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昆山昆曲志》汇评

2022-11-02朱恒夫邱新立

江苏地方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昆山昆曲文化

◎朱恒夫 邱新立 高 岩

朱恒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

邱新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一级巡视员、中国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高岩(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直指导处副处长)

一部独特的昆曲文献著作

朱恒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

研究昆曲的著作,自昆曲兴盛始,不时地问世,有记述历史的,有著录剧目的,有品评艺术特征的,有订正曲谱的,有探讨理论的,迄今为止,至少有上千部之多。然而,还没有一部像《中国昆山昆曲志》这样,由一个县级市为它作地方志的。通读全书,使我们对昆曲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它告知我们:昆曲为何会源自于昆山

昆山历史悠久,经济富饶。早在南梁大同三年(536),昆山就正式立名,将原娄县改名昆山县,距今已有1486年。它是鱼米之乡,处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河湖密布,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农作物生长,物产丰富。灾荒年景较少,只要不遇战争动荡岁月,人们多能鼓腹而歌。由于昆山连江达海,水路通畅,故在古代商贸发达,出现了顾阿瑛、沈万三等巨商大贾。

昆山教育发达,文化精英不断涌现。自宋朝文化与经济中心移至江南之后,昆山除了县学之外,还有书院、社学、义塾与私塾等,学校遍及城乡。两宋三百年间,昆山考上进士者共有139人,几乎每科的金榜上都有昆山人,乾道五年(1169)己丑科有7人同时登科,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有9人上榜。明朝的昆山登科者,共有214人,也是成绩斐然,如弘治年间开科取士6次,昆山被取者有18人,其中毛澄、朱希周、顾鼎臣为状元。以千灯镇为例,先后走出了一文一武两个状元、45个进士和60多个举人。顾氏是江南望族,“科第蝉联”既是顾氏家族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其家族兴盛的主要原因。明代,顾氏家族的兴盛主要始于顾鼎臣和顾潜。顾鼎臣在弘治十八年(1505)考中状元,开启了明代顾氏科举的先河。其侄顾潜及四世孙顾天宠分别于弘治和万历年间考中进士,之后,其曾孙顾咸正、顾咸建与顾咸受,皆成举人,并“以文名天下”。

发达的教育,会产生卓越的思想家,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朱柏庐就是这样的人。顾炎武的思想无论是在彼时还是在现在,都是十分先进的,他的许多著述从世界本原和人性两个方面,对当时已经成为国人行为的指导思想的“理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真实存在的“气”,而非理学家所谓的“理”;他强烈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大胆地肯定了“人性之私”的合理性。顾炎武对人们认为是合理存在的君主制也进行了批判,他先从君主专制之下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入手,列出君主制的种种弊端,最后揭露君主制的本质在于人君“私天下”。他在总结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政治,提出了新的政治理念,构建了理想的政治蓝图,即“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具体地说,从两个方面来实施,其一,分化君主集权,“寓封建于郡县之中”,改制后的郡县有充分的自治权,以此来分化君主的权利;其二,采用“众治”的统治手段,让更多的士人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以脍炙人口的警句箴言形式讲述律己处世、廉洁勤政、修身治家之道,仅有524言,却被全国人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对于中华民族品格的铸造功莫大焉,影响极其深远。

昆山民间艺术氛围浓厚,有多种艺术形式。它属吴地,自然流行着吴歌。“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多作讴歌以自遣,名‘唱山歌’。”[1]其形式有独唱、对唱、群唱、竞唱等等,庭院街市、田畴河港,歌声此起彼伏。丝竹演奏在昆山也很风行,因其特色鲜明,外地人称之为“江南丝竹”。演奏的乐队由5—8人组成,以二胡、笛子为主要乐器,另有弦乐器小三弦、琵琶、扬琴,管乐器箫、笙,打击乐器鼓、板、木鱼、碰铃等。演奏的乐曲有《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梅花三弄》《欢乐颂》《慢三六》《云庆》《紫竹调》等。其曲调悠扬柔曼、清新悦耳、轻快明朗、绮丽典雅。宣卷也是昆山受众很多的演唱艺术。它由佛教的“变文”“俗讲”演化而来,内容多是表现因果报应思想的故事,教人行善积德。曲目有数百部之多,如《香山宝卷》《目连宝卷》《孟姜女宝卷》《梁山伯宝卷》《名花宝卷》等。其演唱形式唱白相间,有说有唱,唱词或为七字句,或为十字句。

