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动履职守护“养老钱袋”

2022-11-03朱珠

检察风云 2022年20期
关键词:李叔杨浦区徐某

文/朱珠

近日,杨浦区人民检察院部署落实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强化此类案件防范宣传、线索收集、重点案件办理等工作,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老年人防骗意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此次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的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诈骗,集资诈骗,合同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生产、销售、提供假药、劣药等各类犯罪。

新生活双丰收,是馅饼还是陷阱

“叔叔,我们这个产品很好的,保本保息,童叟无欺,你投了以后就是我们养老院的股东,随时拎包入住,晚年不愁!”

刚退休的李叔一听该产品不仅还本付息,还能免费入住养老院,立马动心了。在公司业务员的强烈邀请下,他打算现场考察一番。实地一看,这养老院很气派,院长徐某亲自带着老人们参观房间、食堂、办公室,徐某还在养老院的会议室举办了茶话会,详细向老人们介绍产品如何返利,声称一年有10%的利息、保本付息,以后还能免费入住。李叔亲眼看到了养老院的情况,下定决心拿出自己攒了半辈子的养老钱20万元,成为养老院的“股东”。殊不知,自己的养老钱已经被不法分子盯上了。

果然,该养老院项目在给老人发放几个月的利息后就再没有下文了!李叔不得已去养老院找老板要个说法,被告知养老院和该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连门都进不去!他只得去公安机关报案了。在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初期,杨浦区人民检察院立即派专人提前介入案件侦查办理工作,积极引导公安机关全面侦查取证,并结合证据共同研判,发现公司所谓的养老院项目前期所支付的利息都是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大部分资金都被转移出去了。检察机关根据行为人主观非法占有目的及客观资金使用情况,准确将案件定性为集资诈骗罪。

本案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由于养老院尚需正常经营等原因,公安决定对养老院实际经营人徐某取保候审。在审查起诉阶段,承办检察官经全面评估认为,本案事实、证据已基本查清,徐某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且其认罪态度反复,具有社会危险性,遂对徐某决定逮捕,为案件顺利办理打下基础。

看到养老院及公司老板被抓,李叔后悔不已,不该轻信骗子的说辞,一想到自己一辈子的养老钱都被套,李叔内心很酸楚。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始终将追赃挽损贯穿全过程,通过对徐某的讯问,敏锐地发现同案犯隐匿财产的线索,制发《调取证据材料通知书》,敦促公安机关及时处置被查扣的资产,最大程度弥补被害人损失。

本案在侦办过程中,养老院仍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且院内尚有多名老人在住。为最大限度保障在住老人的合法权益,杨浦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寻求支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一家国有公司第一时间接手养老院,确保养老院的正常经营,有效维护了在住老人的合法权益。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需求激增。在鼓励更多优质资源参与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同时,也要警惕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养老的心理需求,以投资养老院、健身房、旅游业等项目对外宣传,并以保本高息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投资,从而非法募集资金。天上不会掉馅饼,都是骗子设陷阱,牢牢捂紧钱袋子,当心养老变坑老。

假冒“名医后人”,卖“神药”还是假药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保健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有时会斥巨资购买一些保健品。很多不法分子便以此为突破口,打着“名医”“神药”的旗号给老年人洗脑,借机把成本低廉的产品“包装”成能治百病的保健品高价推销。

“12月下旬,我在家中接到了一个电话,邀我去吃个饭,顺便检查下身体。”今年70多岁的刘老伯称,“对方表示参加活动即可获得一次免费旅游,并信誓旦旦保证没有任何花销。”

第二天,刘老伯坐上了去往五星级酒店的小轿车。到酒店后,一名自称“名医后人”的叶姓男子接待了他。与刘老伯一同进餐的还有七八位老人。“叶名医”称,自己绝不向他们推荐东西,但老人们需要“珍惜生命”,“健康才是一切的本钱”,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养生常识。饭后,“叶名医”为老人免费针灸、把脉检查,在场好几位老人都被其“准确”诊断出有高血压、心脏病、结肠癌等疾病。

“名医”称号光环,“精准”诊断加持,刘老伯等老人纷纷赞叹“叶名医”医术高超。“他给我开了两剂古方,说可以防止旧病复发、养生健体。”平时省吃俭用的刘老伯一下子头脑发热,购买了2万元的“神药”。然而,吃完“神药”,刘老伯不仅旧疾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失眠、血压升高等情况,他意识到被骗后报警。

犯罪嫌疑人罗某、刘某到案后称,两人为某公司经销商,通过打电话、张贴海报、投递宣传信件等方式,多次开设“健康讲座”“健康茶话会”,以祖传中医、知名医生后人等为噱头,诱骗老年人购买不具备治疗功效的“神药”,经鉴定,均为自行加购包装的糖果等食品。

案发后,犯罪嫌疑人罗某、刘某退缴部分违法所得。为及时弥补被害人损失,日前,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会同杨浦区公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班成员第一时间将退缴赃款发还3名被害人。“感谢检察院帮我们追回了钱款,这些都是我们积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拿到钱的老人们由衷地感叹。

老年人之所以会被骗子“盯上”,主要是因为他们获取信息渠道不畅,对健康知识了解不够,缺乏辨别能力。当前消费陷阱花样繁多、乱象频出,无论是专家、神医,还是相关药品的传承人,都不可相信。要看准“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保健食品标识,认准批准文号,不要参加诸如免费体检、免费试用、免费联欢、免费健康咨询等活动,不要轻信带有“根治”等字眼的虚假广告宣传。

下一步,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为契机,不断强化与公安机关信息共享,深化协作配合实现打击与预防并重、从严和从宽并重、惩罚和追赃并重的办案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加强宣传普法,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关爱呵护老年人,帮助老年人筑牢反诈防线。

检察官提醒:了解套路防止被骗

杨浦区人民检察院结合丰富的办案经验,总结六大常见犯罪手法:一是提供“养老服务”。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的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迎合老年人需求,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二是投资“养老项目”。抛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服务等吸引老年人,诱骗其投资养老项目,巧立收费名目,如“贵宾卡”“会员费”等。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风险;三是宣称“以房养老”。以“以房养老”、假借国家政策等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再将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债务;四是销售“养老产品”。一些企业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销、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集资;五是开展“养老帮扶”。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假借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活动等方式,获得老人信任后,再对其实施诈骗。六是代办“养老保险”。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为有效发动群众力量,获取案件线索信息,上海市、区均已开通群众养老诈骗举报渠道,群众在发现养老诈骗涉案线索后可以向相关渠道举报,也可以向12309中国检察网、12309检察服务热线或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举报。

猜你喜欢

李叔杨浦区徐某
记过3次被辞,员工诉请要年终奖
寒夜里的光特别暖
“笨贼”抢劫银行成搞笑“名场面”
蝴蝶观察日记
走后门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內地男涉私佔賭資就逮
男子网上办理贷款被骗12000元
刮痧板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