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奭《孟子音义》中的异文研究

2022-11-01黄艳玲

昆明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异文梁惠王音义

黄艳玲

(吉林大学 古籍所,吉林 长春 130012)

陆宗达、王宁先生在《训诂方法论》中指出:“异文指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以及同一文献的本文与在别处的引文用字的差异。”[1]王彦坤先生认为:“凡记载同一事物的各种文献资料,字句互异,都叫异文。”[2]异文的根本特点是差异。其间关系复杂,有同源通用字、同音借用字、可以互换的同义词等多种类型。

唐代陆德明遍注群经,独无《孟子》。宋代孙奭以赵岐注为底本,且有感于丁张之注并不完备,“张氏则徒分章句,漏略颇多。丁氏则稍识指归,讹谬时有”,因此“推究本文参考旧注、采诸儒之善,削异说之烦,证之以字书,质诸经训,疏其疑滞,备其阙疑,集成《音义》二卷”[3]。孙奭备阙释疑,或引或刊正了不少异文,对于文字的校勘,以及亡书的辑佚都有重要的意义。

孙奭(962—1033年)字宗古,祖籍博州博平人,今山东聊城人。其官运亨通,曾任国子监直讲、龙图阁待制,兵部侍郎,曾参与修撰《真宗实录》,以太子少傅致士。谥宣,后世称孙文宣公。除《孟子音义》外,还著有《唐律音义》。

一、异文来源

孙奭《孟子音义》在注释《孟子》时辑存了不少的异文,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是引用丁公著、张镒、陆善经三家之注释中所含有的异文;第二个是保引他书的异文;第三个未标明来源,多用“或作”“亦作”等模糊性的词语。

(一)丁公著、张镒、陆善经三家之注解

1.丁公著本

丁公著(762—826年),字平子,唐苏州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校书郎、皇太子诸王侍读,累迁太常卿,后以疾请归。著有《孟子手音》一卷。

(1)《梁惠王上》引《诗》曰:“王在灵沼,於牣鱼跃。”《音义》:“於牣,丁本作仍。”

(4)《滕文公下》:“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赵岐注:“周公仰思,仲尼皇皇,墨突不及汙,圣贤若是,岂得不辩也。”《音义》:“不辩,丁本作变,云:‘于义当为辩。辨,别也’。”

(5)《公孙丑上》: “虽褐宽博,吾不惴焉。”《音义》“吾不惴焉”下注:“之睡切。丁本作遄,云音揣,恐惧也。”

(6)《尽心上》:“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音义》:“轫,丁音刃。云义与仭同,借用耳。先儒以七尺为仭。注云八尺曰轫。”

2.张镒本

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今江苏苏州人。大历五年(770年)任初任濠州刺史,后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等职位,卒于公元783年。撰有《孟子音义》三卷、《三礼图》九卷、《五经微旨》十四卷。

(1)《梁惠王上》:“王亦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赵岐注“当以仁义为名,然后上下和亲,君臣集穆。”《音义》:“集穆,张云当为辑穆。”

(2)《滕文公上》:“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履,织席以为食。”《音义》:“捆履,……张作裍,音同。”

(3)《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音义》:“蹠,张云蹠与跖同。之石切。”

(4)《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音义》:“孳,张云与孜同。古字通用。”

(5)《告子上》:“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音义》:“蹴尔,张取六切。或作踓,音同。”

3.陆善经本

陆善经,唐吴郡人,生卒年皆不详。其主要生活在开元、天宝年间,曾任河南府仓曹参军,参与了《开元礼》《唐六典》等书籍的修撰工作。

(1)《尽心上》:“有成德者,有达财者。” 《音义》:“陆云: ‘达财,周恤之。一本作才。’说云‘以有善才就开其性理也’。”

(2)《尽心下》:“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音义》:“陆本作‘然而无乎尔,则亦有乎尔’。云:‘孟子意自以当之。邹鲁相邻,故曰近圣人之居,无乎尔,有乎尔,疑之也。此意以况绝笔于获麟’。”

