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小说阅读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2022-11-02孙国兴
孙国兴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其中小说阅读教学不仅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巨大帮助,还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一定影响。小说中对人物、情节、场景的描写都是细致的,学生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写作手法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小说阅读还能够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虽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虚构出来的,但是人物形象彰显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实源于生活,学生在阅读小说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各个人物的特点,人物的思想、做事风格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因此,研究如何优化小学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 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小说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的问题
1.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置小说课堂教学目标时过于死板、模式化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展开的方向,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特点且符合小说教学特点的教学目标更能满足学生的小说学习需求。但实际上,小学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会将教师用书中列明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授课的目标,对教学大纲要求研读不到位、对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不充分。不同类型的小说教学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其教学目标也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在实际授课中教师缺乏对小说类型的考虑,采取一刀切的单一教学方式,导致设置的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较为单薄、缺乏针对性。
2.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上没有刻意区分小说与记叙文的区别
虽然有的小说属于记叙文,但是小说与记叙文是有明显区别的,两者划分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两类体裁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但实际上,教师往往会将记叙类型的小说按照记叙文的教学方式授课,这就丧失了小说的韵味,不能凸显小说的文学价值。
3. 小学语文教师的小说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为了便于掌握教学进度,小学语文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课堂上往往采取讲授法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实际上,小说这一体裁的文章涉及的人物往往较多,对环境等细节的描写较为生动,只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开展教学并不能激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不能让学生产生对小说人物的情感共鸣,不便于学生去理解小说背后蕴含的道理。另外,小说的篇幅往往较长,且人物、故事情节大多数都是虚构的,只有仔细阅读小说文本才能真正走进小说人物的世界、体会到小说人物的感情色彩,但讲授法过分看重教师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去自主理解小说内涵。
4. 小学语文教师缺少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衔接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小说往往是节选片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涵,需要去结合完整的小说。但是在小说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不会去拓展小说内容,只会讲解教材节选的部分内容,不会带领学生从小说整体出发理解小说,这就导致小学生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理解小说蕴含的中心思想,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这种脱离作者创作背景、脱离小说整体而开展的授课效果并不好,加上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并不能真正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内容。
5. 小学语文教师授课不能凸显小说特点,授课内容过于模式化
人物形象、故事情境、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教师在小说课堂上也将剖析小说三要素作为教学重点,但每篇小说都从三要素的角度开展教学会固化小学生的思维,限制小学生思维发散能力,不利于小学生赏析小说能力的提高和小说素养的培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小说可以分成多种类型,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应该只拘泥于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更应该从小说类型特点出发来展开教学。
(二)小学生存在的问题
1. 小学生对小说课缺乏兴趣
由于小说的故事性较强、故事情节较为丰富,小说往往受到学生的喜欢。但在实际的小说教学课堂上,小学生对小说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小说课堂过于枯燥,与学生自己课下阅读的小说存在较大的差别;有些小说选文过于深奥、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范围;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激起小学生的兴趣。这些都导致小学生并不喜欢上小说课,也不愿意参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久而久之,小学生也开始丧失对小说阅读的兴趣。
2. 小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花费的时间较少
小学生在完成小说预习作业时过于敷衍,只是停留在阅读了一遍小说、查阅了生字词的阶段,并没有对小说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这种低效的预习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不能回答出教师提出的有关小说内容的问题,致使小学生在小说教学课堂上缺乏成就感而产生厌倦学习小说的现象。小学生预习任务完成不到位与教师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对小说预习任务的重视程度不够会影响小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态度,教师不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也会导致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
3. 小学生的小说基础知识欠缺
小说是一种重要的体裁,掌握小说基础知识是理解小说内涵的前提,但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直接传授小说基础知识,往往是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顺带提及涉及的基础知识,这种散状的知识传播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小说基本知识的框架,甚至会导致学生的知识混乱。很多小学生并不能明确区分小说三要素,这对学生鉴赏小说增加了难度。
4. 小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主要模块,且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内化所阅读的小说,也不会将在小说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文章写作中去,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小说课堂对写作没有任何的帮助,小说素材并不能作为写作素材去应用。这说明教师在小说教学课堂上很少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对小说的赏析仅停留在读故事的层面,并不具备深入挖掘小说价值的能力。
二、 小学高年级语文小说阅读课堂存在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小说阅读教学素养
首先,语文教师的语文功底不扎实,教师的知识体系较为陈旧且知识体系存在漏洞。教师对小说体裁和文学体裁的分析研究不到位,导致不能正确区分记叙文和小说,也影响着小说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实现。其次,语文教师阅读小说的量不够多,很多教材选文的原著教师都没能阅读过。教师要想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小说教学氛围,更好地传达出小说意境,教师自身需要阅读大量的小说,对小说有独到的见解,这样教师的小说教学课堂才能更丰富、有趣。但实际上,教师受教学压力的影响以及自身教学观念的限制,教师并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小说、揣摩小说中的人物情感。语文教师自身的小说修养不够甚至没有阅读过小说原著自然会影响到小说阅读教学效果。最后,语文教师有关小说教学的知识储备不足。小说的魅力在于其中蕴含着无数有意思的人或事需要读者细心挖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思维局限在教材选文部分,不会进行拓展和发散,这就使得小说阅读课堂较为枯燥。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小说备课时间较少
教师只有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学生才能融入课堂中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但很多教师认为小说课堂只需按照小说三要素的逻辑分析即可,这种片面的教学观念导致教师在小说课堂备课阶段花费的时间较少,缺少对小说内容的深入思考、缺少对小说人物性格特点的深度剖析。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工作不到位