第十二届江苏书展期间举行的《中国昆山昆曲志》新书推介会(吉 祥 摄)

发达的经济、昌盛的教育、先进的思想、丰富的艺术形式等因素,培育了昆曲这一枝馨香的艺术之花。特别是在明清时昆山文化先进,人们思想开明,使得所编之剧具有引领时代的剧旨。我们仅以昆剧的开山之作、昆山巴城人梁辰鱼的《浣纱记》为例,来看看他所创作的剧作具有什么样的思想。

在梁辰鱼之前,西施的故事已成为各种文艺形式的题材,但是,对于西施的态度,却不外乎两种:一是将其视为亡国的妖女,认为她的所作所为是“红颜祸水”;另一种稍好一些,同情她被越国君臣利用的不幸遭遇。在元人赵明道所作的《陶朱公范蠡归湖》杂剧中,居然连送她去吴国的范蠡也指责她的品行,在越国复国之后坚决地离她而去:【梅花酒】“西施,你如今岁数有,减尽风流。人老花羞,叶落归秋。往常吃衣食在裙带头,今日你分破俺帝王忧。我可甚为国愁?失泼水再难收。我心去意难留,你有国再难投!俺轻拨转钓鱼舟,趁风波荡中流。”[2]由南戏遗存的剧目名《范蠡沉西施》、杂剧《陶朱公五湖沉西施》来看,当亦是否定西施之作,一“沉”字,即反映了他们对西施嫌弃的态度。

而梁辰鱼则完全不一样,他在《浣纱记》中,不仅摒弃了西施是“亡国妖女”的传统观念,而且还将西施塑造成一位深明大义、胸怀爱国之心、勇赴国难的巾帼英雄。作者通过剧中人之口赞美她“胜江东万马千兵”“虽为女流之辈,实有男子之谋”。她虽然忠于爱情,但是当了解到越国处于亡国的危险境地时,毅然承担起救亡的重任。

更值得注意的是,梁辰鱼的“贞节”观念也是超前的。西施归越后,她自认为已失身吴王,不再是一个清纯女子,配不上德才兼备的范蠡:“妾乃白屋寒娥,黄茅下妾。惟冀得配君子,不意苟合吴王。摧残风雨,已破豆蔻之梢;断送韶华,遂折芙蓉之蒂。不堪奉尔中馈,未可充君下陈。”然范蠡毫不在意,不仅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而且还劝慰西施,以尽力抚平她内心的伤痛,说西施做妾吴宫,与他为奴于石室都是一样的遭遇,不要放在心上,结三生未了之姻,才是正道。范蠡的贞节观,自然就是梁辰鱼的贞节观。

梁辰鱼在剧中让西施回国以后,受到越国君臣的礼遇,并让西施随范蠡双双泛舟太湖,遁迹而去,给了她一个一尘不染、饱含诗意的归宿,这亦是对西施这位女子的高度肯定。可以这样说,没有先进的思想观念,是不可能塑造出西施这样的女子形象的。

它告知我们:为何昆曲能够滋育百戏从而成为“百戏之师”

昆曲具有完备的艺术体制,成了戏曲的最高范型;它的南北合腔的音乐体制突破了区域文化的限制,减少了外地人接受的障碍;各地缙绅仕宦十分青睐,便组建家班,使高超的昆曲艺术较为完整地传播至四面八方。