唐代陆徳明著《经典释文》,遍释群经。唯独未注《孟子》,后有唐代张镒的《孟子音义》和唐代丁公著《孟子手音》一卷,但此二书已亡佚。而孙奭奉敕著书,在唐代张镒的《孟子音义》、丁公著的《孟子手音》和陆善经《孟子注》的基础上撰成《孟子音义》上下卷,这才将张镒、丁公著的音释材料保存至今。

(二)保引他书之异文

1.《诗经》

(1)《梁惠王上》:“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赵岐注:“《诗》曰:‘莩有梅。’莩,零落也。”《音义》“莩有梅”下注:“毗小切,又平表切。《诗》作摽,与莩同。”

(2)《梁惠王下》引《诗》云:“思戢用光,弓矢斯张。”《音义》:“思戢,《诗》作辑同,音集。”

(4)《离娄上》引《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赵岐注曰:“《诗·大雅》‘嘉乐’之篇,愆过也,所行不过差矣。”《音义》:“嘉乐,丁云案《诗》作假乐。”

(5)《万章下》引《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音义》:“《诗》作‘砥’同。之履切。”

2.《史记》

(1)《滕文公上》: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音义》:“倍蓰,……《史记》作倍灑。”

(2)《滕文公下》:“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赵岐注:“是故禹、稷骈踬。”《音义》:“骈踬,丁云《史记》作胼胝,谓手足生胝也。此踬乃颠踬字,音致。义依史书读之乃便。”

(3)《万章上》:“象至不仁,封之有庳。”《音义》:“庳,音鼻。《史记》作鼻。”

3.《尚书》

(1)《梁惠王上》引《书》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音义》:“害丧,如字。张音曷丧。《书》作曷丧。”

(2)《公孙丑上》引《尚书·太甲》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音义》“不可活”下注:“丁云《尚书》作逭,音换。下《离娄》篇同。”

(3)《公孙丑上》: “禹闻善言则拜。”赵岐注引《尚书》曰:“禹拜谠言。”《音义》:“谠,音党。直言也。《尚书》作昌。”

(4)《万章上》“伊训曰: ‘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音义》:“今文《尚书》伊训曰:‘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与此文小异。”

4.《说文》

(1)《万章下》: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音义》:“接淅,如字。丁张並先历切。渍米也。《说文》接作滰。”

(2)《公孙丑上》: “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音义》:“浼,张莫罪切。丁忘但切。《说文》曰:‘汙也。’《方言》曰:‘东齐之间谓汙曰浼’。”

5.《玉篇》

《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赵岐注:“……与孟子游观,乃顾视禽兽之众多,其心以为娱乐,夸咤孟子曰:‘贤者,亦乐此乎’。”《音义》:“夸咤,丁丑嫁切。云誇也。《玉篇》作诧。”

(三)未注明版本或来源

1.《梁惠王上》: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音义》:“沛,字亦作霈,普盖切。”

2.《滕文公下》:“阳货矙孔子之亡也。”《音义》:“矙,或作瞰,同音勘。”

3.《尽心下》:“鼻之于臭也。”赵岐注:“《易》曰:‘其臭如蘭’。”《音义》:“蘭,与欄字同。”

孙奭注意收集不同的版本,又引用唐代陆善经、丁公著、张镒三家之注,备阙释疑,弥补了陆德明未注之憾。《十三经注疏》即以《音义》附《孟子》后,清代焦循《孟子正义》也时常引用《孟子音义》的内容,可见其重要价值。

二、异文术语

异文术语是指用于校勘文字异同,解释异文的术语。常用的如“或作”“亦作”“本亦作”等。

(一) 或作某

1.《梁惠王上》:“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音义》:“甲兵,或作钾,音同。”

2.《梁惠王上》:“挟大山以超北海。”《音义》:“超,或作趋。”

