靖宇精神等。

3.红色教育基地

2020年7月河南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命名第一批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郑州二七纪念馆、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含范县旧址、清丰县旧址纪念馆,濮阳市)等20家单位成为第一批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通知》指出红色教育基地是全省党员接受红色教育的主要场所、党内日常生活的重要阵地、开展党性教育的实景课堂。

(1)郑州二七纪念馆。郑州二七罢工纪念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钱塘路中段82号。纪念馆由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二七纪念堂、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共四处近现代遗迹组成。馆内主要陈列展示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有关的相关史料,展品有实物、图片和文字材料等。

(2)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含范县旧址、清丰县旧址纪念馆,濮阳市)。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由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领导机关旧址和杨勇等领导同志旧居共38处文物建筑和遗址组成,为冀鲁豫平原地区不可多见的一处文物建筑群落。

(3)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除此之外,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还包括“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洛阳市)、新县革命纪念地等共计20余处。这些物质文化为红色资源的具体呈现,为红色资源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

二、河南省红色资源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现状

价一般。因此需要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资源,借助大数据的理念,通过数字化的形式,真正将红色资源的内涵和价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三、大数据背景下河南省红色资源创造性传播的新方向

要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红色资源应该与高校的育人工作进行深度的融合。近年来,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创设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精品课程,通过现今时代下大数据、多媒体网络端等方式,推进新鲜活力的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融合进而实现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

通过调研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调研对象均匀分布于大一年级到大三年级;党员和群众;理工科专业和人文社科类专业等)对河南省红色资源了解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河南红色资源的了解主要集中于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红色影视基地,这些被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不断被当地群众与外地游客瞻仰与宣扬,对红色资源的传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同时约53%的学生是学校组织、18%的学生是个人或亲朋结伴、16%的学生是陪家人到访(个别学校要求)、11%为其他。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红色资源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见表1、表2)

表1 高校学生对河南省红色资源了解情况

表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融入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河南省红色资源在高校中的应用任重而道远,大多数思政课堂能做到融入红色资源并且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大学生对红色资源融入有迫切的需求但是对当前所在学校对红色资源的融入方式和效果评

1.数字人文理念下红色资源的创新性开发

第一,在数字人文技术的推动下,把多方力量融入特色资源库的创新建设中。特色资源库内容侧重于河南省红色资源中的精神资源,如大别山精神等突出地域特色的红色资源史料。而收集内容不仅包括文献资料,更加侧重于向多元资料扩展,例如充足的人文资料,挖掘的相关历史事件的音频、视频,搜集的红色教育基地周边的文化风貌,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源等,从而进一步扩大传播受众面、提升用户体验感。数字人文的应用,使资源库内容收集由文本拓展到多媒体形式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相互结合,将传统的单一纸质资源转向多种格式的数字资源。

第二,数字化让红色资源真正永恒。如“文物数字化”项目— “数字故宫”以小程序形式上线,凭借这一入口,公众可以线上游故宫、逛建筑、看展览,甚至看文物。因此数字化技术除了可以永久保存已经有的文物,还能把历史中消失的文物还原出来。恰当地运用科技的力量,以一种独有的方式,就能将河南省珍贵的红色资源永久存储在“二进制”数字中,为红色资源便捷高效的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做好硬件准备。

2.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一批符合高校学生认知特点的河南省特色红色资源专题网站

大数据时代,文化传播、知识获取的渠道不仅仅限于实地参观,帮助学生借助网络感受红色资源在如今的形势下也尤为重要。河南省公布的20个红色教育基地目前仍有部分网络资源滞后,因此需要打造独特的本土红色特色网站、教育基地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客户端等,通过当下年轻人中流行的直播互动、短视频等形式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在重要红色节日或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符合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网络主题活动,引导受众积极参与;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性的开发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创意作品,如微电影、微视频等,制作相关文创实物产品等,促进红色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利用V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依托微信小程序应用窗口接入线上体验基站等。

3.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红色资源传播的精准性

借助于大数据相关技术,结合高校用户学习红色资源的行为轨迹、行为事件和行为时间,读取用户的职业特点和行为偏好,在此基础上对用户进行“画像”,在此基础上,为受众进行红色资源相关内容的精准推送,增强受众对红色资源的体验。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善于基于实时地理位置,创设红色文化线上导图,便于为受众呈现就近红色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并进行精准推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红色资源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红色资源受众对观赏红色遗址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而且能够为受众科普红色资源相关知识,增强受众对红色资源了解的兴趣。

4.加快培养红色资源传播的数据人才团队

在推进红色资源应用在高校育人工作的过程中,数据的精准性尤为重要,应该致力于不断完善数据的管理结构,大数据本来就具有“碎片化”和“点状分布”的特点,在整理海量数据的同时,借助于一个完善的数据管理结构,数据的精准性就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因此成立专门的红色资源传播的数据人才团队是红色资源创新性传播的组织保障。高校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阅读红色资源传播的数据人才团队建设工作,使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红色资源、在高校育人工作中能够系统、连续、专业地开展和实施,从而推动红色资源育人取得实质性成效。

四、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1.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教学中

高校中的课堂教学始终是育人的主要方式,课堂作为高校育人的主阵地、作为青年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类课程中,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功能,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与解读,因地制宜,结合河南省红色资源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本地区红色文化的挖掘与整合,形成与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独具本地高校特色的红色资源类校本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将本地区的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中,丰富学校课程内容,促使大学生了解红色资源。相关的社会实践类课程中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进行实地体验,通过参观河南省红色景点,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了解红色历史,亲身感悟红色文化,增强本地红色资源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启迪。

2.将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应更加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因子和红色基因并发挥其“育人铸魂”的功效,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主题之一。课程思政的大力推进,为红色资源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契机,也让其余学科的育人主体充分认识到了非思政课程中蕴含的可以利用的隐性红色育人资源。例如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将“大别山精神”充分融入医学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之中;将一首首红色歌曲、舞蹈、情景剧等融入通识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等等。红色资源种类多、题材广、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因此能够满足不同学科的教研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可以直接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则需要高校育人主体在充分挖掘教材知识体系本身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外,有意识地交叉和渗透与授课主题相符的红色文化资源到课程之中。

大数据时代给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活力。大数据技术帮助红色资源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对教育对象全程性、实时性全息大数据采集分析,可以全方位、精确化认识和了解教育对象在某一时空的思想动态并预判其下一步可能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这为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个性化因材施教和实时“精准”教育引导提供可能。高校要充分结合地域特色,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积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抢抓机遇,开创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新篇章。

猜你喜欢

河南省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送伞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是什么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红色在哪里?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追忆红色浪漫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