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化负载词葡译的“文化缺省”和补偿策略
2022-11-02王晰灏
王晰灏
(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
《中学生历史教材(葡文版)》是国家外文局、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合编的适用于澳门师生的历史教材,共12 册,分别适用于初中和高中不同年级的必修及选修课。在澳门回归20周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充分肯定了澳门特区政府同内地合编教材的做法。经过几年的编写、翻译、校对、排版,于2021年澳门“国家宪法日”当天正式出版发行。教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意在向澳门青少年介绍祖国的文化精品,打破误解、消除曲解、减少文化猎奇,帮助澳门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澳情感,确保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1 历史教材中的汉语文化负载词
汉语文化负载词,即是那些用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汇,包含词、词组、习语、成语及诗句。这些词汇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明与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精神、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1]。汉语文化负载词承载了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凸显了一代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语言特色。
在历史教材中,常见的汉语文化负载词不仅有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专有名词,如建筑、文物、饮食等专有名词,还有具有历史典故和文化特色的成语、谚语、俗语、诗句等。这些词汇,在葡语语言体系中,由于不存在相关的文化背景,没有恰到好处的对应语。比如,汉语中的数字“九”,在“九五至尊”中象征帝王的权威尊贵;在“三教九流”中,其指代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具体来说是“儒家、阴阳家、道家、法家、农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在成语“九霄云外”“含笑九泉”“九死一生”中,“九”是“极”的意思,有“极远”“极深”“极多”之意;又因其与“久”的谐音,也有“长长久久”之意,比如,“九九同心”。因此,在汉译葡过程中,应明确数字“九”在文化负载词中的含义和象征,深入理解其词语背后承载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再进行准确、全面且恰当的翻译。
翻译中学生历史教材中的文化负载词,是对翻译人员语言能力、文化素养、翻译水平的综合考验。过度的词汇归化处理容易导致文本丧失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韵味,有悖于教材葡译的目的,也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教学;过度的词汇异化处理容易导致学生增加阅读难度,不利于教材学习者学习课程内容、理解文本的内涵。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手段,针对这种语言文化差异下的文化空缺,进行恰到好处的翻译补偿。
2 历史教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
“文化缺省”这一概念由我国语言学家王东风在《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1997)中首次提出,他认为:“在写作中,因为作者与本族读者共享部分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语篇中会在不影响读者对文义的理解的基础上,省略一些不言自明的内容。”[2]“文化缺省” 的内涵在于交际双方能够共享而被自动省略的、被默认的那些背景知识。卢静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策略》(2020)中提出“文化缺省” 实际上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3]。也就是那些被自动省略的背景知识的“不在场”,事实上它是不在场的“在场”。
历史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在汉译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内容空缺。缺省的成分没有在文本中出现,但是如果不填充这些内容,阅读译文的读者会因信息不对等而有“不明所以”“不知所云”之感;而对于中文原文的读者来说,这些空缺是通过文化语境激活读者与书中内容共有的文化信息背景,填充缺省空位的。因此,为了能够连贯、准确而全面地呈现文本语篇的所有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解决文化缺省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文化补偿,充分调动语言外的多种因素填补这种由于文化缺省带来的意义缺失,从而使读者尽可能地理解语篇文本的内容。
“翻译补偿” 作为跨文化翻译中必要的手段,马红军在《翻译手段分类及应用》(2003)中指出,补偿可以分为两大类别:显性补偿和隐性补偿。前者指翻译时运用明确的注释,例如,脚注、尾注、换位注、文内注以及前言和附录等;后者是指充分调动各种译入语手段,对原文加以调整,包括增译、释义、具体化、归化等手段,以求达到读者反应对等[4]。
3 历史教材翻译中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葡译补偿策略
在历史教材中的汉语文化负载词葡译过程时,由于中葡两国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缺省,主要采取的文化补偿翻译策略有:注释补偿法、增译补偿法、具体化补偿法、概略化补偿法、视点转移补偿法、归化补偿法等。
3.1 注释补偿法