昆曲在许多剧种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甚至成为一些剧种的母体,如金华戏(现称为婺剧),是由昆腔、高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多声腔组合而成,而昆腔是促使婺剧形成的重要声腔之一,并始终影响着婺剧的发展。一些剧种诚心地以昆曲为师,主动地学习昆曲的表演程式、器乐伴奏、舞台美术等,演员则以能唱昆腔为荣,若被人誉为“昆乱不挡”,则十分自豪。秦腔名伶魏长生南下扬州、苏州演出时,虽然他演唱的是秦腔,且很受欢迎,可他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昆曲、演唱昆曲,并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他用昆腔演出时,“声容真切,感人欲涕,洵是歌坛老斫轮也,不与哙等为伍。”[3]徽班伶人学习昆剧,成了一种规则,所以演员一般都能唱昆剧,故而由徽戏等剧种嬗变而成的京剧,便含有大量的昆剧成分。即使在京剧已然形成了剧种之后,许多科班仍用昆腔昆戏来开蒙。

就现存的剧种而言,受过昆曲艺术哺育的剧种有京剧、秦腔、苏剧、杭剧、粤剧、广东汉剧、闽西汉剧、南词戏、西秦戏、潮剧、滇剧、桂剧、川剧、祁剧、辰河戏、衡阳湘剧、湘剧、巴陵戏、荆河戏、清戏、南剧、豫剧、河北乱弹、河北昆弋腔、晋剧、蒲剧、闽剧、四平戏、正字戏、赣剧、吉安戏、徽剧、婺剧、瓯剧、台州乱弹、平调、调腔、绍剧、柳子戏、莱芜梆子、章丘梆子、枣梆子、越剧等。其中有许多剧种还存在着昆曲的声腔曲调,如以昆腔与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腔共和”而形成的川剧,用昆腔唱一些全本戏与折子戏的祁剧等,折子戏中插入昆腔的套曲、只曲的正字戏等,以“昆导板”“昆头子”的形式融入声腔体系中的滇剧等。

它告知我们:昆剧如何在现在的昆山得以传承、发展

20世纪90年代,富有远见的中共昆山市委和昆山市人民政府就决定让昆曲“回娘家”。1990年5月3日,昆山市委书记吴克铨等领导,拜访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先生,商谈昆曲“回娘家”的具体措施。自此之后,昆山市高度重视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精心地打造“昆曲”这张名片。现在,他们又用“大美昆曲,大好昆山”的定位向外宣示。

三十多年来,昆山对昆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工作是全方位的。具体地说,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

一是传承从娃娃抓起。先后在玉山镇第一中心小学、石牌中心小学、千灯中心小学、新镇中心小学、周庄中心小学、淀山湖中心小学、巴城中心小学等19所学校举办“小昆班”,聘请具有昆剧艺术造诣的专业戏曲演员任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计划进行递进式教学,每学期对学生、指导教师和学校进行考核。“小昆班”的成就非常突出,如玉山镇第一中心小学小昆班,至2020年底,累计培养学员上千人次,其中十多位学员获得“小梅花奖”,20多位学生考入北京、上海、江苏的戏曲、舞蹈学校。现在,昆山市中小学俨然已经成了上海、北京、南京、苏州等城市戏曲学校的重要生源地。

二是组织曲社,开展群众性“唱昆曲”活动。现在活跃的曲社有幽兰昆曲社、昆玉堂、缘源昆曲社、秦峰曲社等。有的不但自唱自娱,还在政府的组织与支持下,举办全国性的昆曲曲会如秦风曲会、重阳曲会等。秦峰曲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尤其是2019年举办的第五届曲会,除了本地昆曲爱好者外,全国60余家知名曲社的130余位曲友、20余所知名高校的教授和昆曲研究专家共同参加。重阳曲会更有香港、台湾和美国等曲友参与。

三是于2015年成立“昆山当代昆剧院”,为中国大陆第8个国营专业昆剧团,使昆剧的创演、经典剧目的传承、艺术的实验有了自己的基地。至2020年,共有员工61名,其中演员19人,演奏员14人,行当较为齐全,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具有排演大戏的能力。剧团成立以来,上演了《梧桐雨》《顾炎武》《描朱记》《峥嵘》《牡丹亭》《桃花扇》《贩马记》等大戏和《鸳鸯笺·扈家庄》《虎囊弹·山门》《凤凰山·百花赠剑》等折子戏。