3.《公孙丑上》:“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赵岐注:“今夫行而蹶者,气闭不能自持,故志气颠倒。”《音义》:“颠倒,字或作傎。”

(二)亦作某

1.《公孙丑上》:“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音义》:“扩,丁音郭,张大也。字亦作彍,音霍。”

2.《公孙丑上》:“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音义》:“裎,亦作程。”

3.《公孙丑上》:“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音义》:“内交,张音纳,亦作纳。”

(三)本亦作某。说明原本应作某字

1.《梁惠王下》:“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音义》:“沮,慈吕切。本亦作阻。各随字读之。”

2.《公孙丑上》:“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音义》:“阨,音厄,本亦作厄。”

3.《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音义》:“或音率。注同。本亦作师。”

4.《告子上》:“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音义》:“音嗜。本亦作嗜。下同。”

例1中的“沮”,本水名。又《广韵》:“沮,止也。”本应作“阻”。例2中“厄”,灾难、困苦之义。又指险要的地方,这个义项后来写作“阨”。例3中“率”,本义是捕鸟用的长柄网,但古籍中多用作“率领”义。帅,古有率领、将帅义。二字古音皆山母,物部,均有率先、率领义,是同源词。例4中的“耆”从“旨”,有嗜义,本应作嗜。古二者多通。

(四)与某同。多用来表示读音相同,某个意义相通

1.《滕文公下》:“是率天下而路也。”《音义》:“路也,丁张並云路与露同。”

2.《万章下》:“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音义》:“幡,张云与翻同。”

3.《尽心上》:“殀寿不貳,修身以俟之。”《音义》:“殀,与夭同。”

路与露,幡与翻,殀与夭,每组异文都使用了相同的声符,读音相同。例1中,“路”与“露”皆从“路”声,《管子·四时》:“国家乃露”,王念孙《读书杂志》云:“路亦与露同,露,败也。”《说文》无殀字,或以夭为正。例2表变动义时,“幡”与“翻”同。《荀子·大略》:“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杨倞注:“幡与翻同。”例3《玉篇·歹部》:“殀,没也。亦作夭。”

(五)义与某同。重点强调异文间意思相通

1.《梁惠王上》:“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音义》注曰:“饿莩,平表切,义同殍字。丁张,毗小切。”

2.《尽心下》:“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赵岐注曰:“容光,小郤也。”《音义》:“小郄,丁去逆切。义与隙同。”

3.《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赵岐注:“……民负荷斯养之役也。”《音义》:“斯养,斯义同厮,贱役也。”

例1中的“莩”,草名,孚声,假借为“殍”,指饿死的人。例2中的“郤”,古邑名,假借为缝隙之“隙”。例3《说文·斤部》:“斯,析也,其声。《诗》曰:‘斧以斯之’。”[4]本义表示把木头劈开。厮,是古代对服杂役者的蔑称。“斯”字本义鲜用,亦用来指代奴仆、杂役。斯、厮声音相同,意义相通,只是在字形上略有差别。

(六)音义与某同。异文的读音和意义皆与之相同

1.《孟子题辞》:“是故垂宪言以诒后人。”《音义》:“丁云音义与贻同。”

2.《离娄上》章指言:“故曰:‘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不慎则有患矣’。”《音义》:“桐子,音义与童字同。”

(七)义当作某。根据语境、词义来判断应该作某字

1.《梁惠王下》:“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赵岐注:“今复并燕一倍之地,以是行暴,则多所危。”《音义》:“倍之,丁云义当作偝。古字借用耳。”

2.《滕文公下》引《尚书》云:“匪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音义》:“匪厥,丁云义当作篚。篚以盛贄幣。此作匪,古字借用。”

3.《离娄上》:“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孼,不可活,此之谓也已’。”章指言:“人之安危皆由于己,先自毁伐,人乃攻讨,甚于天孽,敬慎而已,如临深渊,战战恐栗也。”《音义》:“丁云义当作栗,古字借用。”