注释补偿是最简洁、最基本的补偿策略,即添加注释补充所缺失或者省略的文化元素,可以细化为:“音译+注释”“直译+注释”“意译+注释”。但在历史教材翻译实践过程中,普遍选用的是“音译+注释”补偿,音译可以保留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注释可以更详细地介绍省去的相关文化知识。因此,这种方法既可以保留汉语独特的语言形式,又可以通过添加注释适当补偿其中的文化缺省。此外,通过音译,使用历史教材的澳门师生可以扩大普通话的词汇量,在注释的帮助下,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材中,较多的运用这种补偿策略的地方多为翻译古代的地名。其中一些现在已经不再使用。如果不加注释,读者会很难理解地名所指代的具体区域。
如表1所示中“四合院”“窑洞”“土楼”都是富含文化特色的负载词,如果只是音译,无法体现背后的文化特点,如果直译或是意译,又无法满足阐述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葡译时,选用了“音译+注释”补偿,补充了相关的区域地理信息和建筑的结构材料信息,从而更加具体且全面地翻译了这些反映中国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
表1 《中学生历史教材》“注释补偿法”翻译实例
3.2 增译补偿法
增益补偿即在直译基础上,增加某些适度且必要的解释,从而更好地译出原文的意思。例如,在翻译中国的历史朝代时,增译出年份,会使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阅读者有更清晰且直观的时间及年代概念。如“秦朝”译为“dinastia Qin (221-207 a.C.)”,“隋唐年间”译为“Nas dinastias Sui e Tang (581-907)”。再如,“票号”“邮驿”(见表2),在翻译时进行适当的解释性增译,对原文背景文化进行补充,不仅不会不影响原文的语义与结构,反而更符合葡语阅读者的语言逻辑。
表2 《中学生历史教材》“增译补偿法”翻译实例
3.3 具体化补偿法
具体化补偿是采用明确且具体的方式来翻译原文中较为概略化的表达[5]。汉语负载词中有些字词的意义非常抽象、模糊不清或存在原文留白现象,因此译成葡语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汉语负载词所指代的具体的事物、概念及内涵,再根据葡语语言环境和逻辑语境,用葡语准确的解释这些字面含义难以捉摸的词语,从而使模糊抽象的表达具体化。例如,在汉语中的“英国”一词指代的比较概略化,在译成葡语时,需要根据具体所指代的政治地理区域范围、民族文化环境,以及语境中的词性来选择具体对应的“Reino Unido”“Inglaterra”“Grã-Bretanha”“inglês” 或“britanico”。再如,“车同轨”,“车”是模糊的概念,葡语中有很多种“车”,但在这一文化负载词种对应的是“carroças”。
3.4 概略化补偿法
概略化补偿和具体化补偿恰好相反,是以省略而概括的方式来翻译原文的意义。文本的内涵有时并不在于强调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具体事物或概念,而是作为依托体现所要侧重表达的深意。这种情况,在葡译过程中可以运用概略化补偿,通过概略化,目标语言信息将更加清晰明确,让葡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内涵,而不是字面意思的细微差别。
如表3所示,“剑”“戟” 是古代的两种兵器,“鉏夷斤斸”是古代4 种不同的农具:钳、铲、斧、锄。因为时代的变迁,这些兵器和农具也都经历了加工和改造,和当今的钳子、铲子、斧头、锄头还是有所不同。在葡译时,如果具体化翻译则要单独翻译和解释“剑”“戟”“鉏”“夷”“斤”“斸”,加上中葡两国地理文化的差异,其实很难找到所对应的确切实物和对应的葡语单词。因此,在葡译过程中,选择概略化补偿翻译来处理这些文化负载词,译成“好的金属用来铸造兵器”“差的金属用来铸造农具”,用“兵器”“农具”概括出所指代的内涵即可。此外,句子中的“狗马”,在葡译过程中,也没有具体化为“cães e cavalos”,而是翻译成更为概括性的“gado”,指代所有“牲口”。这种概略化翻译,虽然没有翻译出原文具体指代的实物,但是不影响读者理解整句话的含义。
表3 《中学生历史教材》“概略化补偿法”翻译实例
3.5 视点转移补偿法
视点转移补偿是指按照译语的思维方式或表达习惯重新组织原语的信息,从原语不同或相反的角度来表达同样意思。葡萄牙语和中文均有从正面或反面表达句意的现象[6]。翻译时运用视点转移的技巧能使译文易懂流畅,更符合葡语语言逻辑和表达习惯。
如表4所示第一句中,如果按照原文的语言逻辑翻译,“Quem sabe aprender não é tão bom quanto quem gosta de aprender;quem gosta de aprender não é tão bom quanto quem dedica-sea aprender”,这种翻译方式虽然能译出原文的含义,但是过于冗长、啰唆。视点转移补偿是一种结合译出语语言习惯的翻译变通,在这一句中,运用了葡语常见的句型“é+形容词+动词有人称不定式”,同时借助葡语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利用形容词bom(好的),其比较级melhor(较好的)和其最高级o melhor(最好的),转译为“对于学习而言,想学习是好,喜欢更好,但乐在其中是最好的”,既能翻译出中文原文所表达的语意内涵,又能符合葡语语境和葡萄牙人是语言逻辑习惯。
表4 《中学生历史教材》“视点转移补偿法”翻译实例
如表4所示第二句中,依照原文视点,是张骞“凿空”西域,在译成葡语时,采用视点转移补偿,换了一个角度转译,没有改变张骞是丝绸之路开拓者的事实,也符合葡语阅读者的表达习惯。
3.6 归化补偿法
所谓归化翻译,即是要求译者的翻译文本完全符合目的语,译文要符合译文的语言文化体系。在历史教材葡译中,对于一些难以解释又恰好能够对应的葡语的汉语文化负载词采用了这种翻译策略。例如,“世外桃源” 在汉语中借指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是一种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被描述为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混乱、生活安乐的美好地方。在葡译过程中,如果按字面直译,无法译出其内涵所在;如果过多注释出处来源,葡译版本也显得画蛇添足、“繁文缛节”,不能令人爽心悦目。葡萄牙语言文化中恰好有西方极乐世界所对应的词汇:“utopia”,同样指代理想完美的境界。因此,在葡译时,采用归化翻译法,省去过多解释,直接处理为“utopia”。
4 结语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葡译是对翻译人员语言能力、文化素养、翻译水平的综合考验。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文本采用最为恰当的翻译策略,如本文所提到的注释补偿法、增益补偿法、具体化补偿法、概略化补偿法、视点转移法、归化法。在跨文化翻译中,文化层面的理解是了解文化负载词的关键因素。只有理解文化,才能把握词汇的真谛,以及文本背后缺省的文化内涵,才能有效地进行翻译,更好的“用葡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