小学生自主规划预习内容的能力还不足,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期需要去规范小学生的预习行为。比如教师需要根据小说体裁的不同而布置针对性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实现课前的自主思考;教师还需要刻意教授学生高效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课前预习的快乐。但实际上,教师的预习指导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只停留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阶段,并没有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成果给予过多重视,也没有建立起课前预习作业与课上授课内容的联系,导致学生的预习效果不佳且课堂参与兴致不高。
(四)小学语文教师缺少阅读与写作综合教学的意识
小说阅读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赏析小说,更在于让学生从小说中学习写作技巧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但是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课堂上并不关注学生是否具备知识迁移能力,也不带领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训练。
三、 小学高年级语文小说阅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小说教学素养
教师教学素养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小说教学素养的提升对小学生学习小说有巨大帮助。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小说教学是建立在对小说文本反复推敲与理解之上的,而对小说的透彻理解则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要想创新小说教学模式,就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走在教学前沿,时刻保持着阅读小说、更新小说理论知识的状态。为了提高效率,教师可以组建阅读小组,互相推荐好的小说阅读素材并探讨阅读感悟。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参加线上小说读书会,与世界各地的小说爱好者交流阅读心得,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小说人物并形成对小说的多角度解读,为教学开展提供鲜活素材。其次,学校应该为教师组织小说教学培训讲座,给教师提供接触教研专家、提升教学能力的机会。学校要注重讲座的质量与效果,举办对教师小说阅读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有益的主题,在讲座之后学校还应该根据教师的落实情况,通过理论知识考查与教学能力评估等多种手段激励教师去理解、应用学到的教学理论。学校还应该为语文教师创办小说教研小组,为教师优化小说教学课堂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方位解读小说文本,提高课堂质量
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小说文本,能够加深对小说的理解,也能够灵活应对课堂上学生的各种问题。首先,教师需要仔细研读小说文本。教师在阅读小说文本时,不仅要关注各个人物形象、环境渲染方式等,还需要去关注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小说旁白的内涵等,教师在阅读小说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字。比如,每篇小说在渲染环境与表达人物特点时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仔细阅读作者的语言,从语言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语言表达中实现与小说人物的心灵对话;教师可以采取比较阅读的方式去鉴赏文章,去分析类似的情境不同的作者的语言表达感染力,以此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师还需要重点关注小说中的留白,留白往往是作者故意设置的,因此留白往往都具有深意,教师要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去思考留白的含义,并带领同学课上品味留白的韵味;教师也应该关注文本中的矛盾点,这往往也是作者故意设置的,矛盾之处通常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作者设计矛盾的意图,以此加深学生对小说文本的理解,感受小说语言的特点。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对小说的课前预读,引导学生记录下预读之后的感受和疑问,并在课堂上探讨。教师通过增加与学生共同阅读小说的环节,可以给学生做好阅读榜样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从学生角度出发搭建教学课堂
从学生角度出发搭建教学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实现高效小说课堂的建立。
1. 教师可以基于小说文本特点去优化小说阅读教学方法
小说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事件组成的,小说中有对人物对话、动作等的细致描写,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小说的灵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任务清单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课堂互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小说发展主线设计教学任务和分配教学任务。在设置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小说脉络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拓展任务线,以打破学生思维禁锢。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说情境再现方式拉近学生与小说之间的距离。角色扮演是小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会主动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等进行揣摩分析,角色扮演结束之后教师的点评也有助于学生对小说文本的理解。
2. 教师可以举办读中带写的教学活动
阅读与写作是不分家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来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很多小说都是有留白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完成小说续写。学生续写的过程就是进一步理解人物特点、梳理事件发展脉络的过程,也是学生润色语言、提升写作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除了续写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仿照现有小说写一篇文章。仿写的过程是学生内化作者写作技巧、挖掘优美辞藻与表达方式的过程,也是学生梳理写作思路的过程。这种续写和仿写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还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3. 教师可以结合原著开展小说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文本都是名著的节选片段或改编片段,脱离原著整体去理解小说人物心理、感情色彩是不科学的,改编片段更是会影响原著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引入原著内容以丰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行为等。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是学生高效理解小说的前提,但是当前小学生的文体知识积累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对学生文体知识的灌输,帮助学生打好小说基础知识。
(四)多角度确定教学内容
首先,不同的小说体裁在教学内容侧重上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要在确定小说体裁的基础上去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将小说三要素与小说体裁特点进行融合。其次,小说的故事性较强,因此教师可以从梳理故事脉络角度去延展教学内容,实现对小说文本知识的传授和小说文本内容的赏析。另外,小说的故事情节往往是虚构的,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是虚构的故事还是有迹可循的,它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从现实角度出发去理解人物、感悟作者创作目的。最后,小说通常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完整的事件叙述对读者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呈现的小说片段很可能存在叙事事件不完整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将补充叙述事件作为教学内容之一,以此完善小说情节,给小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体验。
四、 结语
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是小说素材都源于生活,小说阅读对学生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有着一定帮助。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学生一开始接触小说就引导他们树立小说阅读的正确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小说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文章提出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给予小学语文教师启迪,让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优化小说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给小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小说阅读氛围,让小学生尽情遨游在小说的海洋中。学校和家长也应该给予语文教师足够的支持,助力他们探索、创新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