4.《离娄下》:“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赵岐注:“如使贤者弃愚,不养其所当养,则贤亦近愚矣。如此贤不孝相觉,何能分寸,明不可不相训导也。”《音义》:“丁音教,云义当作校。”

例1中的“倍”与“偝”相通,亦见于他例,《礼记·大学》:“上恤孤而民不倍。”郑注:“倍或作偝。”且倍與偝之声符背之相通之例更为常见,此不赘举。例2中的“篚”是一種盛物的竹器。《滕文公下》:“其君子實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因用竹编成,故从竹。王力《古汉语字典》云:“匪是篚的初文,篚是匪的累增字。”[5]

(八)“……,误也”的形式,直接指出异文的正误关系

1.《滕文公上》引《诗·七月》曰:“昼尔于茅,宵尔索綯。”《音义》:“于茅,张云或作苗,误也。”

2.《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音义》:“沈同,张音审。或作沉,误。”

3.《万章下》:“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音义》:“迭为,徒结切。张云或作佚,误。”

4.《万章上》:“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棲。”赵岐注:“尧禅舜天下故赐之彫弓也。”《音义》:“彫弓,或作彤,误。”

5.《万章下》:“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音义》:“簿正,丁步古切。本多作薄,误。”

(九)其他

1.依本字读。《万章下》:“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音义》:“横民,横或作緫。各依本字读。”

2.又作。《滕文公上》引《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音义》:“瞑眩,又作眠眗,音同。”

3.一本作。《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音义》:“达财,一本作才。”

三、孙奭《孟子音义》异文形成原因

异文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文字演变、文献征引、书写习惯等都可以导致异文。具体而言,《孟子音义》中异文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分别是形近致讹而异、音同借用而异、因正俗之分而异、因异构异写而异。

(一) 形近致讹而异

1.《滕文公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音义》:“邪侈,张云诸本作移,误也。”

2.《公孙丑上》:“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音义》:“援而止之”下云:“或作正之。”

3.《公孙丑上》:“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章指言:“伯夷、柳下惠,古之大贤,犹有所闕介者。”《音义》:“介者,丁云字多作分。误也。”

4.《滕文公上》:“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音义》:“罔民,张云或作司,误也。”

5.《公孙丑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音义》:“至,或作主。”

因为字形相近而讹为他字,这些讹字也就成为原字的异文。有的一些讹字,因长期使用,讹的成分减弱,甚至有了一些通假的意味。如例1,《尔雅·释言》:“侈,庶也。”郝懿行《尔雅义疏》云:“侈,通作移。”[6]段玉裁注“侈”云:“三《礼》皆假移为侈。”侈于移声音和意义方面相差较大,盖侈与移皆有“多”旁,故有用移为侈。例2与例1有相似之处,《诗·小雅·宾之初筵》“履舞僛僛”,毛传:“僛僛,舞不能自正也。”陆德明《释文》:“正,本或作止。”[7]《庄子·应帝王》“萌乎不震不正”,陆德明《释文》:“崔本作‘不誫不止’。”《读书杂志·荀子第二·儒效》“有所正矣”,王念孙按:“正,《群书治要》作止。”[8]例3中的“介”,《说文》云:“介,画也。”指疆界,后作“界”。“分”,分别也,又像人披甲胄之形。二字早期字形十分相近,易讹混。例4中的“罔”与“司”字应该是形相近而讹,未见其他“罔”写作“司”之例。例5孙氏以为“至或作主”,这样的异文也应该是偶然写错,不具有普遍性。

(二)音同借用而异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载体,人们在利用文字记录语言时常使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原字,如此就形成了异于原字的异文。