除了这些工作之外,还不时举办昆曲艺术展和设立常年开放的昆曲文化展示厅,设置多家昆曲工作室。更令人敬佩的是,昆山人继承了昆曲民胞物与的滋育百戏的精神,在文旅部与江苏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国家的名义,承办了“戏曲百戏盛典”活动,连续三年,由375个剧团将348个剧种的代表性剧目在昆山上演了一遍,并向全世界进行网络直播,共有1.55亿人次通过网络欣赏了众多剧种的艺术。这是一次在中国戏曲史上、中国文化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举,对推动戏曲的传播与保护、传承、发展,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这部真实记录昆腔、昆曲、昆剧在昆山600多年间状况的著作,将成为外地人和后人了解昆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毫无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资料价值会愈来愈大。它还会因为昆山是雄踞中国剧坛二百多年的剧种、“百戏之师”的昆曲的源发之地,又是新时期以来振兴戏曲的工作力度最大、影响最大之地,故而会对全国起着示范性的作用,人们将从中得到戏曲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经验。

志书千古事,昆曲有鸿篇

邱新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一级巡视员、中国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涵括众多,传统工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等,为其荦荦大者。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昆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历经千锤百炼,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素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之称。昆曲,浸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雅乐”,深刻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心声。

中国昆曲艺术被列入联合国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山腔而昆曲,昆曲而昆剧,六百年间,二百年成形,二百年辉煌,二百年衰颓。”昆曲早在元朝末期产生于昆山一带,开始仅流传于苏州地区,代代薪传,至明万历年间乃以苏州为中心向全国扩散,万历末年而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也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时期。清代中期后,昆曲开始衰落,退出了主流舞台。20世纪上半叶,许多昆曲艺人转行演出流行的京剧,昆曲濒临绝境,一度几乎灭绝。叶圣陶言其“不免于淘汰”,胡适亦称“昆曲不能自保于道、咸之时,决不能中兴于既亡之后”。但昆曲因其“独特的美和顽强的生命力”,打破了这些悲观的预测,并未成为历史绝响。1921年,一些资深的、虔诚的昆曲业余爱好者创办“苏州昆剧传习所”,虽为古老的昆剧艺术保存了后世生根发芽的种子,却没能令昆曲重获新生,但星星之火,在条件成熟时终将焕发青春。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昆剧《十五贯》演出成功,引起轰动。《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此后,全国多个昆剧院团相继恢复、建立,昆曲纳入国家保护、传承体系,获得了新生。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昆曲能够活下来,实在是个奇迹,也是文明的奇迹。这真的是中国文化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个很大的奇迹,是传统舞台艺术死里逃生的特例,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个范例。”每一个国家都有古典、高雅的戏,昆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一门独特优美的戏剧艺术,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诸元素,又融合唱、念、做、打等各种表演手段,文学上又以明传奇或元杂剧为底本,和中国历史悠远的韵文文学相结合,无论音乐、舞蹈、文字都达到了极致的境界,得到世界的认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昆曲艺术位列其中。为了让“非遗”更好地“活态传承”,国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务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21年《意见》的出台,更是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必将有力推动昆曲艺术守正创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瑰宝,昆曲在文学和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不言而喻。昆曲文辞之美、唱腔之曼妙优雅、表演之炉火纯青,都展示出“一种高雅的品位,代表了中国文化精英追求的高雅境界”。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的昆曲是小众艺术、雅致艺术,“是属于读书人的戏剧艺术”,有点曲高和寡。要推动昆曲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就要努力推动昆曲与时代接轨,走向大众,进入寻常百姓家,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切实发挥好昆曲在促进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956年昆剧《十五贯》的成功,推动昆曲复兴,该剧生动塑造了三个不同的官员形象,批判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表彰了为平反冤狱而勇于担当的精神,歌颂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代产生了共鸣。当下,推动昆曲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就应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尊重其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一方面“移步而不换形”,坚持昆曲艺术创作规律,坚持其文化根性和灵魂,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放在突出位置,挖掘抢救民间艺人的拿手剧目,发展民间传承人;一方面利用现代多元化传播手段,贴合时代进行演绎和解读,让经典与时代的艺术共振,把传统艺术优势与时代审美需求的关系处理好,打造符合现代人喜好的原汁原味的昆曲观剧体验,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新需求。

