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责任制 抓好安全的“牛鼻子”
2022-11-03包冬冬
文/包冬冬
2022 年3 月14 日,内蒙古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起火灾事故夺走了7 人的生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安委办刚刚通报了3 起钢铁企业典型事故,分别是:2 月6 日,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一灰斗底部突然开裂,脱硫灰大量涌出,造成4 人死亡;2 月15 日,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锅炉布袋除尘器钢结构支撑件因老化、强度降低,支撑件连接部位断裂,发生坍塌,致使6 人丧命;2 月18 日,广东省惠东县华业铸造厂一电弧炉发生爆炸,3 人殒命。
上述4 起事故,暴露出了当前钢铁企业存在以下5 个突出问题。第一,检维修作业风险隐患十分突出。有数据显示,2021 年,全国钢铁企业的9 起较大事故中,有8 起发生在检维修作业过程中,今年4 起钢铁企业典型事故中,有3 起同样发生在检维修环节。
第二,环保设施引发新的安全风险。多年前投产的部分环保项目存在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设备安全系数不高、钢结构不符合强度要求、焊接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验收把关不严等问题,而新投产的环保设施,需要不定期停产检修消缺,很多运营单位对调试、试运行期间的安全风险管控还很不成熟。
第三,企业和应急管理部门责任落实有差距。国家层面多次强调企业和监管部门要认真排查辨识环保设施、工艺环节外包、检维修等存在的安全问题,但落地效果不理想。
第四,外包项目安全管理漏洞多,委托方只发包、少管理甚至只发包、不管理。项目承包单位在安全生产上不“专业”,在非“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上,大量使用“安全不达标”的劳务派遣工,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第五,企业总部对下属公司的安全管控不足,甚至有不少企业总部对下属公司的安全检查和考核流于形式。
上述安全难题,不仅存在于钢铁企业。那么,该如何补齐这些安全短板?
4 月初,国务院安委会制定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15 条措施,其中突出要求责任落实,为防范遏制事故、补齐安全短板指明了方向。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者,一方面要全面落实防范举措、强化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突出抓好环保设施安全排查等,另一方面要将各方责任落实落细落到位。
要紧紧抓住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扎实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要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层层压实各级子(分)公司、派出机构的安全生产责任链条。要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要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确保安全生产。发包单位要加强对承包、承租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格履行协议中约定的各方安全生产职责,严防安全管理边界出现“真空地带”。
总之,责任制始终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只有压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编织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