1.《梁惠王上》:“麀鹿濯濯,白鸟鹤鹤。”《音义》:“鹤鹤,张云《诗》本作翯翯。户角切。古字假借,今依《诗本音》。”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曰:“鹤鹤,洁白貌。”[9]《诗·大雅·灵台》作“翯翯”,毛传:“翯翯,肥泽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灏溔潢漾,安翔徐徊,翯乎滈滈,东注太湖,衍溢陂池。”《索隐》:“翯音鹤,……郭璞云‘水白光貌’。”[10]《说文》云:“翯,鸟白肥泽貌。从羽,高声。”引《诗》正作此字。鹤本鸟名,与翯字意义区别明显,但二字古音皆在匣母药部,音同,故可借用。

2.《告子下》:“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音义》:“奚翅,张云翅与啻同。古字通用。施智切。”

赵岐注《孟子》曰:“翅,辞也。”《说文通训定声·解部》:“翄(翅)假借为啻。”《玉篇·羽部》:“翅,翼也。”[11]翅是鸟类的飞行器官。《说文·口部》:“啻,语时,不啻也。”常用在表示疑问或否定的字后,组成“不啻”“何啻”“啻奚”等在句中起连接或比况作用。二者词义差别巨大,但古音相近。

3.《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赵岐注:“胶鬲,殷之贤臣遭纣之乱,隐遁爲商,文王于鬻贩鱼盐之中得其人,举之以为臣也。”《音义》:“鬻字或作育,音同。”

《玉篇》: “鬻,鬻卖也。”《墨子·经说上》:“买鬻,易也。”《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百里自鬻,甯子饭牛,离此患也。”颜师古注:“鬻,卖也。”[12]鬻通“育”,并不是在鬻卖这一义项上相通,而是在生养这个义项上,《字汇·鬲部》:“鬻,養也。”[1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鬻,假借为育。”《庄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陆德明《经典释文》:“鬻,养也。”孙说鬻賣之“鬻”或作“育”,蓋因“鬻”字繁杂,故借“育”替代。《万章上》:“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音义》:“鬻,音育。”亦是用简单的“育”字给复杂的鬻注音。

(三)因正俗之分而异

所谓俗字,是区别于正体而言的一种通俗字体。古人多以见于《说文》为正字,不见于《说文》为俗字。张涌泉先生说:“凡是区别于正字的异体字,都可以认为是俗字。”[14]俗字虽与正字相对,但却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俗体字的某些写法后来为正体所吸收,或者明显地促进了正体的演变。

1.《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音义》: “卻,正体却字,下皆同。或作郤,误。”

2.《尽心上》: “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音义》: “不徧,正体遍字。”

(1)实际上,“卻”见于《说文》,按一般小学家说法,应以“卻”为正字, “却”为俗字,《玉篇·卩部》: “卻,俗作却。”不过孙奭说以“却”为正字的说法也并非没有依据,《慧琳音义》卷二十九“攘卻”,注云:“卻,正却字也。”总的来说,古籍中多作“卻”,今“却”字通行。

(2)古籍多作“徧”,今以“遍”为正。《汉书·宣元王六传赞》:“徧有天下”,颜师古注:“徧,古遍字。”

(四)因异构异写而异

王宁先生在《汉字构形学导论》一书中对异构字与异写字作了以下定义:“形体结构不同而音义都相同、记录同一个词、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互相置换的字”是异构字[15]154。如“杯”和“盃”;“在同一体制下,记录同一个词,构形、构意相同,仅仅是写法不同的字样”是异写字,如“隣”和“粼”“畧”和“略”等[15]351。不同的造字理据,就有不同的义符,如此便有了异构字。《孟子音义》中这样的异构字不少,例如:

1.《孟子题辞》:錧鎋,丁云上音管,《方言》作輨,車釭也。下音黠,車辖也。

“錧”是车毂端包的冒盖,曲于是车的组件,故又从车。下字辖,《说文》云: “辖,车声也。从车,害声。一曰辖,键也。”车键即是车轴两端扣住軎的插栓。《集韵》: “辖,《说文》: ‘车声也。’或作鎋。”“辖”因是车的部件,故从车。又因材质是金属性质,便从金。按王宁先生的理论,此例属异构字。