让昆曲走向大众,培养喜爱昆曲的观众与学习者,扩大昆曲的影响范围,增强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广泛发动社会记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记录,也是保护、传承昆曲的重要方面,必要而迫切。编纂《中国昆山昆曲志》,为昆曲立典修志,就是昆山市方志工作者保护、传承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的探索与创新。

《中国昆山昆曲志》是一部以严谨的方志体例规范编修的戏剧专志。编修者立足于为昆曲传道、为艺人立传的编纂宗旨,以创新探索精神、实事求是态度,客观、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昆山昆曲的孕育、创立、发展、辉煌以至式微、再振兴的历程,将数百载历史熔铸于一书。该志具有体例新颖,资料权威、丰富,学术品位高,思想性、资料性、实用性、可用性强等特点,是一部普通社会大众了解昆山昆曲的重要“导读”之书,也是供专业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昆曲文化的一部重要“索引”之作,远观近看,为读者全方位了解昆曲流变史提供了生动溢彩的多棱镜。

作为全国首部戏剧类“非遗”专志,该志编纂无先例可循。志书以昆曲的发展历史为核心向外辐射,设创立、传承、人物、文献、附5篇,志首设大事记。这样的结构,系按昆曲创立传承的具体情况而设计,层次清晰。这种体例不仅使昆山昆曲的发展历史脉络完整呈现,而且横不漏项,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记述昆曲起源,从昆曲流布到滋育百戏,从昆曲与百戏到历史遗存,从传承组织、载体到抢救保护、百戏盛典、曲坛纪事,从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到专业演员,从剧目到文献文论,从堂名行话到趣闻轶事,巧妙弥补了基础史料的不足,大事、要事、新事无遗。该志在资料使用上力求权威、丰富,全面收集了分散在全国各地各种有关昆曲的文字、图表资料,除详尽记述昆山昆曲的创立、传承历史外,还收录了相关古迹与遗址的情况等。苦心孤诣的资料搜集整理,匠心独运的裁剪编排,确保了该书的价值。该志有浓厚的“专家修志”色彩,不仅有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昆剧大辞典》主编吴新雷及复旦大学教授巴兆祥任顾问,还有专业的知名演员、戏曲评论家等为专业委员参加了编修或审改工作。该志还注意吸收昆曲相关研究的主流观点和最新成果,故其不仅仅是一部爬梳、整理昆曲生存状态——诞生和壮大、转化和创新以及与社会融合历程的知识普及性资料性文献,而且是一部展现昆曲魅力与时尚,见证昆曲艺术不断进取的坚实足迹,具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学术专著。

方志编修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方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经融进了中华文化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编修《中国昆山昆曲志》,用“志”这种常编常新的文献载体形式记录昆曲发生发展、传承演变的历史和文化,揭示昆曲艺术的价值及其在文化上的意义,不仅是充分发挥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发展战略,落实《意见》的积极举措,更是以高质量的方志成果大力传播昆曲文化、方志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有效方式。《中国昆山昆曲志》对昆曲演变脉络所作较为深入的考察梳理,以及这种特殊载体的呈现方式,可以让人们在了解、爱上昆曲文化的同时,吸引昆曲爱好者了解方志文化,通过了解方志文化、昆曲文化、地域文化认识到当代中国的特色文化和价值观念,知晓中国梦的历史根源和深厚根基。精致的戏曲艺术,可以涵养我们的社会,提升我们的精神层次。

存亡继绝,薪火传承。《中国昆山昆曲志》为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揭示昆曲艺术在我国文化上深层的意义,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认识和实践的参照。典型在前,追美于后。仔细聆听时代声音,紧扣时代需求,充分发挥志书功能作用,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该志非单纯按图索骥的指南,它不仅是一种记录现象的提示,亦是进一步探索创新的启示。

讲述昆曲文化,延续非遗文脉

高岩(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直指导处副处长)