2.《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音义》曰: “易耨,以豉切,下奴豆切。字亦作蓐,音同。”

3.《尽心下》:“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於色。”赵岐注曰:“……争箪饭豆羹变色,讼之致祸,郑公子染指魭羹之类是也。”《音义》:“魭羹,丁音元。《左传》作黿。”

“黽”,现在我们把它理解为蛙的一种,但黽在《尔雅》中归为鱼属,古人大概是把它当作鱼一类的生物。《尔雅·释鱼》:“在水者黽。”所以可以与鱼进行表义构件的互换。

异构字的形成,是由于造字角度的不同,而异写字,仅仅是写法的不同,例如:

四、孙奭《孟子音义》的训诂价值

孙奭《孟子音义》在注音释义的过程中,保存了不少异文,通过这些异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探求异文间的联系。总体而言,《孟子音义》异文的训诂价值主要体现在由异文探求同源字、由异文破通假、利用异文探寻其本字等方面。

(一)由异文而知同义词

同义词是语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同义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等义词,另一类是近义词。近义词的两个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人们一般所说的同义词指的就是这类近义词。古籍不同版本中的异文材料有时也可作为判断同义词的参考依据。

《孟子·公孙丑上》:“禹闻善言则拜。”赵岐注引《尚书》曰:“禹拜谠言”。《音义》:“谠,音党。直言也。《书》作昌。”

《说文》:“昌,美言也。”《汉书·叙传》:“今日复闻谠言”,颜师古注:“谠言,善言也。”孙氏《孟子音义》作“谠”,谠亦善言、直言之义,意义相近。

(二)由异文探求同源词

同源词,指的是本是同一语源,后来分化成若干意义相关而不完全相同的词。二字音义相关,一般多有通用。

1.《公孙丑上》:“而愿为之氓矣。”《音义》:“氓,或作萌,或作甿,皆音盲。”

“氓”与“甿”音同,《说文》:“甿,田民也。”《战国策·秦策一》:“而不忧民氓。”注曰:“野民曰氓。”二字古通用。段玉裁“甿”字注云:“唐人讳民,故‘氓之蚩蚩’,《周礼》‘以下剂致氓’,《石经》皆改为甿。”二字皆以“亡”为声符,读音相同,例有相通,乃同源词。

2.《尽心下》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音义》:“狂獧,丁音绢,与狷同。”

《论语·子路》:“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獧写作“狷”。《说文新附》:“狷,褊急也。”《玉篇·犬部》:“狷,急也。”《汉书·刘辅传》:“广开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颜师古注:“狷,急也。”又《说文》:“獧,疾跳也,一曰急也。”《玉篇·犬部》:“獧,跳也,急也。”意义相近,二字同源。

3.《梁惠王上》:“民歡樂之,谓其台曰‘灵台’。”《音义》:“歡乐,本亦作勸乐。”

书中与“歡”字相关的还有两例,分别是,《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音义》:“驩,音欢。”《尽心上》:“霸者之民驩虞如也。”《音义》:“丁云义当作歡娱。古字通用耳。”“歡”,开心喜乐之义。《广雅·释诂一》:“歡,乐也。”勸,劝勉之义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歡,假借为勸。”《韩非子·说林上》:“齐攻宋,宋使臧孙子南求救于荆,荆大说,许救之,甚歡。”“歡”当作“勸”,意为尽力解救宋国。又《说文》:“驩,马名。”段玉裁注:“驩,古假为歡字。”驩、歡、勸从皆“雚”,属同源词。

4.《万章下》引《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音义》:“《诗》作‘砥’同。之履切。”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底与砥同,砺石也。言其平也。”四库全书本《诗经》作“砥”。《说文》:“厎,柔石也。或作砥。”砥与厎同义,指磨刀石。段玉裁注:“按厎者,砥之正字,后人乃谓砥为正字,厎与砥异用,强为分别之过也。”厎,从厂,氏声。“底字所从的形符‘厂’加装饰笔画演变为石字,便成为砥字”[19]。二字同源[20]。“厎”,本意是磨刀石,但常借用为“致”或“至”。《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孔传:“言三江已入,致定为震泽。”