特色志作为方志界闪耀的明珠,向来备受志界同仁瞩目。特别是在二轮修志工作刚刚完成,三轮修志方案尚在探索之时,《中国昆山昆曲志》(以下简称《昆曲志》)的出版尤其值得重视,其不仅为特色志的编纂树立了样板,也为今后三级志书的编纂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昆曲志》的编纂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和保护作出了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而中国的“非遗”之路就是从昆曲开始的。打开《昆曲志》的第一页,就能看到昆曲“非遗”证书,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艺术全票通过。

昆曲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我国宝贵的艺术瑰宝。历来文人就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都融入昆曲当中。因此,今天当我们听到和看到昆曲的时候,一方面是欣赏昆曲的表演本身,另一方面则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正如《昆曲志》的序言所述:昆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牵头,组织本地的有识之士为昆曲立典修志,总结性地创编了《昆曲志》,为传承乡邦文明、弘扬历史文化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学术性强是《昆曲志》的突出特点

一部志书学术性的高低取决于志书的资料性和著述性,然而从实际情况看,二轮修志以来,笔者所见的志书大多学术性不够突显,但《昆曲志》所展现出来的学术性却让人惊艳不已。《昆曲志》的“创立编”是全志学术性较为突出的一编,其下二、三、四、五章的编写深入到学术领域,加之编写者较强的著述水平,大大提高了志书的学术价值。如果将 “创立编”单独拿出来,就是一篇学术性较高的论文。读完这一编,就会让读者感受到昆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值得特别关注。即便是不懂昆曲的人,也能从《昆曲志》中领略到昆曲独有的魅力,赞叹于昆曲滋育百戏的深远影响。

能将志书的学术性展现得这么突出,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是编者对入志资料的严格考证和筛选,资料性较强;二是编者的行文做到了严谨、简洁,著述性较强。此外,在记述学术性强的内容时,编者在编目上就运用了学术研究的方法。例如 “创立编”的第四章滋育百戏,下设七节,分别是昆曲滋育百戏的条件、昆典滋育百戏的方式、昆曲滋育百戏的表现、百戏借鉴昆曲的脚色体系、百戏借鉴昆曲的其他方面、昆曲对百戏的广泛影响。单从标题来看,这些节题的设置就突破了志书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设题的传统,用学术研究的方法来谋篇布局,有效提高了志书的学术性,更有利于全面讲述昆曲对其他剧种产生的重要影响,展现出昆典“百戏之师”的独特地位。特别是这一章下序中指出“‘滋育百戏’最新研究成果系首次系统发布”,在志书中使用最新研究成果,更是大大增加了《昆曲志》的学术性。

《昆曲志》为三轮志书体裁的创新作出了成功示范

《昆曲志》在“凡例”中就明确写道: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以及二维码等体裁。演出视频、延伸阅读等用二维码方式附在志首及文中。只要拿出手机用微信小程序扫一扫,读者马上就能看到一部时长两个小时的原创昆剧《顾炎武》。在阅读一章《昆曲志》后,还有什么比这种方式更直观、更便捷地让读者面对面感受昆曲艺术?翻开《昆曲志》,打开小小的二维码,读者既能看到多部昆剧剧目视频,如原创剧目《峥嵘》、巴城版《浣纱记》、改编剧目《梧桐雨》,又能在“延伸阅读”中看到《论玉山雅集在昆山腔形成中的声艺融合作用》、吴书荫《浣纱纪》版本概述、对《玉玦记》的历史评价等这类与志文联系密切的学术论文,以及戏抹布、祖律簿这类昆曲专有名词的说明。

章学诚认为修志有八忌,其中一忌就是“忌泯古不变”。社会主义新方志在旧志基础上不断探索增加新体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提出志书的体裁是述、记、志、传、图、照、表、录、索引,其中述、照、专记、大事记、索引等都是两轮新方志编修中增加的新体裁。毋庸置疑,三轮修志的体裁还要进一步创新,而《昆曲志》就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方志界提供了新体裁的示例,这不得不说是《昆曲志》的又一成功之处。

猜你喜欢

昆山昆曲文化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年味里的“虎文化”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谁远谁近?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