(三)由异文破通假

“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焕然冰释。”[21]人们在利用文字记录语言时不用其本字,而使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人辨明通假而读以本字的做法,称为“破通假”。《孟子音义》中一些异文其实是通假字,例如:

1.《滕文公下》:“出疆必载质。”《音义》注曰:“张音贄,云义与贄同。”

《说文》:“质,以物相赘也。”以财物或人作抵押。《战国策·赵策四》:“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质”通“贽”,指拜见尊者所送的礼物。赵岐注:“质,臣所执以见君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质”与“币”相对,指所送的礼物。以财物作抵押或送某人财物,皆有给予他人财物之义,意义有相通之处。

2.《公孙丑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音义》:“畔之,张云与叛同。”

“畔”“叛”古籍通用之例可见,如:《列子·力命》“畔”作“叛”。《淮南子·兵略》:“下畔其上。”《文子·上义》“畔”作“叛”。《淮南子·泰族》:“而功臣畔矣。”《文子·微明》“畔”作“叛”。

(四)利用异文探寻其本字

孙奭《孟子音义》中的一些异文其实是原文的本字,例如:

1.《尽心下》:“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況于亲炙之者乎?”赵岐注:“非圣人之行,何能感人若是?论闻尚然,况于亲见勳炙者乎?”《音义》:“勳炙,字与熏同。”

《说文》:“熏,火烟上出也。从屮,从黑,熏黑也。”林义光《文源》云:“从‘黑’,象火自窗上出形。‘屮’,上出之象。”引申指用火烟熏烤。《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勳,古文勋。指成王之功勋。《尔雅·释诂》:“勳,功也。”《周礼·夏官·司勳》:“王功曰勳。”“勳炙”的“勳”本字应作“熏”。

“衰”是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读作“崔”。《说文》写作“缞”,段玉裁注以为“经典多假借衰为之”。其实他正好说反了。《礼记·曲礼下》:“衰,凶器,不以告,不入公门。”孔颖达疏:“衰者,孝子丧服也。”[22]《荀子·礼论》:“反无哭泣之节,无衰麻之服。”[23]衰,甲骨文像用草麻编制成的衣服。后因象形意味减弱,且又被长期借用作别义,为增强其表义性,于是加“糸”,写作“缞”。可以说,“衰”为本字,“缞”为衰义的后起本字。

3.《公孙丑上》:“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音义》“懑也”下注:“音满,又摸本切。本亦作满。”

《说文·水部》:“满,盈溢也。”从水,会水盈溢之意。引申指心中胀满, 《素问·大奇论》“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张志聪《集注》谓:“满谓藏气充满也。”[24]161心中气满以致烦闷。故加“心”形作“懑”。《汉书·石显传》“忧满不食”,颜师古注云:“满,读曰懑。”《文選·班固〈典引〉》“犹啓发愤”,旧校:“五臣本满作懑”。

《孟子音义》中异文的价值影响深远,(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皆多引其文。但不可否认的是,《孟子音义》在记录异文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他对异文的注解以记录为主,考证不多,亦有错误之处。如《滕文公下》: “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音义》:“范我,或作范氏。范氏古之善御者也。”赵岐注:“王良曰:‘我为之法度之御,应礼之射,正杀之禽,不能获一’。”意思是我按规矩驾车,按礼仪射箭,整天打不着一只野兽。“范”是规范、规矩的意思,孙解释“或作范氏”,则以“范”为姓,误矣。

猜你喜欢

异文梁惠王音义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淳于髡发声看时机
李白诗歌异文浅谈
罗定《龙龛道场铭》碑异文考辨
“普洱”音义考